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好环境卫生,营造适宜的环境,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 1.1 温度根据仔猪在不同日龄的生理特点,给予其相适宜的温度:1~3日龄,30~32℃;3~7日龄,28~30℃;8~28日龄,26~28℃;28~40日龄,24~26℃;40~60日龄,20~22℃,母猪适宜的温度环境是16~20℃.  相似文献   

2.
贾敏  郭杰  郭建奇 《畜禽业》2004,(6):10-10
1鸡的热应激10~32℃是鸡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正常环境温度。而从热应激的角度来看,21~26℃是鸡生存的舒适环境温度,此时鸡用于维持体温所付出的代谢热最少;26~32℃是尚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温度范围;而高于32℃则是鸡生理功能趋于紊乱的温度范围。热应激实际上是研究环境温度高  相似文献   

3.
补硒过量引起硒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对硒元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对鸡的生长发育影响颇大,硒能维持机体细胞膜的完整功能;参与维持胰腺的完整性,对脂肪的乳化、吸收及维生素A、D、E、K的吸收都起重要作用;参与辅酶A、Q的合成,还是细胞色素的成份之一。若发现鸡或鸡群缺硒,就要给予补硒,补硒的措施很简单。可注射0.005%亚硒酸钠溶液(0.1%亚硒酸钠1ml加19ml灭菌水)每鸡1ml进行治疗,1次注射即可;或每天给予2mg?L亚硒酸钠溶液进行喂饮,7d1次,2次即见效。在鸡1~3日龄、20~23日龄、40~43日龄时以1~2mg?L的亚硒酸钠溶液饮水或拌料内服,连续饲喂3d,均可预防鸡缺硒症。同时在饲料…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樱桃谷鸭孵化效果,试验对不同品质(蛋重、蛋形指数、比重)和不同季节的樱桃谷鸭种蛋进行不同孵化方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蛋重80~90g、蛋形指数1.34~1.37、比重1.090~1.095种蛋出苗率最高;广东寒冷季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最佳的孵化方案:温度:0~3胚龄38.1℃,4~7胚龄37.8℃,8~12胚龄37.9℃,13~16胚龄37.6℃,17~20胚龄37.3℃,21~24胚龄37.0℃,25~28胚龄36.7℃;相对湿度:0~3胚龄70%,4~7胚龄65%,8~12胚龄60%,13~20胚龄55%,21~25胚龄65%,26~27胚龄75%,28胚龄85%;喷水凉蛋:5~13胚龄1d1次,15~25胚龄1d2次;风门:1~7胚龄为1;8~25胚龄为3;26~28胚龄为5。广东炎热季节(每年4月至9月)最佳孵化方案:温度:0胚龄37.9℃,1~7胚龄37.6℃,8~12胚龄37.7℃,13~16胚龄37.4℃,17~20胚龄37.1℃,21~24胚龄36.9℃,25~28胚龄36.5℃;相对湿度:0~3胚龄63%,4~14胚龄55%,15~20胚龄53%,21~25胚龄58%,26胚龄68%,27胚龄75%,28胚龄85%;喷水凉蛋:5~6胚龄、8~13胚龄1d1次,15~25胚龄1d2次;风门:0胚龄为1;2~7胚龄为2;8~16胚龄为4;17~28胚龄为6。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09,(1)
<正>猪是恒温动物,一般正常体温为38~39.5℃,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为18~20℃,当环境温度低于此温度时,猪必须提高代谢产热速度以维持体温恒定。目前正值冬春时节,特别提醒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适当调整日粮,以保证猪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条石鲷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4~8月,采用Winkler法研究了70日龄(平均全长37.68mm,平均体重1.07g)和105日龄(平均全长65.71mm,平均体重5.58g)的条石鲷在不同温度(15、20和25℃)、不同盐度(20、25和30)下的耗氧率、窒息点及耗氧率昼夜变化。结果表明,105日龄组的相对耗氧率明显低于70日龄组,但个体耗氧量明显高于70日龄组;耗氧率随幼鱼体重的增加而相对减少。盐度一定时,温度升高,相对耗氧率和个体耗氧量都随之增大。盐度对70日龄幼鱼组的耗氧率影响显著(P〈0.05),对105日龄幼鱼组影响不显著(P〉0.05)。盐度25左右、温度20~25℃时是条石鲷苗种培育和生长的最适盐度和最适温度。条石鲷在温度15~25℃、盐度20~30下的窒息点为1.6021~2.9538mgO2/L,窒息点随着个体的增大而降低;温度、盐度对条石鲷窒息点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条石鲷耗氧率的昼夜变化明显,白天的耗氧率平均为0.9459mgO2/g.h,夜间平均为0.2727mgO2/g.h,白天的耗氧率是夜间的3~5倍,条石鲷白天代谢旺盛并持续到夜间22∶00左右。  相似文献   

