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蕨菜、薇菜、荚果蕨、蹄盖蕨是黑龙江省四种主要出口蕨类,由于过度采收,产量逐年下降。现人工栽培基本是挖根茎栽培,采用孢子繁殖栽培极少,挖根茎虽扩大了种群但亦破坏了野生资源。对四种蕨类繁殖叶的特征、孢子成熟期及采集时间进行比较,以利对采用孢子繁殖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薇菜、蕨菜、荚果蕨、及猴腿是北方山区特有的经济植物,根据其生长特点可以对其进行移植及复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薇菜的特性、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进行了介绍,说明薇菜是极具潜力的森林蔬菜植物资源,值得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薇菜的生物学特征,对纳雍县野生薇菜资源的分布及生境进行了调查,为当地进行薇菜的人工栽培、引种驯化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四种蕨类孢子生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菜(蕨)Pteridium apuilium(L.)Kuhn、薇菜(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猴腿(东北蹄盖蕨)Athyritum brevifrons Hakai和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是我国广大林区常见的4种蕨类山野菜,食用历史悠久,现代人类更加大力开发,野生资源的质量越来越瘦,数量逐年减少,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人工栽培,人工栽培中,繁殖技术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孢子繁殖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孢子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对采集来的孢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进行了其生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蕨菜(Pteridium aquiuinum Var.latiusculum)又名龙头菜、蕨儿菜、假拳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各地都有分布。蕨菜营养价值高,又有多种药用功能,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对日本等国出口的畅销果蔬食品之一。目前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大力发展人工栽培,是当务之急。在研究总结人工引种驯化栽培基础上,我们对蕨菜野生资源复壮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生长发育情况、投资效益情况有待今后进一步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7.
薇菜(Osmunda japonica Thunb.)为我国重要山珍和药食同源植物,开发利用前景很大。本文就我国薇菜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营养成分、药用成分、繁殖栽培和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薇菜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薇菜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蕨菜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蕨菜的出芽率、出茎期存在明显差异,但整体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并不大。塑料大棚栽培,春季的整体气温、地温回升速度与其他两种栽培环境相比明显较快,蕨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分别来自牡丹江地区产的人工栽培和野生鲜蕨菜样品,定期取样,检测不同蕨菜在不同的储藏条件和时间下,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鲜蕨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含量不断上升,在第9日后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一个明显的增加过程。长期保鲜的蕨菜要比新鲜蕨菜中所含亚硝酸盐量高。人工栽培菜和野生菜的亚硝酸盐增加趋势大体相同,但人工栽培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幅要略大于野生菜的增幅。  相似文献   

10.
孔凡真 《云南林业》2003,24(3):21-21
蕨菜多年生蕨类植物,高1m左右,生长于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在林缘、草甸、沟旁也有生长。进入5月就可采摘,可采2茬,采集期长达1个多月。出口要求长度为16~22cm,不开卷的“拳头菜”。采后应及时清理,剔除杂物,把同一长度的放在一起,扎成粗6cm的小把,最后再切去硬根。薇菜学名桂皮紫萁,俗称牛毛广,属多年生蕨类植物,叶柄长到18cm时即可采集。薇菜生长在山地、林缘、草甸、沟塘等阴湿地带,多成片丛生。一般从5月下旬至7月初可连续采集3茬。出口的质量要求与蕨菜相似。山芹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cm,多生长在阴坡林间。它的可食部分是嫩…  相似文献   

11.
蕨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多重药用功效,人工栽培蕨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从种根采挖培育、地块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对蕨菜的栽培及加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人工培育的薇菜优质幼苗为目的,进行高寒林区林下栽培试验,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形成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本研究对野生薇菜资源的生长环境进行调查,筛选出最佳的薇菜生长环境,为下一步薇菜幼苗移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高寒林区薇菜适宜生长在土壤腐殖层较厚的酸性黑壤中,适宜p H值为3.2~3.9;在坡度21°~50°、郁闭度0.3~0.6区域薇菜分布广泛,土壤养分中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含量高,薇菜分布多并且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3.
林间山地野生蕨菜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蕨菜植物学特征和生长习性,我们对林地野生蕨菜进行人工栽培试验,表明蕨菜人工栽培必须做好选地、采根、栽植、肥水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技术,效果良好,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蕨菜、薇菜、黄瓜香、猴腿等四种蕨类植物繁殖可分为有性(孢子繁殖)与无性(种根或地下茎繁殖)两种方法.其中无性繁殖具有操作简便、产量高、见效快、一经实施多年受益等诸多优点逐步被人们所采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蕨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芽为传统的山野菜.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吉林省半干旱区保护地反季节栽培蕨菜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蕨菜资源。仅据黑龙江省调查,全省蕨菜蕴藏量达十万吨以上,年产2000吨左右,利用率为2%。以往,我国的蕨菜大都出口日本,其加工一般采用盐或蕨菜自然干燥成蕨菜干或制成罐头及冷冻贮存等方法。但由于近年来蕨菜市  相似文献   

17.
薇菜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性微苦、凉,根茎切片晒干可入药,有清热止血、利尿之功效。薇菜干价格昂贵,市场销路好,每kg100元左右。很早就有人尝试移栽,但一部分人由于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栽培效果不好,主要表现有:长势弱、成活率低等。笔者就如何提高薇菜移栽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谈几点体会以供参考。薇菜移栽选地是关键,整地、刨根、栽植、管理等主要环节是成功的基础。1选择合适栽培地块选地是薇菜移栽最关键的环节,薇菜需要一个特色的生长环境,根据其自然生长环境的特点,选择移栽地块应具有如下特点。1.…  相似文献   

18.
蕨菜不但是美味可口的绿色食品,而且具有药用保健和观赏等价值,栽培与加工蕨菜将为山区脱贫致富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薇菜     
薇菜○章一平章和平薇莱是一种野生的蕨类植物,利用蕨菜的嫩苔干加工制成的干菜,是十力名贵的山珍。它不仅营养丰富,内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积蛋白质,而目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是当今最理想的纯天然保健绿色食品。因此,它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是我国每年秋交会的抢...  相似文献   

2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薇菜(Rhizoma osmundae)种植的生态环境、种苗培育、栽培措施、采摘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林区薇菜的栽培质量管理。 2生态环境 2.1栽培区域:我省山区半阴半阳坡中下腹、稀疏的针阔混交林下、林缘或林中空地。2.2土壤:壤土和沙质壤土,土层厚度≥15cm,疏松湿润肥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