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放免测定法研究脑软化症患雏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含量,分析了TXB2/6-keto-PGF1α比值(T/P)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患雏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及T/P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表明TXB2、6-keto-PGF1α的含量变化及T/P值在雏鸡脑软化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500-1503
通过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不同维生素,研究其对种蛋孵化性能和雏鸡出壳后1周龄以内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VA,VE,B6,B12及生物素对蛋种鸡的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VA10 000 IU/kg,VE20 mg/kg,B64.5 mg/kg,B120.03 mg/kg及生物素0.20 mg/kg(即各种维生素的最佳添加量)可显著提高种鸡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及雏鸡1周龄内成活率(P0.05)。说明在采集种蛋前4~5周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可以提高种蛋孵化性能及雏鸡出壳后1周龄以内成活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雏鸡脐炎是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鸡病,为幼龄雏鸡常见病。患雏不易成活,大多数在1周内死亡。因此,要想养好鸡,必须把好预防雏鸡脐炎这一关。雏鸡脐炎的症状是:患雏闭眼,垂翅,挤堆怕冷,很少采食或废食;腹部膨大、皮薄,发红或青紫色;脐上红肿、溃烂,有恶臭渗出物流出,后期结成黑痂;肛门被白色粪便粘污。雏鸡感染脐炎的主要原因是种蛋没有彻底净化,用带菌种母鸡所产的蛋进行孵化;孵化设备消毒不彻底;孵化后期温度偏高;提前出雏,造成雏鸡脐口愈合不良等。预防雏鸡脐炎的主要措施:①严格挑选优良、…  相似文献   

4.
不同组合CoBFA对雏鸡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日龄尼克红蛋公雏805只,随机分成7个组,Ⅰ-Ⅶ组为试验组,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以不同剂量的Zn、Se、Vc、VE、BFA(生化黄腐酸)配合面民的CoBFA,第Ⅶ组为对照。分别计数红细胞数、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数,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各组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各因素与雏鸡血液指标相关性,遴选最适组合。结果表明,红细胞与Vc、BFA显著相关(P<0.05);淋巴细胞Vc极显著相关(P<0.01),与VE、BFA显著相关(P<0.05);血红蛋白含量Zn、Se呈 正相关;白细胞总数与BFA、Vc、VE呈较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干酪乳杆菌对雏鸡十二指肠发育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干酪乳杆菌对雏鸡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及发育的影响,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450只1日龄SPF健康雏鸡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雏鸡。结果表明: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及预防治疗组的肠绒毛高度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增高了19.04%、10.68%和12.21%;2)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攻毒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显著升高23.94%;3)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显著高于沙门氏菌攻毒组;4)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预防治疗组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升高72.26%、67.74%、65.32%。综上,饲喂干酪乳杆菌进行预防能够显著提高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C值、PCNA含量及杯状细胞数量,提示干酪乳杆菌能有效维护雏鸡肠道健康,减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肠道黏膜组织结构的损害,促进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6.
雏鸡嗉囊炎又名软嗉病,是2~7日龄雏鸡多发病,中雏和成鸡也有发生。多由于舍温忽高忽低,或经常温度偏低,或突然更换饲料及饲喂发霉饲料等原因而引发本病。患鸡嗉囊膨大且其中充满液体或气体,常从鼻  相似文献   

7.
