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试验,以马铃薯产量为目标,以马铃薯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为探讨对象。建立了马铃薯产量与密度、氮、磷、钾肥施用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Y=40308.63+2377.17X1+2308.12x2+1688.86x3+2487.04X4—5977.36X4^2-996.26X22-2885.43x3^2-1577.96X4 2+1619.73XIX2+583.44X1X3—101.74X1X4+725.18X2Y3-197.59XzX&387.10X3X4),通过模拟寻优,提出了马铃薯产量≥31454kg/hm2相应的农艺措施是马铃薯密度63465~66840株/hm2.平均65000株:每hm2施氮肥336.4~368.2kg,平均350kg;磷肥389.6--445.4kg,平均417kg;钾肥252.0~281.4kg,平均267kg。  相似文献   

2.
棉花新品种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生态点条件下,棉花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纤维品质中以麦克隆值的变异最大,产量性状中以单株成铃的变异最大。通过分析,在不同生态点下建立了纤维品质与籽棉产量的线性回归模型(Y=-2488.2380 36.4393X1 19.0355X2-6.9988X3-14.8041X4 0.1763X5)和产量性状构成因素与籽棉产量的线性回归模型(Y=-362.2510—1.7261X1 44.5081X2 22.5925X3-70.6397X4 18.7370X5),以揭示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之间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08,(6):40-40
实验结果表明,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黄酮类、荼黄素、荼红素的含量大幅度减少,茶褐素的含量大幅度增加,由2.53%增加为10.57%,它们与普洱茶感官得分的相关方程为Y=93.8930-0.4047X1-0.0654X2—5.4336X3—71.4532X4+1.2114X5+1.2761X6,复相关系数R^2=0.985;普洱茶的级别与茶多酚、儿茶素、黄酮类、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也密切相关,相关方程为:Y=73.6346+3.4281X1-54.9145X2-4.5225X3+164.0906X4+7.2507X5+1.9839X6,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肥密因素对纯系高粱品种沈1347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产量与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三因素间的关系方程:Y=6963.186+217.227X1+75.195X2+82.38X3-29.07X1X2+18.555X1X3+129.555X2X3-266.475X1^2-181.05X2^2-140.25X3^2,并提出最高产量时的肥密组合力:密度126075株/hm^2,纯氮111.9kg/hm^2和纯磷67.05kg/hm^2。最佳经济效益的肥密组合为:密度125955株/hm^2,纯氮96.15kg/hm^2,纯磷42.75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宁粳41号2年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和通径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Y=209.7199+0.0318X1+0.0054X2-0.1235X3+0.9182X4-2.6126X5+3.0412X6-2.5753X7+0.4483X8。明确了各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实粒数〉穗长〉千粒重〉有效穗〉生育期〉株高〉结实率〉总粒数。  相似文献   

6.
王月胜 《作物研究》2006,20(3):217-219
从生产实际出发,阐明了玉米产量与氮、磷、钾三元素施肥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肥效试验得出适合湘北不同土壤地力的玉米生长最佳肥料施用配方为N:P2O5:K2O=9:5:6;施肥效益模型为:y=4769.49+2.92x1+9.79x2+1.0x3—0.004x1x2+0.003x1x3—0.006x2x3—0.003x1^2-0.012x2^2-0.002x3^2。通过对肥料投入与产量回归方程检验和回归系数检验,构建的施肥成本与产量的效应回归方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中红麻11号(原名“KB11”)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l”与国内抗病材料“72-3”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332.75kg/hm^2,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3723.00kg/hm^2增产16.4%(春播);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纤维产量3732.75kg/hm^2,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9%,居首位;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3.6%,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11的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3和0.22个百分点,也高于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倒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11”是-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经在全国示范试种.深受麻农欢迎。  相似文献   

