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迅速,一些省(区)利用不同地区小麦成熟的时间差,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机收小麦。这一活动对提高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推进小麦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开展,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提高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几年跨区机收小麦的实践经验可知,为了确保跨区机收的顺利进行,必须切实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创新模式,被农业部称为农机化工作的精品。近年来,跨区作业已由跨区机收小麦为主向跨区机收水稻延伸。在此,首先介绍湖南省历年来水稻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作业的有关情况,然后在对水稻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期指导湖南省水稻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 1997年起 ,连续组织开展的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农机季节性作业市场 ,2 0 0 2年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 31万台 ,参加小麦、水稻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达 18万台 ,完成小麦、水稻跨区机收面积达 12 0 0万hm2 ,小麦机收水平达到 74 % ,2 0 0 2年跨区机收为农民增收 4 5亿元 ,减少粮食损失约 4 8亿kg ,减少人工收获费用 34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联合收割机数量的增加和跨区作业规模的扩大 ,出现了作业价格走低、作业时间缩短、流动秩序混乱等现象 ,影响了小麦跨区作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一、跨区作业市场…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局、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局(处)、交通厅(局):全国跨区机收小麦工作领导小组最近发出了《关于做好1998年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小麦工作的通知》(跨区机收办(1998)1号),要求各级农机、公安、交通、机械、物价、石油等部门继续配合,共同做好今年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小麦工作,为夺取夏粮丰收作出贡献。为了加强跨区机收作业管理,确保联合收割机跨地区通行的交通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继续贯彻执行去年农业部、公安部、交通部等6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做好今年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小麦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5.
联合收割机“南征北战”跨区跨省作业知识讲座(待续)□戴建功王天樟一、“南征北战”机收小麦的形成与作用“南征北战”机收小麦从宏观上指是用联合收割机跨区跨省进行的小麦联合收获,即由政府职能部门把分散经营的联合收割机组织起来,统一指挥和调配,利用各区域小麦...  相似文献   

6.
今年小麦跨区机收在许多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机收规模有突破今年跨区机收范围由去年的19个省扩大到所有小麦产区,投入会战的联合收割机由去年的4.7万台增加到5万台以上,其中跨省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由1.4万台增加到1.8万台。河北省今年有8市、85个县(市)...  相似文献   

7.
主编漫谈     
农机跨区机收已成为三夏龙口夺食时节备受关注的一件事。5月30日,农业部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201年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据悉,今年全国参加抢收抢种的农机具将达到1400多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49万台,参加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约31万台。  相似文献   

8.
<正>跨区作业始于山西,兴于河南。1996年,农业部首次在河南省组织召开了"三夏"跨区机收小麦现场会,从此跨区机收成为龙口夺粮的主要手段。当年北方11个省2.3万台联合收割机参加小麦跨区机收,邹平县农机局9名干部职工带领全县316台小麦收割机融入到跨区作业的钢铁洪流中,浩浩荡荡,一路南下,拉开了邹平县大规模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的序幕。一机难求麦客难收自家麦跨区作业初期,由  相似文献   

9.
2009年,内蒙古农牧业厅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及早部署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现已发放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2 300张."三夏"期间预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近7 000台,其中引进区外小麦联合收割机2000多台,小麦机收自7月10日开始,持续到10月初结束,机收水平将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6月3日,19省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会战动员大会在许昌县召开,拉开了今年跨区机收小麦会战的序幕。参加今年小麦跨区会战的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陕西等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比1995年增加8个。联合收割机由2.34万台增加到3万台以上,机手10万余人,其中有1万台跨省作业。跨区机收小麦现横的迅速扩大,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比在社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上有了新进展。为搞好今年的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农业部、公安部、交通部、机械工业部、国家计委、中国石化总公司联合成立了小麦跨区机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做好今年…  相似文献   

11.
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是农机服务向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重大突破,是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和提高农机化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机增实力的有效途径。辽宁省从1999年开始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以来,跨区作业取得了良好效果。1农机跨区作业取得的成绩1.1跨区作业规模逐渐扩大2001年全省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193台,比1998年增加155台,增加了5倍。其中跨省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到112台,完成跨区机收小麦3.8万hm2,比1998年增加38倍。借鉴跨区机收小麦模式,跨区作业…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少农民机手靠机收服务脱贫致富,甚至有不少国营企业的下岗职工也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加入到了“小麦跨区机收会战”的队伍。现在又到了联合收割机的销售旺季,如何选购一台称心如意的联合收割机,成了不少人关心的问题。 1.要认真选择联合收割机的品牌、型号和配套动力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已连续几年组织全国跨区机收小麦大会战,跨区机收已逐步进入规范化管理,它标志着我国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已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农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跨区作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机手参加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伍进行作业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距小麦机收跨区作业还有20多天时间,江苏、安徽、湖北、河南、河北、辽宁等省的30多个市地的农机部门,纷纷来人来函签订合同,希望临沂市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到他们那里开展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截止目前,已签合同的机械数量达1350台,占全市现有小麦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少农民机手靠机收服务脱贫致富,甚至有不少国营企业的下岗职工也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加入到了“小麦跨区机收会战”的队伍。现在又到了联合收割机的销售旺季,如何选购一台称心如意的联合收割机,成了不少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河南省参加跨区机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超过10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达到1万台;农机跨区作业领域从收获环节向耕作、播种、秸秆还田等生产环节延伸;作业范围已拓展到全国10多个省份,其中焦作市首次组织农业机械走出国门,到蒙古国进行跨区作业.  相似文献   

17.
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小麦是近几年我省“双抢”中的一道风景线,今年这道风景线显得格外靓丽。在我省适合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地方,跨区机收已经成为农民群众普遍接受的农业作业方式,并发展成为农机服务市场。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和收获面积都将创历史新高。   4月下旬,省内外 400多台联合收割机适时开进凉山,打响了跨区机收小麦的前哨战, 4月底即顺利收割完西昌等市县的 13万亩小麦,旋即转移眉山,与来自省内外的 5000多台联合收割机汇集成我省历史上最大的联合收割机群,展开了由南向北渐次向成都、德阳推进的联合收割机跨区收获…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小麦机收率为98%,水稻机收率超过84%,而作为第一大粮食作物的玉米,其机收率仅有63%,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就此展开分析,以期推动玉米跨地区机收作业跨越式发展。有成功的经验可复制我国小麦、水稻机收水平迅猛提高,得益于成功组织跨区机收。小麦收获期,参加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保持在50万台左右,实现的机收面积占小麦面积的50%左右;在小麦跨区机收成功经验的推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今天,河北省机收小麦工作领导小组隆重召开跨区机收小麦会战总结表彰会。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参加会议的农机、公安、交通部门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2并通过你们向参加组织全省跨区机收小麦会战的农机、公安、交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2今年“三夏”期间,我省农机、公安、交通部门协同作战,密切配合,成功地组织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大规模跨区机收会战。全省赴外省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10058台,引进外省收割机9191台,为历年来参战联合收割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据有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连云港市农机化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农业机械拥有量稳步增长 ,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场化运作 ,规范化管理 ,促进农机跨区作业再上新台阶。近几年 ,市农机部门在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过程中 ,取得了显著效果。 2 0 0 1年 ,全市先后组织 186个跨区机收服务队 2 710台联合收割机跨区跨省作业 ,占到全市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 80 %以上 ,完成跨区机收作业量 13 7万hm2 ,并呈现以下特点 :1 规模范围越来越大。今年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