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 ,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蛋鸡品种 ,这些品种鸡大多经过长期的培育 ,生产性能基本都很稳定 ,都有标准的产蛋率曲线 ,虽然各品种的高峰产蛋率及曲线下降部分的斜度有所不同 ,但对某一品种鸡的标准产蛋率曲线也叫正常产蛋率曲线都是在其遗传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其标准 (或正常 )产蛋率曲线对该品种的鸡来讲是典型的 ,可以做为指导饲养实践的依据。见图1 初期产蛋率的变化初期产蛋率迅速增加 :青年鸡 2 2周龄左右性成熟以后产蛋率迅速增加 ,直至 5~ 6周时达到高峰 (2 8周龄左右 ) ,高峰出现的早晚随饲养管理条件而改变 ,在育成期通过限…  相似文献   

2.
商品蛋鸡产蛋率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一品种鸡的标准产蛋率曲线也叫正常产蛋率曲线都是在其遗传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其标准(或正常)产蛋率曲线对该品种的鸡来讲是典型的,可以作为指导饲养实践的依据。下面以伊莎褐商品蛋鸡标准产蛋率曲线为例进行分析:1 初期产蛋率迅速增加青年鸡22周龄左右性成熟以后产蛋率迅速增加,直至28周龄时达到高峰。为使鸡群达到产蛋的标准高峰,必须使鸡群尽快提高产蛋率。实践中,可通过育成期限饲和控制光照来达到这一目的。此阶段很可能是产蛋最关键的时期,在达到高峰前,鸡群的产蛋率必须每周增加一倍,即5%、10%、20%、40%和80%。这样…  相似文献   

3.
蛋鸡开产前后是指开产前三周至产蛋率达50%左右这段时间,一般为18~24周龄。这段时期,青年鸡由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都有所改变,因此这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日龄的迟早和以后产蛋率的高低。 1 转群准备 1.1 测定体重   在15~16周龄时,要测定青年鸡的体重,看测定的体重是否达到该品种的标准体重,或者在以后的1~2周饲养下,能达到本品种的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4.
1 产蛋高峰前 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体重增长和生殖系统生长同时进行,这时起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产蛋率在20周龄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鸡对饲料中的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均要求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5.
作者旨在探讨罗曼褐祖代D系母鸡育成后期体重对其开产后早期种用性能的影响。从18周龄的大群“罗曼褐”祖代鸡D系中选择90只作为试验鸡。用台秤逐只称重,按体重分为3组:大体重组30只(平均体重1.65 kg,大于标准体重),中体重组30只(平均体重1.45 kg,略高于标准体重1.382 kg),小体重组30只(平均体重1.25 kg,低于标准体重)。均按照“罗曼褐”祖代鸡的营养标准和饲养管理要求进行饲喂,测定育成后期体重与开产早期产蛋性能的关系,试验期10周。试验结果表明,中体重组在试验期内产蛋率曲线变化更符合该品种的标准,大体重组开产早,但是产蛋率下降也早。在试验期内各组的种蛋合格率变化趋势与产蛋率变化相似。在蛋用育成鸡的培育过程中要使其后期体重达到标准体重或略高于标准体重能够获得良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状况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一.这个时间的生理变化特点 1.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的印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体重增长和生殖系统的生长同时进行。这时起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产蛋率在20周龄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鸡对饲料中的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均要求十分严格。 2.产蛋鸡…  相似文献   

7.
蛋鸡的生长性能与其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制措施四大要素密切相关。虽然直接受益是在产蛋期,但育雏和育成期的营养与管理极为重要,否则可造成延迟开产、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蛋品质差、产蛋期死淘率高等现象。这些情况少数是由于疾病原因,而多数是由于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不合理造成的。1蛋鸡5周龄体重对产蛋性能十分重要 蛋鸡在育成期5周前后及10~16周龄之间有“生长高峰”。雏鸡5周龄时体重与产蛋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5周龄体重越大,入舍母鸡产蛋率越高,产蛋持续期越长,死淘率也越低。因为雏鸡在…  相似文献   

8.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状况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一、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特点: 1.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后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体重增长和生殖系统生  相似文献   

9.
蛋鸡从16周龄进入预产期,5周后可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1 生理变化特点 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  相似文献   

10.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状况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一、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特点: 1.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体重增长和生殖系  相似文献   

11.
蛋鸡开产前后是指开产前三周至产蛋率达65%左右这段时间,一般为18~24周龄。这时期,青年鸡由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都有所改变,因此,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日龄的迟早和以后产蛋量的高低。1转群准备1.1测定体重在15~16周龄时,要测定青年鸡体重,看是否能在以后1~2周,达到该品种上笼时的标准体重。1.2调整饲养把体重过重和过轻的鸡分开,重新组合鸡群;体重过轻的鸡,应加强饲养管理,使它们处在一个较高营养水平下生长;体重过重的鸡,使它们处在饲料控制的状况下。上笼…  相似文献   

