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封闭式槽培黄瓜产量、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农26"黄瓜为试材,采用封闭式槽培循环供液系统,设定低密度33 330株·hm-2(T1)、中密度49 995株·hm-2(T2)与高密度66 660株·hm-2(T3)3个种植密度处理,通过测定黄瓜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指标,结合叶片显微结构、叶片衰老速度及叶面积指数等分析,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黄瓜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以期为黄瓜封闭式无土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黄瓜的株高、最大叶面积及产量增高,而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单株产量降低。与T3处理相比,T2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群体光合速率较高,栅栏组织较为发达,表现了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T2处理果实的果形指数、含水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且T2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T3处理提高了黄瓜总产量,但果实单株产量与品质显著低于T1、T2处理。综上,中密度49 995株·hm-2处理的叶片结构较好,植株上下层叶片光合能力强,能提高黄瓜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适合南方地区早熟苦瓜的种植密度与整枝方式,为早熟苦瓜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本试验通过对早熟苦瓜进行3个不同种植密度与整枝方式的处理,分析其对早熟苦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2 000株/667m2、采用仅留主蔓的栽培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无限生长型番茄金霸王为供试品种,研究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整枝方式对番茄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和整枝方法从单干整枝、一干半整枝到双干整枝的变化,早疫病和叶霉病的病情指数均呈增长趋势,并且发病时间也随之提早。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一干半整枝和双干整枝的单株结果数较多,对提高番茄的前期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单果质量方面则以单干整枝的较大。在相同的整枝方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平均单果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5.
乙烯、乙烯利和ACC对瓠瓜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Ethephon,Ethrel)可以促进瓠瓜(Lagenarialeucantha Rushy)雌花的产生,减少雄花的数目。但过去的试验只用了一个早熟品种,即杭州‘长葫芦’。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乙烯利的反应不同,早熟品种对乙烯利诱导雌花的反应最敏感,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最迟钝。早熟品种(杭州‘长葫芦’)在幼苗期用15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雌花产生,而中熟品种(温州‘圆葫芦’)和晚熟品种(杭州‘牛腿葫芦’),则要分别用200和300ppm才能得到相应的效果。不同品种对乙烯利浓度反应的差异,是与品种间茎尖组织的乙烯含量有关。早熟品种茎尖组织的乙烯释放量较多,而晚熟品种较少。但早熟品种茎尖组织中MAC[1-(丙二酰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结合态的ACC]的含量较少,而晚熟品种较多。至于温度对乙烯利诱导多生雌花的效果,则是通过影响乙烯利的分解速率而起作用的。 乙烯利水溶液不论是茎尖喷洒还是叶片喷洒,都可以促进瓠瓜多生雌花。但用乙烯气体处理时,只有当茎尖部分受到处理,才能诱导多生雌花,若仅处理叶部,则没有什么效果。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是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可以在植物体内运转,在促进瓠瓜多开雌花方面,与乙烯利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黄瓜是雌雄异花同株植物。但在植株群体中有时会出现雌性株和雄性株;也有雌雄同花现象;还有雄(或雌)花和完全花同株的单株[23]。在黄瓜的花原基里,雄蕊和雌蕊两者都有[14]。它既可能发育成雄花,也可能发育成雌花,还可能是完全花。那么最终是什么花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5][15]。 一、黄瓜性型表现的遗传因素 各种性型表现的基础是遗传因子,即基因。如雄花、雌花和完全花同株性状是由单基因“Tr”控制的。雌性株是由单显性基因“F”控制同时还受许多修饰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植株具有“F”…  相似文献   

7.
为在甘肃庆阳地区推广种植黄秋葵,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了4个播期(A)、2个种植密度(B)、2种整枝方式(C)对黄秋葵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产量的关键因素是播期,其次是种植密度,整枝方式对产量影响不大,最优组合是A2B1C2,即播期3月30日、株行距30 cm×50 cm、不整枝,以及A1B1C1,即播期3月15日、株行距30 cm×50 cm、单秆整枝。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对黄秋葵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3):47-49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黄秋葵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的影响,对‘石秋葵1号’‘红玉’和‘五福’这3个品种进行了5个种植密度的研究,调查分析了密度对其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石秋葵1号’‘红玉’和‘五福’的茎粗、株高、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等影响差异显著。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茎粗、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基本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株高逐渐增高,667 m~2产量先缓慢升高后快速降低,在株距45、50 cm(中密度)时产量最高。种植密度在株行距45 cm×70 cm和50 cm×70 cm时,黄秋葵的品质和产量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辣椒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定植方式和不同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移栽方式,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667 m2分别种植9 391~11 139穴和7 977~9 831穴时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可达到194.40~233.37 kg和198.76~259.04 kg,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已有的决定黄瓜雌性的ACC合酶基因CS-ACS1G,与黄瓜性型有关的ACC氧化酶基因CS-ACO2、CS-ACO3,与黄瓜雌性相关的乙烯受体基因CS-ETR2和CS-ERS的序列,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对不同性型黄瓜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5个基因在本试验所用的不同性型黄瓜品种的基因组中均能被检测到,说明这5个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在本试验中不具有雌性特异性。通过PCR克隆在全雌性黄瓜品种G5224中获得了长度为1 124 bp的ACC合酶基因序列。BLAST分析表明,本试验所获得的ACC合酶基因序列和Trebitsh公布的CS-ACS1G基因序列的同源程度为99 %,表明PCR扩增产物确实为CS-ACS1G基因。此基因在基因组中表现不具雌性特异性的现象与多数研究者的结论相悖。  相似文献   

