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当前国内玉米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的是以正常细胞质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种为主,和各研究单位又正在不断地加速研究和发展雄性不育细胞质利用的情况,三年来我们用来自国内16个省,市、自治区的181个小斑病菌的菌株,在77个包括 T.C.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正常细胞质自交系中,初步选出了包括有 T.C.S.N(正常)四种类型细胞质的8个自交系(T 单412—2,Tcl03,Cva35,C 二南二四,Ms344,Ms05,辽马43,二南二四),建议作为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试用的鉴别寄主。应用这一套寄主,按不同菌株在寄主上的反应,用产生的坏死型病斑,萎蔫型病斑的级别数量和病斑的长度来衡量抗、感表现,可以区分为16个生理小种,并建议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小种”,在小种代号前冠以简写的“中”字样。目前用这套寄主测试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98个菌株的结果,已出现12个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2.
从国内8个省、市、自治区67个县区收集的84个小斑菌标样,在三类细胞质(T 型和 C 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及正常可育细胞质)的7种玉米上接种的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小斑菌的群体中确实存在能使 T 型、C 型和正常细胞质玉米高度致病并具有专化性的类群,可以分别命名为不同的专化小种。在相同核背景下,细胞核和细胞质对小斑菌侵染的抗、感反应中,没有看到相互间的关联。研究任何一种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只能以本地区的病原菌和赖以生存的寄主植物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为着眼点。因为任何一种在病原菌方面出现的生理分化现象,都是与它赖以生存的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4.
研究相关种内控制有性机制的遗传体系,可以对进化的方向和形式提供重要的信息。研完交配机制中,遗传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确定属内各个种的进化地位和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种间杂交的频率和程度,以及种间杂交和种内交配可育也有利于进行生物评定。本实验通过D.maydis种内交配和D.maydis与D.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结果,对D.carbonum的分类地位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5.
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的8个菌株在感病的T型雄性不育玉米杂交种PA887×B14 T—cms上经历了一个分生孢子世代,而后在抗病的正常(N)细胞质杂交种Pioneer Brand 3306N上经历了6个连续的分生孢子世代。每一世代有一部分保存在干燥的叶片中。每个菌株第1代(T_1)和第7代(N_6)的相对病害效能(单位接种体的病斑数量),病斑大小和孢子形成,在T—cms杂交种上进行了比较。对每个菌株来讲,玉少有一个适应性属性发生显著地降低。对5个菌株测定了它们在N杂交种上2代(N_2)或10代(N_(10))以后,在T—cms杂交种上2代(T_2)的影响。有些菌株在N杂交种上10代当中丧失的病害效能,经过两次继代培养后在T—cms杂交种上又部分地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6.
根据 A.L.Hooker 等提出的鉴别玉米小斑病菌 T、O 两个生理小种的方法与标准,本试验供试的5个菌株(3个来自我国,2个来自美国)中,有2个菌株(51号和1221号)属于 O 小种,1个株菌(1220号)属于 T 小种,其余2个菌株(4号和41号)既不属于 O 小种,也不属于 T 小种。因此,鉴别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需要另建立一套新的方法与标准。小斑病菌的菌核形成和分生孢子梗上着生的孢子数,不是小种和菌株的稳定性状,不能作为鉴别生理小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iohilum turcicum)的相互关系中,小斑病菌可强烈地抑制大斑病菌的生长,在PDA培养基上可形成明显的抑菌区,在玉米植株上能减少大斑病病斑的数目,病斑变小,产孢能力也降低。玉米小斑病菌对大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因不同菌株的组合而异,抑制作用的强度也随不同接种方法和培养条件而变化。根据小斑病菌对大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合小斑病菌对温度较易适应的特性,初步推断我国春玉米区有逐步发展为小斑病常发区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将不同来源的玉米小斑病菌先在不同抗性玉米自交系后在感病的自交系幼苗上分别连续继代培养21代和5代的结果,所有菌株的寄生适合度属性如产孢量(SP)、病斑长度(LL)和侵染效率(IE)均有提高,潜育期(IP)的时间则缩短,这种变化在同一自交系上随继代代数的增长而愈甚。此外,不同属性的变化程度也不同,到21代时,SP、LL、IE 提高和 IP 时间缩短的组合率分别是72.2%、33.3%、47.2%和8.3%,这反映了控制属性的遗传基础存在差异。多数组合在感病自交系上培养5代后仍能保持前21代时所获得的变化特点,这说明属性的变化是不可逆的遗传变异,从而导致病原菌种内群体的组成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抗病性的稳定和持久。系统聚类法的分析说明,单独用某一属性来标志寄主的抗病程度有片面性。属性间只有 SP 和 LL 的相关程度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相关种内控制性有机机制的遗传体系,可以对进化的方向和形式提供重要的信息。研究交配机制中,遗传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确定属内各个种的进化地位和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种间杂交的频率和程度。以及间杂交和种内交配可育也有利于进行生评定。本实验通过D.maydis种内交配入D.maydis与D.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结果。对D.carbonum的分类地位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玉米小斑病菌在 PDA 平面培养基上常出现菌落局变(saltation)。从局变区菌丝分离获得的局变菌株及其后代仍保持对玉米的致病力。多数局变菌株的致病力增强,并且到第5代时仍能保持第1代时的致病强度。局变菌株的致病力与产孢量没有相关性。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速度与对玉米的致病力也没有相关性,但与产孢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从保康县征集18份玉米材料,播种在武昌病圃(人工接种)和保康育种圃(自然发病),异地鉴定玉米对大,小斑病的抗性,进而在本院温室对两地病原菌作生理分化测定。结果表明,两地对小斑病抗性基本一致的材料有13份;保康小斑病菌是O小种,两地大斑病菌都是生理小种一号。  相似文献   

