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7-9月,开展了小尾寒羊和萨寒F1羔羊育肥效果测定,试验组分小尾寒羊、萨寒F1和对照组(小尾寒羊)共3组,3月龄羯羔每组10只,试验组饲喂颗粒饲料和少量混合草、对照组喂混合草,采用分组舍饲养殖,定量采食。正试期分二个阶段共60d,结果表明:第一阶段育肥期40d,小尾寒羊、萨寒F1、对照组只均日增重分别达到171.1、250.1和25.8g,各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第二阶段育肥期20d内,只均日增重分别达到237.0、296.5和67.1g(P〈0.01),试验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育肥全期60d,只均日增重分别达到193.0、260.3和39.6g,各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小尾寒羊、萨寒F1、对照组在育肥全期内只均利润分别达到15.95、30.57和-26.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22、1:1.35、1:0.40,料重比为2.99:1、2.90:1。  相似文献   

2.
选陶寒F1、特寒F1、波寒F1、萨寒F1以及小尾寒羊共60只(3月龄断奶公羔),按不同杂交组合进行分组,每组10~15只,研究探讨同一营养水平条件下不同杂交育肥羔羊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结果表明:特寒、陶寒平均日增重为178.78g和157.67g,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58.2%和39.5%(P〈0.01),屠宰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10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饲养1只特寒F1与陶寒F1肥羔羊,分别比小尾寒羊多增收31元和13.44元。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杜寒F1、杜寒F2、萨寒F1、陶寒F1以及小尾寒羊共54只(3月龄断奶公羔),按对等原则分组,每组10~12只。研究探讨同一营养水平条件下,全颗粒料饲喂,对不同杂交育肥羔羊产肉力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杜寒F1平均日增重313g,饲料报酬5.17:1,比小尾寒羊分别提高12.59%和10.71%;比萨寒F1提高14.23%和12.82%;比陶寒F1提高10.99%和l6.34%(P〈0.05);比杜寒F2高出11.79%和3.7%。杜寒F1、杜寒F2、萨寒F1和陶寒F1屠宰率分别比小厄枣羊提高1.8、5.9、1.5和2.5百分点;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6、4.2、3.1和3.1百分点。杜寒F1、杜寒F2和陶寒F1眼肌面积均大于小尾寒羊(P〈0.05);大理石纹萨寒F1〉杜寒F1〉杜寒F2〉陶寒F1〉小尾寒羊。肌肉的剪切值则杜寒F2〈陶寒F1〈杜寒F1〈小尾寒羊〈萨寒F1。饲养1只杜寒F1与杜寒F2肥羔羊,按试验期平均增重25kg计算,比小尾寒羊增收26元和12.75元。  相似文献   

4.
选用萨福克(Ⅰ组)、白萨福克(Ⅱ组)、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Ⅲ组)、白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杂一代(Ⅳ组)和小尾寒羊的羔羊(V组)共262只,在饲喂相同的补充精料和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测定各品种羊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表明,Ⅰ组羔羊的平均初生重5.34kg、Ⅱ组羔羊的平均初生重4.90kg,极显著高于Ⅲ组、Ⅳ组和V组(P〈0.01)Ⅰ组、Ⅱ组差异不显著(P〉0.01)且Ⅲ组、Ⅳ组的平均初生重极显著高于V组(P〈0.01),Ⅲ组、Ⅳ组的平均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Ⅳ组的0—3月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Ⅲ组、Ⅳ组的3—6月龄和0—6月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Ⅱ组0—3月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1)。  相似文献   

