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粱不同叶龄栽培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索高粱育苗移栽的最佳栽培叶龄,于2007年在仁怀市实施了高粱不同叶龄栽培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时期移栽,同等施肥条件下,从3叶到7叶,高粱产量随着移栽叶龄的加大而增加,5~6叶后,随着移栽叶龄的继续加大,高粱产量逐渐降低,苗龄分别为25 d和27 d的5~6叶龄,个体与群体生长协调、经济性状好、产量高(353.3 kg/667m2和321.0 kg/667m2),是高粱最佳移栽叶龄.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育秧直插本田栽培技术在同等管理水平下,在3叶龄到5叶龄栽培有产量随移栽叶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5叶龄到6叶龄则有产量随移栽叶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由于3叶到4叶直插,对大田的平整要求较高;对于轮作田块,要错开茬口也较难,而6叶龄以上,产量又下降。因此,生产上较适宜采用5叶龄栽插。  相似文献   

3.
黄德社  张清学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4):295-297,299
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植伤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和制种父母本叶片叶龄的依据。在秧田期可用数记法和种谷方向法来判断秧苗的叶龄;在移栽后分蘖期,可根据第一双零叶、第一类葫芦叶和植伤叶来判断叶龄;在幼穗分化期,可根据第二双零叶、第二类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来判断最后三片叶;在杂交稻制种上,根据叶龄判断方法判断出父母本叶片叶龄,以便随时预测父母本对应叶龄是否相吻合,有利于花期预测和调节,确保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不同昼夜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茶树扦插生长指标,分析温度和光周期对茶树扦插生长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昼温升高,新梢长和新生叶片数增加,28℃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发根数、茎粗明显增加,25℃条件下茶苗成活率最高;随着夜温从15℃升高至25℃,新梢长、新生叶片数和茎粗增加,20℃夜温度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率、生根率、发根数优于其他处理;随着光照时间增加,生根率和根数增加,16 h光照条件下,新梢长、新生叶片数和茎粗增加优于其他处理。综合茶树根系及茶苗地上部生长指标,昼温保持在25~28℃、夜温20℃为宜,增加光照时间,有利于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  相似文献   

5.
水稻大养稀栽培对生育期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密度,不同品种出叶速度都是初期慢、中期快、后期慢,叶龄指数65%左在开始,出叶速度最快,一直持到有效分蘖终止为止;叶龄指数达到75%以后,出叶速度明显减慢。在以垅宽行超微植的大稀栽培条件下,出叶中快,由于总叶片数的增加,出穗民普通栽培(30cm×13.2cm)大致相同;密度、移栽形式、品种与主茎总叶片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从m^2穴数、穴基本苗烽两个因素分析,品种与主茎总叶片数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6.
对菜用大黄组培苗不同生根培养阶段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生根是伴随愈伤组织的形成而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化和生根过程符合Logistic累计曲线方程模型.菜用大黄组培苗生根培养在12 d时生根率达到100%.14 d以后根数不再增加,14 d开始炼苗移栽最为合适,成活率为90%,且根长与外植体生长程度比较适中.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和组培苗干湿重比在7 d后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异,叶绿素总含量与组培苗干湿重比与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成活率呈正相关,叶绿素a/b值与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成活率呈负相关.根教、根长、苗高、叶数和掉根率与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成活率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吉林省主推的2个烤烟品种JY-02-3和云87为材料,通过对2个品种的成熟规律和叶片的外观性状特征的观察,对不同部位不同叶龄叶片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进行测定,从而对2个品种的成熟过程以及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试验表明,2个品种的农艺性状JY-02-3表现较好,云87次之。JY-02-3下部叶在叶龄60~65 d(移栽后80~88 d)、中部叶在叶龄65~70 d(移栽后97~103 d)、上部叶在叶龄70~75 d(移栽后118~123 d)时,各项成分含量较适宜;云87下部叶在叶龄60~65 d(移栽后80~88 d)、中部叶在叶龄70~75 d(移栽后103~110 d)、上部叶在叶龄70~75 d(移栽后118~123 d)时,各项成分含量较适宜。JY-02-3中部叶65~70 d叶龄、云87中部叶在70~75 d叶龄适时采收的鲜烟叶具备潜在质量基础,有利于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提高。[结论]研究可为烟叶适时采收及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烟叶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1998年低温冷害对水稻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 年分蘖前期低温,使水稻出叶及出分蘖速度减慢,叶色浅,营养生长延迟,后期升温,出叶速度和出分蘖速度以及叶色级数迅速增加,营养生长得到恢复,有效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的叶龄指数分别降低2 % 和4 % ,有效分蘖率降低3 % .  相似文献   

9.
