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随着我国肉鸡业的发展,肉用种鸡的饲养方式逐渐地由原来地面垫料小群饲养向笼养改进,人工授精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肉用种鸡的集约化生产。我公司1987年从法国伊萨公司引进五系配套明星曾祖代肉鸡,其母系(C、D、E)采用单笼人工授精饲养方式,全周期(65周龄)平均种蛋受精率达到90%以上,比垫料平养种蛋受精率高6%—8%,有效地减少了种蛋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总结五年来的经验,归纳肉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要点如下:一、公鸡的饲养肉用种公鸡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因此,后  相似文献   

2.
法国Danno公司和兽医器械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肉用种鸡笼养和人工授精系统.从而使雏鸡成本节约了10%,饲料节省了10~15%。肉用种鸡采用笼养,同一舍内可多养一倍数目的种母鸡,而种公鸡数可降至仅为母鸡数的3%,并且种蛋的重量和受精率也提高了,脏蛋和碎蛋却减少了。  相似文献   

3.
稀释后的种公鸡精液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用种鸡笼养已在生产中广泛采用,主要原因在于与平养相比,笼养种鸡具有显著减少种鸡疾病发生率、降低种鸡死淘率、提高种蛋合格率、提高种鸡的饲养密度等优势。种鸡笼养只有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鸡人工授精在生产上的应用目前仍局限在采集公鸡精液混合后不经稀释直接输精,其缺点是公母比例较高,公鸡精液不能充分利用,输精持续时间受到一定限制等。鉴于此,本试验拟观察种公鸡精液稀释后不同输精剂量对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广泛采用稀释后精液输精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种公…  相似文献   

4.
笼养肉用种鸡的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笼养肉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的试验研究, 经多年生产实践,种蛋受精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5.
体试验表明:红布罗肉用种鸡公母分饲可有效地控制公鸡体重,减少种公鸡脚垫病的发生,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并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6.
我国肉用种鸡人工授精比蛋鸡晚,受精率比较低,一般80—90%。通过大群笼养肉用种鸡在饲养管理、营养需要和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研究改进,取得了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据本所宋庄种鸡场3800套艾维菌父母代统计,1988年12月~1989年5月入孵167404枚种蛋,平均受精率97.10%,受精蛋孵化率88.71%,单批最高受精率98.2%,受精蛋孵化率94.9%。一、饲养方法种公鸡和母鸡均采用开放式鸡舍二阶梯笼养,公鸡单鸡单笼,长31.5×宽39.5×高50cm,笼底用宽2.5~3 cm竹板组成,间隙2—2.5cm,顶门长31.5×宽19.5cm。母鸡采用二阶梯中型蛋鸡笼,每笼养肉鸡2只,长46×宽36×前高53cm,母鸡限饲,日  相似文献   

7.
肉用种鸡人工授精的研究罗章真,张宏表,汪志论,胡良平,朱增亚(舟山市普陀区畜牧兽医站)(舟山市普陀区种畜场)目前,多数父母代肉用种鸡饲养场,仍以采用传统的自然交配技术为主,种公鸡配比数量大、饲养成本高,而且产蛋后期种蛋受精率较低。为提高内用种鸡的种蛋...  相似文献   

8.
现在种鸡生产大都采用笼养,种鸡由公母自交配改为人工授精,大大提高了种蛋的受精率。笔者在凤翔家禽公司从事种鸡生产管理工作多年,公司种鸡生产全部采用笼养人工授精操作,经过不断的人员培训和强化生产管理,每批种鸡整个生产过程种蛋受精率都保持在95%以上,现在把工作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与同行交流。一、影响笼养种鸡种蛋受精率的因素1.人员的人工授精操作因素:采精手法、采精时间、每羽公鸡被采精次数、输精周期、输精时间、输精量、输精用具的消毒。2.影响种公鸡精液质量的因素:营养、疾病。3.疾病因素:种母鸡的疾病(生殖器炎症)、营养。二…  相似文献   

9.
<正>1人工授精的好处1.1减少种公鸡的饲养量乌骨鸡自然交配的公母比例为1∶5~1∶7,采用人工授精后,扩大到1∶30~1∶40。不仅少养了种公鸡,降低饲养成本,同时也提高饲养种鸡的效益。1.2提高受精率乌骨鸡的自然交配受精率为85%左右,而人工授精可达90%以上。1.3种蛋合格率高种鸡平养时,难免有脏蛋、破壳蛋。采用人工授精改为笼养,种蛋清洁卫生,破损少,相应地提高了种蛋的合格率。1.4繁殖率高使用笼养乌骨鸡人工授精,不用单间配  相似文献   

