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转浙带鱼延绳钓生产面临问题及纾解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开群  郑顺琦 《海洋渔业》1993,15(3):112-115
<正> 一、转浙带鱼延绳钓生产面临的问题 (一)东海带鱼资源处于低水平向下波动目前东海带鱼资源根据科研部门估算预计有90万吨,其中东海区带鱼渔获量44万吨左右,日本、南朝鲜、我国台湾省及我国北方渔船在东海渔获15~20万吨。近几年由于江苏、浙江、上海大力发展大马力拖网船及  相似文献   

2.
带鱼是南海最重要的渔业捕捞对象之一。本文应用上岸渔获调查法,统计分析了2010年秋季至2013年夏季带鱼渔获量变化和季节差异,比较了拖网、刺网和钓业三种作业方式中带鱼产量所占比例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各季节带鱼上岸渔获量按渔获量大小排序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三种作业方式中,拖网是捕捞南海带鱼最主要的作业方式,拖网渔业的季节变化主导了上岸带鱼渔获量的季节变动。拖网捕捞强度高、渔获选择性差导致带鱼资源出现被捕捞过度迹象。本文建议采用功率合并方法将中小吨位拖网渔船功率指标用于新建大吨位灯光罩网渔船,以优化海区捕捞作业结构,提高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力度。同时,建议制定严格的渔船管理制度,结合油价补贴政策开展南海渔船渔捞日志收集工作,进一步完善南海渔业资源的监控管理体系,为带鱼资源的养护、评估与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资料,1984年日本渔业总产量为1.279万吨,首次突破1,200万吨,比1983年增加82.6万吨.各类渔业的渔获情况如下: 1.海洋渔业:渔获量为1.148万吨,比上年增加78.4万吨.其中远洋渔业226万吨;近海渔业693万吨,沿岸渔业228万吨. 从渔获构成看,远东拟沙丁鱼  相似文献   

4.
泉州湾南部定置作业带鱼幼鱼渔获变化及群体组成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省定置作业多次调查表明,这一作业损害带鱼幼鱼位居各经济鱼类幼鱼的首位,泉州湾南部定置作业区,损害带鱼幼鱼最为严重,多数年份幼带占定置作业渔获量的20%以上。因此,历次的定置网调查,均在该海区设立周年或季节性的定点观测。本文根据历年调查资料,对该海区南部定置作业带鱼幼鱼的渔获变化情况及群体组成,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进一步为带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繁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来源与方法收集整理1979年5—9月,闽东、闽中渔场定置网渔获主要经济鱼类幼鱼调查,1980—1981年福建定置作业桁位分布和渔获物组成调查,1985—1986年闽中渔场南部定  相似文献   

5.
陈渊泉 《海洋渔业》1988,10(1):46-47
<正> 1986年日本在东海以及九州西部海域大中型围网渔业的渔获量为27.6万吨,比1985年减产16%。而渔获中竹鱼为3.7万吨、蓝圆0.5万吨、红背圆2.8万吨、鲐类14.6万吨、沙丁鱼类0.8万吨、马鲛3.1万吨,其他鱼种1.4万吨.其中主要鱼种:竹鱼和远东拟沙丁的渔获量变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带鱼是我国产最最高的鱼种,东海区是主要产区,产量约占全国的90%,其中浙江省又占东海区产量的60%以上.一九七四年全国最高年产量为57.3万吨,其中东海区三省一市为52.8万吨,浙江省为34.1万吨.二十多年来,东海区的带鱼产量基木上是持续上升的,但近几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水产统计部门的公布,1978年的水产总产量为1097万吨,比1977年增加21万吨,创造了历史上最高记录,并连续第七年超过了1000万吨大关。尽管远洋渔业的渔获量继续在下降,从1973年最高的400万吨下降到1978年的225万吨,但由于近年来日本近海和沿岸沙丁鱼、鲐鱼、秋刀鱼渔获有所增加而得到弥补。  相似文献   

