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正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简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温升至100℃维持12~15h,灭菌结束后闷12h。料温降至70℃出锅,将菌袋运到接种室内冷却至30℃时在晴天清晨或傍晚抢温接种,  相似文献   

2.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3.
在平菇栽培中,有时会因选种不当和栽培不慎,而造成培养料发菌期的大面积污染.笔者在实践中用下列方法多次处理污染料,收到良好效果.方法一:将培养料重新补加蔗糖1%、石膏1.5%、麸皮10%、过磷酸钙2%,料水比1∶1.35,装袋后常压灭菌,在100℃下保持60分钟,然后停火,在60℃以上闷24小时后再启锅,待袋温降至20℃以下进行接种培养,常规管理出菇.  相似文献   

4.
我省利用人防工事及室内袋栽金针菇已较普及,为了使金针菇的栽培不受人防工事及栽培室的限制,我们开展了室内养菌室外地沟出菇的两步栽培法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供试材料金针菇三江5号菌株,引自黑龙江集贤县农技高中。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采用17×33cm(厚5~6丝)的聚丙烯塑料袋作栽培容器。(二)制栽培种每袋装干料400g,料含水量65~70%,装料不宜太实,以能打孔不变形为宜。采用塑料颈圈、棉塞封口.按常规高压灭菌、无菌操作接种。养菌室必须清洁、黑暗,室温保持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5.
刘勤  王尚堃  王汝长 《蔬菜》2004,(1):28-28
一、发菌后期菌丝生长缓慢,迟迟不满袋1.原因(1)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2)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2.对策(1)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1.4)。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5 cm时,将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2)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8 ℃,以22~24 ℃为宜。二、菌丝未满袋就出菇1.原因 秋季栽培偏晚,菌丝培养温度过低(低温刺激出菇)。2.对策 根据各地月平均温度适时栽培,确系低温栽培的,要加温培菌,发菌温…  相似文献   

6.
朱继先 《食用菌》2003,25(4):30-31
规模化栽培香菇 ,对培养料灭菌和防杂往往是增加生产成本主要原因。为适应规模化、进而工厂化生产的需要 ,经多年实践摸索出 :用水煮法处理培养料、装袋压块、处理菌种、开放接种、控制通气养菌、变温处理、加压出菇的香菇栽培新技术。1 水煮法处理培养料1 .1 培养料配方 锯末 (或秸秆粉、颗粒 ) 70 %~ 80 % ,麦麸1 0 %~ 1 5 % ,玉米粉 5 %~ 1 0 % ,豆饼粉 3 %~ 5 % ,石膏、白灰各 1 %。视气温高低增减有机辅料 ,水煮前干拌均匀。1 .2 水煮方法 分铁锅煮料与铁槽蒸汽加热煮料。①铁锅煮料 :用尽可能大的铁锅 ,一次装八成水 ,例如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栽培金针菇受室内环境的限制,我所于1990年11月开展了以室内培养菌丝体、野外大棚出菇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供试材料①菌种:古金1号全白金针菇菌株,本所自选.②培养料配方:棉子壳78%,麸皮20%,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70%.③栽培袋:采用规格为35×17×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二)试验方法①栽培菌袋的制作:按常规法将培养料拌匀后装袋,每袋折合装干料200g,于1.5kg/cm~2下灭菌1.5小时,冷却至25℃以下后无菌操作接种,置20~25℃的室内培养,30天后菌丝长满袋.②选搭荫棚:选不积水、近水源、方便管理的冬闲稻田,整地  相似文献   