<正>雏鸡嗉囊炎又名软嗉病,是2~7日龄雏鸡多发病,中雏和成鸡也有发生。多由于舍温忽高忽低,或经常温度偏低,或突然更换饲料及饲喂发霉饲料等原因而引发本病。患鸡嗉囊膨大且其中充满液体或气体,常从鼻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E对家禽的营养功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芳彬 《饲料博览》1999,11(11):10-11
1VE的性质VE是一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化学结构近似的酚类化合物。有8种不同的生育酚具有VE的活性。VE为淡黄色油状物,游离态及其酯极易溶于脂类,不溶于水;对热和酸稳定,对碱较不稳定,易被氧化,它与VA或不饱和脂肪酸等易被氧化的物质同时存在时,可作这些物质的抗氧化剂。ZVE的生理功能2.1增强免疫早在20多年前科学家就发现,饲粮中添加高剂量VE可增加种母鸡抗体向雏鸡的转移,提高IgG水平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Tack。n等(1978)证明,在母鸡口粮中添加VE450mg/kg,可使更多的免疫球蛋白传递给雏鸡,提高了雏鸡的原发性免疫…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维生素E(VE)含量饲料对胭脂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及肝脏VE蓄积量的影响,以确定胭脂鱼幼鱼对饲料中适宜VE的需要量。【方法】以酪蛋白、明胶、白鱼粉、糊精、大豆油和玉米油等为原料,配制成7组半纯化试验饲料,饲料中VE含量分别为0.51(对照组),15.23,31.86,62.30,120.32,240.42和483.71mg/k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52±0.09)g/尾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us)幼鱼8周,测定并分析胭脂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成分、肝脏抗氧化指标以及肝脏VE蓄积量。【结果】胭脂鱼幼鱼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2.30mg/kg VE组试验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存活率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照组、15.23mg/kg VE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62.30~240.42mg/kg VE组(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FCR)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VE含量对胭脂鱼幼鱼肝体比、肥满度、脏体比均无显著影响。胭脂鱼幼鱼肌肉粗脂肪含量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饲料VE含量为62.30mg/kg时最低,肌肉水分、粗蛋白含量及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肝脏总抗氧化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饲料VE含量为31.86mg/kg时最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肝脏VE蓄积量随着VE含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结论】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胭脂鱼幼鱼获得最大生长性能时,对饲料VE需要量为50.60mg/kg。  相似文献   

10.
杨帆  赵丽  彭西  邓俊良  崔恒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14-4215,4223
研究不同添加剂量的铜对雏鸭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铜Ⅰ、Ⅱ组雏鸭红细胞C3bR花环率升高(P〈0.05或P〈0.01),高铜Ⅲ、Ⅳ和Ⅴ组雏鸭红细胞C3bR花环率降低(P〈0.01)。日粮铜含量超过200 mg/kg可使雏鸭红细胞C3bR花环率降低。试验第3、5周高铜各组雏鸭红细胞IC花环率均升高,高铜Ⅳ、Ⅴ组与对照组比较在0.01水平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龙斌  廖梅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179-3180,3229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对香石竹切花瓶插寿命及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以高温季节的香石竹切花为试材,以8-HQ和蔗糖为基础保鲜物质,分别添加2种自由基清除剂(MA和SBN)和外源活性氧ST,设置4个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探讨自由基清除剂用在香石竹切花瓶插过程中SOD、CAT及O2-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各处理的香石竹瓶插寿命均比对照长,其中MA处理最为明显,比对照延长了6.5d;MA和SBN处理对O2-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比对照推迟6.0和8.0d,对SOD达到峰值的时间比对照延长2.0d,对CAT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比对照延长8.0和6.0 d。[结论]2种自由基清除剂的处理在香石竹切花瓶插过程中对抑制O2-的水平及促进SOD和CAT的合成具有明显效果,并能明显减缓SOD和CAT活性下降的速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法,以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和百草枯原药为对照,研究了增效配比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百草枯(有效成分质量比4:1)混剂对三叶草电导率、叶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及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比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草枯混剂对三叶草叶片电导率具增效作用,其药后2d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百草枯混剂实际抑制率与混剂理论抑制率M值为789.44;混剂对叶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表现出增效作用,药后4d其M值为262.12;混剂对ALS活力具有相加作用,药后2d其M值为104.12。  相似文献   

13.
