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应用SSR标记技术,以含有Ht单基因的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试材,选用分别位于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121对SSR引物经PCR扩增检测分析,筛选到黄早四Ht1基因有效标记9对,Ht2基因有效标记6对,Ht3基因有效标记1对,HtN基因未筛选到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2.
杨光安 《植物保护》1986,12(3):24-24
“黄莫”是我县近年来引进的一个玉米新品种,是由黄早4作母本、Mo17作父本组配的中晚熟兼用玉米杂交种。该品种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21片叶,叶片收敛上举,透光性好,根系发达,耐旱。秆强抗倒伏,穗长20厘米,粒行数14—16行,行粒数45粒,产籽率85.5%,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黄早四“黄斑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双科 《植物保护》1984,10(6):12-12
黄早四自交系是我省关中夏玉米地区近年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抗病、早熟、丰产杂交种户单一号的母本材料(父本为M_017),亦是当前我国北方夏玉米区杂交种组合的骨干自交系。北方省、市已推广的杂交种京早7号、津夏一号、鲁原单8号、烟单15号等杂交组合均以黄早四做亲本材料。 作者于81年曾赴关中地区扶风县、眉县、户县、长安县等地户单一号制种田和黄  相似文献   

4.
MDMV HC-Pro在玉米叶片中的积累及免疫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感病自交系Mo17、掖107和抗病自交系黄早四为材料,研究了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和MDMV辅助成份-蛋白酶(HC-Pro)在叶片中的积累动态和细胞内定位。结果表明,在接种后3 d,MDMV就在掖107和Mo17接种叶的上位叶积累到了相当高的程度,6 d后达到高峰;而MDMV在黄早四中的浓度一直低于在掖107和Mo17中的浓度。在接种掖107和Mo176 d后,MDMV HC-Pro在上位叶中的积累到达高峰,而在黄早四植株中MDMV HC-Pro直到第9 d才到最高,而且浓度一直低于感病自交系掖107和Mo17。麦二叉蚜从发病植株上获毒后的传毒效率变化与MDMV、MDMV HC-Pro在叶片中的积累动态一致。通过胶体金标记对MDMV HC-Pro进行免疫定位,发现在细胞质中、与质膜相联系的风轮状内含体、片层凝集状内含体、细胞质高密度物质和病毒粒子周围有金标记,说明在这些部位有MDMV HC-Pro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一个抗玉米矮花叶病新基因位点的发现和细胞学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抗性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等位性分析并通过细胞遗传学研究推断,黄早4所带有的一个抗病基因位于第6染色体长臂上,在Mdm1和T6~9b的易位断点之间,靠近着丝点,相距Mdm1大约在1.9~4.5个交换单位,与易位断点相距33.8个交换单位。该抗病基因不同于已正式命名的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上的抗病显性基因Mdm1,为新的基因位点,该基因对当前流行并造成危害的玉米矮花叶病B株系表现为隐性遗传,建议命名为mdm1(t)。  相似文献   

6.
 首次采用dot-ELISA和RT-PCR 2种方法对受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侵染的玉米品种330、478、黄早四、获白及M o17病株上采得的花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供试玉米病株花粉中均检测不到MDMV,证明玉米花粉中带或存在玉米矮花叶病毒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7.
黄早四系统的自交系是河北省玉米杂交制种的骨干亲本,具有亲本配合力好,抗病毒病、锈病和大小斑病等特点。但近年来在抽雄、吐丝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严重感染玉米黄斑病(Curvularialunata(Walk)Boed.)。病株授粉后叶片布满病斑,提前...  相似文献   

8.
1987年9月中旬宣化县进行玉米种子产地检疫时,在京早7玉米制种田丙首次发现玉米锈病(Puccinia sorghi Schw.),面积约1500余亩。自交系黄早4病株率达100%,除下部少数老叶外,叶片全部受害。病叶表面布满孢子堆,植株提前枯黄,籽粒灌浆不良,减产20%左右。当年全县进行普查,在杂交种京早7、丹玉13、登攀四号及其亲本上也有发现。自交系M17上发现少量病斑,表现高度抗病。1988年,在部分乡镇又发现中单二号也开始感染,发生虽不严重,但呈逐年加重趋势。自交系E28发病也较重。  相似文献   

9.
警惕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惕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玉米是我国仅次于水稻、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近年,我国一些玉米产区发生一种异于小斑病和圆斑病的玉米叶部病害。据调查,当前玉米制种主要自交系如黄早四、掖107、E28、MO17、丹340等以及它们的杂交种都受到该病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玉米锈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试验比较采自我国海南、吉林、辽宁、山西、贵州等地玉米锈病的症状和病原菌夏孢子形态特征,进一步明确我国目前仍发生有普通型和南方型两种玉米锈病。接种试验表明,目前我国生产和育种上常用的一些杂交种和自交系大多感染普通型玉米锈病,其中“烟单14号”、“农大60号”、“黄早四”、“5003”感病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