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盖州市以实施农业部"苹果非疫区疫情监测站建设"项目为契机,全面展开了县域苹果非疫区建设工作,由此也把苹果蠹蛾这个国家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控防治提到了重要日程。为防患于未然,切实做好我地区苹果蠹蛾的防控监测工作,确保水果生产安全和果品出口贸易安全,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做了认真调研,提高了对苹果蠹蛾监控防治的认识,形成了全面的苹果蠹蛾监控防治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用性信息素监测防治苹果蠹蛾效果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性信息素监测防治苹果蠹蛾效果好@熊春华¥新疆和静县23团林业工作站用性信息素监测防治苹果蠹蛾效果好苹果蠹蛾俗称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蛀果害虫之一。主要为害苹果、梨、桃、杏等,造成大量落果或失去食用价值。因此列为国内、国外的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3.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目前在我国多个省份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针对苹果蠹蛾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明确主要的研究进展,分析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我国入侵害虫苹果蠹蛾防控指明研究方向,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苹果蠹蛾”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全部年份的中文文献,共检索到455篇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分析发现,我国对苹果蠹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苹果蠹蛾的性信息素、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苹果蠹蛾的防治。苹果蠹蛾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其中以生物防治文献发表数量最多,尤其是性信息素和性诱捕器相关文献。发表苹果蠹蛾相关论文10篇以上的核心作者有10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国以苹果蠹蛾为稳定研究对象的团队和单位较少。建议加强对苹果蠹蛾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的研究,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苹果蠹蛾是重点检疫性有害生物,该虫自然传播距离有限,主要通过果品调运等人为远距离传播扩散,以危害苹果果实为主,幼虫钻蛀果实形成孔洞,一般果园平均蛀果率40%左右,严重者可达90%甚至更高,一旦传入对苹果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总结了近年来陕西省彬州市在苹果蠹蛾监测方面的技术要点和对果汁加工企业驻厂检疫监管形成的防堵并举工作措施,为苹果蠹蛾非疫区监测防控提供经验,保障苹果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以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复合式信息素迷向剂处理(600、900、1 200个·hm~(-2))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以期为合理应用性信息素迷向剂防治虫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复合式性信息素迷向剂胶处理与对照相比迷向干扰效果显著。7月20日和9月10日的蛀果率调查结果显示,上述3个使用密度处理区苹果蛀果率分别比对照低72.46%、90.58%、90.58%和79.79%、93.09%、93.09%,随时间延续防效略有提高,复合式性信息素迷向剂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持效期可达5个月。  相似文献   

6.
苹果蠹蛾是一种危害苹果果实的钻蛀性和重要检疫性害虫,经过福海县发生与危害的初步调查,在当地发生严重,1年发生1代,以预蛹树干树皮下越冬,幼虫对苹果果实的危害率在90%以上。目前苹果蠹蛾的分布与危害有与日俱增的趋势,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工程的建设和经济林的发展。为实施科学防控和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对该虫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了发生程度、调查方法、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等,以期为阿勒泰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苹果蠹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蠹蛾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近年来在我国扩散蔓延迅速。我们从苹果蠹蛾疫情的铲除角度出发,开展了以信息素迷向技术为主的苹果蠹蛾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苹果蠹蛾的防治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 L.)是世界性仁果类果树的主要害虫,也是我国新疆地区的主要果树害虫。它不仅为害苹果,也为害香梨、沙果、海棠果、榅桲等,其幼虫蛀食果肉和果心种子,造成大量烂果和落果,严重地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该虫的越冬死亡率较低,并有兼性滞育、世代重叠、钻蛀果实等特性,给药剂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长期采用常规杀虫剂防治,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同时还污染环境,伤害天敌昆虫等,这些问题是当前苹果蠹蛾防治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昆虫性信息素作为预测预报和防治  相似文献   

