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栗极早熟新品种云夏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夏为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从实生板栗选出的板栗极早熟新品种。果实总苞椭圆形,平均单苞重80.9g;坚果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6.5g;黄褐色,绒毛中等;出籽率41.24%,坚果水分含量51.91%,粗蛋白含量7.23%,糖含量21.78%,淀粉含量48.41%,粗脂肪含量4.81%,品质优;在云南省永仁县,果实成熟期7月下旬。2008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良乡1号’是经实生选优获得的早实、丰产、中熟、适宜炒食的板栗新品种。总苞椭圆形,平均每总苞含坚果2.7粒;坚果椭圆形,单粒质量8.2 ~ 11.2 g。坚果褐色,果面光滑,果肉乳白色,风味甜,品质上等;果肉含水量46.2%,总糖12.3%,淀粉47.5%,粗纤维1.7%,脂肪0.9%,蛋白质4.1%,果实发育期100 d,北京地区9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3.
 :‘京暑红’是实生选育的板栗早熟新品种,在北京地区4 月中旬萌芽,6 月中旬盛花,8 月 22 日左右成熟,果实发育期约75 d。总苞呈椭圆形,每苞平均含坚果2.1 个,苞皮较薄,刺密,出实率 为41.2%。坚果红褐色,果面光滑美观,平均单粒质量8.2g,果肉含水量57.2%,灰分2.0%,脂肪4.5%, 蛋白质5.6%,总糖20.4%,淀粉38.2%,氨基酸1.5%。内果皮易剥离,果肉黄色,质地细糯,风味香甜。 嫁接后第3 年株产可达2.5 kg,在北京板栗产区为极早熟类型。适宜密植栽培,株距2 ~ 3 m,行距3 ~ 4 m。 授粉树配置以‘燕山红栗’、‘燕山早丰’为宜。  相似文献   

4.
板栗抗寒新品种抚栗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栗1号是我们在辽宁省抚顺县石文镇毛公村板栗园选出的板栗新品种。总苞椭圆形至尖顶椭圆形,苞壳厚0.4 cm,苞刺长1.5 cm;坚果椭圆形,平均单粒重10.0 g,果面具油脂光泽;果肉淡黄色,质地粳性,风味香甜,品质中等。出实率42.00%,可溶性糖、粗脂肪、粗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为9.21%、0.92%、3.07%、25.05%;抗寒性强,可耐-35℃低温;在辽宁省抚顺市,果实9月中旬成熟;适宜在辽宁省抚顺市及以南地区栽培。2008年5月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5.
岱岳早丰板栗是从泰山板栗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总苞椭圆形。单苞重50~60g,每苞平均含坚果2.7粒,成熟时呈“一”字形开裂,空苞率1%~2%。坚果椭圆形,红褐色,茸毛少,光亮,充实饱满。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板栗生产上普遍存在的过早采收现象,研究了不同采收时期对燕山板栗坚果品质及树体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全树有50%的总苞开裂时,坚果重量、营养品质、贮藏性能与完全成熟的坚果无显著差异;打苞采收树体损伤度小;建议以50%总苞开裂作为板栗的适宜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7.
对板栗雄花败育种质及其授粉结实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父本对雄性不育种质结实的影响,探讨了以雄性不育种质为母本,不同父本杂交,板栗坚果性状方面的变异情况,以揭示板栗雄性不育种质的育种价值,奠定板栗雄性不育育种及其理论研究的生物学基础。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种质具有较强的授粉结实能力,坐苞率和结实率均在90%以上,空苞率4%,每苞含坚果2.6粒,坚果高宽厚表现稳定,单粒重变异幅度稍大,变异系数达到16.10%;父本不同,雄性不育种质结实特性存在差异,"燕平"、"河北短丰"与雄性不育种质亲和力最强,结实率和空苞率分别为95.35%、74.78%和4.65%、2.61%;雄性不育种质具有较强的接收远缘花粉的能力,与"锥栗"杂交结实率达到44%,远高于"怀黄";杂交后代中,各组合间变异稳定,坚果平均单粒重8.50~9.50g,且坚果高度、宽度、厚度以及单粒重等性状在各杂交组合间的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各组合内部,坚果单粒重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8.64%~16.10%,坚果厚度变异次之,坚果高度和宽度变异较小,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冀栗1号’是由‘燕明’ב燕山早丰’杂交选育出的中熟板栗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褐色,果面明亮,果肉淡黄色,肉质细糯,风味香甜;平均单粒质量8.40 g,最大单粒质量13.10 g;每苞含坚果2.40粒。含水量48.2%,可溶性糖含量20.1%,淀粉含量49.8%,蛋白质含量4.85%,维生素C含量0.325 mg·g~(-1);品质上。果实生育期90 d,在河北省燕山地区9月中旬成熟;果梢雄花序8.40条,母枝芽萌发率45.7%,结果枝比例71%。耐瘠薄;抗寒性和抗旱性较强;高抗栗疫病;抗栗红蜘蛛和栗蛀螟。坚果冷藏至翌年5月,腐烂率仅3.7%。适合在我国北方燕山板栗栽培区的山地、丘陵栽培。早实性和丰产性好,嫁接树第2年开花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平均产量4 730.4 kg·hm~(-2)。  相似文献   

