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铃薯微型薯诱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粤引85-38试管苗为材料进行微型薯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MS+8.0%蔗糖)中添加500 mg.L-1的矮壮素或5 mg.L-1的6-BA均能促进微型薯的形成,增加结薯数量和鲜薯产量,矮壮素和6-BA配合使用虽能提高微型薯的大薯率和鲜薯产量,但平均结薯数量却下降。温度在20~25℃有利于微型薯的形成和膨大;液体培养基诱导微型薯的效果优于固体培养基,是诱导微型薯较好的培养方式;经过壮苗的试管苗诱导微型薯效果优于未经壮苗的植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简化马铃薯试管薯的生产程序,节约时间和生产成本,利用大西洋和荷兰15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直接诱导和间接诱导生产试管薯的技术,并比较了不同诱导培养基生产试管薯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间接诱导法生产试管薯的平均试管薯重、每瓶结薯数等均优于直接诱导法,适宜用于实际生产;A[(MS(大微量元素)+肌醇100mg.L-1+VB 10.42mg.L-1+BA 5mg.L-1+CCC 500mg.L-1+白糖8%)]、B[(MS(大微量元素)+肌醇100mg.L-1+BA 3mg.L-1+白糖8%)]诱导培养基效果优于其它3种培养基,为筛选出的高效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苗与试管薯诱导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苗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培养基、温度、光周期的综合作用对试管薯发生的影响。试验表明,适合于试管苗保苗的液体培养基为MS+CCC 4.0 mg.L-1+6-BA 0.5mg.L-1+GA30.05 mg.L-1,适宜试管薯诱导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液体培养基MS+6-BA6.0 mg.L-1+白糖60 g.L-1+活性炭3 g.L-1,环境温度18℃,光照10 h.d-1。  相似文献   

4.
三角紫叶酢浆草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IBA、NAA、KT和BA进行正交试验L8(4×24),研究酢浆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和壮苗的技术.结果表明:(1)酢浆草叶片、叶柄分化的最优培养基为MS IBA 0.5 mg·L-1 NAA 0.5 mg·L-1 KT 1.0 mg·L-1,接种后40 d芽诱导率可达40%;(2)酢浆草试管苗快速增殖培养基为MS IBA 0.5 mg·L-1 KT 1.0 mg·L-1 BA 1.0 mg·L-1,28 d簇生苗新生叶可达71.0片;(3)酢浆草试管苗壮苗培养基为MS NAA 0.5 mg·L-1,酢浆草试管苗的叶片最宽达到2.20 cm,叶柄最粗达到1.57 mm,叶柄最长达到12.00 cm,并有根状茎生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含有不同蔗糖,6-BA,B9,NAA,GA3与ABA的培养基配方以及不同的诱导方法对马铃薯试管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10%蔗糖+2 mg·L-1 6-BA+10 mg·L-1 B9+1 mg·L-1 NAA的组合处理有利于试管薯的发生与膨大;而高浓度的GA和IAA则抑制块茎的形成.分步诱导结薯法优于直接诱导结薯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长延缓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主栽品种克新13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添加CCC(矮壮素)500 mg.L-1、B9(丁酰肼)80 mg.L-1、PP333(多效唑)0.3 mg.L-1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增殖培养,比较不同生长延缓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增殖、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中附加500 mg.L-1的CCC(矮壮素)保存效果最为理想,可使马铃薯试管苗种质保存12个月以上,而且经过保存处理后对试管苗继代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郑薯5号”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研究蔗糖、聚乙二醇( PEG6000)和甘露醇对试管苗生长和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渗透调节物质均能抑制试管苗生长,但不影响试管苗的存活率,其中40 g·L-1 PEG6000的抑制效果最好.采用RAPD标记研究发现,保存于添加90 g·L-1蔗糖,40 g·L- PEG6000和2...  相似文献   

