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通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大通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下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均匀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在浅山区为模式C(青杨 枸杞)>模式D(中国沙棘)>模式B(紫花苜蓿)>模式A(川赤芍)>模式E(柠条),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309 1、5.089 4、4.657 3、4.081 6、3.410 5;在高山区为模式H(白桦 青海云杉)>模式J(青杨 中国沙棘)>模式G(华北落叶松)>模式F(青海云杉)>模式K(青海云杉 中国沙棘),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228 9、5.071 7、4.699 2、2.780 9、2.646 2,群落乔、灌、草3层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在优势度方面,草本层在森林中的作用远不及乔木层。  相似文献   

2.
对大通县退耕还林中高位山旱地不同配置模式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标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模式H(白桦 青海云杉)>模式J(青杨 中国沙棘)>模式G(华北落叶松)>模式F(青海云杉)>模式K(青海云杉 中国沙棘)。  相似文献   

3.
肇庆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肇庆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的代表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九龙湖水源涵养林黑桫椤群落不同样地、不同层次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结果表明:在群落垂直结构中,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各项指标除物种丰富度以外,其他指标都是最小的,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各项指标除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外,其他指标都是最大的。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测值变幅不大,物种多样性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草本层>藤本>乔木层。人为因子的干扰对黑桫椤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对福建龙栖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毛竹群落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南麓栓皮栎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行山南麓的23个栓皮栎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南麓栓皮栎林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89种,分属37科78属.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最多.群落空间结构特征表明,该地区栓皮栎群落成层现象非常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不高,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主要受灌木层和草本层影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不同层次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趋势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群落土壤呈弱碱性,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及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对井冈山南方红豆杉群落不同样地、不同层次、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在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测值变幅较大;测度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时,各种多样性指数基本表现出相同的趋势;总体来看,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层次变化幅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人为因子的干扰对南方红豆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2005年进行样地调查获得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妙峰山地区栓皮栎林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以及植物区系成分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妙峰山地区栓皮栎林群落区系组成丰富,外貌结构典型,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总体趋势表现为草木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8.
北京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法瑞学派典型样方法,对北京综合性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进行取样调查。(1)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52个样地进行数量分类,并根据不同指示种将其命名为9种群落模式;(2)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比较9种群落模式不同片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以草地早熟禾为草本层优势种的群落模式,其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低于其他模式,表明草地早熟禾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乔木层和灌木层多样性水平接近,以观赏为主的群落模式,其多样性较高,以隔离防护为主要功能的群落模式多样性最低,反应群落的景观功能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浙江省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群落的不同样地、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161种)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植物(14种),而群落均匀度两者无显著差异。在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均大于乔木层,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于草本层。而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之间的群落均匀度差异不显著。表4参29  相似文献   

10.
以马鹿花5种配置模式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院(1)5 种配置模式中,马鹿花-墨 西哥柏林总体丰富度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以及Pielou 指数最高,马鹿花纯林(泸-2)总体丰富度 指数、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 指数最小;(2)马鹿花-三年桐林与马鹿花纯林(泸-2)为同一环境条件下的不 同配置模式,马鹿花-三年桐林丰富度、Simpson、Shannon-wiener 指数指数均比马鹿花纯林(泸-2)高,说明同一环境 条件马鹿花与三年桐混交林比马鹿花纯林物种更丰富、多样性更高;(3)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垂直变化幅度 均为草本层>乔灌层,说明草本层较发达,对马鹿花5 种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采用样方调查法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法研究了放牧干扰对明油子Dodonaea viscosa-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灌草丛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丰富,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低,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优势种为扁平虹臭蚁Iridomyrmex anceps;曾经过度放牧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最贫乏,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多样性最低;长期存在一定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比较丰富,但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高而均匀度最低;经受或存在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林下以刺吸类昆虫占优势,地表以迈氏小家蚁Monomorium mayri占优势。过度放牧导致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种类组成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群落趋于不稳定,栖息环境出现退化。放牧干扰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比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突出。表6参21  相似文献   

