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HDV)接种小鼠3d后剖杀,分离组织,通过电镜观察、血凝试验(HA)、RT-PCR,进行体内分布检测;同时将小鼠接种3次后10 d,分离脾淋巴细胞进行IFN-γ、IL-2、IL-4、WST检测.电镜观察未见到病毒粒子;HA检测结果为肝脏的HA价最高,肺脏最低;RT-PCR未检测到目的基因;WST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组刺激指数高于对照组;免疫组的IFN-γ和IL-2检测指数高对照组;IL-4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RHDV接种小鼠分离的肝脏具有血凝性,能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应用戊二醛醛化的人的“O”型红细胞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HDV),对非免兔进行3次免疫后,经分段表达的重组杆状病毒、纯化的病毒、Con A分别刺激后进行细胞增殖检测、IL-2、IL-4、IFN-γ检测.WST检测结果表明,3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所有重组杆状病毒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IL-2和IFN-γ检测结果表明,3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其次为2号、4号,而1号、5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指数较低,但均高于对照组;IL-4检测结果表明,2号、3号、4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低于对照组,1号、5号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组略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病毒3号区域为RHDV VP60 T细胞表位的优势区,从而为后期的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疫苗的使用剂量与抗体消长规律的相互关系,并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大耳白兔接种兔出血症病毒(RHDV),无菌分离各个组织后,应用血凝试验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织的血凝效价和基因;制备RHD组织灭活疫苗接种成年兔,进行1~6周抗体消长规律研究.血凝试验结果为肝脏的血凝效价最高,其次为脾脏、骨髓、心脏、肾脏、肌肉、淋巴结、脑组织,肺脏最低;对照组的组织血凝效价均为阴性.所有组织经RT-PCR检测均检出目的基因,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目的基因.不同剂量接种兔后1~6周均检测到抗体.结果表明:2种试验方法检测结果相符;雌雄个体阳性检测率差异不显著;接种剂量大的试验组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接种血凝效价为160的疫苗时可达到保护作用;病死兔的组织均可以制备疫苗用于免疫动物.  相似文献   

4.
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HA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HA蛋白表达分子量约为70 ku;将HA蛋白制成油乳液,免疫BALB/c小鼠,免疫3次后,收集血清,以血凝抑制试验(HI)和血清IgG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估体液免疫,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评估细胞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重组HA蛋白组和全病毒灭活疫苗组免疫小鼠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及ELISA IgG效价均显著高于PBS组,重组HA蛋白组和全病毒灭活疫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ELISPOT试验数据显示,重组HA蛋白组和全病毒灭活疫苗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和IL-4细胞数量显著高于PBS组,而重组HA蛋白组和全病毒灭活疫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H5N1 HA蛋白制成油乳液能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为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候选疫苗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RT-PCR方法扩增上海地区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基因(VP60).将其克隆入腺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中,构建成重组腺病毒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K293细胞,得到重组病毒pAd-VP60,经RT-PCR、IFA、HA、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重组VP60蛋白在HEK293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与铝胶佐剂混合后注射3月龄非免疫健康家兔,结果表明,免疫后21 d兔体内产生抗RHDV抗体,其HI效价可达2~6~2~7,能抵御HA≥2~(10)致死剂量RHDV强毒的攻击,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集疑似感染细小病毒(CPV)犬粪便,采用同步培养法接种胎猫肾细胞(FK81)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PCR检测、HA试验、电镜观察、PEG纯化,获得1株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AT-7株.感染的F81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在感染的F81细胞中扩增出CPV基因的特异性片段;病毒液可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1:128,血凝性能被特异性抗体抑制.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NJ株毒种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控猪细小病毒病,进行了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毒种研究。将南京某猪场初产母猪流产胎儿的脾、肺等组织病料处理后接种ST细胞培养,获得了1株猪细小病毒强毒,将分离毒株适当稀释接种ST细胞,经3轮蚀斑纯化获得1株纯净的猪细小病毒NJ株(PPV-NJ株),作为疫苗毒株。将NJ株接种ST细胞培养连续传15代,每代次病毒效价均不低于1 ml 107.25TCID50、血凝素效价不低于29。选择第5代病毒液,灭活后与矿物油佐剂混合乳化制成灭活疫苗,以不同剂量分别免疫豚鼠和后备母猪,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ELISA检测抗体效价。分别用剂量0.125 ml、0.250 ml和0.500 ml疫苗免疫豚鼠28 d后,各免疫组HI抗体效价均高于28,0.5 ml组HI抗体效价高达211,ELISA抗体均显示阳性(OD630≥0.32),分别用剂量0.5 ml、1.0 ml和2.0 ml疫苗免疫后备母猪后,HI检测结果显示,3个剂量组免疫后1周HI抗体效价高于26,3周后达峰值,至免疫后4个月略有下降,2.00 ml剂量组HI效价最高(211.7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在免疫后1周均转阳(OD630≥0.32),免疫后4~18周均维持较高水平。HI抗体效价和ELISA抗体水平与免疫剂量均呈正相关性。结果显示,利用NJ株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抗体产生快、效价高等特点,显示出良好的疫苗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贵州新城疫病毒分离物能够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表现生长,引起特征性的细胞病变效应。本试验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病毒,观察细胞病变;同时采用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细胞的病毒抗原。结果表明,接种病毒的细胞24h即可观察到细胞病变——合胞体巨细胞的形成;培养上清液和感染细胞的血凝效价分别达到2^3和2^6;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细胞浆中观察到特异性黄绿色荧光;电镜观察到大多数病毒粒子呈球彤.直径100-150nm.囊膜清晰.可见柱状紧密排列的纤突结构.  相似文献   

9.
