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蓄墒灌溉 棉田冬季农闲时灌溉能蓄足墒情,第2年播棉时可确保一播全苗.如果冬季棉田未浇,又遇雨雪少、春旱严重,可在播种前20天春浇蓄墒.地膜覆盖的棉田,应在播前10余天灌溉,并及时覆盖地膜.  相似文献   

2.
一、蓄墒灌溉 亦称储水灌溉或播前泡地。春灌主要为蓄墒,一般较冬灌蓄墒量大。春灌时间务必于播前20日左右结束。如灌水时间稍迟,或遇连阴雨天气,会因墒情过大而降低地温,影响播种出苗。……  相似文献   

3.
不同降雨年型冬小麦生长前期的田间水量平衡与节水灌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低平原水资源匮乏和气候变异大的特点,观察分析了该区冬小麦的耗水特征。根据降雨量及其时空分布,从田间水量平衡和节水出发,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冬小麦拔节前(包括拔节期)的适灌期和灌溉定额。结果表明:根据夏季和播前降雨确定小麦播前造墒灌水量可节水约20%;小麦拔节前主要消耗0~50cm 土层的水分,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3,为150mm 左右。在造墒播种的条件下,拔节前常年麦田土壤水分基本维持平衡,提倡不浇冻水,春一水应推迟到拔节期灌溉;推迟春一水的灌溉时期可减少前期灌溉次数,降低全生育期灌水定额,提高水分利用率,但同时降低分蘖成穗率,可通过适当增加播量来弥补。每次的灌水量应在60mm 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 黑龙港地区棉花产量处于中低产水平。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是一旱一薄,旱是主要的。常年旱地棉占棉田面积的三分之二。为此,搞好旱地棉栽培,提高单产是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的主要措施。一、耕地造墒、浅耙保墒。全区旱地棉田能浇一次底墒水的面积占一半以上。为提高造墒保墒效果,进行了多次对比调查,结果是:①播前耕层土壤含水量是随造墒时期的提前而降低,但不明显。②无论晚秋还是春季造墒的棉田,均以先耕后浇的保墒效果好。②冬灌棉田早春又采取顶凌耙地,化冻后镇轧,而后浅耙的措施,有利于土壤下实上虚减少水分蒸发,保墒效果好。春灌棉田浅耙比深耙(2寸)的保墒效果好。所以,不论冬灌还是春灌的棉田,春季都应浅耙,以提高保墒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明 《农家致富》2012,(1):29-30
许多棉农不注重棉田冬季管理,习惯于春季播前春耕、春灌。实际上,"冬季整好地,来年好种棉;冬闲浇好地,种棉不费力;冬耕加冬灌,虫少棉高产"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一项重要经验。冬耕棉田冬季深耕,不仅可以将部分生土翻出,使地表杂草及作物残体埋于地下,疏松后的土壤还能提  相似文献   

6.
<正>1播前管理技术规程视墒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差,可以提前浇好麦黄水,为玉米播种提前造墒。若未能提前造墒,可在玉米播种后浇蒙头水。前茬作物收获使用具有粉碎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留  相似文献   

7.
鄂北岗地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蓄墒期、失墒期和振荡期)和垂直变化(活跃层、富水层和缓慢变化层)。透墒雨标准与土壤干湿程度有关,伏秋时节遭遇持续少雨天气或出现重度干旱时,透墒雨量级最高。透墒雨大小是灌溉预报模型的重要参数,结合土壤准耗散和有效降水可建立鄂北岗地旱地灌溉日期及灌溉量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8.
1播前管理技术规程 视墒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差.可以提前浇好麦黄水,为玉米播种提前造墒。若未能提前造墒.可在玉米播种后浇蒙头水。  相似文献   