13.
来源于小斑病菌同一菌株、同一菌落的不同单孢系和同一病斑的不同单斑系,无论在当代或后代,在菌落生长速度,拟菌核和菌落局变的出现产孢力及分生孢子和菌落的形态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互相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单孢系和单斑系继代培养到10代以后,多数性状有显著变化,特别是产孢量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失去产孢力,但两者后代所致病斑长度的变化不大。另外,能否产生菌核及每根孢子梗上产生孢子的数目,不是菌系的一个稳定性状。经50代继代培养结果,单斑系后代性状变化比单孢系稍小、而较稳定,因此在研究小斑病菌、包括研究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采用单斑系来代替单孢系比较有利。应用人工培养基上的培养物以不超避10代为宜。  相似文献   

14.
将hrpB2基因作为检测靶标,根据hrpB2基因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HB2F2/HB2R2,用此特异引物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菌株中扩增出29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参试菌株和甜瓜组织的PCR反应结果为阴性,灵敏度试验证明可以检测到103CFU/ml靶标菌体。对市售的17个品种的甜瓜种子进行PCR检测,其中4个品种检测出携带有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将hrp基因作为靶标,为快速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致病毒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圆斑病菌1号和2号生理小种均能产生对寄主具有选择性的致病毒素(HC—毒素)。根据HC—毒素处理玉米根冠细胞后细胞的死亡情况,能较确切地反映如同分生孢子接种结果一样的抗感反应。HC—毒素的生物测定以根冠细胞测定法较精确。测定不受光照影响。培养基中性偏酸有利于活体外培养获得毒素作用较强的滤液。  相似文献   

16.
通过4年的田间与室内试验,证实玉米C群中的CI亚群(cms-C)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专化感病,而CⅡ亚群(cms-RB)和CⅢ亚群(cms-ES)则不严重感病。这表明CⅡ和 CⅢ两个亚群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玉米小斑病(Helminthos porium maydis)是一个世界性的老病害。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俞大绂先生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江苏等地就已观察到此病,并于1933年发表详细的研究报告。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病害发生得不太严重,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1944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农业试验站从天然杂交的玉米品种金黄六月中发现雄性不育株,后将这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定名为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以“T”Cms表示)。  相似文献   

18.
通过4年的田间与室内试验,证实玉米C群中的CI亚群(cms-C)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专化感病,而CⅡ亚群(cms-RB)和CⅢ亚群(cms-ES)则不严重感病。这表明CⅡ和 CⅢ两个亚群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防治玉米小斑病有效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含药培养基平板表面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啶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9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EC50值均低于1μg·mL-1,百菌清和代森锰锌的抑制作用较差,EC50值分别为7.607 5、12.067 1μg·mL-1。百菌清、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氟啶胺、异菌脲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EC50值分别为0.356 5、0.452 3、1.709 3、2.976 3、37.579 5μg·mL-1,而其他DMIs类杀菌剂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差,EC50值均高于160μg·mL-1。此外,接菌前2h喷药,50%异菌脲SC 1 000倍液、75%百菌清WP 600倍液、80%代森锰锌WP 1 000倍液和50%氟啶胺SC 2 000倍液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玉米小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不同培养pH值条件及不同营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病菌菌丝生长量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以PDA+VB1培养基培养的菌丝其生长速率及产孢量最大;②菌丝在30 ℃下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病菌孢子在25 ℃下萌发速度最快;③病菌菌丝在pH值为8时,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也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