H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浙江、湖南、广西等地区各猪场采集30份疑似猪流感病猪的病料,通过鸡胚培养、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电镜观察、RT-PCR和测序分析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从山东和湖南两地分离到4株有血凝活性的病毒,其中山东的2株病毒与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的血凝抑制试验为阳性,通过电镜观察湖南的2株病毒具有猪流感病毒的特征,且与抗H1亚型猪流感病毒阳性血清的血凝抑制试验为阳性;根据H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设计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543bp片段,经序列分析证实该病毒为H1亚型猪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外源性IFN-γ对植入前期大鼠下丘脑内IL-4表达的影响,通过阴道口肌肉注射不同剂量IFN-γ后观察植入前期大鼠下丘脑内IL-4表达的变化,并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其检测。结果表明:在下丘脑的视前大细胞核(POMA)、视前内侧核(POM)、交叉上核(SO)、视上核(SC)、室旁核内侧部(PVM)和室周核(HPV)等处均有IL-4阳性细胞的表达分布;试验1组(注射IFN-γ25 000 IU)和试验2组(注射IFN-γ75 000 IU)各个核团中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少而且差异显著(P<0.05),2个试验组相比,在部分核团中阳性细胞数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下丘脑内IL-4阳性细胞随着外源性IFN-γ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从而说明外源性IFN-γ有可能会影响下丘脑中IL-4蛋白的表达分布。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D原核表达、纯化和反应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口蹄疫病毒(FMDV)细胞毒O/Akesu/58的非结构蛋白3D(NSP 3D)基因编码区,并定向克隆到pProexHTb原核表达载体上,再将重组pProex-3D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经SDS-PAGE鉴定和Western-blot分析抗原性;以纯化的表达蛋白免疫豚鼠制备其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抗体效价,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制备的豚鼠抗NSP 3D多克隆抗体与细胞毒天然抗原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大小为53ku左右;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 024以上;Western-blot分析表明,纯化后的蛋白能与FMDV感染动物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豚鼠抗3D蛋白多克隆抗体可与细胞毒天然抗原反应,与阴性对照未见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免疫增强剂(VA5)提高SPF鸡免疫功能的机理,将SPF鸡分别免疫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含VA5的H9灭活疫苗、含IL-4和/或IFN-γ真核质粒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另设空白对照。检测免疫鸡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及IL-4和IFN-γ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及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在14日龄、17日龄和21日龄和28日龄,免疫IL-4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佐剂与H9组的CD4~+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免疫IFN-γ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增强剂与H9组的CD8~+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IL-4的上升趋势与CD4~+细胞类似,IFN-γ的上升趋势与CD8~+类似。免疫含VA5的禽流感(H9亚型)灭活苗组在免疫后第2周、3周和4周血清HI效价达到7lg2以上,高于其他各免疫组。说明,与直接添加IL-4和IFN-γ的细胞因子质粒组相比,VA5免疫增强剂能够促进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值,提高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诱导IL-4和IFN-γ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两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Is)的免疫增强作用和机理。【方法】选择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蜂胶黄酮和人参皂苷4种中药成分组成两个复方,用MTT法和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它们对兔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IL-10 mRNA的表达影响;并将两个复方作为佐剂,配合兔出血症疫苗免疫幼兔,以铝胶苗和无佐剂苗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7、14、21、35、49 d用MTT法和血凝抑制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于免疫后63 d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和攻毒保护率。【结果】两个复方在体外均可以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淋巴细胞IFN-γ、IL-10 mRNA的表达;作为佐剂,两个复方可以显著提高免疫兔的血清抗体效价,促进体内淋巴细胞增殖,显著促进圆小囊、肠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的发育,有较高的攻毒保护效果。【结论】两个复方中药成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可被开发成新型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4.