5.
无角陶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F1羔羊的育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无角陶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我们发现:陶寒F1羔羊的的生长发育比小尾寒羊明显,胸宽、胸深和尻宽分别比小尾寒羊高13.28%、10.96%和13.2%(P〈0.01);4-6月龄育肥期内,陶寒F1的净增重为11.71kg,日增重195.17g,比小尾寒羊的8.51kg提高了37.6%(P〈0.01),杂交优势明显;陶寒F1的胴体重为20.93kg,屠宰率达到50.81%,比小尾寒羊提高5.3个百分点。产肉性能明显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6.
宁夏优良绵羊品种——滩羊,其肉质具有细嫩、鲜美可口、不疆不腻等特点,因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风味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该试验在相同舍饲条件下,研究滩羊、小尾寒羊、滩寒F1代肌肉内矿物质元素含量,探讨其与肉品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e和Zn在滩羊体内含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滩寒F1代(P〈0.01);各组间M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u、Ca和Mg在滩羊体内的含量都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小尾寒羊或滩寒F1代(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7.
2005年7~9月,在定西市安定区宁远镇红土村肉羊养殖小区,开展小尾寒羊和萨寒F1羔羊育肥效果测定。试验组分小尾寒羊、萨寒F1和对照组(小尾寒羊)3组。3月龄羯羔每组10只,试验组饲喂颗粒饲料和少量混合草,对照组喂混合草,采用分组舍饲养殖,定量采食。预试期10d,正试期分2个阶段共60d。结果表明,第一阶段育肥期40d,小尾寒羊、萨寒F1、对照组只均日增重分别达到171.1g、250.1g、25.8g,各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第二阶段育肥期20d内,只均日增重分别达到237.0g、296.5g、67.1g(P<0.01),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育肥全期60d,只均日增重分别达到193.0g、260.3g、39.6g,各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小尾寒羊、萨寒F1、对照组在育肥全期内只均利润分别达到15.95元、30.57元、-26.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22、1∶1.35、1∶0.40,料重比为2.99∶1、2.90∶1。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符合地方的肉羊生产模式选萨寒F1、陶寒F1、杜寒F1以及小尾寒羊120只,按不同杂交组合进行分组,每组30只,研究探讨同一营养水平条件下不同杂交育肥羔羊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结果表明萨寒、陶寒、杜寒组合均高于小尾寒羊组,萨寒组尤其突出,分别比小尾寒羊组提高了5.8kg、0.03kg、7.21个百分点,杂交优势明显;经过经济效益分析,每出栏1只6月龄羔羊,萨寒F1、陶寒F1、杜寒F1只均获利362.40元、283.60元、218.40元,较小尾寒羊只均多收入235.60元、156.80元、91.60元。永靖发蔚县肉羊生产,用杂交羔生产肥羔增重快、饲料报酬高。  相似文献   

9.
选用杜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各3只作为父本,母本为小尾寒羊、蒙古羊各60只,对其杂交一代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F1代杜寒羔羊和杜蒙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F1代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5);F1代杜寒羊与杜蒙羊育肥末期的体高显著低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5),胸深显著高于蒙古羊和小尾寒羊(P<0.05),杜寒羊、杜蒙羊和小尾寒羊胸围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经过90 d育肥后,杜寒羊和杜蒙羊末重、ADG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1);F1代杜寒羊和杜蒙羊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P<0.01),F1代杜蒙羊屠宰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杜寒羊和小尾寒羊的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通过研究发现,F1代杜寒羊和杜蒙羊生产性能总体上优于小尾寒羊和蒙古羊。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母本小尾寒羊与父本湖羊的杂交F1代在生长性能方面具有的杂交效果。试验以小尾寒羊为对照,选择新生(0日龄)小尾寒羔羊和湖寒杂交F1代羔羊,在相同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羔羊补饲(6~45日龄)和育肥(46~150日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杂交F1代羊初生重、断奶重、3月龄体重、5月龄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0.00%、25.17%、19.92%及20.42%,差异极显著(P < 0.01);补饲期和育肥期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6.91%(P < 0.01)和17.63%(P < 0.01)。湖寒杂交F1代羊育肥到5月龄时,其体高、胸围、管围等生长指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 < 0.01),而体斜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杂交F1代羔羊腹泻率比小尾寒羊降低8.33%,成活率提高5.55%。试验期末,5月龄杂交F1代羊经济效益比小尾寒羊提高69.34%。研究表明,利用湖羊改良本地肉羊品种小尾寒羊,其羔羊成活率和宰前活重明显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4,(9):47-49
试验旨在测定宁夏回族自治区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指标。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纯种萨福克羊、萨寒杂交一代(F1)、萨寒杂交二代(F2)成年母羊各50只,后代母羔各15只,测定其生长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萨寒F1母羊的羔羊成活率虽比萨福克纯繁母羊低,但产羔率均高于萨福克及萨寒F2;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萨福克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萨寒F1和萨寒F2(P<0.01),但萨寒F1日增重比萨寒F2提高15 g/d;萨寒F1在体长、体高、胸围、管围方面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萨寒F2,体高、体长分别比萨福克提高2.16%、4.14%。  相似文献   

