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对獭兔氮平衡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择(63±4)日龄、平均体重为(1150.5±124.0) g的健康美系獭兔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兔,公母各半。试验日粮分别含有25%生大豆、25%化学钝化大豆、25%热处理大豆、25%豆粕和13%生大豆+12%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实测值)分别为6.55、 1.99、1.73、 0.81和3.97 mg/g。试验结果表明,25%生大豆组显著降低饲料氮表观消化率(P<0.05),显著增加粪氮排出(P<0.05),对尿氮无显著影响;化学钝化、热处理及生大豆+豆粕组粪氮、氮消化率同豆粕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干物质、有机物质、无氮浸出物、粗脂肪、粗纤维表观消化率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选择42±4日龄、平均体重为711.4±108.8 g健康美系力克斯断奶幼兔50只,公母比例为1∶1,根据性别、体重将50只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5只公兔,5只母兔,单笼饲养。预试期1周。5个组日粮为等能等蛋白设计,日粮中分别含有25%生大豆、25%化学钝化大豆、25%热处理大豆、25%豆粕和13%生大豆+12%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实测值)分别为6.55、1.99、1.73、0.81和3.97 m g/g。试验6周末,从每1个组中随机选出3只公兔进行屠宰(91±4日龄,平均体重为1544.2±114.8 g),用于测消化酶活性的胰腺样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在液氮中速冻,然后转移至-20℃低温冰箱中保存。结果表明:家兔采食25%生大豆后,胰腺和十二指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胰腺中脂肪酶活性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胰腺和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对獭兔胰腺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42±4)日龄、平均体重为(711.4±108.8)g的健康美系獭兔断奶幼兔30只,公母比例为1∶1,根据性别、体重,将30只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单笼饲养。3个组日粮为等能等蛋白质设计,日粮中分别含有25%生大豆、25%化学钝化大豆、25%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实测值)分别为6.55、1.99和0.81 mg/g。试验6周后,从每一个组中随机选出3只公兔进行屠宰((91±4)日龄、平均体重为1544.2 g±114.8 g),宰前空腹4~6 h,取胰腺样品在10%中性甲醛液中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用于光学显微镜组织学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用2.5%戊二醛固定,常规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铀—铅染色。光学显微镜对胰腺组织结构观察结果表明,25%生大豆组幼兔胰腺间纤维性结缔组织增生,叶间水肿,局部腺组织消失,细胞水肿,边界模糊。电子显微镜对胰腺细胞观察结果表明,生大豆组幼兔的胰腺细胞核不规则,线粒体水肿,嵴消失,局部膜破裂,内质网减少,分泌颗粒极少或消失。25%生大豆组獭兔胰腺组织结构发生异常变化,而豆粕组和化学钝化大豆组正常。  相似文献   

4.
研究用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提供蛋白营养源,建立无鱼粉仔猪高效饲粮配方。试验选择30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240头,按血缘、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在含有等量膨化大豆的日粮中将发酵豆粕设4个梯度,即A1组5%、A2组10%、A3组15%、A4组20%;按等氮替代原则在含有等量发酵豆粕的日粮中,膨化大豆相应设4个梯度,即B1组6.94%、B2组13.88%、B3组20.83%、B4组27.77%,配制成8种仔猪日粮进行饲养试验。仔猪30日龄断奶后即开始试验,试验分前期和后期各2周,至58日龄时结束。结果表明:试验前期,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有显著提高(P<0.05),料肉比得到改善(P>0.05),腹泻减少;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有下降的趋势(P>0.05),并且膨化大豆用量过高时腹泻加重。试验后期,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肉比得到改善(P>0.05);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日增重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前期筛选出的无鱼粉饲料配方使仔猪日增重为326.03g,料肉比1.34;后期筛选的配方使仔猪日增重为558.77g,料肉比1.40,有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选择健康、平均体重为1 544.2±114.8g的美系力克斯青年兔50只(公母比例为1:1),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单笼饲养.5个组日粮中分别添加25%的生大豆、25%化学钝化大豆、25%热处理大豆、25%豆粕和13%生大豆 12%豆粕,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束时,从每组随机选出3只公兔进行屠宰,宰前称其活重,心脏采血,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测定有关内脏器官重量,计算器官重与体重之比.结果表明:生大豆及不同加工处理大豆饲喂力克斯青年兔,血液生化指标在5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胰腺重、肝脏重、肾重、脾重及其与体重之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消化和血液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64头断奶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含29%常规和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日粮。结果表明:饲喂2种日粮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总能、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与酸性洗涤纤维等养分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饲喂抗草甘膦豆粕日粮断奶仔猪的血液学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常规和转基因豆粕对断奶仔猪的营养学效价和饲用安全具有实质等同性。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32头25日龄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A、B组,A为试验组,B为对照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鱼粉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用大豆浓缩蛋白部分取代鱼粉。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试验期为45d。试验结果显示:在25日龄断奶仔猪饲粮中用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可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采食量(P<0.05)和饲料利用率(P>0.05)。  相似文献   

8.
