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花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和氨基酸肥对枣树结实和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个枣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花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和氨基酸肥对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条件下的结实及种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5~10 mg/L))虽可提高枣树的结实率但降低了枣果的可育率,当GA3浓度达到35 mg/L时结实率亦降低;150 mg/L的6-BA0、.02 g/L氨基酸肥对自花结实率、自然结实率、自然可育率都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杏品种花粉对金光杏梅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金光杏梅自花授粉坐果率为0,说明金光杏梅自花不实,属异花授粉结实果树。用金太阳、新世纪、二花糙、八达杏、凯特5个杏品种花粉进行授粉,坐果率分别为14.2%、11.7%、10.8%、8.3%、8.3%,均极显著地高于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处理的坐果率,认为上述5个杏品种可作为金光杏梅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3.
选配油橄榄授粉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异花授粉植物,据报导(Moret ini,1972)油橄榄有少数品种可自交结实,多数品种是自交不实或结实率很低.即使有良好的自交结实能力的佛奥(Frantoio)品种,在异花授粉条件下,能够增加结实率32%(Debetod i,1968).因此,配置授粉树是油橄榄稳产丰产的重要条件. 油橄榄虽然是异花授粉植物,但也不是任意混栽一些品种就能获得优良的授粉效果,要有适宜的授粉品种才能结实丰富.如意大利的栽培品种马拉约罗(Mraillolo)  相似文献   

4.
对蓝靛果主栽品种蓓蕾进行授粉试验,结果表明:蓝靛果自花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2种混合花粉授粉较单一花粉授粉可提高被授粉品种的坐果率20.4%,3种混合花粉授粉较单一花粉授粉可提高被授粉品种的坐果率34.8%,因此蓝靛果生产实践中,必须合理配置授粉树,最好栽植3个以上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梨树为自花结实率低的果树,合理配置授粉品种和辅助授粉,合理疏花疏果和果实套袋对提高梨果产量、提高商品果率具有重要意义。经人工授粉后,一般可增加产量15%~20%。本文以河北威县梨树管理实践为依据,总结出几项梨树花期管理关键技术。1人工辅助授粉1.1辅助授粉的原因梨的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或自花结实率低。如果建园时忽略了授粉树的配置,或授粉树配置不合理,尤其是处于初果期的梨园,当花期遇有大风、干  相似文献   

6.
梨树人工授粉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的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或自花结实率极低 ,需配置授粉树。但在授粉品种配置不合理 ,花期遇阴雨、大风、干旱、风沙等 ,影响蜜蜂等昆虫传粉活动或因树体营养不良出现花粉发育不良和败育现象等情况时 ,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有利于促进受精和获得优质丰产。 1997~ 2 0 0 1年我们进行了梨树人工授粉增产技术研究 ,人工授粉使梨的座果率提高 1~ 5倍 ;通过人工授粉的梨果 ,果大 ,形状端正 ,外观品质好。其主要技术如下 :1 花药的采集、干制和保存(1)采花取粉 在被授粉品种树开花前 ,结合疏花对花期相似的多个授粉品种采花 ,每个花序采 2~3朵含…  相似文献   

7.
不同苞片色地涌金莲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花粉育性检测、不同授粉处理结实调查,以及4种人工授粉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的荧光显微观察等方面,对不同花(苞片)色地涌金莲杂交亲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涌金莲花粉活力可高达95%,萌发率最高时可达23%.套袋不授粉处理下,结实率为0.开放授粉处理下,黄花植株结实率为93%,红花植株为90%.4种人工授粉组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正常,结实率为95%~97%,单果种子数19~35粒,与开放授粉相当.由此推断红、黄花植株间杂交亲和.  相似文献   

