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蜜蜂低温采集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山区八叶五加花期,蜜蜂采集的最低气温中蜂6.5℃、意蜂9.5℃。根据试验推测:蜜蜂在,八叶五加花期采集的安全温度中蜂6.5℃、意蜂11℃;蜜蜂采集的最低极限温度中蜂4.5℃以下,意蜂8.0℃。气温低于14℃中蜂出勤率大大高于意蜂。利用中蜂低温采集特性,能充分地利用低温泌蜜型蜜源,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有效地为低温开花的作物授粉。  相似文献   

2.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4,34(10):1-2
<正>中华蜜蜂有7 000万年进化史,是我国独有的土生土长的蜜蜂当家品种。中华蜜蜂适应性强,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很多种开花植物靠中华蜜蜂授粉得以繁衍下来,所以说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粮油安全中华蜜蜂功不可没。中华蜜蜂为苹果授粉坐果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温、出勤早、善于采集零星蜜源,对保护生态和农业丰产意义重大。但现如今由于环境污染、滥施农药等因素,造成中华蜜蜂生存危机。加之引入的意大利等西方蜂种,造成残酷的  相似文献   

3.
营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蜜蜂对人类的奉献是多方面的,它们早出晚归的采集活动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大量珍贵的食物,蜂蜜、花粉和蜂蛹,又提供了具有延年益寿,神奇疗效的药物蜂王浆、蜂毒和蜂胶及化工原料蜂蜡。与此同时蜜蜂的采集活动为农作物、果树、花卉、牧草传授花粉甘当“红媒”。现代研究表明:蜜蜂这种无偿劳动的间接经济效益是蜜蜂对人类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的100多倍,经蜜蜂授粉的农作物不仅产量明显地提高,而且其果实种子的品质大大改善,十分显著地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和种子的生命力。据报道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油菜增产30-50%,向…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荼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7.
蜜蜂采集行为对农作物的授粉和蜂群的生存和发展都非常重要。为探究中华蜜蜂在冬季的出巢活动规律,本研究利用电子标签技术对新出房的工蜂进行标记,进而持续跟踪检测这些标记蜜蜂一生的出巢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中华蜜蜂羽化后1星期内就会首次出巢,随后的2个星期内每天会进行一次认巢飞行,之后进入真正的采集飞行。中华蜜蜂的寿命不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平均为48天,天敌、气候等是影响中华蜜蜂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冬季中华蜜蜂出巢活动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出巢活动时间为半小时,出巢活动之间在巢内的时间为20分钟。本研究系统的研究了冬季中华蜜蜂一生的出巢采集活动规律,对了解中华蜜蜂的出巢采集行为、相关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授粉实践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中蜂科学饲养技术还比较落后,随着中蜂科学饲养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广大蜂农也迫切希望要求掌握管理技术。我们在多年的中蜂饲养工作中摸索了一点经验,供同志们讨论。一、改革过箱方法我省中蜂科学饲养,是从1963年开始试验推广的,当时采用的置脾过箱(窖洞型),继箱过箱(土坯方  相似文献   