7.
试验分延迟0d、1d、2d、3d、4d、5d、6d、7d投饵和完全饥饿9个试验组,研究了延迟投饵对泥鳅仔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温27℃±1℃时,泥鳅仔鱼3日龄开口,混合营养期2d,4日龄卵黄囊消失。开口当日初次摄食率为36%,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5日龄,达98%,饥饿不可逆点(PNR)在8~9日龄。延迟0d(正常投饵)和1d投饵组仔鱼体长一直呈增长趋势,至11日龄,两组仔鱼体长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仔鱼体长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完全饥饿组仔鱼3~5日龄呈正增长,随后转为负增长。延迟0d和1d投饵组,11日龄时仔鱼存活率分别为82.67%和89.33%,且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11日龄时仔鱼存活率明显降低;完全饥饿组,11日龄时仔鱼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5周龄)1.1种鸡苗选择选择初生重35g以上,脐部绒毛覆盖良好,看不到脐部带或隐约见脐部,被毛蓬松光泽、颜色均匀一致,能站立跑动,手感健壮有力的健康雏鸡。1.2接鸡时的准备笼养鸡接鸡前的鸡舍温度控制在28~30℃,雏鸡到进舍后1h内母鸡逐渐提高到32~33℃,公鸡提高到33~34℃,由于种公鸡1日龄经过断趾和剪冠,体质较弱,比母鸡适当提高1~1.5℃有利于恢复体质。湿度控制在65%~75%,靠热源近的鸡控制在70%~75%,离热源较远的鸡控制在65%~  相似文献   

9.
研究乌原鲤(Procypris merus)仔鱼早期培育过程的摄食特点和饥饿耐受力,为苗种规模化培育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缸为玻璃烧杯(1 L),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试验用水为经过24 h曝气的地下水,无天然生物饵料;水温20~22℃;仔鱼随机分为3组(摄食组、饥饿1组、饥饿2组),每组500尾仔鱼,每组设置3个重复,静水养殖;摄食组每日投喂3次丰年虫。结果显示,乌原鲤仔鱼5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15%,5~9日龄为混合营养期,8日龄初次摄食率达100%,并维持到14日龄;15日龄后呈下降趋势,在19日龄时降至45%,达到饥饿不可逆点。饥饿胁迫对乌原鲤仔鱼全长、体长、体高、肛前长、眼径等生长指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水温20~22℃条件下,可在乌原鲤仔鱼6日龄开始投喂适口饵料,不迟于10日龄,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观察乌原鲤仔鱼肠道贯通、卵黄囊消耗等情况,掌握仔鱼初次投喂时机。  相似文献   

10.
<正>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对雏鸡危害最大。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最易感染,气温在20~30℃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最为流行。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死亡率20%~50%。患鸡多愈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差。为避免和减少因球虫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下面将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与致病因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特点1.1鸡球虫病是由1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1.2地面平养鸡易发生。1.3主要侵害10~30日龄的雏鸡或35~60日龄的青年鸡,死亡率有的可高达80%。1.4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全同胞家系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早期幼苗在4个不同温度(15℃、17℃、19℃和正常养殖温度21~25℃)条件下,水温对其生长性状和雌雄性别组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温度越低,鱼苗生长速度越慢。对照组(正常养殖温度21~25℃)的幼苗生长最快,其次依次为19℃、17℃和15℃。30~90日龄,不同温度处理组绝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具有相似变化趋势。70日龄前,正常养殖温度组的绝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最高;80~90日龄,19℃组最高。统计180日龄各温度组雄性和雌性个体比例,利用组织学切片法辨别雄雌。15℃组雄性和雌性比例为86.67%和13.33%,17℃组为70.00%和30.00%,19℃组为56.67%和43.33%,正常养殖温度组为53.33%和46.67%。低温能够有效提高红鳍东方鲀家系雄性个体比例,15℃组为最佳诱导温度处理组。  相似文献   

13.
一起鸡球虫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能胜 《畜禽业》2009,(12):63-63
<正>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气温在20~30℃和雨水较多的季节最为流行。对雏鸡危害最大,以15~50日龄的鸡最易感染,成鸡也易感但症状较轻。球虫病发病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索3种西藏土著鱼类幼鱼水温耐受性。试验鱼初始饲养水温为12℃。选用拉萨裸裂尻鱼(3月龄)、异齿裂腹鱼(2月龄)、双须叶须鱼(3月龄)各90尾,各分为3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鱼。其中,2个试验组为升温、降温试验,1组为对照。通过每1h上升或者下降1℃,适应3h,观察并记录每个温度下试验鱼的死亡率、摄食情况、活动情况及鳃呼吸频率等。试验结果表明,拉萨裸裂尻鱼幼鱼、异齿裂腹鱼幼鱼和双须叶须鱼幼鱼摄食水温分别为8~27℃、8~25℃和7~26℃;温度过高,3种试验鱼均表现出侧游,呼吸急促,反应急躁;温度过低,试验鱼不摄食,不活动,呼吸微弱。极限最高温度分别为32.3、32.4℃和30.2℃,极限最低温度分别为0、0.4℃和0℃。温度耐受幅分别为32.3、32℃和30.2℃。因此,这3种西藏土著鱼类温度耐受幅较广,以温度为指标,可选择较多区域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5.
邱洪  王志刚 《畜禽业》2007,(8):42-42
<正>众所周知,鸡的汗腺不发达,身体覆有大量羽毛,为了保持体热平衡,体温恒定,鸡体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散热,才能满足鸡的生理需要。当温度超过30度时,仅靠体表对流、传导、辐射方式散热,已经不能满足鸡的生理需要,必须再通过加快呼吸,蒸发散热,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稳定。  相似文献   