12.
选取12月龄的安西F1(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西F1(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进行为期90d的育肥屠宰试验,以期为草原肉牛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利西F1的增重水平和育肥效果明显优于安西F1,安西F1、利西F1杂交牛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30和1.80kg,利西F1头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安西F1(P〈0.01);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均为利西F1极显著高于安西F1(P〈0.01),而屠宰率、净肉率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13.
早期断奶羔羊饲粮的可消化性及对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平均35.5日龄的24只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215;滩羊(♀)的三元杂交一代断奶羔羊分为3组,每组♂1、♀7,单栏饲养;经15d预试后,正试期50d中分别饲喂不同消化能(DE)与粗蛋白质(CP)水平的强度育肥饲粮,Ⅰ组为0.9倍NRC,Ⅱ组为1.0倍NRC,Ⅲ组为1.1倍NRC水平;正试期第21~26天,从每组选5只母羔进行消化试验收集,测定各组饲粮的可消化性;正试期结束后,每组屠宰4只接近组体重均值的母羔,测定消化道发育状况。结果表明,经分析饲粮的DM、OM、CP和ADF表观消化率(DMD、OMD、CPD、ADFD)均随其营养水平提高而线性上升。饲粮Ⅲ的DMD与OMD显著高于Ⅰ(P〈0.01)和Ⅱ(P〈0.05);Ⅲ的CPD显著高于Ⅰ、Ⅱ(P〈0.01),Ⅱ也显著高于Ⅰ(P〈0.05);饲粮Ⅰ的ADFD极显著低于Ⅲ(P〈0.01)。钙与磷的表观消化率(CaD、PD)的变化与饲粮营养水平间规律性不强。饲粮营养水平对羔羊全消化道相对重(%宰前活重)和各胃室相对重(%全胃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各组羔羊的瘤网胃相对重均达到成年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选用产期接近的3月龄小尾寒羊3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Ⅰ、试验Ⅱ),每组15只。试验Ⅰ饲喂本场加工的羔羊精饲料,试验Ⅱ在饲喂本场加工的羔羊精饲料基础上,另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2 0.45mg。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与试验Ⅱ组的日增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用夏洛莱高代次公羊(F2,F3)改良本地细毛羊,所产公羔羊在断奶后集中进行育肥,生产肥羔肉。与本地细毛羊繁殖羔羊在同等条件同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夏洛莱改良羔羊的平均初生重比细毛羔羊初生重增加1.16kg,差异非常显著(P<0.01);断乳重比细毛羔羊增加5.9kg差异非常显著(P<0.01);宰前活体重比细毛羔羊增加11.4kg差异非常显著(P<0.01);屠宰率比细毛羔羊提高11.3%,差异非常显著(P<0.01);净肉率提高9.7%,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良河北省农牧交错带肉羊品种,提高绵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试验以白萨福克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统计母羊产羔率和羔羊存活率,测定并分析初生及1月龄羔羊体重和体尺指标,并与小尾寒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萨寒杂交F1代和小尾寒羊的产羔率分别为210%和220%,存活率分别93.33%和84.54%;萨寒杂交F1代初生体重、体尺以及母羔胸宽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公羔1月龄体重和体尺(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胸深)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萨寒杂交F1代羔羊较小尾寒羊羔羊多增重1.56 kg/(只·月),经济效益增加49.92元/只。说明萨寒杂交F1代稳定遗传了父本早期生长发育快、产肉多等优点,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对滩羊、小尾寒羊、寒滩F1和萨寒F1代4组(36只)3月龄去势羔羊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全舍饲5个月的育肥试验,研究其肥育效果。结果表明:萨寒F1代各月龄增重、日增重都比其他3组高,差异显著(P<0.05)。同时,各组羔羊随着年龄的增加,采食量的增长,相对生长速度都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绒山羊改良当地蒙藏山羊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辽宁绒山羊改良引进的内蒙古白绒山羊与甘南当地藏山羊,结果表明:辽蒙藏杂交F1代绒山羊,在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各个时期,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与对照组(蒙藏山羊杂交后代)相比,公羊除初生和3月龄羔羊的体长、12月龄胸围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它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母羊的3月龄、12月龄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初生、6月龄体重差异显著(0.01〈P〈0.05),初生、3月龄、6月龄体高、胸围及6月龄体长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羊绒细度、长度、单纤维断裂强力、单纤维断裂伸长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含绒率和产绒量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F1代羊杂交优势明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将100只健康无病的成年小尾寒羊繁殖母羊分成4组,每组25只,分别与无角陶赛特羊、萨门羊、波德代羊和小尾寒羊成年种公羊杂交,测定母羊繁殖性能、杂交一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肉羊规模化生产的肉羊品种及杂交组合。结果表明:萨×寒、陶×寒、波×寒杂交组合母羊的产羔率虽比小尾寒羊纯繁母羊低,但杂交组合的羔羊成活率均高于小尾寒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陶×寒F1、萨×寒F1和波×寒F1羔羊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均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5),其中陶×寒F1、萨×寒F1杂交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波×寒F1也有良好的杂交效果,但其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低于陶×寒F1、萨×寒F1。  相似文献   

20.
引进萨福克羊与武威市本地饲养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并对杂交F1代羔羊(简称萨寒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分析。生长观测和屠宰结果表明,萨寒羊初生体质量、4月龄体质量和6月龄体质量分别比小尾寒羊纯繁组(简称小尾寒羊)高15.97%、19.88%和21.17%(P0.01),4月龄前平均日增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6月龄的胴体质量和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胴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以萨福克羊为父本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试验,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