8.
孙琪 《食用菌》2002,24(1):5-5
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 ,无色、不规则颗粒状 ,含有大量的吸水基团 ,可吸收自身重量的数百倍乃至上千倍的纯水 ,供菌丝直接吸收。据试验 ,在食用菌上的增产幅度可达 80 .6%。保水剂在食用菌上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 1%的保水剂加入干料中均匀混合 ,然后按 1∶ 2的料水比加水拌匀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一般 2 2 cm× 5 5~ 60 cm袋 ,以装 1kg干料为宜。 2将保水剂与水混合制成吸附小球 (直径约 3 cm ) ,然后将吸附小球加入料中 ,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 3生料栽培时先推捂好栽培料 ,保水剂按 1∶ 12 0比例制成吸附小球 ,…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栽培以往都是待菌丝长满袋,就移至栽培室提高湿度开袋出菇。这种开袋方式子实体整齐度较差,基部分蘖受抑制,且不能全部成活,从而会影响质量和产量。笔者改进了这种传统开袋方式,先松开袋口棉塞,待菇蕾形成后,再拿掉套环,把袋口拉开下折至离料面3cm 处,以增加通风量,待子实体长齐至袋口后,再拉直袋口,覆盖上报纸,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明显提高。(一)材料供试菌株为FL8203。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蔗渣73%、麸皮25%、碳酸钙1%、蔗糖1%、磷酸二氢钾0.2%,水为干料的2倍。(二)方法①料拌匀后装袋,每个标准袋(14.5×28cm)装干料200g,常压灭菌100℃保持10小时,灭菌后无菌操作接种,1瓶原种接20袋。②设常规开袋(处理1)和改进式开袋(处理2)两个处理,每个处理20袋。③接种后置25℃下保湿培养,菌龄为55天。④栽培袋置17~18℃的空调室让其出菇,并保持空间湿度90%以上。每天通风一次。⑤子实体菌柄色泽为浅黄至金黄色,柄长10~15cm,菇盖2/3内卷,菇盖直径0.5~1.5cm,符合制罐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杨红兵 《食用菌》2002,24(6):4-4
春季由于环境温度低 ,菌丝生长慢 ,出菇少 ,经济效益低。要解决这一难题 ,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石灰 拌料时石灰用量 ,由 3 %提高到 5 % ,料的 p H值为 8~ 9,既可抑制杂菌生长 ,又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2 直接装袋 生料拌好后不经发酵直接装袋。这样能使袋内培养料产生较多热量 ,从而加快发菌速度。3 提高接种量 装袋时适当增加用种量 ,变 3层接种为 4层接种。中间菌块适当增大 ,菌块要紧贴塑料袋 ,一圈 4~ 5块。袋两端的菌块可稍小 ,每端 6~ 7块。扎口后 ,用直径 10~12 mm的棍在袋两端的菌种处各扎 4~ 5个通气孔 ,孔的深度各…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于1990年6月考察德国南部纽伦堡附近的魏登菇场,该菇场在当时是德国最大的平菇、香菇栽培场,占地约20公顷,其中约15公顷栽培平菇。其利用麦草生产平菇技术对国内同行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现简介如下: 1 麦草处理 麦草通过输送带送入一个约1000m~(2)、高4m的处理车间,撒水后,向料中喷入热蒸汽,处理100小时,待麦草冷却到35℃以下装袋。 2 装袋播种 料袋为厚0.1mm的聚乙烯袋,装料后袋的直径约55cm、高1.5m,料袋每隔15cm打一个直径2.5cm的洞,装料时先在袋中央立一直径7.5cm布满通气孔的硬塑料管,用专用设备装料,边装边播种,装袋完毕,将料袋放在长2m、宽70cm、高20cm的平板车上,每车装3袋,连车一起置菇棚内发菌。  相似文献   

12.
1986~1987年,我区利用收香菇后的闲菇棚,大面积袋栽黑木耳,变一季单一种植为常年生产,不仪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利用菇棚种耳,生物效率达到96.4%,比传统老法栽培产量提高一倍多。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利用香菇棚袋裁黑木耳,时间一般应提前到3月中旬培育菌种,4月下旬装袋、投料、接菌和室内培育,5月底早熟香菇生产结束即可移至棚内栽培。(二)料袋制作每百公斤培养料配比为:阔叶树木屑55公斤,棉籽壳27.5公斤,麸皮15公斤,白糖0.8公斤,石膏粉1.4公斤,碳酸钙0.3公斤,混合后加水拌匀,随即装袋。袋规格为17×33厘米,每袋干  相似文献   

13.
实践表明,用塑料袋栽培猴头菇,成本低,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生物效率高,百公斤棉籽壳料可产于菇约10公斤,生物效率达100%左右。现将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一)调配基质配方为棉籽壳76%,米糠或麸皮20%、红糖1%、石膏粉1%、黄豆粉1%、过磷酸钙1%,先将米糠或麸皮、黄豆粉、石膏粉混匀,糖、过磷酸钙溶于适量水中,然后再和棉籽壳拌匀.料水比1∶1.25。(二)装袋灭菌栽培袋规格为50×12.5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筒袋,每袋装量折干料500克。袋两端用线绳扎紧,并用酒精灯火焰烧熔扎头封口。然后将料袋稍压扁,等距离打3~4个直径1.8厘米、深2厘米的接种穴,穴口贴3cm~2的医用胶布.置土蒸  相似文献   