11.
陈大军  尤春 《长江蔬菜》2022,(22):51-53
为了探寻不同整枝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番茄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金鹏冬春如意番茄为试验品种,设置3个整枝方式和种植密度组合,对3个处理的番茄长势、品质、产量效益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处理(双秆整枝、密度3 300株/667 m^(2))的产量高、效益好,推荐在盐城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2.
博美8号是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2012年育成的油亮型露地黄瓜新品种。该品种商品性优良,瓜条油亮,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衢州地区主栽丝瓜品种'衢丝1号'为试材,设置5个种植密度处理(950、1 110、1 330、1 660、2 220株/667 m2)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丝瓜生育期和品质的影响不大.随着密度的减小,植株个体生长条件得到优化,瓜长、瓜横径、肉厚、单瓜质量、每株结瓜数有增大的趋势,病害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4.
温室黄瓜不同栽培形式和密度,直接影响产量,其原因是产量采自基本的主理过程。如光合、呼吸、传导作用、离子吸收、蒸腾、色素形成、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等许多过程。不同的栽培形式和密度,促进或阻碍这些过程的进行。如栽培形式和密度不同,2号小区株行距27cm×60cm4167株/667m2,比3号小区株行距40cm×60cm2778株/667m2,前期产量增14.57%,总产量增31.24%。2号小区比3号小区霜霉病晚发生18天,病情指数降低12.24。所以栽培形式和密度不同.群体结构不同,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中,对光、热、水分、离子吸收均不同。其结果必然是产量和发病轻重都不同。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大棚黄瓜种植密度与叶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不同栽植密度大棚黄瓜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盛收期群体结构和叶面积的调控措施.大棚黄瓜在每亩2000—6000株的密度范围内,叶面积指数与密度成正相关.采收初期,密度愈大、产量愈高,盛收期以每亩5000株的密度日产量最高。大棚黄瓜的最适叶面积指数为3.45—4.03,y=183x—24.45x2-142,r=0.898*。采取密植、摘心、加密行、前期进行双层覆盖等措施,可调节、控制叶面积指数,提高早期产量、总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脱毒怀地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怀地黄为试材,研究了怀地黄脱毒试管苗在不同种植密度下(667m~2种植8 000、12 000、16 000、20 000、24 000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寻找适合脱毒怀地黄高产优质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怀地黄脱毒苗在各个生长阶段的株高、叶片数、冠幅和叶片面积变化较大,其中株高、冠幅、叶面积均在9月达到最大值,叶片数在10月达到最大值,667m~2种植密度为20 000株时株高最高,667m~2种植密度为8 000株时冠幅、叶片数和叶片面积最大;667m~2种植密度为20 000株时产量最高,鲜质量为6 105.80kg,干质量为1 393.30kg;梓醇667m~2种植密度为20 000株时达到最大值2.860%,毛蕊花糖苷则在667m~2种植密度为16 000株时达到最大值,为0.085%。综合可知,667m~2种植密度20 000株为脱毒怀地黄种植的最适密度。  相似文献   

17.
正博美8号是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2012年育成的油亮型露地黄瓜新品种。该品种商品性优良,瓜条油亮,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1特征特性1.1性状优良生长势强,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中等叶型,侧枝发生较多。主蔓和侧蔓均具有较强结瓜能力,以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节位在4~6节,雌花节率春季30%左右,秋季20%左右。腰瓜长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卉》2015,(13)
以贵单8号为实验材料。设置3200株/667m2、3600株/667m2、4000株/667m2、4400株/667m2、4800株/667m2五个种植密度处理,分析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玉米的产量以及生育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种植密度越大,玉米群体会对水分、光照、养分等产生竞争,有的玉米因为接受的光照不足营养缺乏,导致生长缓慢,反而玉米的高度和穗位高下降;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产量也会增加,但是密度达到一定的范围,玉米的产量会相应的减少;反而玉米的种植密度对玉米的生长期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以4400株/667m2的密度种植玉米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基质配比和落蔓方式对水果型黄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果型黄瓜迷你4号为试材,采用长季节无土栽培,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和落蔓方式对水果型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泥炭∶鸡粪∶蛭石=3 V∶2 V∶1 V的基质配比,顺蔓、保留15片功能叶片的落蔓方式,植株生长旺盛,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黄瓜弯曲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由物理因素引起的弯曲果较少,而多半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作为生理原因比如象受精不良,寡照,低温、高温、养分水分过分不足,结果过多,植株过于繁茂等,但综合研究的例子就不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