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饲养中蜂过程中,常有欧洲幼虫腐臭病发生,我地叫"烂子病",它属于细菌性传染病。症状是这样:幼虫在1~2日龄时被感染,在3~4日龄未封盖时死亡。患病幼虫蜷曲,有的紧缩在巢房底,有的虫体两端向着巢房口。病虫浮肿发黄,失去光泽,死亡  相似文献   

2.
蜜蜂病敌害对养蜂业危害很大。防治总的原则是“防重于治”:选育抗病虫害力强的中蜂品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蜂场卫生和蜂具消毒工作,发现病虫害立即防治,以免其传染。治病时最好以“中草药为主、中西药结合,交叉用药”。1中蜂的主要病害1.1中蜂囊状幼虫病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年四季可见,冬春两季尤其是连阴雨或寒潮期间更为严重。3日内的幼虫不会得病,5~6日龄的幼虫容易患病。症状:染病的大幼虫,有的未封盖就死亡,有的封盖后死亡。(编者补充:幼虫封盖后多出现穿孔,病虫…  相似文献   

3.
龚薇  杨建存 《蜜蜂杂志》2000,(11):15-16
(接上期 )2症状诊断要点2.1美洲幼虫腐臭病(烂子病)病原为幼虫芽孢杆菌,其特点是幼虫在封盖期大量死亡。2.1.1此病多流行于夏秋季节。孵化后24h的幼虫最易感染,2日龄以上的幼虫及成蜂不易感染;西方蜜蜂易感染,中蜂有抵抗力,不易感染。2.1.2取封盖子1~2张,仔细观察。患病幼虫多在封盖后死亡,封盖子脾表面色泽变深,呈湿润油光和下陷,常被工蜂咬破,形成穿孔子脾。死亡幼虫初呈苍白色,失去正常光泽和饱满状态,后呈淡咖啡色至深褐色,虫尸腐烂有胶臭或鱼腥臭味,未干时呈胶状,用镊子挑起可拉成2~3cm长…  相似文献   

4.
<正>一、症状中蜂囊状幼虫病主要感染中蜂幼虫,使其致病死亡,春夏季流行。在5~6日龄大幼虫阶段出现明显症状,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船形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由于虫体后部皮下渗出液增多,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大多在8~9天封盖时死亡,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  相似文献   

5.
朱秉忠 《蜜蜂杂志》2006,26(10):19-19
(50)在您发表的文章中曾提到用“分区管理法”可抑制“白垩病”,但并未说明怎样来防治。今请教张老师,能否将防治方法传授给我们呢?“白垩病”的病原体,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许多具有细胞核的菌丝和孢子囊内充满的孢子球。患病的幼虫呈现“白垩病”症状时,一般是4日龄以上的幼虫(是幼虫大量取食增长期),时间多发生在蜂群恢复与增殖交接期。此期蜂王从日产卵几百粒猛增到1200~1500粒;又正处于春夏之交,昼夜温差较大,一旦温度下降,部分幼虫由于蜂团收拢失去保护就易受冻。吃不饱又受冻的幼虫,就易引发“白垩病”。用“分区管理法”的蜂群,在蜂…  相似文献   

6.
乌骨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嘉鱼县某农户饲养乌骨鸡2000羽,70日龄时开始发病,日死亡量达10~15只,使用过土霉素、氯霉素、敌菌净等药物,病情未见好转,80日龄时来我所诊断,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患病鸡开始表现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有的废绝,呆立,不愿走动,眼睑肿胀,流泪,怕光,绝大多数鸡排黄白或黄绿色带血稀便,后期常见到一侧眼积脓,失明、病鸡衰竭而死亡。2病理剖检病死鸡腹腔内有黄白色渗出物,心包膜混浊,心包内有大量黄色透明液体,肝脏表面上覆盖一层黄白色纤维素膜,气囊混浊,直肠、泄殖腔粘膜有出血性炎症,剪开眼…  相似文献   