12.
抚育间伐对云南松纯林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抚育间伐对云南松纯林的结构和多样性影响,在云南松纯林内设置抚育间伐和未间伐的定位观测样地和临时样地,通过对所设置的样地进行调查测定分析,并以空间代时间对同一立地条件中抚育间伐22 a后的云南松林及未间伐的云南松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抚育间伐2 a后云南松林相较为整齐,林内乔木幼树出现,林分结构更加合理,林木生长加快,其树高增幅达26%,胸径增幅达28%。对树高结构来说,林木株数在每个径阶上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间伐使云南松密度降低,林内灌草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在短期内,灌草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增加,草本层增加尤其明显,其种群数量、盖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和Jsi增幅分别达100%、150%、40%、53%、106%,并随着云南松纯林间伐年限的增加,灌草层物种丰富度增加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佛顶山亚热带植物的多样性和建立有效保护机制,应用样方调查方法,对佛顶山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区系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佛顶山有维管植物429种,隶属于131科273属,生活型普以高位芽植物为主;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植物以亚热带分布科和北温带分布属为主;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不同群落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性不明显,表现出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组成越丰富、优势种越不明显、共优种越多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越高的特点。样地内树种平均胸径较小,主要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定量研究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论文以河北省黄骅市滨海土地为研究对象,借助RS、GPS和GIS现代信息技术,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及303个样点调查数据,提出一种更全面准确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估算方法。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价值分为生物多样性价值Ⅰ和生物多样性价值Ⅱ,生物多样性价值Ⅰ用NDVI指数反映植被覆盖与分布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Ⅱ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物种种数价值,总价值由耕地、建设用地、园地、其他土地、盐碱地、湿地、水域、盐田到草地逐渐降低,经市场法和意愿法检验,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5.
王兰霞  秦大海  冯彬  王蕾  齐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77-12979
以城山煤矿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及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选取景观斑块密度指数、聚集度指数、蔓延度指数、结合度指数等指标对矿区景观破碎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林地、草地等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较高;区域景观蔓延度指数为64.47,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较高,反映煤矿开采对于景观格局影响较大,不利于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长白山系张广才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老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样地内生物多样性特征,如物种组成信息、空间位置、枯死木和外来入侵物种等情况,结合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初步构建1个3层次结构的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有代表性的三级评价指标25项,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指标筛选,最终得到由17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对最终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确定,构建出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湟水河流域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15-19216
基于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研究了青海湟水河流域相同林龄(8年)的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湟水河流域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生物多样性为云杉桦树混交〉沙棘〉桦树〉云杉〉云杉沙棘混交〉农田,草本层多样性〉乔木层。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同朔地区青杨天牛为害程度的植被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山西省同朔地区选取4种不同杨树人工混交林,运用多样性指数、相关系数、相似系数、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分析和总结青杨天牛为害程度与其相应的植被影响因素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乔灌草多样性指数增加,青杨天牛的为害程度下降;乔灌木的多样性变化对青杨天牛的为害程度的影响大于草本植物变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直接观察法,比较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SHZD32-01和受体中豆32各处理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的数量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等群落特征指数,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的多样性。节肢动物调查结果显示,SHZD32-01喷施草甘膦、SHZD32-01人工除草、中豆32人工除草3种处理田间烟粉虱、小绿叶蝉、苜蓿盲蝽和中华草蛉等主要节肢动物数量无统计学差异,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差异不显著。杂草调查结果显示,人工除草管理下,SHZD32-01和中豆32田间杂草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反枝苋、藜、稗和鲤肠等杂草密度无统计学差异;与其他2个处理相比,喷施草甘膦45 d后,SHZD32-01田间杂草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变化,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显著下降,优势集中性指数显著上升,鲤肠等杂草密度显著减少(P0.05)。结果表明,SHZD32-01种植1年不影响田间节肢动物和杂草多样性,草甘膦喷施1次亦不影响大豆田间杂草的丰富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