9.
苹果蠹蛾是果树上最为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等。可通过运输远距离传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重要检疫对象。甘肃张掖农场于2005年发现有苹果蠹蛾传入,2006年将其列为重点防控对象,对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探索,2007年开展了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苹果蠹蛾是果树上最为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等.可通过运输远距离传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重要检疫对象.甘肃张掖农场于2005年发现有苹果蠹蛾传入,2006年将其列为重点防控对象,对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进行探索,2007年开展了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果树害虫性信息素的研究果树害虫的性信息素研究早在1963年,putman首次报道了未交尾的苹果小卷蛾能引诱雄蛾,从而证明了雌蛾能产生性引诱物质。Roelofs等1979年首次将苹果小卷蛾的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为反—8,反—10—十二碳烯—1—醇。Roelofs等1972年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出了这种化合物的3种立体异构体,发现98%的纯反,反式异构体比其它2种异构体的活性更高。Beroza等(1974)证明这种性引诱物质是苹果小卷蛾雌蛾所具有的。此后,苹果小卷蛾性信息素开始人工合成,并用于预测预报,近10几年来已广泛用于害虫防治。我国于1980 年人工合成,1982—1983年用迷向法进行防治试验,证明对苹果小卷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21 常见的为害苹果、梨的食心虫有哪几种?怎样区分? 常见的为害苹果、梨的食心虫种类较多。既能为害苹果、又能为害梨的食心虫有桃小食心虫、苹果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桃蛀螟、苹果蠹蛾等,其中苹果蠹蛾仅分布在新疆等局部地区,是一种检疫性害虫,虽不常见,下面仍做介绍,以供参考,有备无患。还有只为害苹果的苹异银蛾和只为害梨的梨大食心虫。  相似文献   

13.
<正>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 L.)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小卷蛾亚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是危害苹果、梨、沙果、桃、杏等果树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被列为国际检疫性对象,我国将其列为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甘肃省苹果蠹蛾疫情东扩蔓延势头很猛,每年以80100km的速度向庆阳市逼近,已对庆阳市苹果这一支柱产业构成严重威胁。1传播路径及分布  相似文献   

14.
许多种类金龟子的为害严重影响了葡萄的品质和产量。不同生态域葡萄园,金龟子发生种类,为害时期不尽相同,为害状也不同。从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出发,需要寻找一种高效稳定的绿色防控技术。信息素防控技术克服了传统农药防控和灯光诱杀的局限,具有无毒、专一性强、引诱性强、不伤天敌等优点,所以国际上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都很重视。文章综述了为害葡萄的金龟子主要种类和为害特点、金龟子信息素的种类和成分,金龟子信息素防控技术,并对金龟子信息素防控技术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包利凌 《花卉》2016,(22):68-69
以昆虫性信息素在林业害虫防控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首先就昆虫性信息素的作用机理、传递方式、组分、释放性因素等予以了具体阐述,而后就昆虫信息素在监测预报及害虫防治中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价值予以了具体分析,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为有关的林业害虫防控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防控番茄潜叶蛾,经过近年来开展的监测预警技术明确了其在宁夏的生物学习性、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和分布范围,通过清洁育苗、清洁田园、轮作倒茬等农业防治措施,色板诱杀、性信息素诱杀、迷向诱杀、灯光诱杀等理化诱控技术,以及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防治等一系列试验示范,明确了各项技术应用的要点,集成了“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安全用药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集成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建立“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种植基地+普通农户”的推广模式并进行大面积应用,指导种植户进行适期防治,有效控制了番茄潜叶蛾的危害,将损失率从30%降低至10%以下,目前在宁夏乃至周边累计示范推广应用0.75万hm2,667 m2新增产值945元,经济效益显著;减少使用农药3次,保障了番茄品质,实现了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7.
性信息素对水半夏斜纹夜蛾田间控害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性信息素防控斜纹夜蛾的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诱捕器的布局上采用外密内疏的形式,性信息素防治外围区诱蛾量明显大于中心区蛾量,性信息素防治区百丛虫量明显低于化学防治区虫量,防效高于化学防治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化学防治农药用量大、害虫易产生抗药性、果品质量无保障、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对迷向防治、果实套袋防治和化学防治对苹果蠹蛾的防控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迷向防治区、套袋防治区、药剂防治区苹果蠹蛾成虫诱集量分别降低92.4%、85.6%、90.7%,蛀果率分别降低100.0%、99.3%、98.4%。从经济和生态效益出发,应将套袋作为防治苹果蠹蛾的首选措施;对不易套袋的地区,可采用迷向措施防治苹果蠹蛾。  相似文献   

19.
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李混栽园和苹果单植园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了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3种;混栽园优势种群为李小食心虫,苹果园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雄成虫一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一年有4个发生高峰期,苹果蠹蛾雄成虫一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应用昆虫性诱剂测报防治果树害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激素(简称性诱剂)对果树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既可解决无趋光性害虫的预测预报问题,还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有效保护和利用天敌,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措施。1999~2009年,笔者先后在宁夏灵武市北沙窝林场、白芨滩林场应用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苹果蠹蛾等多种性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