内毒素性微循环障碍山羊氧自由基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内毒素诱发山羊微循环障碍为模型,从氧自由基(OFR)损伤机制入手,检测微循环境障碍山羊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嗜中性粒细胞(PMN)活性氧代谢的变化,探讨OFR在山羊微循环障碍的作用。结果显示,山羊发病后各时点,血浆MDA含量增加,SOD、GSH-px活性下降,其发病6h后各测定值与对照组、发病前各时点比较差异显著(P< 0.05或0.01)。发病后6h、12h的PMN化学发光本底、峰值显著高于发病后3h、24h测定值(P< 0.05或0.01);其峰时在发病后3h、6h、12h期间差异不显著(P> 0.05)。表明活性氧自由基可能是促进山羊循环障碍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雅安藏茶对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雅安藏茶的水浸出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雅安藏茶水浸出物浓度分别为4.8 mg/L和40.5 mg/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达最大值,分别为(90.07±0.01)%和(88.70±0.02)%。以半抑制浓度(IC50)作评价指标,试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大小顺序为:藏茶>藏茶原料>绿茶;试样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大小顺序为:绿茶>藏茶>藏茶原料;并且都高于Vc、VE、BHA、BHT等常用的抗氧化剂对这两种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雅安藏茶清除上述两种氧自由基效果十分显著,呈现了明显的量效关系,说明雅安藏茶也具有相当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脂质加热过程中热解反应的反应机理.通过脂质的Diels-Alder反应和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改变挥发物的成分,进而改善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阐明了活性氧自由基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机制 ;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 ;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代谢与植物耐旱性的关系 ;外源物质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抑制苹果干制过程中易引起果肉褐变的自由基蓄积的有效护色剂。[方法]考察了干制红富士苹果片中的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浓度随干制时间的变化及复合无硫护色剂对果肉中蓄积自由基的抑制效果。[结果]各组干制苹果片中氧和过氧化氢自由基浓度随干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8~10 h浓度达到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自由基浓度在各干制时间点均较低,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各处理组之间,复合处理组干制果片中的自由基浓度最低,CaCl2处理组干制果片中的自由基浓度最高,其他4组自由基浓度基本相近。[结论]复合无硫护色剂的护色效果与它能有效抑制果肉中的蓄积的自由基浓度的变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鸡汤风味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苏北土鸡、雪山鸡和817肉鸡为原料加工鸡汤,研究其感官品质、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品种的鸡宰后分别成熟0.5 h与24 h的样品煲汤,在感官风味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种类鸡汤之间感官差异显著,其中苏北土鸡汤的整体滋味及香气较好,雪山鸡汤滋味略有不足但肉质更好,817肉鸡汤总体评价相对较差;在游离氨基酸含量方面,随着鸡肉宰后成熟时间的延长,所制成的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且不同品种差异显著;在核苷酸含量方面,不同品种鸡汤中的核苷酸CMP、IMP和AMP差异较大,其含量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苏北土鸡汤、雪山鸡汤、817肉鸡汤。由此可知,苏北土鸡煲汤的整体风味最佳,雪山鸡次之,817肉鸡煲汤风味较差,不适合作煲汤类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花生衣粉对面包营养价值的提升作用。[方法]试验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花生衣粉对提高面包的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所起的作用,优化了花生衣粉的添加量。[结果]当花生衣粉的添加量达到5%及以上时,面包中的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得到大幅改善,尤其是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当花生衣粉的添加量达到6%时,面包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结论]该研究可为花生衣粉资源在食品领域中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生物电是生命活动基本过程之一,它对揭示生命现像之谜,无论是在理论或实践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于1987年开始,对“鸡胚发育期间生物电的变化枧律”进行了实验测定,实验结果发现生物电在。鸡胚发育期间呈现有规律性变化,表现在整个孵化期间出现三次电位高峰,而且出现峰值的时间是在笫7、14、18天左右。根据生物物理论和鸡胚胎学分析、第7天出现第一次电位峰值是和羊膜水的增加及胚胎代谢的加强相一致,而第14天出现第二次电位高峰是与尿囊液的增加相一致,第18天又出现的第三次电位高峰是与器官全部发育成熟,鸡旦温度增高,心脏跳动增加,肺活量增大、鸡胚活动次数增多、亦即和器官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增大与电位增大的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