10.
贵州乌骨鸡人工授精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人工授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鸡场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鸡人工授精受精率,充分发挥良种公鸡的繁殖性能是养鸡场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笔者通过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笼养贵州乌骨鸡和黄羽肉鸡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可极显著提高种蛋受精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1.  相似文献   

11.
目前,笼养方式和人工授精技术已经在蛋种鸡和黄羽肉种鸡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快大型肉鸡也部分地得到应用。在生产实际中种公鸡、种母鸡的体况和人工授精具体的操作与管理等因素对笼养鸡种蛋的受精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其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分析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制订提高受精率的措施是种鸡场的重要技术环节。1影响种公鸡的精液质量的因素高质量的精液是保证高受精率的前提条件。1.1饲料与营养方面的影响1.1.1营养素与精液的产生许多种营养素直接参与精子的形成,有的与精子形成过程所需要的酶有关。1.1.1.…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养鸡的需要,我们于2009年成立了鸿洲牧业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肉用种鸡,有种鸡3万只。几年来,经过我们摸索和总结,根据养鸡发展的特点,种鸡采用笼养人工授精技术后,可以克服平面饲养的缺点,种蛋受精率提高10%~15%,而饲养公鸡数减少2/3,减少脏蛋率,提高种蛋质量,又可及时淘汰低产母鸡。  相似文献   

13.
对于笼养种鸡来说,人工授精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鸡场的经济效益。我场几年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使种蛋受精率全年保持在92%以上,高时可达96%,充分发挥了种鸡笼养的优势,现将综合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种公鸡的培育、选择和训练...  相似文献   

14.
种用公鸡饲养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当批次的种蛋受精率,而且还影响到商品代肉鸡的生长性能。因为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60%左右来自于种公鸡的遗传,环境、饲料质量、管理水平、水、光等因素的影响占40%左右。笔者多年来从事AA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工作,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70—80年代由于商品笼养鸡的高速发展进而提出种鸡笼养的配种问题,人工授精技术受到先进养禽国家的重视,在这方面加强了研究。1971年美国笼养种鸡的人工授精种蛋受精率突破了96.2%;西德育种鸡场用人工授精获得种蛋50多万枚,平均受精率在90%以上。据报道,用人工授精获得的种蛋和初生雏可以降低成本20%左右(包括减少饲养公鸡和节约母鸡  相似文献   

16.
目前,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已经普及,但是笼养种鸡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自1993年开始从事肉种鸡笼养人工授精技术,经过多年来生产实践和研究,种蛋受精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这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人工授精人员掌握的技术是密切相关的。一、种公鸡的饲养与管理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和精液量,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因此,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种公鸡的选择种公鸡一般要经过三次选择:(1)在育雏结束(6周龄末)转入育成舍时,选留健康、…  相似文献   

17.
几种公鸡日粮对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笼养种鸡人工授精技术已在多数蛋种鸡场和少数肉种鸡场得到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可观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很多种鸡场人工授精的受精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公鸡饲喂不适当口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本试验采用几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不同钙水平的口粮饲喂公鸡,观察受精率结果,寻找比较适合的笼养公鸡口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选择本场饲养健康的25周龄罗曼父母代褐壳蛋种鸡AJ3176羽,CD4064羽。1.1.2本场自配三种全价公鸡饲料和一种全价种鸡产蛋饲料,营养水平见表1,分别编号为1、2、3、4号。1、2、3号饲料中另外再添加维…  相似文献   

18.
<正> 肉用种鸡笼养可提高饲养密度20—60%,节省饲料7—10%,提高受精率5—8%。肉用种鸡笼养技术正在国内逐步推广。肉种鸡体型大,反应迟纯,一般散养肉种鸡后期和夏季种蛋受精率大幅度下降,为提高肉种鸡受精率,进行了不同周龄和体重对肉用种鸡射精量影响以及夏季种蛋不同存放时间对孵化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19.
蛋种鸡饲养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因能充分利用良种公鸡,提高种鸡饲养效益而被广泛采用,而受精率的高低是衡量种鸡场管理水平及人工授精技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根据几年在学校种鸡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蛋种鸡人工授精提高种蛋受精率的几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输精时间对笼养种鸡受精率的影响谢良秋,刘宗政(广西南宁市种畜场)(广西农业大学南宁530005)在进行鸡的人工授精时,受精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了提高笼养种鸡的受精率,我们在同一季节用不同的品种,采用同一公鸡精液进行不同输精时间对笼养种鸡受精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