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燃油价格上调给农业和农机发展带来三大问题 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2002年以来我国柴油价格多次上调.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的调整超过5次.柴油平均零售中准价从2002年的每吨2450元逐步上涨到4345元,涨幅达到77%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闻柴油的出厂价格又要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一提再提已达 6~ 7次,至 8月中旬我市 90号汽油和 0号柴油批发价每吨提高到 3875元和 3325元。与去年 11月份相比,净涨 805元 /吨和 975元 /吨,价格分别上涨了 31.9%和 33.6%。同时,由于石油公司垄断经营,使农用油料资源配置渠道不畅。农业用油怎么办 ?农机作业怎么办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调查。   我们知道,柴油是农业机械的主要能源,各乡镇农机加油站是农用油料供应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保证农机作业用油的供应责任。同时,它在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柴油,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之一。可近来市场柴油持续短缺,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农业机械四处叫“渴”。为此,笔者对长沙县进行了调查.就如何解决农用柴油紧缺提出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主要支持技术、操作过程、应用实例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指出“精细农业”提供的技术体系和认识思维方式必将对我国的农业技术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川农机》2000,(5):7-8
1999年以来,我国成品油销售价格持续上涨,到 7月份,其涨幅已达 35%左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尤其是导致农机作业成本增加,农民负担加重,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乃至农村社会稳定,已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这里笔者就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作初步探讨。 一、影响 众所周知,燃油是农业机械的主要能源。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四川省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并在农业生产、抗灾救灾及农民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1999…  相似文献   

6.
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上调了7~8次,致使我县成品油价格平均上涨了1.3元/升,涨幅65%。如此高的涨幅,会引发什么问题呢?而又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基本情况调查  桂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39个乡镇,有20.61万户,76.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74万人;拥有耕地面积59.4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0.7万亩,水田中有高岸水田9.93万亩;拥有农机总动力20.53万千瓦,其中柴油动力15.1011万千瓦,占73.56%。据统计,今年1~10月份,全县农机供油系统共销售柴油7108吨;农用柴油实际消耗量达6342吨,占总销售量的89.22%,按平均涨…  相似文献   

7.
主编漫谈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这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是在我国农业进入初步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时期签定的。它标志着我国农业及农机行业从此将进入国际市场,这是一次机遇,同时也将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现将它对农机行业的影响和我们的对策建议浅述如下。一、对我国现阶段大量生产使用的小型农业机械冲击不大,我国应抓机遇,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扩大出口我国是小型农业机械的生产大国。小型拖拉机、小功率柴油机、排灌机械和耕作机具的生产起步早、产量大,质量稳定,价格低廉,每年有大量产品出口。我国小型拖拉机生产能力为年产300万台,小功率柴油生产能…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于9月2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领导和专家有: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成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张天佐、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站长刘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等。本次会议围绕“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进行了研讨。 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从我国国情和“三农”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律,明确发展目标,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他强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宗司长最后指出: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当前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机遇,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按照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2006年的1号文件)精神,未来5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必须贯彻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农电管理》2005,(4):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当务之急。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一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正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弱决定的。继2004年之后,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工作,凸现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提出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业内人士认为,“一号文件”的出台将推动种业、农机等行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央1号文件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这是新1号文件对农业机械化提出的核心要求和工作目标。自从1986年“七五”计划纲要提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直到2003年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中,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农业部农办人[2007]56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山西省农业厅以晋农(人)发[2008]5号文件批准了《山西省农业资源环保农村可再生能源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实施方案》。2008年3月7日,山西省农业环能系统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启动会在山西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培训基地(太原市农业学校)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5.
国际油价疯涨的"恶果"终于在国内显现。10月23日,国内成品油市场经历了"惊魂一日",90号、93号汽油与0号柴油批发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尤以柴油价格为甚,各大炼油企业23日一天上涨幅度平均超过100元/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机部门在农业产业化中怎样发挥作用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得到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主编漫谈     
如果说2004年中央1号文件通过实施“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措施,实现了让农民直接减负增效,那么,2005年中央1号文件则立足于使农业强身健体,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手段,开始打造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去年我国农业出现重要转机的背景下,中央正着手建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节水灌溉》2007,(1):4-4
为适应“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我国节水灌溉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科学评价“十一五”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与灌溉节水潜力,建立全国灌溉水利用率测算评价网络体系,2006年12月,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十一五”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水农[2006]617号),全面启动了“十一五”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十五”至2015年发展目标──实现农业机械化  “十五”至2015年是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由小康迈向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实施,我国大部分地区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将逐步实现机械化作业。经过新中国建立以来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的三北地区(主要是垦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九五”期间,东部北方(淮河以北包括东北平原农区)和京津沪等大中城市郊区、长江三角洲(苏南和浙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十五”期间,这一地区将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上至为…  相似文献   

20.
根据省农业厅鄂农函[2011]254号《省农业厅关于在全省农业系统开展“农业强省建设”征文活动的通知》和省农机局鄂农机函[2011]56号《省农机局关于在全省农机系统开展“农业强省建设”征文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组织专班,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实施了以创新农机经营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