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欧阳婵 《广东园林》2005,27(1):16-17
2005年3月6日上午,在广州黄花岗公园(七十二烈士墓)内举行了《广东园林》编辑部迁址揭牌仪式。仪式由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周大珠主持。《广东园林》编委会副主任王缺,《广州园林》编委会副主任兼期刊主编周琳洁,广东园林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杨良坤,以及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州花卉中心、广州市园林科研所、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广州黄花岗公园的(下转第18页)(上接第16页)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揭幕仪式。会上广东园林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杨良坤处长宣读成立《广东园林》编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9月3日上午10点,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揭牌仪式在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门前隆重举行。广州建筑集团董事长梁湖清、总经理张宇江等领导班子成员及总部各部室主要负责人和园林生态集团有关领导同志,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詹宇扬,产业发展处处长申志强,园林工程处处长陶晓辉,设计院第一任院长、原市政园林局巡视员、副局长吴劲章,广东园林学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哲学内涵。在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上,对空间设计思想及营造理论的应用往往流于形式,传统园林艺术中的精髓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得不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正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成立于1985年,是首批获国家建设部确认的七家甲级风景园林设计院之一,同时也是华南地区最具实力及代表性的甲级园林设计院。作为传统岭南园林的继承者和现代岭南园林的缔造者,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凭着专注专业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创作出大批岭南园林现代精品,作品包括广州市一系列知名公园,如兰圃公园、珠江公园、麓湖公园等。同时,该院还担任了历年省、市对外交流的岭南园林项目,先后完成了德国慕尼黑  相似文献   

5.
《广东园林》2012,34(5):16-16
2012年7月31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广东省岭南园林展区开工仪式在北京园博会现场举行。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房庆方、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翟晋华、原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巡视员吴劲章等嘉宾均应邀出席。作为该工程项目中标方,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苏开君、副院长陶  相似文献   

6.
正"岭南之风"位于香港九龙的荔枝角公园内,是一座极具传统岭南园林特色的"园中园",由香港政府出资兴建,于2000年11月11日正式开放让市民游览,占地约12 500 m2。"岭南之风"以广东"四大名园"为蓝本,博览众长,继承精髓;又结合现代新理念、新材料和新技术大胆创新;其既描绘了岭南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又展现了岭南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风采,受到香港政府和市民的极高褒奖。当时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和中国对外建设广州  相似文献   

7.
<正>5月9-11日,以"美好人居,持续动力"为主题的第七届广州国际园林景观与美好人居博览会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博览会由广东省风景园林协会、粤港经济合作交流促进会、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主办,广东园林学会多家副理事长单位——广州市绿化公司、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岭南园林股份公司以及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女风景园林师分会各项的开展和庆祝"三八妇女节",2015年3月7日-9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主办,广东园林学会承办,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东园林》编辑部协办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女风景园林师及专家  相似文献   

9.
广州园林在继承祖国优秀园林艺术的基础上,近年来有所创新。园林与建筑结合方面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设计。比如文化公园的园中院获得1981年的全国优秀设计奖;兰圃、双溪、山庄、伴溪、北园等园林建筑在国内外也享有一定的声誉。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21日上午,《广东园林》编辑部在广州黄花岗公园召开了2015年协办单位会议。常务协办单位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科信处处长、广东园林学会常务理事粟娟,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广东园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彭承宜,广东园林学会副秘书长、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党委书记、《广东园林》执行主编朱纯,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绿化公司总经理沈海岑,广东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城市绿化协会秘书长林本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州二沙岛宏城公园鸟类的情况,2017年7月—2018年7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对广州二沙岛宏城公园鸟类进行初步调查,同时采用样方法对植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①共记录鸟类27种,隶属于3目17科19属。其中雀形目种类最多,占总数的92.6%。鸟类区系以东洋界为主,占总数的51.9%;留鸟为主,占77.8%。树麻雀、白头鹎、八哥、暗绿绣眼鸟等为优势种,优势种鸟类多为杂食性;宏城公园鸟类的惊飞距离为2~8.7 m。②鸟类对食源树种具有不同的喜好,公园中最常见、鸟类最喜欢取食的食源树种有11种;乔灌木更容易为鸟类提供食物和筑巢,草地和藤本植物亦可为地面觅食和小型鸟类隐蔽提供场所。其结果可为城市化与鸟类保护相互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州近代城市公园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在岭南造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结合历史图文资料,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其造园特征。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中西合璧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中西融合的建筑小品、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探析其中西合璧特征,有利于丰富岭南近代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推进对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保护与造园智慧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地方志及诗文游记资料和图像资料,梳理了西樵山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概况,借鉴冯纪忠先生“形情理神意”的园林史论,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了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寄情探理、游观畅神、品景抒意,进而论述其景观审美特点的具体表现,以期推进和丰富中国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园林史》课程教学的优化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园林教育发展迅速,很多高校开设了园林相关专业,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文章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通过分析课程自身特点,阐述学习园林史的必要性,通过丰富文化背景、比较风格差异、注意中西方接驳、增加现代内容来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采用动静相宜、讲赏析结合及角色互换等方式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探索园林史教学的优化途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园林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立足广州市园林行业的区域特点和产业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行业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行业资源整合共享、企业发展需求等出发,建设一个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公益性特点的行业平台集成系统,发挥园林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整体效应,为广州市园林行业的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6.
许哲瑶 《广东园林》2019,41(4):22-27
珠海横琴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正处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阶段,基于城市双修,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风貌以实现绿色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通过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坚持全要素的核心建设理念,将道路及其周边环境、人的活动需求、区域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统筹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品质化提升措施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包括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城市代表性景观的塑造、品质生活景观的营建、城市人文品位的提升和智慧型绿色基础设施几大方面,成功塑造了代表性的城市景观,提升了城市价值。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随着广州市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品质需求也日益提升,城市居民对阳台空间利用有了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开始建造属于自己的阳台花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现场调研,阐述了广州市阳台花园建造与居民住宅阳台形式、种植模式的关系,从自发性建造的角度总结了广州市阳台花园建造的现有问题,提出了激发广州市居民阳台花园建设的热情与动力的策略,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期望为广州市民阳台花园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2014年东莞市LandsatTM卫星影像为基础,反演地温,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气象监测站数据,分析了东莞市植被构成现状,利用温度变化指标值分析比较同一龄组下不同林分以及同一林分不同郁闭度下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东莞市地表植被中,其它绿地类型面积占比最大,占植被覆盖面积的51.60%,其次是荔枝林(13.16%)、阔叶混交林(11.59%)以及桉树林(10.02%)等;与无植被覆盖地区当天地表平均气温相比,在同一龄组下,荷木的降温效果最佳,温度变化指标值为21.16%;在林分水平一致的前提下,林分的郁闭度不同,产生的降温效果也不一样,郁闭度为0.8及以上时,大多数乔木林降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选择广州玉带濠及其沿岸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历史景观视野出发,基于玉带濠沿岸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遗产特征,构建了城市景观形态物质特征-经济社会文化非物质特征的关联性研究框架,探讨城市经济社会与文化与城市遗产物质形态的互动,从而综合得出玉带濠沿岸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历史景观意象,以期为广州城市历史景观整体性的理论研究提供案例资料。  相似文献   

20.
基于“CIS”的园林标识系统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有关标识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结合CIS战略,归纳梳理了园林标识系统的5大功能:创建无形资产的功能、界定领域的功能、服务的功能、管理的功能和美学的功能。通过提升和完善园林标识系统的功能,使得园林标识系统成为园林的使用者、经营管理者和设计者之间建立良好交流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