8.
对13个雄先型早实核桃品种进行孤雌生殖结实、套袋自交、自然授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有孤雌生殖能力、自交结实能力、自然授粉结实能力;自交结实率大于孤雌结实率,小于自然授粉结实率,因此,雄先型早实核桃建园时品种不能单一,应配置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9.
对太行山区栽培的 2 0 0 1苹果的 5个授粉品种进行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 ,2 0 0 1自花不育 ;藤牧 1号、金冠与 2 0 0 1花期相遇 ,在自然传粉下 ,以金冠、藤牧 1号作授粉品种 ,花序坐果率达 73 88%、 5 8 19% ,花朵坐果率分别为 39 77%和 2 3 2 2 % ,果实品质较好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 14 88%、 14 19% ;在人工授粉条件下还可以用红星、王林品种的花粉 ;同时各授粉处理的 2 0 0 1果实均具有良好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0.
果树开花的授粉受精,是增加结实和繁衍后代的必经过程。在果树中,有的树种和品种能自花结实和自花受孕(产生种子),如桃、杏、柑桔中的多数品种;有的自花能结实,但不能孕,如温州蜜柑、华盛顿脐橙和葡萄中的无核单性结实品种;有的自花结实和受孕力均低,或甚至不实不孕,如苹果、梨、李、柚、栗的大部分品种和甜樱桃的全部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枣果在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质地变化动态,从而为鲜食或制干枣果的适宜成熟度与最佳采收期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选取骏枣、灰枣、马牙枣白熟期至完熟期6个果熟时期的果实样品,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PA)法,对其质构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枣果质构指标中有若干指标的变化较大,且枣品种不会影响其变化趋势;不同成果期、不同品种枣果质地指标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质地得分最高的是脆熟全红期枣果,完熟期枣果的得分最低;脆熟半红期马牙枣的质地最佳,最适合鲜食,完熟期灰枣的质地最佳,最适于制干及加工食用。综合分析认为,枣果实在成熟发育过程中其质地变化显著,鲜食枣果最佳采收期为脆熟半红期,制干枣果适宜于完熟期前采收。  相似文献   

12.
为给当地优良红枣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甘肃沿黄灌区15个引进枣树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当地主栽品种五佛圆枣为对照,测定各品种果实中5种成分(水分、可溶性糖、有机酸、蛋白质、粗脂肪)的含量,分析比较了其差异性,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的5种指标中,水分含量差异显著,可溶性糖、有机酸、蛋白质、粗脂肪这4个指标差异极显著。15个品种中,七月鲜综合品质最优,5种成分指标均高于五佛圆枣。对各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试验区红枣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酸含量与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经综合研究认为,七月鲜、灰枣、阜新大枣和甘酥佛枣4个红枣品种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宜当地培育。  相似文献   

13.
枣疯病的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疯病是由植原体引起的枣树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检疫病害。主要从科学建园、病树治疗与康复及其他技术措施等方面对枣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枣缩果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我国枣缩果病病原及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和防治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并提出了枣缩果病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简单介绍了酸枣嫁接大枣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利用酸枣繁殖枣树优良品种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升级换代适应新疆发展的制干枣品种,以引进新疆的30个枣品种为研究对象,初步筛选出适宜新疆枣产业发展的制干枣品种。对各品种的主要物候特性、树体发育进行定株观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与排序。结果表明:完熟期最早的品种为新乐大枣,最晚的是万荣楼疙瘩枣;树体发育良好、树势较强的品种为陕西面枣、鲁枣5号和新乐大枣;果实品质综合评价较优的品种为新郑大枣、轱辘枣、金丝1号、驴粪蛋、鲁枣12号。各品种的物候表现与树体发育情况均说明所引品种能够适应新疆气候和立地条件。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树体生长状况、单株产量以及果实品质,认为新郑大枣、轱辘枣、驴粪蛋、鲁枣5号和鲁枣4号能够较好地适应新疆气候和立地条件,并且具有较优的丰产性和果实品质,可以进一步作为中试制干品种进行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7.
枣树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枣树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器官培养;愈伤组织培养;花药培养;胚、胚乳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个枣品种以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建立了无菌离体繁殖体系。然而枣树离体培养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甘肃枣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枣是原产于中国的特有经济林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系统分析了甘肃省自然环境条件、枣树的生态学特性以及甘肃省产业的现状,论证了在甘肃省发展枣的可行性,对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枣缩果病病原越冬场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采集枣树的树皮、树枝、枣股、枣刺、枣吊、落叶、落枣等越冬组织,在室内分离、镜检,确定了枣缩果病病原菌的越冬场所,细交链孢菌主要越冬场所为枣树冬季落叶、枣刺、枣吊和落枣,聚生小穴壳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为一次枝树皮、二次枝树皮、主干树皮和枣股。  相似文献   

20.
枣果实多酚氧化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冬枣和梨枣果实的多酚氧化酶(PPO)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分别就酚类物质、PPO的底物专一性、pH值与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个枣品种的多酚氧化酶均有一个最适pH值,为7.0;冬枣PPO的最适天然底物是没食子酸,梨枣则是阿魏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