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建平 《内陆水产》1995,21(7):23-24
日本鳗鲡的生物学特征及人工饲养技术(一)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肉质细嫩鲜美,内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烯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风味...  相似文献   

2.
3.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以下简称鳗鲡),属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其肉质细嫩鲜美,内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烯不饱和脂肪,国际市场每公斤售价约18美元,国内市价每公斤80多元。发展鳗鲡养殖业,是农村脱贫致富、外贸部门为国家出口创汇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郑建平 《淡水渔业》1995,25(5):35-37
鳗鲡人工饲养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科技中心)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为名贵鱼类。1993年我们在广东肇庆市进行了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的养殖试验。以后又在广东新兴县推广鳗鲡的养殖,效益良好。现将...  相似文献   

5.
刘水泉 《水利渔业》1995,(2):6-8,20
阐述了欧洲鳗鲡的生物学特性和丹麦工厂化-加热循环水饲养欧洲鳗技术,并就养殖设施、营养和饲料、鳗病防治、成鳗的收获和运输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技术(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胭脂鱼,俗称火烧鳊、黄排、紫鳊鱼等。属鲤形目、鲤亚目、胭脂鱼科。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及闽江。胭脂鱼体型奇特,色彩鲜明;尤其幼鱼形体别致,色彩绚丽,游动文静,为观赏鱼族珍品之一。1989年曾获世界观赏鱼博览会银奖,极具开发潜力。此外,还由于它在鱼类学...  相似文献   

7.
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技术(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人工养殖技术(一)初孵鱼苗的护理刚孵出的稚鱼全长95~110mm,静卧于孵化容器底部,畏光,不会游动。6~7天后可作短时、短距离水平游动。此时,鱼苗十分嫩弱,仍处于内源性营养阶段,必须加强护理,维持适当水流,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和水温稳定;及时清除水中大型氵蚤类的危害,严防寒潮侵袭。5~6天后,稚鱼全长达15~16mm,开始摄食外界食物。(二)苗种培育小网箱培育采用7~20目网片缝制网箱,面积1~3m2,深度05~08m。多设置于水质清新、有微流水的水体中,以满足稚鱼对溶氧需求。由于初孵鱼苗不宜清理搬动,故在稚…  相似文献   

8.
人工条件下日本鳗鲡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柳凌  张洁明  郭峰  张涛 《水产学报》2010,34(12):1800-1811
在多年对日本鳗鲡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对胚胎和早期仔鱼的活体观察、计算机图文分析以及组织切片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鳗鲡胚胎及孵化后19d前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3±0.5)℃条件下,日本鳗鲡从受精卵到仔鱼出膜需约38h30min,总积温为885.50℃·h。其特征与一般硬骨鱼类胚胎发育基本相同,鳗鲡胚胎发育可分为14期,为典型的盘状卵裂,原肠作用通过细胞的下包和内卷完成。但日本鳗鲡早期仔鱼与一般硬骨鱼类的仔鱼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无色透明的血细胞和S形心管;开放型的口腔,发达且不能闭合的上下颌和3对颌齿;孵化后3~9d在身体两侧出现由神经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发达的感觉丘,其数目为6~9对不等;以及形态不断变化的尾垂体等生物学特性。分析认为这些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日本鳗鲡仔鱼的孵化环境可能相对较稳定,以及仔鱼摄食方式可能为触碰后咬食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日本鳗鲡的人工养殖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粮油科技发展中心美国青蛙养殖场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肉质细嫩鲜美,内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易被人体消...  相似文献   

10.
1分布 菲律宾鳗鲡苗种产于菲律宾中部、南部和北部,以靠近我国台湾的菲律宾北部鳗苗量最多。其一年四季均有产苗,产苗量以5~7月份最多。  相似文献   

11.
一、催产和仔鱼的培育方法 进行人工育苗研究,大量健康的初孵仔鱼不可缺少.当前获得鳗鲡受精卵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授精,不过,志布志栽培渔业中心已经开发了诱导自然产卵方法:将雌鳗和雄鳗放入同一水槽,并予以升温刺激(+2℃)促进自然产卵.已确定了适宜的诱导成熟和产卵温度条件,每周可以得到大量优质的受精卵,解决了仔鱼稳定供应的问题. 将仔鱼培育成为白仔鳗的方法:培养容器是用10L的圆形水槽,为操作方便,数个至数十个水槽并列放于高度适宜的架子上(图1).  相似文献   