8.
远东拟丁鱼是西北太平洋的重要渔获对象之一,近年来渔获最持续增长,成为世界上单种鱼类渔获最最高的鱼种。据1983年的统计,在西北太平洋各海区,中、上层鱼类的渔获量已达7,077千吨,其中远东拟沙丁鱼独占4,222千吨,约占59%。目前,这一资源主要为苏、日两国及南朝鲜所利用。八十年代以来,远东拟沙丁鱼的异军突起引起了有关国家的关注,苏日两国开始合作研究远东拟沙丁鱼的洄游和分布。调查首先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和千岛群岛,北纬35°~47°,距海岸100~120海里的范围内展开。在调查海区的最南端,靠近房总半岛和偏北的金华山半岛,远东拟沙丁鱼  相似文献   

9.
国际渔业     
<正> 1993年上半年 秘鲁渔获增产 1993年头5个月秘鲁渔业总渔获量为420万吨,比1992年同期的240万吨增长了近一倍,恢复到1991年的水平。1992年厄尔尼诺海流使海水增温,鱼即潜入较深水域,或南移,降低了秘鲁的总渔获量。据认为,到1993年6月总渔获量可达到500万吨,而1992年同期则为300万吨。  相似文献   

10.
闽东北外海蟹类种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8—1999年在闽东北外海进行四个季度月的蟹类资源定点调查及相关资料,研究调查海区蟹类种类组成。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区蟹类组成有51种,隶属11科34属,以暖水性种类为多,具有热带与温带群落之间的过度性混合群集特点,主要渔获种类有细点圆趾蟹、光掌鲟、锈斑鲟等10种;其中细点圆趾蟹是本调查海区最主要渔获种类,主要分布于水深100—120m的海域,渔获量占蟹类总渔获量的54.4%,尚有一定资源潜力,待于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凌培根 《海洋渔业》1984,6(4):192-192
<正> 一、近年鲐鱼的渔获量及资源水平近年来,日本海鲐鱼的渔获量于1970年突破10万吨大关之后,到1974年上升到24万吨。以后,又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1977年维持在20多万吨,1978年因日本海西部的产量从15万吨一下减到10万吨,致使总产量降为16万吨,1979年约为15万吨。历年日本海鲐鱼的渔获量见表。从渔获量全面减少的趋势看,资源水平下降、鱼群移动、洄游方式的改变,是渔获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资源潜力巨大 1984年,全世界总渔获量8,631.4万吨,其中暖水性中上层低值鱼鲲鱼、沙丁鱼类,占15.4%,达1,332.8万吨。这一年日本的鲲鱼、沙丁鱼渔获量459万吨,占其海洋渔获1,129万吨的41%。  相似文献   

13.
外刊信息     
<正> 1984年世界渔获量统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字表明,1984年世界渔获量将超出历年最高数字,可达8,000万吨。在统计栏里,日本居首位,渔获量为1,180多万吨。苏联排第二,比原先增长7.6%,达1,050万吨。中国的渔获量520万吨。美国渔获量增长得很快,这一年的增长率是14.5%,产量为470万吨,排列第四,智利的渔获量是440万吨。  相似文献   

14.
1978年日本海洋渔业捕捞量为1080万吨左右。内陆水域的渔获量为228118吨。其中湖泊和河流的捕捞量为138188吨。采用强化方法进行渔业生产获得了89933吨渔获:鳗鲡为32106吨;鲤鱼29160吨;虹鳟为19029吨。  相似文献   

15.
四月渔事     
海洋捕捞:浙江春夏汛开海,汛期4~6月,渔场范围为:舟山、鱼山、温台渔场,水深30~60米,投产渔船5500~6000艘,主要作业方式有对网、底拖网、流网,最高年产16万吨,近年8万~9万吨,渔获品种:大小黄鱼、墨鱼、带鱼、鲳鱼、鳓鱼。吕泗渔场鱼汛,汛期4—7月,渔场位于长江口北侧近海,年  相似文献   

