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七三年,我们在凉水林场后山红松人工幼林内,发现二十二年生红松幼树梢头分叉情况,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成材,我们在小兴安岭其他林场红松人工林内也发现同样的情况.看来,这种现象在红松人工林内是比较普遍的. 一九七四年,我们通过标准地每木调查,想要了解人工林内造成红松幼树分叉的原因,哪一年开始分叉以及林分因子对树木分叉的影响.方法是:1、我们选择十四和十六两个林班为标准地,采用随机取样五点式调查方法,在每一林班上取五个点(成梅  相似文献   

2.
采用本体规则推理和案例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表达树木生长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建立面向森林生态领域的本体知识库来存储相应的本体、规则和案例,基于规则和案例推理开展树木种植适宜性判断以及树木立地质量评价;根据立地质量估算树木生长参数,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对不同环境下树木生长进行模拟。以福建省顺昌县浦上林场杉木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准确度验证,语义推出的立地指数精度达到80%。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为描述树木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一种语义表达和推理途径,为不同环境下树木生长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红松人工林是辽东山区重要的果材兼用林,在涵养水源及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准确模拟辽东山区人工红松的干形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大边沟林场设置的人工红松中龄林固定样地的每木检尺数据,测量标准地所有树木的胸径、树高等,分析了不同林龄的单木干形变化规律及干形与树冠结构因子(冠长、冠幅)的关联机制。结果表明:人工红松中龄林的高径比为0.46~0.75,高径比与冠长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其中54年生红松的高径比与冠长关系较为明显,而51年生、58年生的红松干形与冠长关系不明显。54年生红松林单木干形与冠幅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最高达0.57,随着单木冠幅的增加,高径比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金沙滩林场土壤、植被的详细调查和定点试验,认为土壤水分是影响树木成活及生长的主要因子,并以土壤水分为标准,把该林场划分为7个立地类型,针对各种立地类型的特点,提出了不同区域适宜栽植的树种和林种  相似文献   

5.
林木叶子是树木的营养器官,树木依靠它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树叶的表面积。因此,在计算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中,叶面积是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Zucc.),针叶小,难以计算出叶面积,而叶子重却容易取得,所以借用叶干重和叶面积的经验公式,通过叶干重来获得叶面积,以黑龙江省海伦县陈家店林场西山15年生红松人工林为  相似文献   

6.
经营林业的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对确定造林树种,保障林木生长发育等的关系十分密切。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会反映出生长发育的差异,说明立地质量进行正确评价,是做好适地适树的基础工作。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可分直接或间接评定:直接评定是通过设置标准地,观测不  相似文献   

7.
柠檬桉(Eucalyptuscitroidora Hook)是雷州林业局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自1956年以来营造面积日益扩大,现已达98201亩。为评价林地生产力,鉴定立地质量,按柠檬桉林分在不同的立地类型中的面积分布,在雷州林业局下属的龙门,唐家、纪家、河头、迈进、廉江等林场的好、中、差三种林中分别设置典型标准地。每一调查点每种类型林分设三个标准地,做平均木,优势木的树干解析木各一株。龙门、唐家、纪家等三个林场是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林分面积50124亩,设调查标准地27块,取平均木,优势木的解析木各9株。  相似文献   

8.
红松大径材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科技》2021,46(2)
对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的红松大径材人工林进行林分调查和立地因子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对样地进行数量化分析,选择坡向、海拔高度、坡位作为主导因子,将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和17个立地类型。建立红松优势高与立地因子的关系模型,对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东京城地区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优,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良,无差评。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一年,在进行江山娇实验林场Ⅱ级森林经理调查的同时,对全场的森林病虫进行了一次普查,为进一步研究松毛虫对林木生长的危害,分别于八二年、八三年又进行了连续观察。其具体作法是:在不同危害程度的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分内按不同立地条件,选设一定数量的标准地,对林分各项因子、立地类型及虫口密度、被害率、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业对有代表性的标准木,进行了伐倒解析。一、调查情况一九八一年,江山娇林场由于松毛虫的大发生,使8640亩的落叶松与15亩的红松人工林受  相似文献   