12.
三、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一般地说,从7周龄起到18或20周龄这一阶段称为育成期。育成鸡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成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育成率高、体重达标、均匀度高、适时开产,即在20~22周龄鸡群产蛋率达50%。 (一)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1) 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和较强的生活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2)消化能力强,生长迅速,是肌肉和骨骼发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产蛋鸡是指育成结束,开始产蛋的母鸡.一般蛋用鸡20周龄开产,高产蛋鸡多在28周龄左右达到高峰,在其前后约有10周时间产蛋率在90%以上.如按每日产蛋重量计,高峰多在35周龄左右,就产品来说这是真正的高峰,持续5~6周后,与产蛋率曲线同时下落.  相似文献   

14.
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育成鸡体重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蛋鸡高产与否,而育成期体重与蛋鸡高产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笔者对2009年10月6日从云南大理种鸡场引进的不同体重的5280羽育成蛋鸡的产蛋性能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在相对标准的范围内(体重1450~1680g),体重越大其早期产蛋性能越好(产蛋率及蛋重均较高)。而育成体重越接近标准,其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越长。由此可见,育成体重与鸡群产蛋性能直接相关,体重不足则鸡群难以达到产蛋高峰或高峰期持续时间短,且会降低蛋重;体重过肥则易出现难产、肥胖症等,从而影响产蛋性能。只有达到适宜的育成体重才能  相似文献   

15.
鸡产蛋具有规律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是随周龄的增长呈低一高一低的产蛋趋势。初产时产蛋率低,以后迅速上升,到30周龄左右时达到最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在产蛋高峰期前后,鸡自身还未发育完全,体重仍在增加,产蛋率成倍上升,蛋重也在增加,鸡的代谢强度很大,繁殖机能旺盛。因此,此时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旺盛的繁殖机能。 在饲养上要兼顾产蛋、增加体重和健康,当产蛋率达50%时,也就是在24周龄左右,需要改用蛋鸡中档饲养标准,粗蛋白15%,钙3.5%;当产蛋率达70%时,也就是在26周龄左…  相似文献   

16.
1体重控制不同品种的种鸡,各阶段体重标准都有所不同,通过限饲,使种鸡体重达到或接近该品种的标准体重,以发挥最佳产蛋性能。例如艾维茵父母代种鸡:母鸡20周龄体重应达2~2.2千克;产蛋率5%时,体重应达到2.7~2.86千克;产蛋高峰时鸡体重3.1~3.3千克;65周龄体重3.6~3.7千克。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蛋率。一个规模化肉种鸡场要想掌握不同阶段鸡只体重,必须坚持每周随机抽样称重,称重数量应达5%~10%。据调查,有些规模化肉种鸡场,饲养第一批种鸡时,育成阶段坚持抽样称重,但到开产之后就放弃了抽样称重。虽然适时投给高峰期料量,产蛋达45%时…  相似文献   

17.
<正>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这时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产蛋率在20周龄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鸡对饲料中的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要求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18.
蛋鸡开产前后是指开产前3周至产蛋率达65%左右这段时间,一般为18~24周龄。这时期,青年鸡由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都有所改变,因此,这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日龄的迟早和以后产蛋量的高低。 一、转群准备 1、测定体重:在15~16周龄时,要测定青年鸡的体重,看是否能在以后1~2周的饲养下,达到该品种上笼时的标准体重。 2、调整饲养:把体重过重和过轻的鸡分开,重新组合鸡群。体重过轻的鸡,应加强饲养管理,使它们处在一个较高营养水平下生长;体重过重的鸡,使它们处  相似文献   

19.
(一)做好育雏期工作,提高成活率育雏期除提高成活率外,还应注重前期高投入,确保在5周龄体重和胫长达标。(1)大体型麻鸡、黄鸡在雏鸡时喂配合饲料至少到42天,小体型黄鸡至少喂到60天,商品蛋鸡至少喂到8周龄。(2)减少密度,加强通风。(3)投资育雏设备,及时分群饲养。(二)抓好青年鸡的育成工作育成鸡饲养成功与否决定产蛋性能的高低。为此,首先做好称重管理,每周末务必称重,称重数量至少为60只。体重标准可参照各品种鸡管理指南。(1)根据称测体重大小选择育成料和决定日喂量。建议大体型麻鸡、黄鸡14周龄前使用前期育成料,15周龄后使用后期育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基于试验性生产性能测定的结果,并参考生产条件下的记录资料而绘制出的京白823商品代鸡生产性能的10条标准曲线,供养鸡生产中参考。这10条标准曲线是育雏成活率曲线、育雏期耗料量曲线、育成成活率曲线、育成期耗料量曲线、产蛋期存活率曲线、产蛋率曲线、蛋重曲线、产蛋期耗料量曲线、破蛋率曲线、1—72周龄体重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