饲粮蛋白源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选用64头25日龄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A、B、C为试验组,分别用猪肠膜蛋白粉(DPS)、大豆浓缩蛋白(SPC)、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SDPP)部分取代基础饲粮的鱼粉;D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玉米-豆粕-鱼粉)。试验从仔猪25日龄断奶开始,70日龄结束。结果显示:试验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比对照组高13.18%(P<0.05);A组、C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1.53%(P<0.05)、4.43%(P<0.05);B组和A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C组,分别高8.38%(P<0.05)、6.80%(P<0.05)。B组日采食量比对照组高4.82%(P<0.05),A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日采食量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料肉比有降低的趋势(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大豆浓缩蛋白、猪肠膜蛋白粉、猪血浆蛋白粉对早期(25日龄)断奶仔猪的饲喂效果均优于鱼粉,且大豆浓缩蛋白、猪肠膜蛋白粉对仔猪日增重的改善幅度大于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糖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葡萄糖、蔗糖和甜味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健康和体重相近的128头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乳清粉型基础日粮;处理1、2组分别以4%葡萄糖、蔗糖代替乳清粉;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50mg/kg糖精钠型甜味剂。试验共14d。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间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腹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葡萄糖组在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上有较大优势,饲料增重比显著小于蔗糖组(P<0.05)。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4%葡萄糖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替代乳清粉能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幼兔增重,1990年5—8月我们在农户中对幼兔日粮添加■乙醇及福美多进行了试验研究。随机选28日龄断奶健康幼兔68只(獭兔39只,加利福尼亚兔29只),依断奶体重分为3组.1组为基础日粮组(22只),平均体重286.18g,2组为基础日粮+0.907g 福美多/kg 饲料(20只),平均体重313.15g;3组为基础日粮+0.1g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4):40-45
旨在探讨精氨酸(Arg)或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35 d哺乳期母獭兔繁殖性能及断奶幼兔生长性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哺乳期母兔45只,随机分为5组:基础日粮组(对照组)、基础日粮+0.3%Arg组(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6%Arg组(试验Ⅱ组)、基础日粮+0.03%NCG组(试验Ⅲ组)、基础日粮+0.06%NCG组(试验Ⅳ组),试验期35 d;选取35 d断奶体重相近健康幼兔100只,分为5个组,饲喂日粮和母兔组一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试验Ⅱ、Ⅳ组母兔体重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再次受胎率Ⅱ组最好;哺乳仔兔21 d、35 d个体重,试验Ⅱ、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断奶幼兔试验中,各试验组末重、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的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料重比无差异,试验Ⅰ、Ⅳ组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哺乳35 d的各试验组仔兔血清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而断奶幼兔在试验21 d时,试验Ⅲ、Ⅳ组血清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粮添加精氨酸或NCG能维持母兔体重,提高哺乳仔兔个体重,并能提高断奶后幼兔个体重、平均日增重及降低料重比,且NCG能提高断奶后幼兔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饲料工业》2017,(20):34-38
试验研究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抗氧化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选择280头(21±2)日龄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按体重一致性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10头。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以4%、8%和12%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等蛋白替代去皮豆粕,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含8%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能够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升仔猪血清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P0.05),以4%或8%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后,仔猪血清丙二醛有降低趋势,可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有提高血清总蛋白的趋势。研究结果提示,在断奶仔猪尤其是断奶两周内仔猪日粮中以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有较好的饲喂效果,替代量为8%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选择18日龄杜长大仔猪(未去势)16窝,按窝平均体重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窝。参试猪均于21日龄断奶。试验1、2、3、4组仔猪全价饲粮的大豆蛋白源分别为膨化全脂大豆、膨化豆粕、膨化去皮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各试验组饲粮营养水平一致,重点考察不同大豆蛋白饲料对仔猪断奶后第1周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为1周。结果表明,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为73.36g,与试验3、1、4组相比分别提高27.29%、17.38%和6.50%;料重比为2.05,分别降低45.48%、12.39%和18.33%;腹泻指数为1.33,分别降低60.06%、55.67%和64.53%。虽然统计分析均差异不显著,但可见膨化豆粕在提高仔猪断奶早期生长性能方面优于其它大豆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160头体重7.0 kg、(25±1)日龄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按照等能等氨基酸配制饲粮,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0.50%、19.50%、18.50%和17.50%的饲粮。