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进行疏伐试验,结果表明,疏伐能明显改善混交林分的光合作用强度和林地土壤肥力等生境条件。疏伐强度越大,改善的幅度也加大。不同疏伐强度对混交林分生长的影响较大。对立地条件较好的两树种处于同一林层的混交林,可采用强度疏伐,即疏伐伴生木株数占总株数的45%;而对立地条件较差、主林木居第二林层的混交林,则以弱度至中度疏伐为宜,即疏伐株数占总株数的15%~30%。  相似文献   

2.
疏伐和施肥对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当疏伐有助于使混交林种间关系向有利方向发展 ,不同混交林类型对疏伐措施的反应不尽相同。福建柏为上层木、中层木的混交林经疏伐 ,对主林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前者保持着强度疏伐 >全伐 >中度 >弱度 >对照的关系 ;后者则遵循弱度疏伐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对照的规律 ;福建柏为下层木的混交林 ,则不同疏伐处理强度对主林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以及林分总蓄积量没有显著影响。适当的疏伐处理改善了林内的环境条件 ,为植物的侵入提供了可能性 ,同时也改变了原有的种群结构和数量 ,可以丰富混交林下的植物种类 ,增加混交林群落中的植物的多样性。福建柏 (下层木 )马尾松混交林经合理施肥有利于促进主林木生长 ,较佳的施肥量组合为 1hm2 施尿素 15 0kg、钙镁磷肥 30 0kg、氯化钾 10 0kg。  相似文献   

3.
生态疏伐对华北落叶松林分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抚育对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都具有极大作用。为了解抚育对华北落叶松林分结构和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承德市第三乡林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生态疏伐前后的林分结构、径阶分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后林分平均胸径增加2.1cm,平均树高稍有变化,林分密度从疏伐前的1 365株/hm~2下降到900株/hm~2;生态疏伐前,直径分布曲线呈左偏,6~16径阶林木数量占总数的42.6%;疏伐后,6~16径阶林木株数占总株数的21.3%,直径分布稍向右偏,更趋于正态分布;疏伐后,林下物种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有所增加,Pielou均匀度指数在1号、4号、5号样方内有所下降,2号、3号样方内呈增加趋势,且3号样方的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涨幅均最大,分别比抚育前增加了0.373、0.834和0.203。  相似文献   

4.
甘肃子午岭林区油松中龄人工林郁闭,林分结构不良,长势衰减。以甘肃子午岭林区中龄油松人工纯林为对象开展单因素多水平对比试验,通过林木生长、灌草层变化分析疏伐效果,探索适宜的疏伐强度。结果表明:甘肃子午岭林区中龄油松人工林适宜疏伐强度为40%,伐除全部Ⅴ、Ⅳ级木和半数Ⅲ级木,伐龄3 a林木胸径可增加约2.5 cm,灌木层、草本层盖度可分别增加约19.8、11.9百分点,物种数量可增加7个左右。  相似文献   

5.
十余年来对腾冲县古永林场云南松母树林营建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表明:疏伐对林分母树树冠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疏伐强度的加大,林木树冠的增长也随之增加,而枝下高能保持相对稳定,由于结实层的增加,以及光、热、水、肥等环境条件的改善,提高了母树的结实量,从而降低了种子采集成本。在参试的几种疏伐强度中以保留郁闭度0.3处理的效果最好,其1993~1995年的每公顷年平均结实量、年平均单株结实量和结实株率分别达10 329个、60个和95.65%,超出对照25.81%、408.47%和15.37%。故对改建16年生左右的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为母树林,宜选用03(郁闭度)疏伐强度的技术措施,母树林经2次疏伐后即可定型,其疏伐间隔期不超过4年。  相似文献   

6.
不同疏伐强度的云南松母树林结实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余年来对腾冲县古永林场云南松母树林营建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表明,疏伐对林分母树树冠的生长发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疏伐强度的加大,林木树冠的增长也随之增加,而持下高能保持相对稳定,由于结实层的增加,以及光、热、水、肥等环境条件的改善,提高了母树的结实量,从而降低了种子采集成本。在参试的几种疏伐强度中以保留部团度0.3处理的效果最好,其1993~1995年的每公地实量、年平均单株结实量和结实株率分  相似文献   

7.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质量。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开展,历时7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疏伐强度对人工赤松中龄林生长影响,确定了鲁中南山区人工赤松中龄林生态疏伐合理强度20-30%,为森林质量精准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黑龙江中部地区疏伐和未疏伐的阔叶混交林进行了树种组成、直径分布、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林木大小分化程度、林木竞争指标和竞争压力进行了合理分析,阐明经营性疏伐是调整阔叶混交林树种组成、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技术措施,为更加合理经营天然次生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杉木母树林遗传型疏伐和提高种子产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杉木种子产量和提供经过初步改良的优质种子,应在优良种源区选择10~20年生I类林分,通过疏伐建立采种基地示范林。疏伐强度随林分密度,林龄,郁闭度和立地条件而定,建立母树林要注意确定位置,隔离和母树选择。二次疏伐,间隔5年左右,强度为60%~70%,最终郁闭度为0.5,保留株数每公顷为390~420株左右为宜。研究结果表明,母树生长量,结实量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红松果林经营中产量偏低的现象,采取以疏伐为主的措施进行促进红松果林生长和结实的试验。结果表明,疏伐强度分别为45.35%和34.30%的两组试验地,其胸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未经疏伐林分)提高189.7%和154.8%,冠幅生长量提高229.5%和189.5%,结实株率分别提高155%和100%。疏伐可促使红松种子品质明显提高,种子活力和千粒重比对照增加15.4%和8.95%,球果数量和重量增加8.5%和26%,出种率增加171%。强度疏伐(≥50%)可显著提高红松林木生长,促进其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