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孙磊  魏学红  郑维列 《草业科学》2005,22(10):10-12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素有"世界第三极"之称.其北部高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羌塘草原.目前,羌塘草原局部地区已严重超载过牧,导致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维护和建设好高寒草地这一重要的藏北生态环境,不但对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起着直接的作用,而且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目  朱国亮 《草业科学》2004,21(2):56-56
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地的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利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退化现象,草地生产能力已极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短期围栏封育对藏北3类退化高寒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解藏北地区退化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对短期围栏的响应,本研究以当地的3类高寒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围栏封育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封育措施能显著提高3类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物种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高寒荒漠植被群落盖度、高度变化对围封措施响应较快,但物种数变化的响应较慢;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群落盖度...  相似文献   

4.
5.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大气、水源、土壤、草原、生物等保持着原生的洁净状态,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理想之地,高寒草地也是当地牧民赖以生存和世代经营的基础。结合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影响,从放牧生态系统的"结构—需求—供给"角度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探索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草地改良对高寒退化草地植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针对近年来高寒草地退化问题,进行了围栏封育、划破草皮和施肥三种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改良措施都增加草群高度、盖度、密度、频率和产量,施肥改良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45.9%~191.1%;围栏封育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60.5%~158.3%;划破草皮使可食牧草产量增加32.7%~113.9%。由此可知,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目前我国草地退化问题,系统总结了草地退化的含义与特征,分析了国内外草地退化的研究现状。从退化草地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种群分布格局,群落种间关系,群落稳定性等方面对我国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8.
玉树州高寒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玉树州草地退化现状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退化草地治理对策及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约有1/3的草地经历着不同程度退化,严重危害区域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草地退化是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植被群落结构失调、功能减弱、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目前,草地恢复的主要措施有围栏封育、人工建植、鼠虫害及毒杂草防除等,需根据不同草地退化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案。对退化草地进行恢复治理,协调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关系,实现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生态安全、区域稳定和经济发展,主要应从宏观功能区划,畜牧业科学发展、政策法规和教育落实3个方面进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本专辑收录了关于青藏高原草地退化和恢复关键生态过程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玉树州草地退化现状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退化草地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青海高寒草地施肥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纪亚君 《草业科学》2002,19(5):14-18
通过对青海省草地进行施肥改良的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青海地区各类草地施肥的最佳时间,种类及用量,并对现存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高寒草场荒漠化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寒干旱区草场荒漠化特征和引发机理的总结,查明了荒漠化草场奶穹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巨变、不合理农垦、过牧及鼠害等。通过建立牧业生态户,对严重退化草场围封,进行人工补植优良牧草,灭除不可食毒、杂草,消灭鼠害,暖棚养畜;并将木本植物引入草场,设置灌木、半灌木绿篱,探求时空立体型牧场等多项试验措施。经4年治理,提出一套以牧业生态户为单元,防止高寒草场荒漠化,解决青藏高原雪灾问题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和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综述了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动物和土壤的影响,说明放牧强度是影响家畜生产力、草场恢复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同时指出,高寒草地放牧系统受人为或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影响的强度会改变整个系统的状态和变化趋势,即使是同一块草地,其负载能力和适宜放牧率(强度)也有所波动.因此,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研究应以草场本身的条件和动态特征加以评价,应尽可能选择较多的气候和草场类型,应用动态规划和系统优化模型,对草地的持续生产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动态模拟;建立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管理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生长季不同时期干旱事件对高寒草甸植物物候期和生产力的影响,采用截雨棚于藏北高寒草甸生长季前期和后期进行为期2年(2016-2017年)的截雨试验.结果表明:1)植物物候期对不同时期干旱处理响应不同,高寒草甸关键物种植物物候期对生长季前期干旱(SE)响应较为敏感,SE会导致植物返青期大幅推迟,生长季长度和繁殖期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张帆  李元淳  王新  朱剑霄 《草业科学》2021,38(8):1451-1458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严重影响了草地群落结构与生产力.为揭示草地退化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地上/地下分配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青海省海北州选择3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完整的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4个退化梯度,于2020年8月对样地进行群落调查,同时采集植物样品.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加剧:1)草地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9月,用点样法调查了云南省滇西北贡山县迪麻村色娃龙巴高山牧场的4种不同土大黄(Rumexnepalensis)覆盖率群落的空间垂直分布,并采用Shannon’s多样性指数(H)和平均数(EH)对物种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草地群落里共有25种牧草资源;土大黄覆盖率与毛囊苔草(Carexinanis)和银叶委陵菜(Potentillaleuconota)覆盖率呈负相关,与拉拉藤(Galiumaparine var.echino-spermu)和中华水芹(Oenanthe sinense)覆盖率呈正相关(P0.05);中等和中上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里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19、17)、物种多样性指数(2.40、2.32)和物种均衡性(0.82、0.82),其次是高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低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里则具有最低的物种丰富度(15)和物种多样性指数(1.98)。然而,低等的土大黄覆盖率群落里具有最高的总物种密度(15.65)。这些结果表明,土大黄对高山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造成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家畜的放牧强度和频率。  相似文献   

17.
西藏日喀则高寒草甸鼠害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2008和2009年连续3年采用"堵洞、盗洞"调查法,对日喀则地区萨迦县高寒草甸草原害鼠和地上生物量进行定点动态调查.结合当地气候变化以及植被环境分析,日喀则地区萨迦县高寒草句地上生物量连年下降,与总洞口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堵洞、盗洞"调查法能方便有效地反应高寒草甸的鼠情危害状况.回归分析模...  相似文献   

18.
西藏阿里草地资源现状及载畜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畅慧勤  徐文勇  袁杰  吕继照  张硕新 《草业科学》2012,29(11):1660-1664
以西藏阿里地区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资源概况、草地资源类型和草地载畜量等进行了分析。阿里地区草地理论载畜量为299.37万绵羊单位,2010年实际载畜量为346.66万绵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与理论载畜量相比超载15.80%。通过分析认为,阿里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草地畜牧业,合理布局草地载畜量,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观测的高寒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灌丛、丛间草甸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通量结果,结合研究区群落生物量及样方调查,对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作了初步估测。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季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年净固定碳量461.83g/(m2·a),土壤通过微生物呼吸年碳净排放量376.78g/(m2·a)。碳素输入大于输出,系统存在较强的CO2吸收潜力,是大气CO2的汇,其年净交换吸收碳量85.05g/(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