10.
树高与年龄的关系叫做立地指数,它已被用来评定单一树种或近于纯林组成的同龄林分的立地质量。通常选取优势木和亚优势木的树高代表决定立地指数的林分高,以优势木或亚优势木在标准年龄长到的平均高来规定立地指数。作者在张掖森林管理局和各有关林场协助下探索性地编制了《祁连山北坡云杉立地指数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红松不同种源含碳量性状的变异模式和选择高碳汇优良种源用于碳汇林的营造,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试验林场20年生红松种源试验林21个种源为对象,分别测定和分析了树高、胸径、材积,树根、树冠、树干与单株干质量、含碳率和含碳量,并对上述性状地理变异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树冠、树根干重与树冠含碳量外,其余性状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材积、树干总干质量、树木总干质量和树木总含碳量性状在其分布区内呈现出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增大的连续性渐变模式,其反映了红松各种源对温度因子的高度适应性。红松种源层次含碳量性状的遗传力为53.92%,汪清种源含碳量达到41.49kg,选择汪清种源在老爷岭-张广才岭地区推广可获得50.73%的遗传增益。以胸径为指标对含碳量进行间接选择,选择出的优良种源依然为汪清种源,含碳量性状间接选择遗传增益为29.97%。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含立地类型哑变量的湖南省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单木树高曲线模型,为湖南省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的目标树经营和生长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金洞林场为研究区域,基于18块闽楠人工林固定样地2019年调查数据,选取了11个具有代表性的树高曲线模型对闽楠人工林树高-胸径关系进行了拟合,从中筛选出了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作为构建哑变量模型的基础模型;通过对18块固定样地进行立地因子调查,采用数量化方法Ⅰ,以各林分的平均木优势高为因变量,立地因子为自变量,对立地因子进行评价,得到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并通过划分等级和聚类分析来划分立地类型;将立地类型做为哑变量添加到基础模型参数及不同组合中,构建基于立地类型哑变量的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单木树高曲线模型。【结果】在11个基础模型中,拟合的树高曲线最优基础模型为Weibull方程,其决定系数为0.780 4最大,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770 9,均方根误差(RMSE)为2.701 3最小。以Weibull方程作为基础模型,在构建的含立地类型的哑变量模型中,将哑变量添加在参数c上效果最优,决定系数为0.834 9,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529 5,均方根误差(RMSE)为2.131 6。对比于基础模型,决定系数提升了6.98%,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13.6%,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26.7%。【结论】含立地类型哑变量的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单木树高曲线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基础模型,并且具有更高的适用性,能反映不同立地类型下的树高、胸径生长差异,可以为湖南省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的目标树经营和生长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对东北蛟河林场32h m 2 阔叶红松林每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阔叶红松林主要树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分析了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更新模式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中不同树种的最大径级及其在不同径级中的株数分布不同,阔叶树种的最大径级大都低于针叶树种.根据不同树种按径级的株数分布特征,可将阔叶红松林中的主要树种分为四类.根据不同树种各径级的累计株数百分率曲线所拟合的方程,亦可将阔叶红松林中的主要树种划分为四种类型.以林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为基础,文章阐述了树木径级结构的平衡性,分析了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更新模式及其与自然干扰状况和不同时空尺度的关系,探讨了样地大小对阔叶红松林种群结构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建立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方程、同形立地指数族、立地指数表和优势木高与立地因子间的数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评价立地因子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得出影响落叶松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向、土壤A层厚、坡度和坡位,适宜落叶松生长的立地是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的阴坡中下部。  相似文献   

15.
红松是我局“乡土”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加速培育后备资源,提高红松林的生长量,我们对皆伐迹地、柞木林下和疏林下营造的人工红松林进行了标准地调查,由于立地类型、造林方式及郁闭度的不同,红松幼树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异(见表)。  相似文献   

16.
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凤凰山等4个林场的6个大林班内6个小林班进行红松人工林培育实验,所选地块均为适合红松林生长的荒地类,而且均设置了对照区。实验得出结论:从地类因子对红松径、高生长量影响来分析,以荒地类生长量最高;从坡向、坡位、坡度因子对红松径、高的影响来分析,阴坡的平均径、高生长量明显高于阳坡,以坡下位的平均径、高最高,并随坡度增加生长量逐渐降低,平坡和缓坡(5°-15°)的条件是红松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从土壤类型和土壤深度对红松径、高的影响来分析,以暗棕壤土红松的径、高生长量最高,而且其各生长指标随土层厚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层厚度大于50cm对红松生长最好;不同修枝高度对红松幼林的径、高影响很大,以中度修枝程度最有利于提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红松果材兼用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哈尔滨市郊的黑山林场和丹青河林场内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标准地调查法,研究了最适宜红松林生长的混交模式,林分条件(林分密度、土壤、坡度)对产果量的影响,以及抚育间伐模式对红松生长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松+黄檗混交对红松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林分密度1 000株·hm-2左右红松生长发育最适宜;中下坡位和厚度较高的土壤更有利于红松的生长发育;抚育间伐模式对红松的影响是透光伐+疏伐+卫生伐透光伐+疏伐透光伐不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18.
利用浙江省开化林场杉木人工林36块标准地和144株解析木资料,比较分析5个树高生长模型后,选择Krof式生长函数H=aexp(-b/Ac)作为优势高生长模型。在分析优势高生长过程的基础上,确定基准年龄为20a,立地指数级距为2m。通过公式变形和推导,使用较简捷的方法编制了浙江省开化林场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表。检验结果表明所编立地指数表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维都林场立地类型划分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貌,母岩,坡位,土层厚度和土类做为划分维都林场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共划分11个立地类型。采用0-1评分法进行单因子等级的评价和立地类型因子权重的确定,并以二者的打分值对立地类型因子进行综合评价,为该林场的主要树种各选择出4个最为适宜的立地类型,实现了对林场的立地类型进行树种适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帽儿山实验林场红松标准种源试验中的17产地标准种源二年生苗期的生长性状为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典性相关分析,逐步回归以及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源红松的地理变异规律,并为帽儿山地区选择出了适合于该会区育苗造林的最佳红松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