16.
张平海  周庆新 《畜禽业》2006,(10):45-45
夏季高温季节是养鸡生产最困难的时期。气温高于33℃时,蛋鸡的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产蛋率下降,死淘率和鸡蛋破损率上升。为了缓解热应激,减少损失,我们进行了产蛋料中添加0.01%VC和0.2%NaHCO3效果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无锡养鸡场集团有限公司蛋鸡场10号鸡舍。鸡舍长44m、宽11.5m,三层全阶梯,纵向三列饲养鸡数为5292只。1.2试验时间2005年7月5日至8月30日。1.3试验鸡品种伊莎褐商品代蛋鸡。1.4试验鸡日龄试验组与对照组为同一鸡舍同一日龄,试验开始时为45日龄。1.5试验鸡只随机抽取500只鸡,均匀分为2组进行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增殖和保护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a)这一塔里木河水系优势土著鱼类,拟采用实验生态法,在水温(20±1)℃条件下,利用人工孵化获得叶尔羌高原鳅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确定仔鱼的不可逆点(PNR),并研究延迟投饵对仔鱼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叶尔羌高原鳅仔鱼3日龄即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仔鱼卵黄囊于6~7日龄消耗完毕,混合营养期维持仅为3~4 d。初次摄食点出现在3日龄时,摄食率仅为16.7%,初次摄食率最高达在7日龄,摄食率可达90%,PNR出现在仔鱼孵出后的8~9日龄。3日龄后饥饿对仔鱼卵黄吸收速度影响显著((P< 0.05);摄食仔鱼生长呈线性增加,饥饿仔鱼生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尔羌高原鳅仔鱼的最佳投喂时间应在仔鱼开口后4d之内。研究表明:叶尔羌高原鳅仔鱼个体较小,对于初次摄食饵料的的选择范围较小,食谱范围窄,初孵仔鱼死亡率高,对于高原鳅属仔鱼开口饵料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8.
鸡的最适宜产蛋温度是15~23℃,但夏季温度较高,在集约化饲养环境下鸡舍的温度常常超过30℃,使鸡群出现热应激反应,表现为张口喘息、饮水量增加、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蛋壳变薄、粪便变稀,甚至中暑死亡,严重影响了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改善鸡舍环境1.1在鸡舍的周围植树种草,减少裸  相似文献   

19.
法国N.Quiniov和J.Noblet选择63只经产大白母猪用于研究5个环境温度(18、22、25、27和29℃)和2个日粮蛋白质含量对它们泌乳性能的影响。每个温度处理,在21d哺乳期中,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4%或17%,必需氨基酸水平不限制。哺乳第7~19d,家畜不限量采食饲料。结果,日粮成分不影响泌乳性能。在21d泌乳期中,在18~29℃之间,采食量从5.67kg/d降到3.08kg/d;在7~19d之间,相应值分别为7.16和3.48kg/d。采食量曲线下降;从温度(T,℃)和体重(BW,kg)可预测自由采食量(VFI):VFI=-49052+1213T-31.5T2+330.BW-0.61BW2(剩余标准离差:1018)。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升高(18~19℃之间)而升高(34.6~37.4℃),而乳房温度在25℃时达最高(38.3℃)。皮肤和直肠温度在27℃时最小(2℃),在29℃时保持恒定。该常数与采食量显著减少一致。18~29℃之间,呼吸频率从26次/分增加到124次/分,表明蒸发临界温度低于22℃。在18~29℃之间,失重从23kg增加到35kg,但其估计化学组成仍是个常数。18~25℃之间,猪的生长速度将近是常数(241g/d),高于25℃则下降(27、29℃时分别为212、189g/d)。表明,为保持母猪的生产性能,25℃为哺乳母猪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20.
瓦氏黄颡鱼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测定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仔稚鱼从出膜至30日龄时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仔鱼出膜后第1天,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能检测到活性,而胃蛋白酶活性在第22日龄才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其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4日龄时达到最大值(4.193±0.04)U/mg protein;之后随日龄的增加比活力降低,直至15日龄达到最小值(0.452±0.07)U/mg protein.之后从15日龄到30日龄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比活力从1日龄逐渐增加,至4日龄达到最大值(4.611±0.12)U/mg protein,从10日龄到18日龄维持在一较低水平,随后随日龄的增加淀粉酶比活力增加.脂肪酶比活力从1日龄到3日龄逐渐增加,到3日龄达到最大值(4.398±0.07)U/mgprotein,3日龄以后直到30日龄,脂肪酶比活力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一直处于一较低的水平.瓦氏黄颡鱼发育过程中,主要消化酶活性随生长变化显著,反映瓦氏黄颡鱼随着生长其消化功能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