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肌苷开始经五步合成出N^6-(6-氨基己基)-5'-磷酸腺苷。对6-氯-9β-D-呋喃核糖嘌呤的合成进行了改进。1,6-己二胺同6-氯-9-β-D-呋喃核糖嘌呤-5'-磷酸发生取代反应,合成出N^6-(6-氨基己基)-5'-磷酸泉甙,基于核苷的总产率约70%。  相似文献   

2.
根据ARIS的需要,设计出标题物的分子结构模型。以黄素-5′-单磷酸、6-酮-17β-雌二醇羧甲基肟和N6-(6-氨基己基)腺苷-5′-单磷酸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合成出标题物。采用酶激活试验和免疫抑制试验确证了标题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17β—雌二醇—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结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RIS的需要,设计出标题物的分子结构模型,以黄素-5‘-单磷酸,6-酮-17℃-雌二醇羧甲基肟和N^6-(6-氨基己基)腺苷-5’-单磷酸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合成出标题物。采用酶激活试验和免疫抑制试验验证了标题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改良的梁念慈腺苷亲和层析凝胶合成法,合成了 N6-( 6- 氨己基)腺苷Sepharose4B亲和层析凝胶。并以这种凝胶作为工具,从脑细 胞膜上分离出几种腺苷结合蛋白质。其中亚基分子量为64,000和45,000Dal的蛋 白质经初步的分析鉴定,分别为膜上腺苷载体和磷脂酰肌醇激酶。分离出膜上腺苷 载体和磷脂酰队醇激酶,对腺苷细胞内外转运机理的研究及腺苷与肌醇脂质信使系 统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猪血小板膜,在适当条件下,用[ γ-32 P) ATP与其保温,观察32P掺入磷脂情况。结果表明:(1)无外源性磷脂酰肌醇-4-磷酸(PIP)时,32P主要掺入PIP;补充外源性PIP后,32P也可掺入磷脂酰肌醇- 4, 5-二磷酸( PIP2) 9( 2)腺苷及类似物 5’-氧- 5’-脱氧腺苷对32 P掺入这两种磷脂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3)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IC50分别为80μmol/L和70μmol/ L),并与ATP里竞争性。提示腺苷及类似物5’-氯-5’-脱氧腺苷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传统的以NADP-Sepharose4B作为亲和吸附剂的纯化方法由于较昂贵的NADP-Sepharose4B用量多,且耗时长,为此,作者对此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7.
寄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原虫,包括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锥虫(Trypanosoma spp.)、疟原虫(Plasmodium spp.)、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和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等,可引起严重危害人类与动物健康以及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原虫病。寄生虫入侵宿主后的发育和繁殖需要大量的嘌呤核苷酸,相应的嘌呤碱基在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催化下生成对 应的嘌呤核苷酸。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是一类参与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重要代谢酶,广泛存在于寄生原虫中。寄生原虫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主要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 - 鸟嘌呤 - 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两者在寄生原虫中分别催化腺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和黄嘌呤核苷酸合成,从而参与寄生原虫的多个生化代谢过程,不仅为寄生原虫核酸生物合成等提供前体物质,还为虫体提供通用能量载体。由于寄生原虫的嘌呤补救途径明显区别于宿主的从头合成途径,且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是寄生原虫嘌呤补救途径的关键酶,因而近年来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成为抗原虫药物候选靶标的研究热点,以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为潜在靶标,特异性筛选、设计抑制剂,并开发抗寄生原虫药物取得重要进展。以利什曼原虫、锥虫、疟原虫和弓形虫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为重点,综述寄生原虫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基本特征、生物学功能、抑制剂筛选与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寄生原虫药物靶标研究与新型抑制剂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5—羟色胺在四季鹅抱窝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羟色胺(5-HT)在四季鹅抱窝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口服5-HT受体阻断剂,可使抱窝四季鹅的血液催乳素(PRL),β-内啡呔(β-END)水平迅速下降,抱窝持续时间由29.20±1.56d缩短至4.20±1.58d。结果表明:5-HT参与四季鹅PRL和β-END的调节,在抱窝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β-END在抱窝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24β-甲基-3,5-环胆甾-22-烯-6-酮的制备杨成根朱培康①(江苏农学院基础部,扬州225009)24β-甲基-3,5-环胆甾-22-烯-6-酮5是合成新型生长剂调节剂24-表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以...  相似文献   

