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转基因技术及其发展状况备受世人的瞩目,本文就转基因植物的产生,转基因植物的推广应用现状,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研究的态度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未来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在农杆菌介导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杆菌介导植物转基因中常用抗生素包括抑茵剂和选择剂两大类。两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不同。抗生素通常抑制植株的再生,也有较多的研究结果证明抗生素促进外植体的生长与分化。除用于筛选转化体或筛选转基因成株外,选择剂还用于鉴定转基因植物种子纯度、对转基因植物后代进行遗传分析。重点综述了农杆菌介导植物转基因中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及选择剂应用范围与方法的新进展,并讨论了抗生素在植物转基因中的安全性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植物向环境释放后町能带来的生态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安全性问题成为阻碍转基因植物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安全性提出的必然,以及转基因植物释放后对植物本身和生态环境有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对转基因植物的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对植物转基因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概述了目前转基因植株的实际应用、新性状的获得及植物转基因的常用方法 ,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探讨了植物转基因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技术日益成熟,而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相对滞后,其中转基因林木基因漂移研究尚处于空白。花粉传播是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发生转移的主要途径。文章对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林木开花散粉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了目前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结合我国竹类植物研究现状,探讨了转基因技术在竹类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最近,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培育了一种转基因植物。这种植物能在盐碱性超过普通盐碱地2倍的环境下正常生长,而不致出现生命受阻现象。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它比普通植物生长势强过数倍。真正抗盐碱的转基因植物@佟永宏  相似文献   

8.
植物抗虫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转基因植物商品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前景及潜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对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基因工程技术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诞生以来,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可以预言,在二十一世纪,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必将带来深刻的革命。 改良植物品质 自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仅在美国就有涉及48种不同植物的3000多例转基因植物获得成功,并进入田间试验。其中涉及品质改良的占21.4%。包括蕃茄、大豆、小麦、水稻、玉米、土豆、西葫芦等一些主要的粮食和蔬菜品种在内,有近30种转基因植物已经准许商业性种植。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方便地改变油料作物的油脂组成及含量,以使其更加适于食用或加工的需要。如通过导入硬脂酸-ACP脱氢酶的反义基因,可使转基因油菜种子中硬脂酸的含量从2%增加到40%。而将硬脂酰CoA脱饱和酶基因导入作物后,可使转基因作物中的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的含量有所下降,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则明显增加,其中油酸的含量可增加7倍。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也可以改变植物淀粉组成及含量。植物中淀粉合成酶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中之一是结合在淀粉颗粒上的称为GBSS。在马铃薯上成功地利用淀粉合成酶GBSS基因的反义基因抑制了该酶的活性,使反义转基因马铃...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学在抗虫基因克隆、抗虫基因工程微生物、抗虫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昆虫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导入抗虫基因的欧洲黑杨苗文新最近,中科院微生物所和中国林科院的科研人员合作,成功地把一种抗虫基因导入欧洲黑杨树中,获得了转基因抗虫植株。经试验,这种转基因欧洲黑杨可使舞毒蛾和杨尺蠖死亡率高达100%,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自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  相似文献   

12.
毛白杨转基因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均宝  卜学贤 《林业科学》1995,31(2):181-184,T001
毛白杨转基因植株的研究郑均宝,王峰,刘群录(河北林学院保定071000)卜学贤,陈维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关键词毛白杨,R1000和R1000(PTVK85),生根能力,生长量,形态变化农杆菌(Agrobacterium)对植物的...  相似文献   

13.
林木基因工程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林木基因工程的研究发展以及国内外现有的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估和管理概况,强调了对转基因林木的评估标准和管理措施应结合林木自身特点逐一进行,以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基因污染为重点。对我国转基因林木生物安全的评估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杨树转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是重要的栽培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因工程的重要模式植物。杨树转基因研究可以打破种属限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是对杨树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进行该方面的工作,本文介绍了杨树转基因涉及到的抗虫、抗除草剂、木材材性改良、抗逆、抗病、激素调控、开花调控和植物修复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了影响杨树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杨树转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希望能为后期从事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云 《森林与人类》2005,25(6):84-89
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新方案。科学家培养出各种能吸收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常规植物或转基因植物,让它们把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集中到茎叶中,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16.
女贞(Ligustrun lucidum Ait)具有很强的防风、滞尘抗烟功能,是重要的城市绿化常绿阔叶树种之一。在山东受地域及气候的影响,该树种常常产生冻害,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效果。近年来,转基因技术为解决植物耐寒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报道的有大豆、烟草、毛白杨等植物,通过应用转基因技术改变了某些生理特征。这些植物在转基因过程中,通常都要进行抗生素压力的确定,然后进行抗性筛选。女贞转入抗寒基因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将抗寒基因成功转入女贞做好准备,我们进行了女贞对协迫试剂的抗性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分析技术,分析了田间试验已达8年的转Sac B基因的银腺杂种杨的基因稳定性,并对其林地和非转基因林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群落植物种结构数量特征分析。PCR分析表明:Sac B基因仍然存在于转基因植株中。群落植物种结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转基因林地和非转基因林地植物群落植物种组成相近且种频度、个体数量和生物量均呈相同的变化规律,以1年生植物占优势,多年生植物种已有侵入。转基因林地与非转基因林地植物群落植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性的为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的为Simpson优势度指数。说明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林内植物多样性尚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转基因生物,尤其是转基因作物的不断推广,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论述了近年来转基因生物对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增多,自然环境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有害重金属,它们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植物修复技术以其经济、高效、清洁、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成为净化环境污染的有力手段。方法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强化植物净化环境的能力,为植物修复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主要从转基因植物对重金属Hg、Se、As、Cd污染修复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ptc-miR213是在构建盐胁迫条件下青杨microRNA文库中发现的,预测其靶基因为MYB4、PP2C、蛋白激酶等,其中MYB家族与植物的耐盐性密切相关。为了探索ptc-miR213在植物盐碱胁迫应答方面的作用,实验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2300-ami213,经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拟南芥,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RT-PCR分析表明amiR213在转基因拟南芥中能够超量表达。本研究为分析ptc-miR213及其靶基因参与植物盐碱胁迫应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