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峰地区一次大暴雨多普勒雷达中小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7月23日赤峰市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雨过程,12h内降水量77.5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1%.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常规资料对这次暴雨回波结构特征、中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涡、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下,影响赤峰市区的大暴雨回波系统主要是多单体和超级单体对流云团.  相似文献   

2.
宋堃 《北京农业》2013,(30):160-161
利用各种常规资料,分析了2012年5月12日江西省高安市大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物理量等。短波槽、切变线、中低层低涡等是此次大暴雨天气环流背景,低层急流为暴雨输送了大量水汽;中低层正涡度带及上升气流的东移引发强降水的产生;假相当位温高值区移入有利于该处大暴雨出现等;Tbb低值区与强降水区吻合,可用于反映大暴雨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桂春  宋若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33-1833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对2010年7月19~22日发生在辽宁地区的区域性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涡、副热带高压是此次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低涡、高空槽、切变线是产生大暴雨的动力机制。大暴雨与低空急流有密切的关系,低空急流是通过中尺度脉冲的形式向下游传播动量、热量和水汽,充足的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  相似文献   

4.
利用2020年8月23—24日廊坊市降水实况资料、MICAPS常规气象资料、地面加密观测等资料,对廊坊地区一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是典型的低槽冷锋类暴雨,过程中行星尺度影响系统是南亚高压北侧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为高空槽、低空低涡、切变线和冷锋等,中小尺度系统是较...  相似文献   

5.
一次冷式切变线引发区域性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英  王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69-4670,4722
应用常规资料、自动站雨量资料等,对2009年5月9~10日发生在鲁西北和鲁中北部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层冷式切变线是引发大暴雨的主要系统,暴雨主要产生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低空冷式切变线右侧以及低涡的东北象限。副高西侧的西南急流建立起从南海到华北中部的水汽通道,为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暖湿空气和能量,也是低层切变线长时间停滞的必要条件。地面锋面气旋则是暴雨开始的启动机制,锋后东北湿冷空气与西南暖湿空气在山东上空交汇,促使对流发展和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  相似文献   

6.
蔡春园  沈桐立  丁治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903-12906,12912
采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08年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高分辨率资料进行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高、低空急流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西南低空急流不但是产生暴雨所需的水汽输送带,也是造成暴雨强对流所必需的位势不稳定能量的输送者。水汽分析表明,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与强降水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能量分析表明,高能舌前部、能量锋区南缘靠近能量锋区处和低空急流左前方三者叠加的区域是暴雨的易发区;高、低空急流及低涡切变线是此次暴雨的动力触发机制,一方面,高层负涡度的辐散和中低层辐合相叠置,使气旋和中尺度低涡切变线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低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使降水得以维持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庞丽英  李娇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04-10608
采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3年7月1~2日铁岭地区出现的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00和850 hPa低涡、切变线使中低层辐合加强,形成较强的动力和水汽辐合;副热带高压稳定加强与不断加深的高空槽共同作用,导致副热带高压后部深厚的暖湿气流与西风槽前冷空气在本交绥,加强了垂直切变,对铁岭地区暴雨、大暴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华北气旋是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类型,低空急流、切变线、深厚的湿区、强而深厚的上升运动为此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热量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8.
邓凯 《安徽农业科学》2023,(18):197-202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FY4卫星红外云图、雷达回波、EC细网格(0.25°×0.25°)等多模式预报资料,对2022年6月4日孝感市一次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孝感市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是中低层切变线特别是850 hPa切变线,在500 hPa东北冷涡及其配合的低槽引导冷空气经东路南下的作用下,暖式切变线向冷式切变线转换过程中,暖式切变线暖区内对流云团发展和冷式切变线上对流云团再次发展而产生的。此次孝感市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预报失误,是由于EC细网格模式对大尺度环流形势如东北低涡、主要影响系统如低层切变线的预报误差,多模式不同时效的降水量预报均偏小、同一时效不同模式预报一致性较差,以及预报员对数值预报模式预报产品的过于依赖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刘学萍  栾东红  于善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27-17530
[目的]分析2009年7月和2010年7月烟台西北部2次局地大暴雨过程。[方法]选取2009年7月和2010年7月烟台西北部2次局地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和非常规天气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雷达回波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次大暴雨过程均为局地对流性强降水,暴雨落区均位于烟台西北部地区,且均有200 mm以上强降水中心;2次大暴雨过程均受副高和切变线影响,暴雨区均与588 dagpm线位置、西风带低槽、切变线的位置密切相关,是较为典型的副高边缘暖湿气流与西风带低涡、切变线共同作用引起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低空西南急流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大暴雨发生在水汽通量散度中心附近;K指数对大暴雨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大暴雨发生在K指数高值附近,2次大暴雨过程的K指数≥34℃,均接近于暴雨落区K指数≥35℃指标;2次大暴雨过程在0.5°仰角的反射率因子最大回波强度均为55~60 dBz,带状强回波自南向北经过半岛西部地区,形成列车效应。数值预报产品对局地大暴雨的预报也有重要的参考依据。[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大暴雨预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郭一波  张燕  李帅帅 《北京农业》2013,(18):133-134
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山西晋城的区域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产生于西低东高的环流场中,是在西北涡、中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等有利的天气形势下产生的,低层风向切变、风向辐合、中尺度切变线均有利于晋城地区附近不稳定空气的抬升,而地面冷空气的入侵是对流天气产生的主要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常规资料、卫星云图产品,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16年7月25—26日铁岭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7月25—26日铁岭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稳定维持的贝湖低涡,受东部阻塞高压影响,使低涡底部槽加强,不断分裂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后部深厚的暖湿气流在辽宁北部交汇,导致铁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对流层中低层的切变线、急流和强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了天气动力条件;地面气旋和两高之间强辐合场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造成铁岭暴雨、大暴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7,(14):60-61
本文利用遵义市区域自动站资料、高空实况资料及物理量场资料分析了2012年7月11日到12日遵义市区域性大暴雨天气。结果表明:500h Pa高空槽东移带动低层700h Pa低涡和850h Pa切变线东移为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过程期间地面辐合线在南部至东北一带维持;中低层及以下为高温高湿区,为过程提供充足的潜在不稳定能量。对所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此次暴雨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是全市受低压控制,无冷空气影响,副高稳定维持,致使低层低涡在川东与重庆西部交界区域稳定维持,造成区域性强降水。  相似文献   

