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种苗是退耕还林 (草 )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 ,也是确保退耕还林(草 )成效的关键。种苗供给的稳定 ,种苗质量的优劣事关林业生态建设的大局。为了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 ,具体落实以退耕还林 (草 )为主体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白银市林业部门长期规划 ,重点部署 ,逐年进行。今年白银市共完成退耕还林 (草 ) 4 2万亩 ,其中经济林 2 2 4 4万亩 ,生态林 1 74 4万亩 ,完成种草0 2 1 2万亩。共育各类苗木 0 998万亩 ,为全市退耕还林 (草 )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优质苗木。今后白银市的林木…  相似文献   

2.
固原地区把退耕还林草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战役,科学规划,认真组织,积极落实,目前,已退耕地造林18.64万亩,基本完成了今年的退耕造林任务。近日,固原地区普降透雨,按照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的部署,全区又抢墒播种柠条22.1万亩。 年初以来,固原地区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把退耕还林(草)摆在突出位置,在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固原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实施方案》,形成统一规划、统一退耕、统一栽种、统一验收、统一管护和分户经营的“五统一分”模式。造林前做到规划到位、宜传到位、地块到位、措施到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林业》2000,(3):8-9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明确要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我区是实施这一工程的重点地区 ,为此 ,本刊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高锡林。记者 :实施退耕还林 ,对我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高厅长 :众所周知 ,我区历史上是一个林草繁茂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好地方。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把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寄托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上 ,导致了大规模毁林毁草开垦种粮。据统计 ,自治区成立初期全区有耕地面积约6000万亩 ,而到1998年达到1.1亿多亩 ,增长了45 %。我区是一个多…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7月9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公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年来,我国已累计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增加林地面积5.02亿亩、人工草地面积502.61万亩,分别占人工林面积、人工草地面积的42.5%、2.2%,工程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在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基础上,2014年,国家作出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6年来,全国共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989.49万亩,其中还林5486.88万亩、还草502.61万亩,中央已投入687.6亿元,工程实施规模由规划的4240万亩扩大到近8000万亩,实  相似文献   

5.
正自1999年全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至今已有20年,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两个半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全国两轮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地面积5.02亿亩,占人工林面积11.8亿亩的42.5%;增加人工草地面积502.61万亩,占人工草地面积2.25亿亩的2.2%。2014年,为加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家作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到目前为止,国家共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989.49万亩,其中还林5486.88万亩,还草502.61万亩,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中央已投入687.6亿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周鸿升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6年来,工程实施规模由《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时的4240万亩扩大到目前的近8000万亩,工程实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退耕还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我区从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工程试点,至2006年,国家累计下达我区退耕还林任务1139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7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18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为了了解和掌握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自治区林业局于2006年7月起对全区2000年  相似文献   

7.
为了把全省绿化和退耕还林还草及三荒地植树种草试点工作安排好、落实好 ,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全省绿化暨退耕还林还草广播电视动员大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全省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国家确定今年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范围为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共 13个省、市、自治区的174个县 (团、场 ) ,总任务为 116 3万亩。安排我省 2 4个县试点任务 12 0万亩 ,其中退耕还林还草 80万亩 ,三荒地造林种草 4 0万亩。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多数县已经动员组织群众整地栽树的实际出发 ,决定将国家试点县的范围由 2 4个扩大到 35个。并协调筹…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草)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操作程序复杂、覆盖面大、和群众利益直接的系统工程,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政策意识,认真落实好相关政策,对于在试点基础上大规模地、健康有效地搞好退耕还林(草),真正收到预期效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宝鸡市三年来共退耕还林(草)41.8万亩,列入国家计划的29.41万亩,试点工作下在麟游、凤翔、眉县组实施。学好用好退耕还林(草)政策,通过实践,应抓住以下六个方面: 一、抓住一个中心 就是农户退耕还林(草)达到标准后,及时把国家补  相似文献   