14.
香菇袋栽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栽培方法,现已完全代替以前的压块栽培。其生产过程可概括为:确定栽培季节→菌种制备→培养料选择→料的处理→拌料→调节pH值→装袋→扎口→装锅灭菌→出锅→打穴→接种→封口→发菌→脱袋排场→转色→催蕾→出菇管理→采收→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15.
袋栽食用菌一般是加透气塞(如棉塞、稻草把等),待菌丝长满袋后移至出菇室出菇,这样较费工时.经笔者四年的探索,摸索出了一点小经验.现介绍给广大食用菌栽培者.装袋、灭菌、接种按常规进行.接种后用尼龙线扎口,待菌丝长到袋的1/5时去掉扎口线,用手捏住袋口轻轻往外拉松,这样发菌速度比对照要快3~5  相似文献   

16.
武黎阳 《食用菌》2002,24(1):15-15
夏秋季气温高杂菌繁殖快 ,栽培平菇最大困难是如何控制杂菌污染坏料。笔者采取了一些抑杂和缩短发菌期措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这些技术叙述如下以期和菇友们共同探讨。1 巧加石灰 我县栽培平菇一般用玉米芯 ,且经过发酵后使用 ,但一般的发酵料还难以在夏秋季栽培成功 ,因此我参考别人经验在料中加入 5 %的石灰经过发酵后可以在 7天内抑止杂菌大量发生。2 加大接种量 我县采用的出菇袋一般为 2 2~ 2 4 cm扁宽的塑料袋 ,夏秋季栽培改用成扁宽 2 0~ 2 2 cm,长5 0 cm袋。分 5层装菌种 ,每层 3块 ,每块比核桃大些装4层料 ,每袋用干料…  相似文献   

17.
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株出菇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中,随机取出20株作瓶载,探索其出菇能力。后又将其产量最高的1株进行袋载扩大试验,现将结果简要报告于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菌株共20株,以凤尾菇出发菌株为对照。斜面培养基为PDA。栽培料为棉籽壳100公斤、蔗糖1公斤,石灰1公斤,水120~140公斤,拌匀后定量装瓶或装袋,常规灭菌,无菌操作接种,瓶栽各13瓶,扩大栽培各200袋。  相似文献   

18.
目前,金针菇的栽培有瓶栽、袋裁、床栽、箱栽等方式,但以袋栽为主,一般都采用17×38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后培养基表面留17~20cm作为套筒之用,这种方法栽培的金针菇常出现菇体色泽深,尤其是基部近1/3呈枯黄色,大大降低了商品价值,同时塑料袋的利用率不高,增加了生产成本.我们近年来在实验中摸索出了一套袋栽套袋技术,生产的金针菇产量高,质量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筛选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滑菇(Pholiota microspora)菌株,并研究培养温度、栽培料配方、搔菌处理和开袋时间对滑菇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最佳菌株为ph0012;最佳栽培料配方为51%木屑、30%银耳菌糠、18%麦皮,1%石灰;适宜的菌丝培养温度为22~25℃,出菇温度为15~17℃;搔菌和不搔菌处理,对滑菇产量无显著影响;适宜的开袋时间为接种后第90天;生产性栽培的第一潮菇平均产量为每袋186.38 g。  相似文献   

20.
李灿  任文彦 《食用菌》1998,20(1):32-33
香菇大袋立体栽培是洛阳市扶贫攻坚项目之一。代料立体栽培花菇具有节约土地、成本低、见效快、易推广的优点。大袋栽培由于养分充足,可人为调节小气候,易出花菇,袋产干花菇100~150g,朵大肉厚,与段木栽培相比外观质量不相上下。另还能出板菇50~1OOg,效益可观。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①品种选择:选择中温L26,中低温087,856等发菌期短,生理成熟早,能边转色边出菇的品种。②季节安排:秋季栽培常与农忙相矛盾,应提早栽培,重点突出早字。6月上旬制母种,6月中旬制原种,7月下旬制栽培种,9月初开始栽培,11月中下旬开始出菇。 2 拌料装袋灭菌 采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筒袋,厚5~6dmm,宽22~24cm,长57~58cm,每袋装干料1.5~2kg。培养料配方:木屑80%,麸皮20%,另加石膏1.5%,石灰0.2%~0.3%,pH(?)~8,料水比1∶0.9,以手握料指缝中有水迹,但不下滴为宜。料袋灭菌是大袋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灭菌操作要坚持攻头、保尾、控中间的原则,要保证6小时升到100℃,开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