10.
百合科玉簪属的紫萼 (Hostaventricosa)常应用于园林造景、美化绿地,也是常用的室内观赏植物。作为一种药用植物,紫萼主要用于治疗吐血、崩漏、湿热带下、咽喉肿痛、胃痛、牙痛等。为全面了解和综合利用紫萼资源,笔者对其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 D101大孔树脂、SephadexLH-20和硅胶等柱层析及半制备 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从紫萼70%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α-羟基香荚兰乙酮 (1),7-羟基香豆素 (2),反式对羟基桂皮酸 (3),(25R) -2α,3β-二羟基 -5α-螺甾 -9(11) -烯 -12-酮 (4),(25R) -2α,3β-二羟基 -5α-螺甾 -9(11) -烯 -12-酮 3-O- {O-β-D-吡喃葡萄糖基 - (1→2) -O- [β-D-吡喃木糖基 -(1→3)] -O-β-D-吡喃葡萄糖基 - (1→4) -β-D-吡喃半乳糖苷} (5)和 (25R) -3β-羟基 -5α-螺甾 -9(11) -烯 -12-酮 3-O- {O-β-D-吡喃葡萄糖基 - (1→2) -O- [β-D-吡喃木糖基 - (1→3)] -O-β-D-吡喃葡萄糖基 - (1→4) -β-D-吡喃半乳糖苷} (6)。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以三氯化磷、季戊四醇及2,4-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抗氧剂626。首先由三氯化磷与季戊四醇反应生成二氯代季戊四醇亚磷酸酯(Ⅰ),然后再与2,4-二叔丁基苯酚反应生成抗氧剂626(Ⅱ)。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及催化剂等因素对原料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对二步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合成抗氧剂626的优化工艺条件: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为季戊四醇∶三氯化磷∶2,4-二叔丁基苯酚=1.0∶2.25∶2.52;第1步反应温度为(60±3)℃,反应时间8 h;第2步反应温度(62±3)℃,反应时间10 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投料质量的3%;溶剂为二甲苯,体系压力为0.08~0.09 MPa,结晶溶剂为异丙醇,洗涤溶剂为甲醇;以2,4-二叔丁基苯酚计目标产品,收率约为75%。  相似文献   

12.
辽禾6     
  相似文献   

13.
When 6-azauracil and 6-azauridine are fed to larvae of the tu(w) rc strain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which has the normal wing shape, adults hatch with shortened, obliquely truncated wings. This wing shape resembles that of the mutant dumpy. On the other h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se drugs to the mutant dumpy strain increases wing length, and flies with normal wing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4.
6亿元     
<正>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从农资综合补贴中安排6亿元资金,下拨给黑龙江、辽宁、山东、安徽、江西5个粮食主产省,用于5省继续开展种粮大户补贴试点工作。补贴原则上通过项目支持的形式实施,主要采取"贴息"和"以奖代补"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广告6则     
  相似文献   

16.
17.
服药6忌     
  相似文献   

18.
19.
吃水果6忌     
忌吃不卫生的水果 食用开始腐烂的水果,容易导致痢疾、伤寒、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忌用酒精给水果消毒 酒精虽能杀死水果表层细菌,但会引起水果色、香、味的改变,酒精与水果中的酸发生作用,会降低水果的营养价值。 忌吃水果不削皮 一些人认为,果皮中维生素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大数据比较2条不同的簇毛麦6V(#2和#4)染色体及其与小麦6A、6D染色体间DNA水平上的差异,为小麦-簇毛麦靶向易位的精准设计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6V#4(6D)异代换系RW15为父本和6V#2(6A)异代换系南87-88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F2分离群体,利用6V#4S/6V#2S/6AS/6DS/6VL特异分子标记检测F2植株,筛选新类型的代换系,并用分子标记结合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对新类型代换系进行确认,再利用小麦55K芯片中的6A、6D探针,对新代换系及其双亲南87-88和RW15进行分析;结合660K芯片6A、6D探针对2份簇毛麦的SNP分析结果,筛选6V特异SNP。【结果】GISH分析表明,19EL124和19EL134的体细胞染色体数2n=42,分别携带2条完整的外源染色体;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19EL124含有6V#4S/6DS特异标记带,缺失了6V#2S/6AS特异带,而19EL134含有6V#2S/6AS特异标记带,缺失了6V#4S/6DS特异带;19EL124和19EL134都含有6VL的特异带,证明19EL124为6V#4(6A)异代换系,19EL134为6V#2(6D)异代换系。55K芯片检测结果表明,异代换系中关键染色体探针的检测效率显著低于其他染色体,且对同类型异代换不同系的检测效率也有所不同。1 177个6A探针中,63.21%不能对6A代换系南87-88分型,68.90%不能对6A异代换系19EL124分型,22.51%检测到6V#2和6V#4间的多态性,其中88个只能检测到6V#4染色体,而155个只能检测到6V#2染色体;479个6D探针中,49.48%不能对6D异代换系RW15分型,53.44%不能对6D代换系19EL134分型,16.70%检测到6V#2和6V#4间的多态性,其中23个只能检测到6V#2染色体,42个只能检测到6V#4染色体。整合55K和660K芯片的共有探针,分别从395个6A、231个6D探针筛选获得簇毛麦6V特异的SNP标记22个和15个,其中3个可在6V#2和6V#4染色体间显示多态性。【结论】小麦染色体的缺失与外源染色体的替换,使相应染色体探针的检测效率大幅降低,NA分型比例极大增加,且多数NA分型在2条不同的外源染色体间显示多态;相同探针对2条外源染色体的检测效率不同,小麦6A探针可以更好地检测6V#2,而小麦6D探针可更好检测6V#4;在簇毛麦与异代换系6V染色体的一致性分型中,筛选获得簇毛麦6V特异的SNP标记3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