12.
一.分布 菲律宾鳗鲡苗种产于菲律宾中部、南部和北部,以靠近我国台湾的菲律宾北部鳗苗量最多。其一年四季均有产苗,产苗量以5月份~7月份最多。  相似文献   

13.
14.
卞伟 《内陆水产》1997,22(3):24-25
2乌龟的生物学特性2.1乌龟的形态特征乌龟体表有特殊的龟壳,头尾和四肢可以从龟壳中伸出缩人。整个身体呈盒状。全体可分为头颈部、躯干部、四肢及尾三部机头部背面略呈三角形,黑色或棕黑色,四位于头的前端,头项前部平滑,后部呈细粒鳞状,上下颌均无齿,须缘被以坚韧的角质鞘,称为唤。鼻孔位于吻的前端。嗅觉及触觉较发达。雄龟能产生强烈的气味。眼位于头的两侧,有眼睑和瞬膜,中耳的鼓膜位于眼后,没有外耳,对空气传播的音响感觉迟钝,而对地面传导的振动敏感。肺呼吸,潜入水中时可用泄殖腔两侧的肛门囊在水中行气体交换。池殖孔…  相似文献   

15.
卞伟 《科学养鱼》1996,(11):12-13
大鲵的生物学及养殖技术(二)(四)食性从自然界捕捉的大鲵食性分析表明:幼鲵阶段是以浮游动物及小型水生昆虫为主。成绍在不同的环境其食物结构不同,一般主要食物为蟹、鱼类、蛙类、蛇类、水鸟、水老鼠、虾、水蜈蚣等,胃中还有小石块,杂草、植物渣。它具有特殊的反...  相似文献   

16.
日本鳗鲡排卵的人工诱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卵巢发育的时间与催产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卵母细胞在体内胚泡破裂(GVBD)的发生过程、以及用17α-OHP和17α,20β-DHP诱导日本鳗鲡排卵的方式、时机和催产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卵巢发育时间越长,催产率越低。造成催产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本鳗鲡在卵母细胞成熟后期,雌鳗个体对催产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催产时机难以掌握。通过采用适合日本鳗鲡卵母细胞的透明液观察GVBD的发生过程,并根据每个个体GVBD的发生速度,制订适宜的催产方案基本解决了上述难题。本实验采用CP、HCG、17α-OHP或17α,20β-DHP混合催产,使其平均催产率由35 4%分别提高到91 9%和93 0%。17α-OHP和17α,20β-DHP的催产剂量为5mg/(500g)和10mg/(500g)。在(21±0 5)℃水温条件下,催产效应时间分别为15~18h和13~16h。  相似文献   

17.
18.
梁旭方 《水产科学》2005,24(4):24-26
日本通过40年对鳗鲡成熟控制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17,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的鳗鲡雌鱼成熟诱导技术,使高质量鳗鲡受精卵的取得具有相当高的把握性。日本水产厅养殖研究所采用以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为主要成份并含有磷虾或其它鲜鱼虾抽提液的糊状饲料,喂食人工孵化的日本鳗鲡仔鱼取得举世嘱目的突破性进展,但柳叶状仔鱼全长达到30mm以后几乎不再摄食,出现生长停滞,并已变得十分衰弱。全面攻克日本鳗鲡人工育苗难题尚待时日,特别是研制能有效促进后期柳叶状仔鱼生长并变态的全价育苗饲料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3 海蜇的人工养殖。早在八十年代初,国内已进行海蜇的人工育苗及放流的报道,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意识所限,以及技术方面的欠缺等等原因,海蜇没有能够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近几年,辽宁锦州、营口等地,出现个别养殖户利用天然纳潮进来的海蜇苗种进行人工养殖,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亩盈利均在千元以上。2000年,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在辽宁省水产研究所海蜇专家陈介康研究员的指导下,对海蜇的人工育苗及养殖进行的探索和研究,首次取得了大规模培育海蜇人工育苗的技术突破。2001年培育幼蜇150万片,供应养殖面积2.8万多亩,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上的原因,养殖成功率仅在10%左右,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成功的养殖户其利润都非常可观,亩盈利都在千元以上。在2000年的基础上,2002年,光合公司成功培育幼蜇1500万片,供应养殖面积50多万亩,并在养殖技术上也加大了科技投入,从而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使养殖成功率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日本鳗鲡人工育苗的进展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善 《水利渔业》2000,20(4):4-5
简要介绍了日本鳗Li的产卵场及生活史;报道了日本1999年人工繁殖鳗Li的研究情况,研究了人工繁殖取得进原的原因,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可能性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