13.
冀翠华  吕哲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86-189,192
利用MICAPS天气图、地面加密观测资料、雷达产品以及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19日河南开封出现的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特征、雷达回波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过程中,高空槽配合低层低涡、切变线、地面倒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西南低空急流的加强北抬,提供了较强的热力不稳定条件;偏东和偏南超低空急流向暴雨区输送了充沛的水汽;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系统则是主要的抬升触发机制,辐合中心的位置与局地大暴雨落区对应较好.雷达速度场上0.5°仰角逆风区的出现,为暴雨及时预警提供了有利判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风云卫星资料以及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5年8月16~18日发生在南充的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进行分析,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低空切变线及前期不稳定能量释放引发强对流天气;第2阶段为西南低涡影响,影响时间较长。此次西南低涡生成属于高原切变类,低涡首先出现在500 h Pa切变线南侧下层的850 h Pa,后垂直发展到700 h Pa,深厚阶段正涡度柱伸展至400 h Pa,呈自下而上的近垂直结构。在西南低涡维持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云团是这次暴雨产生的重要系统。南充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之低层辐合中心与西南低涡伴随的低空急流耦合发展,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和维持,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动力作用。南充受西太平洋副高西侧持续的西南低空急流带来孟加拉湾的充沛水汽,且中低层南充一直处在水汽辐合上升区域,有利于水汽的垂直输送。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7月22日晋中市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和低涡切变是大暴雨天气主要影响系统;作为水汽和能量的输送带,低空急流在大暴雨天气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低空急流分别向晋中市输送大量的水汽,为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500 h Pa高空中的槽线分别在关中和陕南西部与700 h Pa高空处的切变线几乎重叠,之后在晋中市形成风向、风速的强辐合区,强烈的上升运动为大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6.
王晶晶 《现代农业科技》2015,(3):259-260,263
利用常规资料、EC数值预报产品和T639物理量场分析以及自动站资料,对2014年7月12日信阳市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暴雨产生前期信阳市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北侧,不稳定能量大量积蓄。11日20:00低涡横槽转竖,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冷暖平流在信阳市上空交绥。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冷空气补充南下,使得切变线在信阳市上空长时间维持,从而形成这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6月25日邵阳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T213数值预报资料和卫星云图等,对发生在邵阳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是在欧亚中高纬度两槽一脊型的环流形势中产生的,槽线和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700hPa的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850和500hPa的水汽来自南海;大暴雨发生前,低层有较强的水平能量输送和较强的能量积聚,同时整个暴雨区的大气运动由下沉运动转变为上升运魂;中低层Q矢量的辐合和大暴雨的落区、发生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与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完全一致,“抽吸作用”和反馈作用对大暴雨的形成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面、高空实况观测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6月19日甘肃陇东南区域性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湿位涡理论对此次大暴雨发生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中,甘肃陇东南处于副热带高压系统西侧偏南暖湿气流中,700 h Pa有16 m/s低空急流,在陇东南与东移南压的西北冷空气形成切变线,是造成陇东南这次区域性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的正涡度中心范围内产生了-30.9×10-3 h Pa/s强上升运动,与之对应的强降水落区有-20.6×10-5 g/(cm~2·h Pa·s)的水汽通量散度的大值区,在暴雨区上空形成充沛水汽辐合和深厚的湿度层结,700 h Pa比湿达10 g/kg以上,以及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为此次大暴雨提供了动力、水汽和能量条件。此次暴雨的触发机制是低层中尺度切变线的发展、偏南急流的增强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大气抽吸作用[1-4]。19日20:00至20日2:00,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沿700 h Pa切变线发展北移,最终与高原上冷锋云系合并成大范围降水云系,表明此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中小系统,是此次大雨过程中降水强度大、雨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刘青云 《北京农业》2014,(24):138-13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对海南省保亭县2013年7月28日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高空短波槽、低层切变线及低涡是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涡系统不断加强且稳定少变,暴雨区位于高空冷温度槽及低空暖脊之间,水汽充沛,热量不稳定,有利于对流活动发生发展;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线状回波带及回波带中超级单体形成“列车效应”,强降水时段回波顶高与强雷暴出现时段基本一致;而且红外云图中较宽广的低涡云系的发生演变过程与强降水过程的变化趋势也有很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各种常规资料,分析2012年5月11-12日发生在湖南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经诊断分析发现:短波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等是造成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850hPa以下低层西南气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冷平流配合其上暖平流。同时,地面弱冷空气入侵诱发地面倒槽中辐合线;加上当位温高值区的影响是暴雨发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