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的适时收获,是提高稻米品质、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应用半喂入水稻收获机进行水稻收获,与全喂入水稻收获机相比,有以下8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欧美国家为世界提供了轮胎自走式大型全喂入稻谷联合收获机(简称“大型机”),日本为世界提供了橡胶履带自走式半喂入稻谷联合收获机(简称“半喂入”),那么,当前,中国南方稻田使用的橡胶履带自走式中型全喂入稻谷联合收获机(简称“全喂入”),可以确立为中国特色的世界第三种稻谷联合收获机。  相似文献   

3.
介绍我国联合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及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特点,阐述了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适用性分布及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柳琪 《当代农机》2014,(12):26-29
<正>回顾10年来全国农机展会,每年的主角都在变,正所谓,风水转流转,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不管怎么变,笔者发现总有一类产品每年都很稳定,这种产品很少当主角,但绝不会成为配角,在每年的展会上都保持一定的数量,保持自己独特的影响力,并且每年都有新元素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种产品就是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1.全喂入水稻机销售情况全喂入履带式水稻收获机算得上是土生土长的农机产品,从发展历程看,国内全喂入履带式水稻收获机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10年市场培育和产业蓄  相似文献   

5.
<正>前段时间笔者在微信圈发表的《半喂入水稻机未来市场,是谁家之物》的文章引起了行业内外极大的关注,同时关于全喂入收获机和半喂入收获机孰优孰劣的问题又被重新提起,紧接着行业资深专家党延德和夏明联袂发表了《半喂入收割机不可能一统天下》又添一把火。笔者长期跟踪研究全喂入和半喂入水稻收获机的发展,可以说见证了国内半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在水稻收获作业中水稻收获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半喂入水稻收获机的科技含量高、作业质量好、收获倒伏稻谷能力强。为了使操作收获机的驾驶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合理地运用机械收割作业,现将半喂入水稻收获机的操作技术介绍如下,供参照应用。一、收获机使用前注意事项1.新驾驶员须参加操作技能培训,经过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驾照后方可驾驶收获机进行收获生产作业。2.操作新机(或检修后的收获机)在磨合期时,作  相似文献   

7.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总量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全喂入增幅下降。虽然今年的水稻机收水平可能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35%,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水稻机收作业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用户过去是“抢机收割”,现在是“选机收割”,加速了用户更新的步伐,促进收割机结构的调整,因此市场需求的基础厚实。预计2007年的市场增幅低于2006年,约在30%,销量在10000台左右。  相似文献   

8.
<正>农机发[2011]2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指出,到"十二五"末,全国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将达到80%。农业部要求将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摆在重要位置,加大了对水稻收割机的补贴力度。这对于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按照喂入量可分为半喂入式和全喂入式两种,全喂入方式一般是小麦联合收割机调整后兼收水稻;专用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多采用半喂  相似文献   

9.
2001年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质量水平进行了跟踪调查,该项工作在江苏、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和四川6个水稻主产区开展,历时5个多月,700多名农机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参与了调查工作,足迹遍布100多个县(市),共对14个企业生产的14种机型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全喂入和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使用质量和情况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小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并对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对关键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该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联合收获机喂入量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DF-1.5型物料脱粒分离、清选仿真与控制试验台上对联合收获机的喂入量测量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通过测量喂入主动轴的扭矩,从而间接测定联合收获机的喂入量的方法。在分析了喂入主动轴扭矩与喂入量之间数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获得喂入主动轴扭矩和与之对应的喂入量值,得出了喂入量与喂入主动轴扭矩之间回归方程式,为联合收获机喂入量的测量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沉寂十年后半喂入联合收获机终于苏醒追溯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以下简称"半喂入")的历史,有个惊讶的发现,这种机器的发明源自中国。据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我国著名农机专家马骥设计的半喂入水稻收获机参加了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70年代的湖州—120型、江南—120B型均有少量生产,但由于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落后等原因,半喂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大约从1994年开始,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引进日本半喂入收获机,有代表性的如洋马CA335型、久保田PRO481型、三菱MC486型等。  相似文献   

13.
柳琪 《当代农机》2023,(1):15-18
<正>水稻联合收获机按喂入结构可分为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和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速度快、作业效率高,更加适合于规模化、数量型、粗放型农业生产,以及可以收获多个品类的农作物,能帮助机手挣更多的钱,从而更受机手的认可。近几年,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占比越来越高,不但把半喂入挤到无足轻重的位置,而且在不断地蚕食小麦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市场份额。经过连续多年的高位运行,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步入了调整期,  相似文献   

14.
自走式全株喂入青饲料收获机在研制,成功实现切割、碾压揉搓、夹持输送、切碎、抛送一体化作业。  相似文献   

15.
一、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制定谷物收获机标准(NJ8—1963农业机械切割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标准体系,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同时花生的播种面积、产量逐年上升。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不少种植户选择机械收获,以提高经济效益。摘果装置是花生收获机上的重要工作部件,对于摘果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适应花生分段收获和摘果的需要,通过对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现状和摘果方式的调查研究,笔者设计了一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试验装置。在分析全喂入和半喂入花生收获机结构原理以及收获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半喂入花生收获机的关键结构,对夹持链、摘果装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标准齿形链板结构进行了剖析,确定影响夹持效果的主要因素,再对半喂入式花生收获机关键结构夹持链板进行改进设计,并分析了秧秆与摘果齿接触处的受力情况,结合秧秆的剪切力,计算出夹持链板所需提供的夹持力。仿真结果表明:在剪切力不变的情况下,摘果齿的角度越小所需夹持力越小;在保证摘果装置本身的强度下,可以减小摘果齿的角度,满足所需要的夹持力;摘果过程更加柔和,能够减小花生荚果的破碎率。  相似文献   

17.
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同轴差速脱粒滚筒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收获超级稻和难脱粒的粳稻时脱粒不净引起损失的问题,设计了半喂入同轴差速脱粒滚筒,并与单速脱粒滚筒进行了脱粒对比试验,对各种脱出物料的实测数据用Matlab软件建立了3D图像及其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差速滚筒未脱净籽粒约0.06%,比单速滚筒降低61.25%;3D图像显示差速脱粒的各种脱出物料在筛面上分布比单速脱粒均匀。半喂入同轴差速脱粒装置集高、低转速对脱粒性能的有利作用于一体,能较好解决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收获超级稻和粳稻时脱粒不净引起的损失,并使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等性能指标都达到较优水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水稻联合收割机市场需求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已成为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新亮点.主导收割机市场的全喂入和半喂入2种机型,有着各自明显的特点和缺陷,广大农户深切期盼能有结合2种机型优点的创新产品问世市场.由此,引起了我们想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我国发明、六七十年代国内许多厂家和研究部门都曾致力研究的卧式割台、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并对其可行性展开讨论.若能得到生产厂家和研究部门的关注,真是莫大幸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场呼唤国产品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自1995年以来,伴随着国内收获机械的快速发展,小麦联合收割机市场日趋饱和,各厂商纷纷把目光瞄向了水稻收获机械领域.水稻联合收割机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机具之一,它的生产和使用,标志着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金荣 《农业机械》2013,(19):146
近几年,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各农机具生产厂家推出了多种多样的水稻收获机械,这些水稻收获机械按照喂入方式可分为半喂入式、全喂入式收割机;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还按分离方式分为逐稿器式分离、横向轴流式分离和纵向轴流式分离;纵向轴流又分为单轴流、双轴流两种。采用逐稿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