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艾尼瓦尔·聂吉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3):203-208
以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为前提条件,兼顾现实性与合理性,并考虑科技进步因素,按不同的资源开发速度,投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分为三个方案和三种生活水平,建立吐鲁番地区农业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容量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该区人口承载容量在1990~2050年60年内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动态仿真运算. 相似文献
2.
新疆适度人口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快速的人口增长导致了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因此,确定适当人口规模,对新疆资源和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在P-R-E模型的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指标,对新疆的适度人口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新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量化的基础,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口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长趋势将影响到未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根据乌鲁木齐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构建数学模型,对乌鲁木齐市未来人口总量、年龄结构、适度人口进行了预测,分析乌鲁木齐市未来人口发展特征及社会影响并结合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个区域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首先介绍了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其次计算了新疆1998-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实际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新疆1998-2008年的生态适度人口。结果表明:在1998-2000年期间,新疆实际人口从1747.35万增加到1849.41万;新疆生态适度人口从841.272万一直增加到935.744万;过剩人口也是从906.078万一直增加到913.666万。在2001-2007年之间,新疆实际人口在逐步增加,从1876.19万增加到2095.19万;在此期间新疆生态适度人口反而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从819.721万一直下降到574.94万;新疆过剩人口从1056.469万一直增加到1520.25万。2008年期间,新疆过剩人口比2007年减少了,主要原因是人均生态足迹下降,从而引起生态适度人口的上升。总之,新疆目前已经出现了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人口规模是非常不合理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仍在不可持续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西部河谷型城市人口容量研究——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谷型城市由于受周边山体的限制和制约,其人口容量计算极具特殊性。本文首先通过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分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为例,分析了河谷型城市人口容量的主要刚性制约因素为河谷空间、生态环境及水资源。接着以最短边理论分析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兰州市四个主城区的适宜人口容量为207-227.44万之间,最大人口容量在338.24-367.72万之间。根据2006年年末人口统计数字,兰州市主城区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四区的人口总数已达205.75万人,十分接近计算所得适宜人口容量207万的低值。最后提出兰州市跳出河谷,拓展新城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
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区域适度人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条件下,适度人口取决于生态、经济和土地等多要素的综合承载力。本文探讨了适度人口的计算方法和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吉林省1978-2002年的适度人口进行了测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但适度人口是动态的,是生产力的函数,土地承载是基础,经济承载是关键,生态承载是限制,本文未曾寻求到既能提高区域适度人口数量,又不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破坏与影响的土地、经济和生态承载人口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临界点,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县为基本单元,根据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物质积累基础和人类发展水平,结合国家安全战略与内蒙古区域发展战略,采用基于G IS的多因素迭置模型和基于决策树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编制了内蒙古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不同类型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内蒙古人口发展功能区以人口限制区为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人口发展疏散区和稳定区;内蒙古人口稳定区以呼包鄂、通辽、赤峰等城市群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协调,人口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人口疏散区以丰镇、克什克腾等中、小城市和乡、镇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推移,未来人口发展应相对集中,适度疏散;人口限制区以阿尔山、额尔古纳等小城镇和乡村发展为主要形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失衡。未来应有计划实施人口迁移和生态移民,建设国家生态屏障,促进不同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兰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
城市人口规模问题是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研究内容,是城市规划编制中各种空间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兰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和人口容量的比较分析,得出兰州中心城区人口将很快达到适宜人口规模,因此,寻找新的城市发展空间,以及如何转移和疏散人口,是下一阶段城市规划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就现阶段和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加快内蒙古城市化进程不失为一条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有效而重要途径.城市化发展轨迹呈"S"曲线,由于受地缘、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各地城市化过程的阶段划分的临界值("S"曲线的拐点)有所不同.本文基于人口城市化Logistic模型原理,计算出内蒙古人口城市化"S"型曲线.经计算,内蒙古人口城市化发展的确沿着"S"型曲线演进,且是呈连续的"S"型曲线.根据预测情况看,内蒙古城市化过程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在2010年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0%,正是发展的快速阶段.与我国相比,内蒙古城市化水平并不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李玉宝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6(2):35-45
本文依据磴口县光、温、水、土等自然要素第一性物质的生产潜力,在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的基础上,按不同的消费水平,估算了磴口县在公元2000、2020年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并提出了合理的人口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定西县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面分析定西县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定西县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提出了协调人地关系,促使定西县经济较快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本规划以和林县区位特点及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为依据,分析论述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战略目标,指出了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Saburo Tamura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Z1)
<正> 1. Introduction. The Loess Plateau is covered by the largest (580,000 km~2) and thickest (50-100m)loess deposit on earth. Before the dawn of history, abundant vegetation grew on theplateau. Traditionally, the Loess Plateau is said to be the cradl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agriculture. However, due to human impact, especially irrational activities of agricultural 相似文献
16.
17.
福州地区为害柑桔的蚜虫有7种。绣线菊蚜 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为秋季重发型;棉蚜 A.gossypii Glover春、夏发生为主,桔蚜 Toxoptera citricidus(Kirkaldy)为全年轻发型。春季蚜虫的虫源以迁入为主。有翅蚜梢率和有翅胎生蚜的数量与受害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柑桔新梢的抽发时期、数量和成熟的快慢对蚜虫种群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干旱区土地人口承载量发展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成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0,4(3):124-133
这项研究首先在分析中国干旱区自然资源与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土地人口承载量估算模式。它包括农业生态经济区的划分,水土资源平衡,以及土地利用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预测2000年土地在一定投入条件下,粮、油、肉的潜在生产力。该文也提出适合于不同生活水平的土地人口承载量。 相似文献
19.
拟稻虱缨小蜂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2.91℃,有效积温为198.89日度,未成熟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低温对未成熟期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温度范围内,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而雌虫产卵历期则与成虫寿命呈正相关,30℃下的雌虫生殖能力最大,种群内禀增长能力与温度呈二次抛物线曲线关系。种群增长的理论最适温度31.84℃下,内禀增长能力γm=0.1021,种群数量加倍时问t=6.79天,该实验种群将逐日以1.1075倍的速率不断地作几何级数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