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如今的河道治理中,水生植物不仅有去污的能力,更有水质监测、景观营造的作用,探讨水生植物在生态修复技术中的应用、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以期在河道综合治理中为水生植物的生态修复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临夏州河道水生态修复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概括了推动黄河流域临夏州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具体做法及综合治理规划布局,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坡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由此应运而生,经过数年推动与实践,全国各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小流域治理模式以及浙江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形成了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面源污染治理和监测预防为一体的措施体系,并对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景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伍亮  成水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90-16792,16814
针对传统河道整治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河道整治新理念,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及目标、原则。从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两方面,介绍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单项技术,如集中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生态河堤修复、生态护坡、河道曝气、生态疏浚、生态浮床、水生植物修复、生物膜技术等,并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刘昱 《乡村科技》2023,(6):136-139
安徽省定远县高塘湖水域作为沿岸城乡的水源地、生态湖泊,近年来在当地产业快速发展和城乡人口增长的过程中遭受了诸多破坏,急需修复水环境,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基于定远县高塘湖现状,分析定远县高塘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难点,总结其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要点:清障+清淤,辅助完善防洪;工程+工艺,修复水域生态;绿脉+文脉,塑造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6.
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简要分析了我国河道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阐述了传统河道整治带来的负面影响,论证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河道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先期处理技术、河道形态修复技术、生态河堤修复技术、生态河床修复技术、生态护坡修复技术和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由于所处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临夏州东乡县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情况较重,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应在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方面采取系列措施。本文分析了东乡县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余俊  唐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12-2814
在广泛查阅城市河道修复建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技术、人工浮岛技术、人工湿地技术3种城市景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结合苏州阳澄湖支流北河泾的设计及工程实践,全面剖析了景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并希望由此找出适应于城市经济开发中景观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与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周围的中小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湖南省城镇水环境尤其是河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和水质改善系统,并对堤岸进行生态修复等河道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为类似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社会矛盾的转变对国土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全新要求,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开发利用格局,建立健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新机制。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面临着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系统发展的全新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自然资源部门职能的调整对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实施全域覆盖、全过程覆盖、高质量推进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能够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国土空间规划框架,在全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应该明确全新使命,把握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鲜明特征,进而提出适应生态中国发展要求的综合体系,解决当前依然存在的客观问题与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人工湿地、生物膜净化及组合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同时,提出了河道水体修复涉及学科多,应该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理和修复技术。最后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关系问题,相关学者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河流生态恢复体系。现阶段,一些高度城市化的发达国家,已经将河道的环境综合治理视为一项生态修复工程,在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工程设计原理的应用,也要确保相关手段符合自然原理。本文通过总结播州区枫香红色旅游文化创新区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相关经验,分析了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河道治理措施和环境保护设计方案,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农业生态修复等,并对其作用机理及优缺点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农业生态修复等,并对其作用机理及优缺点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生态河道的综合治理是构建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生态河道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虽有建设,但屈指可数,主要原因是对生态水利河道的综合治理没有太多成就。本文就如何构建生态水利河道综合治理体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小河流治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重点,宜阳县委、县政府极其重视河道生态治理工作,站在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积极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工作。本文详细分析了洛河宜阳段河流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综合治理坚持的原则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转变河道管理模式,以生态化治理为主要目标,加大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投入力度,尊重自然规律等加强河道生态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就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景中的一些应用方式进行探讨,介绍了生态河道的概念、生态河道的护坡类型、植被选择要求等,指出河道建设要兼顾生态效益与景观建设,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增强  刘静霞  吴怀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20-10522
探讨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与研究现状,分析了植物与河流生态修复的关系。以郑州市城区的骨干河道贾鲁河为例,介绍了工程概况、场地现状、河流水质及土壤调查检测情况。通过梳理贾鲁河治理段及河滩区域的水系,指出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最终形成"一廊、一核、五区"的生态空间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滨水区的植物配置方式,强调将水生植物与城市滨水区相结合,建设自然生态型河道,将成为现代城市滨水区生态改造的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河流岸线被侵占填埋及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量剧增,河流形态及其生态系统显著恶化。为维系河流健康生命,对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广受各界关注。本文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目标,并从修复手段入手,系统阐述了当前河流生态修复的工程类技术(底泥疏浚、河流形态修复、生态补水技术等)和生态类技术(水生生物处理、生物膜、微生物修复、土地处理技术等)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河流生态修复的近自然治理理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针对当前生态修复理论的不足,从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环境的需求角度,提出了近自然治理理念指导下的河流生态修复原则,即:综合治理和多种措施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河流生态修复多目标统筹和兼顾美学的工程技术设计,以期为未来河流生态修复理论发展与工程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