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防沙治沙,遏制沙化扩展,改善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恢复植被则是解决荒漠化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而水分条件是恢复植被的关键,也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针对以往造林方法成本高、成活率低以及水资源缺乏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全新造林方法--蓄水渗膜造林技术。该技术能根据苗木的生长需要,直接在根部构筑缓释水源,利用缓释膜的科学、均衡、有效地渗水,满足苗木生长对土壤水分的需求,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并达到水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蓄水渗膜材料采用导水纤维法将蓄水渗膜的…  相似文献   

2.
蓄水保墒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首先要解决水分问题。因此,一系列土壤蓄水、保墒、抗旱造林技术应运而生,集水技术、覆盖保墒技术、土壤结构改良剂蓄水保墒技术、保水剂蓄水技术、固体水种植技术、应用蓄水渗膜抗旱造林技术,这些技术为荒漠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使用蓄水渗膜袋造林,可以改善沙地的造林小环境,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解决在栗钙土造林成活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了乌拉特中旗山旱区蓄水保墒雨季柠条播种的造林技术措施,从种子包衣、整地、播种、抚育管理等方面详细叙述了提高山旱区造林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农田防护林网开槽低植与挖坑栽植两种造林方式调查,证明开槽低植造林对蓄水蓄肥、抗旱保墒,以及对杨树幼林生长、根系发育,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都好于挖坑栽植造林,是本区行之有效的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旱地区土壤瘠薄,蒸发量大,降水少,造林成活率低。为提高播种造林成活率,加快生态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文章结合多年来乌拉特前旗柠条播种造林实践经验,就乌拉特前旗山旱区如何应用蓄水保墒造林技术,提出了一些技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石灰岩山区干旱瘠薄,林地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实施山地造林是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2011年3月,在新泰市汶南镇岩庄试验区采用不同造林树种进行荒山造林,研究不同造林树种对土壤蓄水效益的影响。2015年7月,对实验区开展调查。结果表明:黄栌、连翘的蓄水效益较好,海州常山、扶芳藤蓄水效益较差;总体来说,土壤蓄水效益的顺序为阔叶树种灌藤树种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8.
2010年,济宁市依托世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在退化山地区域营造不同造林模型生态防护林6675.5 hm2,至2019年已有10年。为评估项目林生态效益,本文以项目区不同造林模型为研究对象,核算评估蓄水保水、减少土地废弃、减少清淤、减少养分流失等生态效益功能价值,并进行模型间比较。结果表明,济宁项目林总生态价值为18002.7806万元,充分发挥了蓄水保土等生态功能。不同生态功能按价值大小排序为:蓄水价值减少泥沙淤积价值土壤养分流失价值减少土地废弃价值。项目林混交造林模型的蓄水保土及保肥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树种模型造林。山东生态造林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有关技术和管理方式能够为今后荒山生态造林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造林地进行深沟秸秆覆盖,可降低土壤蒸发量,增加土壤蓄水空间和能力,提高降水的利用率,是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水分匮乏的有效措施。在位于干旱区的塔城盆地老风口生态区,进行了造林地深沟覆盖秸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条件比未覆盖的土壤蒸发量明显降低,含水率显著增高,随着深沟加深和覆盖厚度的增加,抑制土壤蒸发、蓄水保墒的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应用蓄水渗膜袋造林后,树种造林成活率均比对照区平均高8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10个百分点,对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差异;而且各树种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地径、平均年新梢生长量均比对照区各树种高,但使用效果的差异不显著。对高2.02.5m金丝柳、香花槐截杆苗木进行了蓄水渗膜装水量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个植树坑穴中放置2个蓄水渗膜袋造林,对苗木的成活率提高最大。蓄水渗膜袋可在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1.
山丹县干旱山区节水造林技术集成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山丹县降雨稀少、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通过采用整地集水、灌根节水、覆膜保水、蘸根蓄水、靠根用水、选苗省水等6种不同的节水造林技术,在山滩旱地进行了节水造林应用分析,找出了提高山丹县干旱山区山滩旱地节水造林技术。通过应用研究,该技术由于使用方法简便、节水效果明显,在干旱山区林业工程建设中可广泛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2.
告读者     
《河南林业科技》1993,(2):48-48
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即丰产沟犁整地,不仅为改造黄土高原的瘠薄旱地增产开创了新路,而且有利于坡地水土保持和抗旱造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适合在北方干旱地区造林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土壤覆盖措施,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开展了不同土壤覆盖措施对侧柏林间土壤含水量及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中覆草的处理蓄水能力更强,明显促进侧柏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应用土中覆草技术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强化整地意识,着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适地适树,严把苗木质量关;正确选择造林季节,促使苗木正常生长;掌握栽植技术,切实保证造林质量;增强责任心,施工管理要到位;加强幼林管护,确保造林成果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石质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蓄水渗膜用于干旱丘陵区造林比保水剂、地膜覆盖、截干深栽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量,可改良土壤、抵抗病变,从而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同时可降解,对环境无污染;还能大大降低人工浇水产生的水资源浪费和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盛夏酷热,雨季即将来临。雨季正是造林的大好时机。多年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掌握好时机,讲究技术,雨季造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较省人力和财力。本文就如何提高雨季造林成活率谈几点意见。一、丘陵山区营造水土保持林要抓住时机搞好造林前整地,疏松土壤,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湿度和温度,减少冲刷,同时也为造林创造条  相似文献   

17.
哲里木盟农牧场系统不断更新传统观念,改变过去只强调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只强调完成造林面积,不重视造林技术和管护的状况,采取5项措施,大大提高了林业经济效益。——推广抗旱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全系统每年造林2万多亩,秋翻整地、蓄水保墒,开春后用机械开沟,在沟底再挖一揪进行深坑造林,植深可达80公分,不用浇水,成活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解决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造林技术,对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些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形,选用不同的造林树种,采取相应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试验,并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相关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青海东部中高位山地是水源涵养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研究总结和推广了中高位山旱地造林技术。该技术重点是解决林地的蓄水、保墒并采取综合抗旱造林措施,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中高位山旱地的森林植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所谓抗旱保水就是要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水分是决定植物生长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抗旱造林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土壤的蓄水保墒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