7.
囊状幼虫病是使蜜蜂4~9日龄幼虫患病死亡的病害。上半年发病。饲料不足,蜂巢受冷、违反卫生防疫条例,往往会促使本病的发生。该病的病原囊状幼虫病毒在70~73℃水温中10分钟即会死亡;在病死幼虫尸体内能存活约一个月。在冰箱内冷冻能存活一年。残留在巢房壁上的病毒在夏季能存活80~90天,而在冬季则90~100天。春季蜂群增长很快,蜜蜂需要消耗大量  相似文献   

8.
欧洲幼虫腐臭病简称欧幼病,又称“烂子病”。但一些蜂农对此病不大了解,甚至误诊为冻伤幼虫病。一、发病条件 1.从外部环境看:此病多发生在气温较低的旱季,外界缺少蜜粉源时也容易发病。2.从蜂群内部看:首先发病的是抵抗力较弱的、并且缺乏蛋白饲料的蜂群。另外,还与幼虫的日龄有密切关系,一般2日龄的幼虫感病,潜伏期为2—3天。所以一般看到3—4日龄的幼虫死亡,其它日龄的幼虫不易感染,成年蜂亦不感病。二、发病症状 3—4日龄的未封盖幼虫死亡,幼虫腐烂,并能闻到酸臭味。有卵虫相间的插花子脾,幼虫尸体无粘性,不能  相似文献   

9.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5,56(2):23-23
欧洲幼虫腐臭病是由蜂房蜜蜂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ius)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细菌性传染病.又名欧洲幼虫病.欧洲幼虫病的典型症状,是使3~4日龄未封盖幼虫死亡.死亡幼虫初期呈苍白色,以后变黄,然后呈棕色.  相似文献   

10.
酚氧化酶是昆虫重要的免疫因子,中蜂囊状幼虫病(中囊病)是中蜂最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为了解中囊病对幼虫和蛹阶段工蜂酚氧化酶活性(PO)的影响,对中囊病病群与无症状群工蜂幼虫至蛹期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患病群相比,无症状群中仅深褐色眼蛹工蜂PO活性显著高于病群的(P〈0.05),其余各阶段的与病群的无显著差异(P〉0.05)。患病群中,不同发育阶段的PO活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症状群中,黑眼蛹的PO活性最高,显著高于约3-4日龄、约5-6日龄幼虫及褐眼蛹的PO活性(p〈0.5)。  相似文献   

11.
张建国 《蜜蜂杂志》2006,26(9):25-26
上世纪70年代首先暴发于我国广东,继而在南方大面积流行,导致上百万群中蜂毁灭的一种传染疾病——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本世纪初又在我国北方流行蔓延,患病蜂场几乎垮场,中囊病直接危害着我国及东南亚广大地区饲养的中蜂。由于没有特效药,中囊病对中蜂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意蜂等外来西方蜂种轻染囊状幼虫病并能自愈,表现出对囊状幼虫病毒的较强抗性。中囊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发病快,易感染。囊状幼虫病病毒在幼龄中蜂成蜂体内增殖而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工蜂的泌浆能力降低并携带病毒,诱使6日龄幼虫发病。患病幼虫封盖前呈尖头…  相似文献   

12.
正欧洲幼虫腐臭病是蜜蜂幼虫的一种细菌传染病,我国的中蜂发生较为普遍,病情常十分严重,影响春繁和秋繁,而且病群几乎年年复发,难以根治。1病原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致病菌是蜂房蜜蜂球菌,其余为次生菌,如蜂房芽孢杆菌、侧芽孢杆菌及其变异型蜜蜂链球菌等。2症状患病幼虫1~2日龄传染,经2~3天潜伏期,多在3~4日龄未封盖时死亡。腐烂的尸体具有酸臭味。虫尸干燥后变为深褐色,易取出或被工蜂消除,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囊病中蜂对囊状幼虫病的抵抗力较弱,在饲养管理中,从预防为主。中蜂的主要病害是囊状幼虫病。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在峰群繁殖期均有可能发生,尤以春秋季节发病严重。此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中蜂的病毒性传染病。感染此病主要是1~2日龄幼虫,发病后5~6日龄(封盖前后)死亡。  相似文献   