水稻主茎出叶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水稻主茎各叶片出伸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建立水稻主茎出叶与有效积温关系的动态模拟模型。【方法】选用16个水稻品种分别在云南丽江、江苏南京两个生态地区进行播期试验,观察主茎各叶片出伸与有效积温的定量关系。【结果】主茎叶片出伸所需有效积温与叶位的关系总体随叶位的上升而增加,且在整个叶龄进程中出现两个拐点,第一个拐点出现在第3叶龄期,第二个拐点出现在第N-n-2叶龄期。据此,对叶龄进程进行分段模拟,建立叶龄模型。利用不同环境下播期试验的出叶动态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不同类型品种模拟叶龄与实测叶龄的根均方差(RMSE)都小于0.1。【结论】以各叶位叶片出伸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建立的叶龄分段函数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从恢复系育种材料[R128//(R318/R1025)F1]F6中获得一个新的斑马叶突变体zebra1349,该突变体秧苗期如果不移栽,与野生型一样表现绿色,移栽后5 d新抽出的叶片包括叶鞘会呈现出与叶脉垂直的黄绿相间的条纹,移栽后30 d抽出的叶片又表现出正常绿色,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不同叶龄移栽试验表明,叶龄对zebra1349斑马叶性状的表达没有影响,不同播期移栽试验表明,温度对zebra1349斑马叶性状的表达有一定影响。对zebra1349与正常叶色品种杂交F1、F2代的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叶龄七叶树叶片面积、叶色及主要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明确七叶树叶片早春叶色变化的原因,选用不同叶龄的叶片,测定了其叶绿素、花色素苷以及主要内含物的含量变化。研究表明:随叶龄的增大,叶片面积和比叶重急剧增大,在展叶12 d后的叶面积、比叶重分别比展叶2 d时增大了8.66倍和1.57倍;随叶龄增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花色素苷含量、蛋白质的含量降低,花色素苷/叶绿素的比值也急剧减小,12 d时的比值比2 d时的降低了99.68%。相关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叶绿素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与花色素苷/叶绿素均呈显著负相关。其原因可能与叶片在发育中花色素苷被降解、叶绿素合成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产物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金素荣  倪忠宝 《新农业》2007,(10):40-40
1.症状识别水稻移栽后遭受盐碱危害,稻苗返青迟缓,发根差,新根少,叶片呈浅黄绿色,个别田块植株发红,心叶有萎蔫现象,并从底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叶尖开始变黄褐色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培养基为 1/ 2MS +ABT 7号生根粉 0 .5mg/L的配方 ,可使脱毒甘薯苗前期发根数增多 ,根长、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脱毒苗的生根速度明显加快 ,茎杆粗壮 ,同时对叶片数有一定促进作用。使用 1/ 2MS +生根粉培养基可取得培育脱毒苗前期快繁生根和培育壮苗的双重效应。 1/ 2N6 培养基可使脱毒苗发根数增多 ,叶色浓 ,苗壮 ,但根长不及 1/ 2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四川盆地近年主推杂交稻品种发根力的差异,为稀播旱育长龄秧的大田移栽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盆地近年推广的42个品种杂交稻为材料进行稀播旱育长龄秧发根力试验,采用长龄秧剪根、剪叶,大田栽植的方法,考察其新发根系的根数、根长、根干重、发根力。[结果]不同品种杂交稻的发根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川谷优399、德优4983、蓉优1808和旌优127的发根力较强,其发根力分别高于平均发根力57.98%、51.43%、46.76%和34.65%;而川优8377和Q优5号的发根力较弱,其发根力分别低于平均发根力30.99%和37.43%。[结论]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品种杂交稻的发根力强弱制订相应的栽培措施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4种不同种植密度棉株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田间系统观测 ,并做回归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棉株出苗 18~83d ,叶龄随生育天数增加而增长 ,株高、倒四叶宽、果枝叶和果枝数、现蕾和开花结铃数随叶龄的增加而增长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密度在 14 .2万~ 2 3.1万株·hm-2 的范围内 ,籽棉产量随密度、总铃数增加而提高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对早熟棉花品种单产皮棉 2 2 5 0kg·hm-2 以上、密度 2 2 .5万~ 2 4 .0万株·hm-2 棉田 ,提出以叶龄为核心的动态生育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其中部叶发生后50、55、60、65、70、80 d时分别取样,测定不同成熟度叶片的物理特性和叶片中烟碱、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结果]65 d叶龄的叶片烘烤后平衡含水率和填充值最大,分别为18.33%和3.58 cm3/g,其他物理性状也较好。