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9.50%、18.50%、17.50%时,随着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的降低,仔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0.05);仔猪料重比有升高趋势(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0.50%、18.50%时,仔猪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粗蛋白质为19.50%时,小猪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最佳。2)经济效益,小猪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在当时的饲料原料价格行情下,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50%组最低(4.40元),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7.50%组最高(4.54元),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9.50%组(4.41元)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50%组(4.40元)接近。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9.50%时,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不同粉碎粒度的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26~28日龄断奶(7.9±0.7)kg杜×长×大健康仔猪80头,按体重、性别相同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各个处理组采用相同的日粮组成,对照组饲喂含常规粉碎豆粕(目标粒径为750μm)的日粮,处理1、2、3分别饲喂含目标粒径为150、30、6μm豆粕的日粮。结果表明:使用粉碎粒度低于30μm豆粕的日粮提高了断奶仔猪日增重(P<0.05),明显提高采食量(P>0.05),降低饲料增重比(P<0.05),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频率;使用粉碎粒度低于30μm豆粕的日粮提高断奶仔猪日粮氮、磷表观消化率(P<0.05),改善能量消化率(P=0.063)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P=0.082),显著提高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粉碎粒度低于30μm的超微粉碎豆粕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的消化效率,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了豆粕作为蛋白质营养源的生物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不同大豆肽水平对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接近(7.68±1.08)kg的25日龄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44头,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处理1组(添加5 g/kg大豆肽)、处理2组(添加10 g/kg大豆肽)和处理3组(添加20 g/kg大豆肽),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大豆肽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可分别达到98.33%和84.38%;处理1组、2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也降低了饲料增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2、3组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浆IgG、IgM、IL-6和IFN-γ含量(P0.05)。由此可见,大豆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饲粮中添加大豆肽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增重比,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饲喂吉戎兔效果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选取胎次相同,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60~66日龄健康吉戎幼兔1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颗粒饲料,对照组饲喂粉状饲料。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束测定2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测定日粮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颗粒饲料组比粉状饲料组提高了9.57%;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颗粒饲料组比粉状饲料组降低了13.13%;颗粒饲料组与粉状饲料组的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了9.01%、5.00%,粗纤维消化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了31.87%。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通过玉米和小麦与豆粕和菜籽粕营养成分的研究,分析研究玉米或小麦型日粮中添加菜籽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中菌群数量的影响。选取(21±1)d杜×长×大断奶仔猪480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各组分别饲喂以玉米-豆粕、玉米-菜籽粕(20%菜籽粕替代豆粕)、小麦-豆粕和小麦-菜籽粕(20%菜籽粕替代豆粕)的日粮,试验共进行4周。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对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末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仔猪断奶后1~14 d,小麦-菜籽粕型日粮组耗料增重比显著高于玉米-豆粕型日粮组(P0.05);仔猪断奶后15~28 d,玉米-豆粕型日粮组能量和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小麦型日粮组相比,玉米型日粮组显著提高了粪中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含量(P0.05),但小麦型日粮组粪中梭状芽胞杆菌含量表现为最高(P0.05)。结果表明:玉米或小麦型日粮中添加20%菜籽粕替代豆粕可提高断奶仔猪饲料利用率,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及粪中微生物菌群的表达量,对仔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饲养和屠宰试验研究了用大米代替玉米生产袋装流质饲料的可行性以及流质饲料对早期断奶仔猪消化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方可用大米代替玉米生产早期断奶仔猪袋装流质饲料,大米-大豆型流质饲料可降低胃内pH值并提高消化道内蛋白酶活力,大米-大豆型流质饲料组仔猪全期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组相比分别提高14.22%和8.93%,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如何进一步延长早期断奶仔猪袋装流质饲料的保质期和防止大米淀粉的返生方面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膨化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国产膨化机对全脂大豆的适宜膨化条件参数,选用平均体重 33.33±2.50kg的长白×约克夏×北京黑三元杂交商品猪 42头,配对分为 3组,每组14头,每个处理7个重复。日粮按养分含量相同的原则配制,以豆粕 豆油日粮为对照,分别用6%的135℃和145℃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对照日粮中5% 的豆粕和1% 的豆油为试验日粮,检测膨化全脂大豆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采食135℃和145℃膨化全脂大豆日粮猪的日增重分别提高6.8% 和8.8% ;采食量分别增加4.2% 和2.9% ;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消耗分别减少2.5% 和5.7%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