8.
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全县种植红麻10.7万亩,其中夏播面积8.6万亩,占80%,比1981年夏播红麻5.4万亩扩大了60.4%,全县总产红麻75万担,比1981年增产13.3%;平均亩产700斤,比1981年596斤提高17.4%。1982年是洪涝灾害较重的一年,7——8月份降雨536.9毫米,占年降雨量900.9毫米的59%,比历年同期降雨量241毫米多195.9毫米。大灾之年,红麻丰收,这是由于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青稞丰产栽培配方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氮磷钾三因素五水平回归均匀布点设计田间试验得到参数,建立以青稞产量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模型,Y=4491.360-375.75X1X2-342.375X2X3-238.307X22,并根据模型计算得出,每公顷达到丰产的农艺栽培措施及增加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大麦新品系F0797在四川德阳地区的最佳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播种量(X1)、播种期(X2)、磷肥用量(X3)、氮肥用量(X4)与产量的数学回归模型:Y=469.286-5.486X1-3.125X2-2.015X3+44.235X4-9.040X12-12.374X22+1.376X32-7.165X42+15.938X1X2-6.146X1X3-9.479X1X4+10.729X2X3-5.522X2X4-5.103X3X4 .显著性检验表明该模型拟合较好,可靠程度较高.对该模型解析显示,F0797产量≥450 kg/667 m2 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播种量14~15 kg/667 m2,播期11月3~5日,P2O5用量9~11 kg/667 m2,纯氮用量12~13 kg/667 m2 .四个参试因素中,以氮肥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播种量、播种期,磷肥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黄土塬区玉米密度及氮磷肥用量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宁夏彭阳县选土壤质地为中壤土的水浇地,设置3因素5水平最优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获得了黄土塬区玉米生产的数学模型为y=8983.993 297.904X1 143.9744X2 857.031X3-323.233X12-302.358X22-442.998X32 255.452X1X2-25.096X1X3-210.276X2X3,并对模型的高产目标解析,依据数学模型确定了农艺措施对产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大小,计算出玉米最大、最佳施肥量的农艺措施分别为:①施纯N185.3kg/hm2,施纯P2O579.8kg/hm2,密度为66403株/hm2,产量为9459.41kg/hm2;②施纯N186.8kg/hm2,施纯P2O579.7kg/hm2,密度为66358株/hm2,产量为9459kg/hm2,利润最大为10594元/hm2。  相似文献   

12.
化学杀雄是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之一。红麻杂种一代优势显著,但目前尚无有效的制种方法。据国外报导,用0.01—0.05% Embutox(2,4-二氯苯氧丁酸钠)处理红麻可产生部分雄性不育。为了探索红麻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我所于1979—1980年进行了化学药剂诱导红麻雄性不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和性状综合表现位次和,对我所2007年配置的7个甘蔗有性杂交组合的杂种F1群体的5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灰色系统理论与性状综合表现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ROC1×赣14(X2)、ROC1×lcp85—384+Hocp92-648(X4)组合群体综合性状良好,高产高糖,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可重点配置使用。Hoep94-846×崖96-4+崖96-24(X5)、CP85-1491X崖98-2+崖98—11(X6)2个组合田间锤度较高,产量表现一般,可从中选出部分高糖品系,适当配置。CP57-614×粤83—257(X7)、CP80—1827×ROC1(X3)、ROC10×CP57-614(X1)等3个组合综合性状较差,应少配置使用或不用。  相似文献   