鲜烟叶中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烘烤后烟叶中烟碱含量略有下降,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增加。鲜烟叶中总氮含量随着叶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烘烤后略有下降。65 d叶龄的叶片总氮与烟碱含量之比和钾、氯含量之比比较适宜。[结论]烤烟中部叶片的最佳采收时间是65 d叶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豫中地区烟叶生长期对上部烟叶质体色素的影响.【方法】以中烟100为材料,于2012年采用烟株移栽期和叶片成熟度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和结论】移栽期和成熟度对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显著,随着烟株移栽期的推迟,相同成熟度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但类胡萝卜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递减.不同移栽期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表现为5月6日5月5日4月27日,含量随成熟度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部叶品质以5月15日移栽的推迟5 d采收最好.  相似文献   

18.
<正> 以种子大小对"冬壮冬发"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试验观察,品种为宁麦3号和苏麦1号,按种子大小分为4个等级,观察结果得出:对"冬壮冬发"的影响:大粒种能促进叶片的出生和叶片的增大,播后10、15、20天测定:叶片的大小和出叶速度均随种子重量而增加.1-3叶初期,单株根数、总根长和根干重均随种子的增大而增多.胚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白及驯化苗在光温耦合作用下的生长发育变化,为白及夏季适应性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以2021年6月移栽大棚的白及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驯化90 d时,设置不同温度(25、30、35、38℃)和波动光[50μmol/(m2·s),2 min;1 000μmol/(m2·s),2 min]处理模拟夏季白及受到的光温胁迫,测定不同驯化时间白及移栽苗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结果显示:白及移栽苗驯化初期,30与60 d的株高没有差异,但是在茎宽、根数、根长、块茎厚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在90 d时,株高、叶片长、块茎宽和根长存在显著差异,根冠比在90 d内先升后降,块茎多糖含量90 d较60 d增加了51%。随着温度的升高,白及移栽苗Fv/Fm、ΦPSⅡ、qP、Fv’/Fm’和ETR均减少,ΦNPQ和NPQ升高。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和波动光会对白及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危害,不利于白及的移栽驯化。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温度对香蕉不定芽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巴西香蕉(Musa paradisiaca)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研究温度对香蕉不定芽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D活性呈现上升-下降波动变化,POD活性先上升,培养15~20d达到最高后下降,培养45d后又缓慢上升,CAT活性整体先下降,培养45d后上升;在30℃以内,随温度升高,根系活力逐渐增加,培养20d后游离脯氨酸含量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培养50d开始下降,MDA含量先逐渐下降后上升,培养20d和45d较低;30℃最适宜香蕉不定芽生长,此条件下培养25d根系活力达最高(11.92mg/g·h),游离脯氨酸(58.76μg/g)和MDA含量(7.15nmol/g)都较低,根茎叶生长旺盛(苗高5.02cm、叶数3.64片、根数4.63条、根长4.91cm),是最适宜移栽的时间;培养45d根系活力为2.33mg/g·h,游离脯氨酸(94.83μg/g)和MDA含量(9.83nmol/g)都较低,根茎叶生长旺盛(苗高6.15cm、叶数4.97片、根数6.01条、根长6.06cm),是次适宜移栽的时间。30℃最适宜香蕉不定芽的生长,培养25d是最适宜移栽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