8.
植物延缓剂PP333和B9对菘蓝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菘蓝试管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P333(1~6 mg/L)和B9(10~60 mg/L)对菘蓝种子萌发及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B9浓度除20 mg/L外,其余浓度均促进菘蓝种子萌发.B9对菘蓝试管苗具有延缓生长的作用.适宜浓度的B9处理(20 mg/L)可使试管苗矮化,生长健壮,提高生根率及生根数量.而菘蓝试管苗对PP333极为敏感,在低浓度下(≤2 mg/L)即对菘蓝试管苗的生长产生强烈抑制,高浓度下(≥4 mg/L)菘蓝试管苗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9.
取带1~2个叶原基大小为0.2~0.4 mm的茎尖,在MS+6-BA 1.00 mg·L-1+NAA 0.10 mg·L-1培养基中培养50 d,成苗率50%。试管苗经指示植物检测出试管苗脱毒率为59%,脱毒苗茎段快繁的最佳配方为MS+6-BA 0.20 mg·L-1+NAA 0.20 mg·L-1。双层基质栽培脱毒试管苗生长快、长势好,微型薯产量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诱导法与营养液配方对马铃薯试管结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含有不同蔗糖,6-BA,B9,NAA,GA3与ABA的培养基配方以及不同的诱导方法对马铃薯试管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10%蔗糖 2mg·L-16-BA 10mg·L-1B9 1mg·L-1NAA的组合处理有利于试管薯的发生与膨大;而高浓度的GA和IAA则抑制块茎的形成。分步诱导结薯法优于直接诱导结薯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仙客来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仙客来无土栽培营养液中N、P、K元素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探讨不同浓度氮磷钾对仙客来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仙客来的叶面积、株高、冠幅、开花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仙客来营养生长期N、P、K适宜的浓度使用范围分别为263.4~300.0、20.0~60.0、250.0~325.0 mg.L-1,即N、P、K为3.0∶1.0∶3.7;在生殖生长期N、P、K适宜的浓度使用范围分别为86.6~263.4、60.0~100.02、50.0~400.0 mg.L-1,即N、P、K为3.0∶1.0∶6.5。  相似文献   

12.
亚洲百合试管苗生根移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洲百合‘精粹’(Lilium Asiatic hybrid cv.‘Elite’)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激素、活性碳与大量元素处理,建立亚洲百合生根移栽体系。结果显示,低浓度的NAA(0.1~0.2mg.L-1)有利于根的诱导,生根率均达100%;大量元素1/4MS处理更适合试管苗的生根和小鳞茎形成;"IBA+AC"处理最佳组合是2.0 mg.L-1IBA+0.1%AC;鳞茎直径≥9 mm的试管苗去顶4℃低温冷藏4周,移栽后喷施1/2MS营养液,长势最好,成活率达到100%。本试验获得适宜亚洲百合的生根移栽技术体系:生根最佳配方为1/4MS+0.1~0.2 mg.L-1NAA或1/4MS+2.0 mg.L-1IBA+0.1%AC;最佳移栽技术为选取鳞茎直径5~7 mm的试管苗去顶,4℃低温冷藏4周后移栽,栽后喷施1/2MS或MS营养液。  相似文献   

13.
水解酸化-UASB-A/O工艺处理规模化养猪场污水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解酸化-UASB-A/O工艺对一规模化养猪场污水进行了处理工程设计,对于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分别为COD_(CR)=10000~12000mg·L~(-1).BOD_5=4000-4500mg·L~(-1),SS=300~500mg·L~(-1),pH=9~11,NH_3-N=3000~4000mg·L(-1)的养猪场污水,拟出水水质为:COD_(CR)≤400mg·L~(-1),BOD_5≤150mg·L~(-1),SS≤80mg·L~(-1)pH=6-9,NH_3-N≤600mg·L~(-1),满足GB18596-2001的要求.本文从水质水量、工艺、各构筑物规格以及投资和运行成本等方面对此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以紫斑牡丹离体幼胚为试材,研究了胚龄分别为盛花后30 d、45 d6、0 d7、5 d的幼胚萌发率,选取萌发率高的盛花后75 d胚龄的种子于4℃下低温预处理,观察低温预处理对幼胚萌发的影响,并筛选较为适合的紫斑牡丹幼胚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胚龄为盛花后75 d的种胚易萌发,萌发率为58.3%,经4℃低温预处理后萌发率可达到68.3%;诱导幼胚萌发与成苗的适宜培养基为MS(微量元素3/2)+1.0 mg.L-16-BA+0.2 mg.L-1IAA+20 g.L-1蔗糖+10 g.L-1葡萄糖+300 mg.L-1CH+0.1 g.L-1琼脂,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100%、98.3%;培养基MS+1.0 mg.L-16-BA+0.01 mg.L-1NAA+30 g.L-1蔗糖+0.1 g.L-1琼脂的增殖培养效果较好,增殖倍数可达5.7。  相似文献   

15.
B_9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B9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盛蕾期叶面喷施B9溶液,对马铃薯地上部分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块茎的产量却明显提高。适宜处理浓度为2500mg/L。  相似文献   