9.
关于采集蜜蜂蜂毒几个问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5~9月用“封闭式蜜蜂蜂毒采集器”进行采集蜂毒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采毒后的工蜂损失率为1~2%。20日龄工蜂采毒后平均寿命缩短3.08天。采毒后的工蜂经2个小时的恢复后才能出巢采集,采毒后的工蜂还可再次采毒,10框、12框、15框蜜蜂群势的蜂群,分别产蜂毒0.425克、0.575克、0.7克,以每克蜂毒60元计算,投入每个人工生产蜂毒的产值为29.67元,每群每天生产蜂毒的平均产值为1.19元。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中华蜜蜂兴衰史研究 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长白山中蜂饲养时期从肃慎到女真时期,长白山人长期居住在森林中,丰富的野生蜂蜜是其特有的甜食资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据有关文献分析,女真时期以至在此之前已出现土法饲养中蜂的生产活动。地方史料有载:“蜜产诸山中,土人于树上挖窟养之,以取蜜”。古时,长自山人冬居地下“穴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昆明相对暖和的冬季(1月份)、气温2~20℃,选取群势相对较强的东、西方蜜蜂各6群,观察、测定,比较东、西方蜜蜂从早晨(2~4℃)到正午(18~20℃),采集蜂最早开始出巢采集的时间,出巢时采集蜂体表温度、外界温度以及整个时间段的采集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东方蜜蜂出巢时间较西方蜜蜂早,开始出巢采集时外界温度较西方蜜蜂明显低;东、西方蜜蜂出巢时体表温度都较外界温度要高。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通过测定神农架6个不同采样点的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并结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省份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神农架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而背板3、4的色素度、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神农架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四川省东方蜜蜂主要病毒病:蜜蜂黑王台病毒(BQCV)、畸翅病毒(DWV)、囊状幼虫病毒(SBV)、克什米尔蜜蜂病毒(KBV)、急性蜜蜂麻痹病毒(ABPV)和慢性蜜蜂麻痹病毒(CBPV)的感染状况。采用RT-PCR方法对来自四川省9个地区共270份东方蜜蜂样品进行快速病原学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东方蜜蜂群中有5种病毒的感染;其中,BQCV总阳性率为17.8%,KBV总阳性率为3.0%,SBV总阳性率为1.1%,ABPV总阳性率为1.9%,CBPV总阳性率为2.2%。在被调查的9个地区中,有7个地区蜂群存在至少1种以上病毒病感染的现状,表明四川省东方蜜蜂群疾病感染状况较为严重,其对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危险需要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E对中华蜜蜂蜂王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蜜蜂姐pisce僦cerosa)为试验材料,在培育中华蜜蜂蜂王的过程中,分别添加4种不同剂量的维生素E溶剂,检测其对中华蜜蜂处女蜂王初生重和卵巢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剂量维生素E对蜂王初生重没有影响,差异不显著;过高剂量地补充维生素E会降低处女王的卵巢重,不利于蜂王幼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中华蜜蜂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及增产技术研究"是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申报的省公益性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目前,已对金华地区中蜂进行了实地考察及取样,掌握了当前中蜂资源的种群数量、生存状态、分布情况、生产水平以及饲养管理方式等技术资料,对进一步加大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由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中蜂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由于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因此,预防与及时检测对于遏制该病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总结中蜂囊状幼虫病检测与鉴定的方法,包括形态诊断、RT-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巢式PCR、胶体金免疫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省草地资源现状及农区的自然状况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的办法。同时指出了解决黑龙江省未来饲草饲料应从发展牧草资源着手,并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力发展青贮玉米。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牧草种质资源现状及育种利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牧草种质资源是筛选和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的遗传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四川省牧草种质资源的现状、潜力、特点及开发利用途径。针对我省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 ,从保护和利用的目标出发 ,提出了将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建议和对策 ,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对当前退耕还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观察滇南中蜂无王群的内部行为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经过3个月对中蜂无王群从失王到全群灭亡过程的内部行为观察并对其他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蜂群失王后2~5 d改造王台,当王台被清除后20~24 d工蜂开始产卵,3个月后蜂群全部死亡。对中蜂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后,蜂群发展良好,并可达到采集主要蜜源野藿香的理想群势。可对养蜂人员在失王时作出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蜂群的正常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川西北高寒区不同沙化类型草地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区不同沙化类型优势种群的分布特征,设置了136个1m*1m的样方,采用扩散系数(ID),聚集度大小指数(ICS),Green指数(GI),聚集频度指数(ICF),平均拥挤度指数(IMC),缀块指数(IP)等指标,分析了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用相关分析比较了几个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沙化类型上的优势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皆属于聚集分布,但他们的聚集强度总体上有一定的差异。露沙地上的优势种群为嵩草(Kobresia)类植物,聚集程度明显大于其余3种沙化类型;固定沙地上优势种群较多,聚集强度差异较大,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种群的聚集强度最大,细叶亚菊(Ajania tenuifolia)种群聚集分布强度最低;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优势种群的聚集强度差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ID、ICS、GI、IMC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几乎等于1。由此可以得出,随露沙地向流动沙地演替,影响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由物种生物学特性逐渐变为土壤微生境,这为川西北高寒区沙化土地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