9.
‘宽优9113’系实生选育板栗品种,28年生母树生长在辽宁省宽甸县下露河镇马架子村的一个土质瘠薄的陡坡。刺苞椭圆形,黄绿色,苞皮厚;坚果圆形至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2.4 g,最大单果重24.0 g;果实红褐色至紫褐色,油亮美观,有光泽,茸毛较多;涩皮较易剥离,果肉淡黄色,肉质细糯,风味香甜;果肉(以干计)总糖含量65.8%、淀粉含量53.9%、还原糖含量4.2%、蔗糖含量0.47%、蛋白质含量14.9%、脂肪含量0.18%、维生素C含量237.80 mg/kg;极适合制作糖炒栗,坚果贮藏性好;在辽宁省宽甸县,果实9月中旬成熟;适合在吉林省集安市南部,辽宁省桓仁县南部、宽甸和凤城北部、本溪南部至辽阳一线以南地区栽培。2011年12月通过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燕平为实生选优获得的大果型燕山板栗品种,果实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该品种平均单果质量为12.05g。每苞含坚果2.8个,刺束中密,较短。坚果果皮红褐色,果面光滑美观,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糯,风味香甜,总糖含量7.7%,淀粉34.1%,粗纤维1.60%,脂肪1.7%,蛋白质5.12%。内果皮易剥离。雌花易形成,北京地区9月下旬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以红栗2号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板栗总苞及坚果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红栗2号总苞形态发育总体呈逐渐加快趋势;总苞鲜重在8月10日前增长缓慢,后期增重加速,尤其自8月24日至成熟,该阶段增长幅度最大;干物质在生长前期积累相对缓慢,在生长后期尤其是成熟前20天左右积累相对较快。坚果形态发育总体在7月20日前发育迟缓,7月下旬至8月底增长明显,成熟前15天发育放缓;坚果总苞鲜重增长趋势与苞皮鲜重增长相反,总体呈前慢后快趋势;坚果干物质含量在7月底前增长较为缓慢,自8月初至果实成熟增速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2.
徂短是在山东省徂徕山林场光华寺林区山坡上发现的短枝型板栗新品种,发现时树龄约60年生,为自然实生变异单株。总苞椭圆形,每苞2.5粒;坚果椭圆形,坚果单粒重11.2 g,果实深红褐色;壳薄,易剥皮,熟食质地中等,熟食糯性,风味甜,为炒食型板栗新品种,耐贮藏,出实率51.5%,短枝性状突出;在山东省徂徕,果实成熟期9月18日。2013年通过山东省林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3.
正蓟县是"天津板栗"的主产地之一。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孕育了天津板栗的优异品质,其坚果口感细腻,糯性强、味道甘甜香美,营养丰富。蓟县目前板栗栽培面积超过2 000公顷,年产坚果5 000多吨。蓟县栽培的主要板栗品种有燕山奎栗、燕山红、燕山短丰、北峪2号、遵玉等,这些品种都是从河北和北京引进的优良品种。为保持板栗盛产,现结合板栗的开花、坐果特点介绍板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连续3年以北方板栗品种"燕山红栗"和"燕龙"为父本,以南方板栗品种"云富"、"云良"、"云早"、"永丰1号"为母本进行授粉,测定了不同授粉组合板栗的结苞率、空苞率、出籽率、球苞直径和坚果重量等指标,以期为改善板栗坚果品质和提高产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授粉组合对板栗结苞率、空苞率的影响较小;球苞的大小与母本的自身特性以及球苞内坚果个数相关;利用坚果大的品种花粉授粉比利用坚果小的品种花粉授粉所结的坚果要大,且坚果的大小也与球苞内坚果的个数相关。  相似文献   