14.
红麻育苗移栽解决了我地5月下旬麦茬麻迟播低产的矛盾,保证了红麻150天左右生育期,促进了红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据盐亭县富驿区科技户7.54亩红麻移栽结果,平均亩产251.4公斤,比当地麦茬直播麻对照地块平均亩产148.3公斤增产69.6%。此外育苗移栽能节省用种量,一般亩用种0.75~1公斤,比直播用种量少50%。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Ta1小麦轮选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SDS—PAGE方法对Ta1小麦轮选群体C2、C5世代不育株及亲本的HMW—GS组成与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2世代不育株的HMW-GS变异十分广泛。变异系数高速94.2%。31种亚基组合中“1,7+8,2+12”出现频率最高。Glu—B1位点亚基变异最丰富,有15种类型,而且产生了7、22、13+16等亲本中不存在的亚基;Glu—D1位点优质亚基5+10仅占18.0%,2+12亚基仍占明显优势。(2)C5世代不育株的HMW—GS变异较亲本广泛,29种亚基组合中.杂合的“1,7+8/14+15,5+10”出现频率最高(12.7%),其余皆小于7.0%;Glu—B1位点变异类型仅有9种,且多为杂合。C5世代优质亚基5+10、14+15出现频率提高至40.0%和32.0%,但变异系数降为80.7%,表明轮选效果明显,但C5世代群体的遗传异质性较C2世代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我市沿海丘陵旱地三种不同类型土壤通过“3417”田间肥料试验,并设置S、B、Zn中、微量肥效验证试验,分析施肥效果。建立甘薯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得出了甘薯合理施肥模式。结果表明,时薯施用NPK肥料均获得一定幅度的增产增值效果,施用S、B肥效果较Zn肥好。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月巴量为154.3-173.6kg/hm^2N,44.4.75.3kg/hm^2P2O5,193.1-245.3kg/hmA^2K2O3,N2P2O5:K2O=l:O.26-0.43:1.24-1.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0-162.0kg/hm^2N,40.8-67.0kg/hm^2P2O5,199.8-227.3kg/hm^2K2O,N:P2O5:K2O=l:0.25-O.41:1.23-1.64。低产田土壤适当增施N肥,P、K比例较低,中高产田土壤P、K比例要高些。  相似文献   

17.
在毛竹林5个区组内分别采取劈杂(X2)、劈杂+施肥(X3)、劈杂+深翻+施肥(X4)和对照(X1)4种处理措施,翌年测定各处理小区春笋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竹笋产量在各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在各区组间差异不显著。4种处理措施中,X4、X3与X1、X2之间竹笋产量差异极显著,X4与X3之间差异显著、X1与X2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劈杂对竹笋产量影响有限,施肥和深翻均能显著促进竹笋增产。经济收益以X4为最大,每公顷可增加收益3475.5元,明显高于X3和X2,说明抚育施肥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花生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产量为9225kg/hm2高产花生群体特征,结果为:(1)花生LAI符合Y=0.2354—0.0489x 0.003x-0.00002X3。LAl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峰值期LAI在5以上。3以上LAI维持60d,4以上LAI维持40d。(2)全生育期LAD为331.7m2/d/m2,其中产量形成期LAD为263.5m2/d/m2,占全生育期的79.4%。(3)LIR在幼苗期一般不超过50%。结荚期前后是光截获的高峰期,LIP在90%以上。(4)群体和荚果干物质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y群体=1600/(1 247.8937e^-0.0857x),y荚果=920/(1 456343.0006e^-0.1545x);群体干物质积累高峰出现在出苗后64d,最高速率为35.5g/m2/d,荚果干物质积累高峰出现在出苗后84d,最高速率为35.5g/m2/d。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的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及效益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时建立的产量度效益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以明确影响莆大麦7号产量及效益的关键因子和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在5个因素中,对莆大麦7号的影响为施氮总量〉基本苗〉K20〉P205〉施N比例;要获得300~350kg/666.7m^2的产量和385元/666.7m^2以上的经济效益,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保持基本苗14.92万~16.12万/666.7m^2,施纯N16.19~17.04kg/666.7m^2,其中基施纯N比例为58.1%~61.3%,P2O5 3.43~4.10kg/666.7m^2,K2O 6.67~7.75kg/666.7m^2.  相似文献   

20.
红麻又名洋麻、槿麻Hibiscus Cannabinus,属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5米,茎粗1—3厘米,生长期4—6个月。红麻易于种植,适应性强。我国每公顷产量有12—18吨,单位面积产量为松木的3—5倍。以重量计算,红麻全杆韧皮部占35—40%。韧皮部纤维属长纤维范畴,相似于松木纤维,木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