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洁  李海英 《中国家禽》2006,28(16):29-30
当前就鸵鸟饲养业来说,鸵鸟孵化率低仍然是困挠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鸵鸟的孵化过程中,温度是影响孵化的关键因素。在鸵鸟胚孵化过程中,不同的施温程序所获得的孵化效果是不同的。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鸵鸟场都采用了恒温孵化。为提高非洲蓝颈鸵鸟孵化率,进一步探索最佳孵化  相似文献   

2.
山鸡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鸡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杨俊奎张先民王清河宁书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种畜场·161002)山鸡蛋的孵化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山鸡蛋的品质起主要作用,在实践中,发现太长太圆的山鸡蛋孵化效果都不理想,为能以外观上选择出具有较高卵化率的山鸡蛋,笔者对...  相似文献   

3.
孵化程序设计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以及晾蛋五大方面。程序必须结合种蛋自身因素和孵化条件而制定,并且在诸多因素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加以解决。1温度和湿度的设计温度和湿度是孵化的最关键条件,在设计时要非常重视孵化经验、种蛋周龄、孵化厅环境、孵化量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1.1孵化经验科学研究表明,温度在36.l℃-39.5℃和相对湿度50%-75%是孵化的适宜条件,37.ST是孵化的最佳温度。在实际生产中温度程序有恒温孵化和降温孵化两种方式:恒温孵化是在l-19d采取37.8℃(37.75T-37.85t范围),仅在20和ZId出雏时温度降到36.5…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孵化模式下温度和湿度对鹅种蛋孵化效果及雏鹅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阶段”变温和“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每种孵化模式设定两种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参数来评估其对孵化效果及雏鹅早期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1)两种孵化模式具有相近的总体失水率(67%),但采用较高温度的孵化方案具有更高的孵化率(P<0.05)和更短的出雏窗口期(28.5~30 d)。(2)“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的孵化率显著高于“二阶段”恒温孵化(P<0.05)。(3)鹅种蛋孵化周期中,第1~4周种蛋失重率分别为2.44%、4.85%、7.72%和10.67%,呈现前期失重大、后期失重小的规律。(4)“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下,采用37.6℃和64%的温湿度组合所生产的雏鹅在第2~4周的体重极显著高于37.5℃和65%的温湿度组合(P<0.05)。研究表明,二阶段恒温孵化模式(37.6℃+64%)以及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均能产生较好的孵化效果,采用“单阶段”变温孵化模式可提高孵化率,且优化关键孵化参数还能促进雏鹅的早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相对湿度对鸡蛋孵化效果的观察刘宗政,韦汉琼黄世敏(广西农业大学530005)(广西农业大学90级畜牧专业)相对湿度是孵化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不同的相对湿度对鸡蛋孵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都有不少报导,为了探讨鸡蛋孵化中前、中、后期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6.
鸵鸟孵化技术要点刘水庆(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农牧局472000)非洲鸵鸟的受精蛋孵化率低是目前鸵鸟养殖中的难题之一。孵化技术资料少,加上一些鸵鸟场技术保密,更使孵化技术难以交流,孵化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笔者将自己的孵化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种蛋...  相似文献   

7.
湿度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端云 《中国家禽》1998,20(1):17-17
湿度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王端云¥黑龙江省伊春市家禽良种繁育中心湿度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王端云(黑龙江省伊春市家禽良种繁育中心伊春153000)为了观察孵化过程中电孵机内加水和不加水与孵化效果的关系,先后进行了两次孵化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长军 《中国家禽》1996,(12):34-34
鸵鸟的孵化和饲养管理刘长军(山东省泰安市郊区第二职业中专271029)一、鸵鸟的孵化野生鸵鸟到3岁性成熟,年产蛋20—30个,孵化期6周,胚鸟缺啄壳齿,以脚蹬破蛋壳而出。雌雄都参加孵化和育雏,繁殖寿命30—40年。人工饲养者,一般在18—30月龄性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禽》2001,23(11):49-49
研究表明,孵化期间相对湿度对雏鸡体重和出雏率有明显的影响。试验选用26、28和30周龄种鸡蛋随机分成三组进行孵化,相对湿度分别为43%、53%和63%。试验结果,随着湿度的增加,出雏鸡体重增加,63%湿度相对43%湿度雏鸡体重增加了4.5%。然而,随着相对湿度增加,孵化后期死亡的数目也在增加。结果表明湿度过高对胚胎发育不利,其损失大大抵消了出雏鸡体重增加的益友处。  相似文献   

10.
<正>影响鸡蛋孵化效果的3个因素是种鸡质量、种蛋管理和孵化条件,种鸡质量和种蛋管理决定入孵前的种蛋品质,是提高孵化率的前提。孵化条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翻蛋、环境卫生等。为了能够找出引起孵化率下降的原因,必须从孵化效果分析出具体原因,然后结合孵化记录、种蛋管理和种鸡健康、产蛋情况,采取有  相似文献   