16.
以高纤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Diana为研究对象,探讨NaCl胁迫下,施用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亚麻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1)NaCl胁迫下,采用0.05~0.5 mg·L~(-1)BR浸种,与对照相比,亚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均显著提高(P0.05),采用0.5 mg·L~(-1)BR浸种效果最好。适当浓度BR预处理显著增加NaCl胁迫下亚麻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SOD、POD、SuSy、β-1,3-葡聚糖酶等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盐害胁迫。通过综合比较确定,0.1~0.2 mg·L~(-1)BR处理对提高亚麻幼苗耐盐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濒危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为亚洲中部荒漠地区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园林绿化价值.为了解水杨酸对沙冬青在盐胁迫下的缓解作用,使用水培方法培养沙冬青幼苗,测定其在w=1.3%NaCl胁迫下经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后的抗氧化酶活性、PSⅡ光化学效率及其他与植物抗性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0.5 mmol.L-1水杨酸处理下,根和茎叶鲜质量比盐胁迫组分别提高了100%和85%,总叶绿素含量达到盐胁迫组的1.3倍;而1 mmol.L-1水杨酸可使根和茎叶鲜质量均提高90%,总叶绿素含量达到盐胁迫组的1.7倍.这2种浓度的水杨酸均可使叶绿素荧光参数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水杨酸可以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其中1.0 mmol.L-1水杨酸处理下叶片与根部SOD酶活性分别比盐胁迫组升高了54%和68%;POD酶活性则分别提高了80%和1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盐胁迫组.同时,水杨酸还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减少丙二醛积累,从而缓解NaCl对沙冬青的胁迫.但是水杨酸浓度过高(达到2.0 mmol.L-1),沙冬青幼苗生长即受到抑制,各项生理指标均低于单纯盐胁迫下的幼苗.综合各项生理指标,水杨酸1 mmol.L-1的施用效果优于0.5 mmol.L-1.  相似文献   

18.
淹水还原作用对红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用添加20mg·k~(-1)镉(Cd)的红壤(pH4.46)室温淹水培养41 d,研究淹水还原作用对Cd溶解性的影响,同时设置水稻培养试验.在红壤淹水初期(1-11 d)和后期(淹水31-41 d)植入水稻秧苗,以比较不同淹水时段红壤Cd对水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红壤淹水后1-25 d水溶性Cd浓度由0.210 mg·L~(-1)上升到0.254 mg·L~(-1),淹水28-40 d水溶性Cd浓度由0.221 mg·L~(-1)下降到0.092mg·L~(-1),在淹水1~11 d和31-41 d水稻茎叶Cd含量分别为48.37和16.25 mg·kg~(-1).说明淹水初期红壤Cd活性和生物有效性高于淹水后期.通过红壤淹水过程Fe、Cd溶解性及CEC、阳离子饱和度等的研究,表明红壤淹水后氧化铁的还原溶解作用导致pe+pH下降和pH上升,由此控制着Cd活性和生物有效性的升降.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对甘蔗发芽和早期蔗茎生长的潜在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Radha Jain  S.  N.  Singh S. Solomon  A.  Chandra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1025-1028
以甘蔗品种CoSe92423单芽为材料,在盘栽条件下研究赤霉素(GA3)对甘蔗生长特点和生化特性的影响。将甘蔗单芽分别浸入10,20,50和100mg·L^-1赤霉素溶液中24h,以清水为对照,将处理的芽段种植于网室泥盘中。结果表明,低水平GA3处理(10,20,和50mg·L^-1)均可刺激蔗芽生长和甘蔗植株的生长,根数、根和叶片鲜重、蔗茎鲜重、叶面积以及茎长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70%),赤霉素可使蔗芽萌发早,发芽率高,其中以50mg·L^-1GA3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0%。经赤霉素处理的甘蔗株高和茎重分别增加90%~110%、252%~282%,其中以20mg·L^-1GA3处理最高。此外,赤霉素处理的蔗芽中还原糖和IAA含量也有所增加,且均以20mg·L^-1GA3处理最高。因此,低水平赤霉素均对蔗芽萌发和生长具有刺激作用,但高水平赤霉素则对甘蔗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镉胁迫对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水培方法,在玉米幼苗进入三叶期后向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氯化镉(0、10-6、10-5、10-4mol·L-1),胁迫不同时间(5、10、15d)后对幼苗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低浓度(10-6mol·L-1)及中浓度(10-5mol·L-1)镉胁迫对幼苗生长均有较强刺激作用,而中浓度胁迫对地上部分作用更明显;低浓度镉胁迫对根部及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及ASA-POD)活性影响较小,只是根部POD、ASA-POD活性明显升高,而中浓度胁迫对除SOD外其他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MDA含量均未有显著升高,可见根部及叶片未受到氧化损伤;两种浓度胁迫下,Fv′/Fm′虽下降,净光合速率有所升高。高浓度镉(10-4mol·L-1)胁迫下幼苗生长几乎停止;根部SOD及CAT活性升高,而POD和ASA-POD被明显抑制,叶片中CAT、POD及ASA-POD活性显著升高;根部受到显著氧化损伤;各项光合参数(Fv/Fm、Fv′/Fm′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