9.
许多棉农不注重棉田的冬季管理,习惯于拔完棉柴后即放任不管,第2年播种前再统一耕地造墒,认为这样省工省事,易于保苗。实际上,冬季是棉田管理的重要时期,清理棉田、深耕、灌水等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该技术在地膜覆盖、滴灌栽培条件下,春季通过膜下滴灌措施,用远少于常规播前灌溉方式用水量完成棉花播前耕作层土壤蓄墒脱盐工作,是为棉花生产创造早生快发生长环境的1种播前灌溉方式。利用该技术可以达到棉花节本增产提质增效和节约水资源的多重目的,是适应北方灌溉棉区推广应用的1项行之有效的植棉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 冬小麦的灌溉用水在我省农作物中所占比重较大,在水资源紧缺的今天,冬小麦怎样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是农业和水利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近几年来,省灌溉中心站着重作了冬小麦的蓄水灌溉试验,即以汛期播前蓄灌为主,拔节和灌浆灌为辅的三水试验。现就蓄水灌溉与常规灌水的节水效果比较及其机理分述如下: 一、蓄灌与常规灌水的节水增产比较 1.据1987—1988年的试验资料分析说明,蓄灌的不同处理,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为292.08毫米336.23毫米、391.89毫米和417.28毫米,常规灌溉全生育期耗水为425.17毫米。蓄灌的不同处理较常规灌溉分别节水45.57%、26.15%、8.49%和1.9%。在产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蓄灌比常规灌可减少1—2  相似文献   

12.
鲁棉研2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整地、造墒、施基肥 1.1 纯作棉田 鲁棉研28号种子发芽出苗不快,再加上我国北方常年春季多风少雨,整地造墒对确保棉花一播全苗非常重要.提倡冬耕,耕翻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冬耕棉田,翻后可不进行耙耢,以利于土壤冬融熟化和接纳雨雪,早春要顶凌耙耢,以利保墒和春后翻二犁的棉田,翻后要及时耙耢.如有灌溉条件,特别是对于重黏土地,最好进行冬灌造墒.冬灌的时间以昼消夜冻的时期为好,灌水量一般掌握在80~100m3/667m2.冬灌棉田经过冬天的冬融过程,有利于形成疏松的表土层,能减缓蒸发,而且春季地温回升也快.灌溉方法宜采用畦灌,切忌大水漫灌,灌水时要注意灌匀灌透.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6-17
为探讨适合黑龙港流域小麦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在枣强县恩察镇西七吉村安排了小麦不同灌水时期、不同灌水次数的节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冬前一水情况下,只要底墒能保证出全苗,就趁墒播种浇冻水。春季灌水浇一水情况下,拔节期浇水增产效果显著;浇二水情况下,造墒播种增产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一、播种前浇早水。温度和水分是影响棉花出全苗的两个主要因素。地膜覆盖后温度不再是限制因子,土壤表层水分就成为棉花出苗或苗全的关键。地膜覆盖阻隔了雨水进入土壤,所以覆膜棉田0—40厘米土层相对含水量应在70%以上,足墒下种及时覆膜是确保苗全、苗壮和防御前期干旱的前提。播前底墒水的灌水定额为60立方米/667平方米。宜早浇,并与小麦冬浇和春浇避开,以免临播时泡地,引起地温降低,无法播种或出苗率低。  相似文献   

15.
<正>一、播前准备1、造墒保墒。土壤墒情不足,播种前又没有足量降雨时,有水浇条件的要洇地造墒,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天进行,以利土壤升温,一般棉田灌水60—70立方米。灌水造墒后要及时耙盖保墒,虚土5厘米左右,做到底墒足,口墒  相似文献   

16.
<正>1浇足底墒水棉花播种后出苗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充足的土壤墒情。今年以来,吴桥县一直没有效降雨,且风多风大,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棉田失墒严重。因此,在播种前必须浇足底墒水,确保一播全苗。2精细整地保全墒计划种植棉花的地块必须要进行秋耕,春季播种前还要进行精细整地。棉田浇水后晾晒几天,等地表出现白斑时及时旋耕  相似文献   

17.
棉花播种及苗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天进行,以利土壤升温。  相似文献   

18.
<正>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d进行,以  相似文献   

19.
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d进行,以利土壤升温。  相似文献   

20.
<正> 1 改善棉田灌溉系统 棉田必须做到三沟配套,确保灌排畅通。旱即浇水,特别是要饱浇花铃水,有条件的可多次轻浇,保持地面有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