16.
闽南海区张网作业渔获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壮丽  王茵 《海洋渔业》2005,27(2):129-132
本文根据2003~2004年张网作业的监测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闽南海区张网作业渔获物组成。结果表明,闽南海区张网渔获种类多达156种,主要渔获种类为带鱼、康氏小公鱼、尖尾鳗、二长棘鲷、静、蓝圆和中华管鞭虾等14个类群组成,其渔获量合占总渔获量的79.5%;张网作业对闽南海区经济种类的损害较为严重,经济幼鱼、幼体在渔获物中所占的比重达39.3%,尤以张网禁渔期前后的3~4月和7月,经济幼鱼、幼体受损最为严重,其比重高达52.8%~74.0%。据估算此期间全海区张网作业损害带鱼、二长棘鲷、鲐鱼幼鱼1.12×104t,数量高达17.12×108ind。因此,建议在加强张网作业周年监测调查基础上,考虑适当调整或延长禁渔期,以利于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外刊信息     
<正> 1987年世界渔获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1987年世界渔获量(不包括海藻类,海产哺乳类)为9303.4万吨,比1986年增长0.7%,创世界历史最高记录. 日本居首位,渔获量1184.1万吨(比上年下降0.1%);苏联居第2位,为1116万吨(下降0.9%);中国居第3位,为934.6万吨(增长16.8%).在过去5年中,中国的渔获量以惊人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摩洛哥在国家管辖下的海区生物资源蕴藏量以及渔获量方面,均居于阿拉伯国家中的首位。1980—1988年间,摩洛哥韵海产品渔获量增长了二倍,产值增长近七倍。预计这一增长速度将能保持到90年代。根据初步预测:1990年的总渔获量约有68.02万吨;1991年将增至73.46万吨;1992年为79.34万吨。  相似文献   

19.
东海区带鱼底拖网昼夜渔获率差异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2004年和2005年东海区重点渔场底拖网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从中选取带鱼渔获率作为指标值,并将昼夜不同网次渔获率分成4组,应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对东海区带鱼昼夜渔获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以揭示带鱼昼夜的活动规律,并利用样本均值的95%置信区间法估算带鱼昼夜渔获率的差异程度,为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定点调查带鱼昼夜网次间渔获率的差异修正提供量化指标。结果表明,东海区带鱼昼间与夜间的渔获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昼间的渔获率显著地高于夜间的渔获率,带鱼昼间栖息于底层和近底层,夜间垂直移动到中上层;使用拖网规格为100◇×4 m/88 m、网囊网目为25 mm的调查网具,2004年昼间和夜间带鱼渔获率均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220.89±12.94和128.23±10.75;2005年昼间和夜间带鱼渔获率均值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6.28±20.63和105.23±9.71;取2年带鱼昼夜差异程度的平均值,最保守的估计是昼间网次的渔获率均值是夜间的1.69倍。本研究从统计学分析角度证实了以往的无量化的带鱼昼夜渔获率存在差异的观察结果,推断了带鱼具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其意义在于利用LSD法可以分析其它鱼种的昼夜栖息特征并提供昼夜渔获率均值差异程度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门摩西 《水产学报》1965,2(2):77-82
气压变动能引起渔获量显著的变动,这是渔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了解的事实,在国内过去的文献中,也曾有些记载,在国外,日本学者多从数理统计方法着手,曾进行了低气压对渔获量丰、歉的影响等研究。 探明低气压对渔获量的关系,可为渔情预报提供渔获丰、歉的依倨,对掌握渔场,提高产量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文中根据历年渔汛资料,讨论了低气压对小黄鱼、大黄鱼及带鱼渔获量的关系。小黄鱼是根据1957—1964年吕泗渔场春汛(4—5月)资料;大黄鱼是根据1961—1964年吕泗渔场春汛(5—6月)资料;带鱼是根据1963年舟山渔场冬汛(11—12月)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