15.
珠峰和金冠是从韩国引进板栗苗木所建成板栗园中选育的日本栗新品种。珠峰总苞大多椭圆形,单苞重53.4 g,黄绿色;坚果圆三角形,平均单粒重14.73 g,果皮红褐色,果肉淡黄色,粉质,甜度一般,品质较好,既可生食又可加工;在山东省日照地区,果实8月下旬成熟。金冠总苞近圆球形,单苞重95.2 g,黄绿色;坚果短三角形,平均单粒重21.41 g,果皮红褐色,果肉淡黄色,粉质,甜度一般,品质中上等,双子果很少,主要用于加工;在山东省日照地区,果实9月上旬成熟。2个品种2013年9月通过山东省日照市科技局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16.
八月红是从湖北省罗田县板栗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总苞近球形,横径7.95cm,纵径6.09cm,每苞平均含坚果2.82粒,出实率48%。坚果深红色,横径3.72cm,纵径  相似文献   

17.
刘庆香  孔德军  王广鹏 《果树学报》2011,(3):544-545,封2
燕光为实生选优获得的适宜密植型燕山板栗新品种.该品种坚果综合性状优良,平均单粒质量8.12 g,平均每苞含坚果2.6粒.坚果深褐色,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糯,风味香甜,可溶性糖含量21.45%,淀粉45.37%.适应性强,易形成雌花,河北地区9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18.
‘玫瑰红’板栗是从湖北省罗田县板栗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产量3 195 kg ? hm-2,平均每苞含坚果2.83粒,平均单粒质量19.61 g,空苞率2.08%。坚果深红色,光亮美观,充实饱满,底座大,接线近直形;果肉浅黄色,细糯香甜,涩皮易剥。丰产,稳产,耐贮,抗病虫能力和适应性强。在湖北地区成熟期9月上中旬,适宜在湖北板栗适生区栽培。  相似文献   

19.
怀香为自然生长板栗,母树生长在怀柔区渤海镇渤海所村山地板栗园。栗苞长椭圆形,平均单苞重45.11 g,平均每个栗苞含坚果2.60粒;坚果偏圆形,平均单粒重8.10 g,红褐色;内果皮较易剥离,果肉黄色,熟食质地甜糯,鲜食风味香甜;坚果水分含量61.40%,淀粉含量33.80%;在北京市,果实9月下旬成熟。2013年12月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了北京地区栽培的板栗品系怀黄3种树形的光照及结实性状。结果表明,板栗树的光饱和点为66700lx,光补偿点为875lx;板栗的光合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午休”现象;开心形与疏层形树冠有效叶面积分别占68.83%、56.06%,圆头形仅为总叶面积的45.28%;开心形、圆头形及疏层形的外围结果率分别为82.73%、95.45%、97.56%;开心形与疏层形平均每苞坚果数及百粒重均明显高于圆头形。本文认为疏层形更能满足板栗对光的需求,有利于板栗增产,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