11.
1湿度控制鸡蛋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并不象对温度的要求那么严格,也就是说鸡胚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鸡蛋内容物含有的水分,供给鸡胚发育所需的水分是足足有余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湿度可以不去管它,一点也不加重视,那就错了。要得到理想的孵化效果,对于湿度也要妥当地解决。  相似文献   

12.
鸵鸟业正进入产业化发展轨道,生产质量、生产进度愈来愈成为决定鸵鸟场家利润大小乃至生存的关键。孵化质量不仅影响着孵化率的高低,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健雏率及今后小鸟的成活率、成活质量,所以孵化水平高低也是鸵鸟生产的重要环节。一、湿度的控制湿度的控制是鸵鸟区别于鸡孵化器的关键。好的孵化器其降湿能力应在25%~40%之间。 相对湿度的计算公式=×100%其中空气的饱和含水量意义在于固定温度和气压下,水变为水蒸气已为饱和的数量,这个数值是一定的。不难理解,饱和含水量与温度和气压有关,温度越高,气压越低,饱和含水量…  相似文献   

13.
校正疗法治愈不能自行站立的雏鸵鸟解玉军(山东省威海市农业科学技术中心,264200)解乐氵勇(山东省龙港鸵鸟场,264400)由于种蛋质量、遗传因素及孵化过程中不利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幼鸵鸟体重较大而腿部相对软弱的原因,使一部分雏鸵鸟不能自行站立和运动...  相似文献   

14.
雏鸵鸟卵黄囊炎是刚出壳雏鸟腹内卵黄吸收不良并有感染的雏鸟常见病。发病原因:(1)种蛋在户外受微生物感染,或在收集、保存过程中处理不当,使附着在蛋表面的细菌从蛋壳气孔侵入蛋内;(2)种鸟产道感染(如大肠杆菌感染),病原菌侵入蛋内;(3)孵化箱内卫生不佳或换气不良,致种蛋在孵化箱内感染;(4)孵化期温度偏低、湿度偏高,造成出雏后脐部收缩不全,易于感染;(5)育雏初期保温差和环境湿度太高;(6)种鸟的营养不平衡等。临床症状:患雏腹部膨大,变软,脐孔收缩不良,严重者脐孔开放,周围红肿。病雏喜卧,怕冷,有…  相似文献   

15.
孵化的几点思考韩凌云(山西省太原鸡场二种鸡场030031)通常说的孵化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等对胚胎的生长发育是必要的条件,可称为生理条件。一般来说,各鸡场孵化厅都可以在现有的自然条件下制订出一套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能够取得较好孵化效果的孵化方法或孵化...  相似文献   

16.
肉用樱桃谷鸭种蛋孵化喷水凉蛋效果好朱永云,王卫东(江苏省射阳县新洋农场畜禽养殖场224314)现代孵化器对鸡蛋即使不采用凉蛋措施,孵化效果也很好,但对鸭蛋来说,其蛋黄中脂肪含量比鸡蛋的高,胚胎发育到中期以后。必须采取凉蛋措施,才有助于生理热的散发而防...  相似文献   

17.
鸵鸟的人工孵化技术■顾志良译自《WorldPoultry-Misset》1996,(12),49-53■本刊校与其它家禽生产体系一样,鸵鸟的饲养也是依靠人工孵化来获得雏鸟的,但是这种巨大的鸵鸟蛋是怎样孵化的,对孵化有何影响?本文将探讨鸵鸟蛋和其它禽种...  相似文献   

18.
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很多,有遗传因素、种鸡营养、种蛋品质、饲养管理及孵化条件等。种蛋的品质是孵化的基础。本次试验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蛋重对孵化效果的影响较大。一、材料与方法1.孵化器蚌埠机电部第四十一所制造的微电脑控制系统电孵机,容蛋量为1400枚,出雏机容量为1200枚。2.种蛋品种及来源试验用AA肉用种鸡蛋,由蚌埠涂山种鸡场提供。3.试验分组蛋重用小天平称量,并按蛋重50克以下、50.1~55克、55.1-60克、60.1~65克、65克以上分为5组。4.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恒温分批孵化…  相似文献   

19.
提高鸵鸟蛋孵化率的措施■蒋时生(广东省南雄县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钟鼓岩鸵鸟养殖场512432)鸵鸟的孵化率是困扰鸵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据几年来的孵化经验,介绍提高鸵鸟蛋孵化率的几项措施。一.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孵化室合理的卫生消毒可以提高鸵鸟蛋的孵...  相似文献   

20.
孙森 《畜牧与兽医》1994,26(1):24-25
鸭胚的凉蛋与喷水在鸡蛋、鸭蛋同机孵化中的应用效果孙淼(安徽省安庆市农科所)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我所种禽场于1986年春季将鸡蛋、鸭蛋进行同机孵化,鸭蛋的孵化成绩很不理想。作者到此场实习后,对鸭胚采取了凉蛋与喷水措施,鸭蛋的孵化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