14.
本市定地养蜂多数是老式养蜂,用木桶或挖墙洞饲养,以饲养中蜂为主,少数用活框蜂箱饲养。但总的来说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蜂群发生病虫害后,90%以上的蜂农不知道怎么办,也不清楚是什么病,更不知道用什么药物治疗,最终导致蜂群死亡或整群飞逃,造成严重损失。危害中蜂严重的病害,主要有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其次是下痢病,还有敌害。现就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病害1.1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经试验查明,中囊病病毒,可使1~2日龄幼虫感染,潜伏期5~6天,感病幼虫在5~6日龄时大量死亡。有的子脾,挑开刚封盖的巢房,可以看…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鸡群20日龄突然有几只死亡,21~23日龄,病鸡相继出现运动失调、站立不稳和头颈向下扭曲,个别鸡出现下痢、视觉障碍,每天都有死亡,发病的鸡都是生长较快,体格较大的。其它鸡精神状态尚好,采食正常。到第24天早晨,发现死亡鸡增多,并且鸡群中一部分鸡精神委顿、打堆、不愿走动。在发现死亡的第二天户主分别用痢特灵、庆大霉素饮水,治疗无效。5天内死210多只。2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20~23日龄的病鸡两腿向后僵直。有的病鸡以飞节和尾部首地,仿佛坐于地面,头向后仰呈“观星”姿势,有时倒地侧卧,出现角弓…  相似文献   

16.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和“囊状蜂子”病,是阻碍中蜂生产的主要病害。囊状幼虫病是由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传染力。蜂群一旦感染,不用药物治疗很难自愈,给养蜂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尽快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我们对患病蜂群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根据发生原因采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现将长白山区黄色蜂种发病原因和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患囊状幼虫病的蜂群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比健康的幼虫体表渗出液多,通过镜检可见流动的皮下渗出液。幼虫为5~6日龄,虫体前部边缘和顶部的表皮下…  相似文献   

17.
中蜂囊状幼虫病,七三年在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七四年暴发流行,传染迅速,危害性大,严重影响养蜂生产。七四年冬由省、地、县主管部门及本院养蜂研究室组成防治小组,在南靖县南坑建立试验场,取得一定效果。几年来我院继续进行抗囊状幼虫病品系的选育及防治工作。现介绍实践的体会,供参考。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发病大多在6日龄幼虫、多数死于封盖前,有的死于封盖后。病虫尖头翘起,俗称“尖头病”。子脾初期呈现“花子”现象,后期大片幼虫死亡。严重的病  相似文献   

18.
中蜂幼虫病发生的几率较高,而且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由于中蜂幼虫病的主要症状有一定的类同性,一般以幼虫糜烂为主要特征,多数没有气味,子脾呈“花子”现象,子脾上各日龄幼虫参差不齐,封盖巢房与不封盖巢房杂乱无章。封盖巢房有的塌陷,蜂群的群势减弱,直至全群消亡。巢房外有被工蜂清理出来的死亡幼虫,从症状上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19.
江陵县饲料公司养鸡场,进肉雏鸡2366只,品种艾维菌,15日龄死亡35只,16日龄死亡274只,17日龄死亡1575只,三天共死亡1884只。一、症状 15日龄发现有1/3的雏鸡精神沉郁,伏卧在地,不吃食,嗜睡、翼下垂,有的病鸡患病不久便死亡;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死前惊厥,死时角弓反张,脚强直向后伸。剖检可见皮下广泛性出血。二、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刮取肺脏上的结节制成涂片放到低  相似文献   

20.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传染力强,1只刚死亡的幼虫尸体内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的健康幼虫致病。成年蜂也会被病毒感染,症状表现为不护脾,工蜂在脾面上成堆状;多数被感染的工蜂不采集花粉,甚至丧失采集能力,低温条件下比健康蜂群早结团。中蜂囊状幼虫病一般6日龄大幼虫死亡,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发病初期出现“花子”,接着在脾面上出现“尖头”,挑出后可见不明显的囊状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