在病毒培养物中添加IFN-γ,研究提高PCV-2病毒滴度的最佳培养方法。以不同活性单位的IFN-γ和不同浓度的NH4Cl配合使用分别添加至培养基,用免疫过氧化物酶细胞单层试验(IPMA)对病毒毒价(TCID50)进行测定;于72h后分别测定添加与不添加IFN-γ接毒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显示,500U/mL IFN-γ和75mmol/L NH4Cl处理PK-15后病毒的TCID50达到最大值5.9;且无论在病毒接种细胞前还是接种后添加IFN-γ均大幅提高病毒增殖力,而且两者提高幅度相同;细胞周期测定显示,最适量的IFN-γ和NH4Cl配合使用后,细胞增殖活性增加。说明,重组IFN-γ可以提高PCV-2在PK-15中的病毒增殖滴度。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同时预防犬细小病毒病和犬瘟热的新型重组疫苗,将犬瘟热病毒F基因的B、T细胞抗原表位融合入犬细小病毒衣壳蛋白构建重组VP2蛋白,利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表达重组VP2蛋白,电镜观察可见表达产物能组装成病毒样颗粒,血凝性检测其与天然犬细小病毒粒子相似,其血凝效价为1:1024,重组蛋白免疫BALB/c...  相似文献   

16.
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35例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在体外经PHA诱导后T辅助细胞不同功能亚群细胞因子IL-4、IL-6及IFN-γ的分泌,同时以20例正常人的PBMC作对照. 结果表明: 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PBMC中T辅助-2型 (Th2) 的细胞因子IL-4的产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 而T辅助-1型 (Th1) 的细胞因子IFN-γ的产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细胞因子IL-6的产生在泛发性皮肤瘙痒症患者PBMC与正常对照的PBMC中无明显差异 (P>0.05).同时,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分数与其IL-4的产生呈正相关,而与其γ-IFN的产生呈负相关(P值均<0.05).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ST细胞代次的增高对猪细小病毒NJ株免疫原性的影响,将第10、30、60代ST细胞分别接种猪细小病毒NJ株F8、F18代毒种进行病毒培养,通过检测其病毒含量、血凝价以及制备疫苗免疫机体的抗体水平等指标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代次病毒含量为10~(7.2)~10~(7.5)TCID_(50)/mL,血凝价为2~9~2~(10);制苗后免疫阴性豚鼠与后备母猪,免疫28 d后均出现抗体反应,HI效价分别为2~7~2~9和2~8~2~9。不同代次毒种接种不同代次ST细胞培养的病毒含量、血凝价及疫苗免疫效力均符合要求。各代次细胞增殖性能稳定,培养的PPV NJ株均能满足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猪流感疫苗的研制做准备,试验将从某猪场现地采集疑似猪流感发病猪的鼻拭子样品,经过处理后接种至10~11日龄SPF鸡胚进行盲传,分离到1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通过血清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电镜观察、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对该病毒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该病毒可与猪流感病毒H3亚型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该分离株出现猪流感病毒H3亚型和N2亚型目的片段;将该分离株液置于电镜下观察可见直径为80~120 nm且具有囊膜和纤突的病毒粒子,符合猪流感病毒粒子形态特征;用纯化后的病毒攻击4~6周龄阴性仔猪,攻毒组仔猪发病率可达80%。由此可见分离获得的病毒为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9.
将鸡IFN-α和IFN-γ原核表达产物经Ni2+-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进行SDS-PAGE分析,再将纯化并已测定浓度的鸡重组IFN-α和IFN-γ稀释到1/10倍;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重组表达蛋白的抗新城疫病毒活性,并利用感染病毒的鸡胚来测定鸡重组表达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25kU左右的蛋白条带,纯化的鸡IFN-α和IFN-γ抗新城疫病毒复制的活性分别为4.32×103 U/mg和2.65×103 U/mg;当鸡IFN-α和IFN-γ的比例为125∶1时,其联合抗新城疫病毒复制的活性最佳。抗鸡胚感染病毒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与病毒对照组相比,IFN-α和IFN-γ及IFN-α和γ联合组,HA滴度都有明显的降低;并且从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上,联合干扰素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更强于单个干扰素的应用。这证明了鸡IFN-α、IFN-γ及其联合干扰素对新城疫病毒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国内首次发现并鉴定的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四川分离株SC2020/04的致病性,用SC2020/04 RHDV2分离株,以皮下注射方式感染25日龄仔兔和4月龄成年兔,记录家兔发病情况,对病死兔进行剖检,并取肝脏样品进行血凝(HA)和核酸检测,取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等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感染后仔兔18 h出现死亡,成年兔40 h出现死亡,死亡率均为5/5;感染后试验兔出现典型兔瘟临床症状,濒死时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部分死亡兔可见口鼻流出红色血液;剖检主要病变为肝脏肿大并伴有明显的小叶样改变,脾肿大,肺、肝、脾和肾出现充血和弥漫性瘀点出血,腹腔内有血样渗出物;血凝试验结果显示,病死仔兔和成年兔肝脏血凝效价没有明显差异;采用鉴别经典RHDV/RHDV2的RT-PCR方法检测攻毒死亡兔肝脏样品,结果显示为RHDV2阳性;病理学观察可见多脏器严重出血、肿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病死仔兔十二指肠组织严重糜烂,成年兔十二指肠病变较轻。本研究对我国首个RHDV2毒株进行了致病性初探和病理学观察,研究结果可以为RHDV2疫苗研发和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