9.
1.1994年4月,盟委、行署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后山地区贫困县进行了深入调查,提出了“进一退二还三”战略的初步设想,规划从1995年到本世纪末,全盟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同年,起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1994年10月,按照国家林业部、自治区林业厅的要求,乌盟林业企业数据库建立。3.1995年1月,盟委、行署联合发出《关于实施“进一退二还三”战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畜牧业大盟规划的通知》,以念草木经,兴畜牧业为主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超前国家六年在全盟开展。当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04.2万亩的建设任务。4.1995年8月,乌盟行…  相似文献   

10.
<正>伊犁州直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至2008年底,州直已累计完成工程面积7.27万hm~2(109.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34万hm~2(35.1万亩),荒山造林4.13万hm~2(62万亩),封山育林0.8万hm~2(12万亩);退耕地还林保存面积2.34万hm~2(35.1万亩),保存率100%;荒山造林保存面积3.01万hm~2(45.08万亩),保存率72.7%。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家庭收入以及退耕还林成果的好坏。因此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11.
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根本上治理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为了认真做好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绿色工程,仅就西宁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谈点见解。 一、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大意义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旱作农业县.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镇安群众长期耕种陡坡地的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这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同时成为长江下游水患的重要源地.江泽民同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和朱镕基同志"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指示作出后,1999年镇安被中、省列为首批全国退耕还林(草)示范试点县.在中、省、市主管领导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工作来抓,当作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县快速掀起了退耕还林建设高潮.截止2002年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试点工程27.24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7.9万亩,荒山造林9.34万亩,全面完成了省地下达的退耕还林试点任务.  相似文献   

13.
试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必要性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举措。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结合当前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优惠政策 ,提出了进一步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草'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的看,由于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组织有力、措施具体,使本项工作进展顺利,绝大多数地方已超额完成了退耕还林&草'试点任务。但是,目前退耕还林&草'工程中还存在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不少地方补植任务较大,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从宁县退耕还林&草'试点情况看,!"年全县退耕还林面积!#%($万亩,成活率在)*+以上的占*)#(+,成活率,(+-),+的面积占,(#%+;!"(年退耕还林面积为!#)*.万亩,成活率在)*+以上的面积占*,#)+,成活率,(+-),+的面积占,*#!+。从林种结构看,刺槐、油松等成活率明显高…  相似文献   

15.
黎平县作为西部山区贫困县和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县,自2000年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和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的退耕还林科技示范点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三年来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9.3万亩,造林成活率达94%以上,面积核实率达到99.8%。退耕还林不但使我县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而且使广大群众得到了良好的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16.
开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探索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以来,清水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坚持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沿梁设带、见坡退耕、逢沟治理、顺路植树”的原则,累计造林面积31.8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8.3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3.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依靠科技促进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实施退耕还林 (草 )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从根本上扭转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治本之策 ,是关系到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实施退耕还林 (草 )还有利于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事业。现结合我区已开展的退耕还林(草 )试点示范工作情况 ,就我区如何依靠科技促进退耕还林(草 )工程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谈几点意见 :1 在退耕还林 (草 )工程中要高度重视和最大限度的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这是全面实现工程建设质量和目标的必要保…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将在今后10年内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按照规划,到2009年,全省退耕还林(草)547万亩,荒山造林种草1093万亩。增加林草植被1640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125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9.
日前,甘肃省委书记孙英对中央新闻单位记者说:“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省委组织开展了以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为重点的专题调研,并在全省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目前,我们正在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在生态建设方面,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预计到2010年,甘肃还林还草、宜林荒山荒坡种草种树将达到8000万亩。争取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另外,兰州市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要大大加强,计划用4年时间,造林48万亩,今年已安排8万亩。”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今春兰州市的南北两山绿化战  相似文献   

20.
加强技术机制创新 提高退耕还林科技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建设非常重视 ,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 ,加快恢复林草植被 ,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 ,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必须坚持以科技为先导 ,加强技术创新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才能确保退耕还林的质量和成效。1 退耕还林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 ,是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 ,也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  在西部地区实施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