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德松树枯死原因剖析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德市有松林面积5.57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5.6%,占总蓄积的46.7%,近几年,枯死松树日趋严重,已影响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经多年调查研究表明,主要原因是松毛虫为害,高虫口松褐天牛,超强度割脂和日本松干蚧传入等因素造成,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制遏制。  相似文献   

2.
松树枯死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贺州市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对15株样树进行了解剖,取样,线虫分离,检验和鉴定,同时,通过对松褐天牛生活史和习怀的初步观察,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无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为松褐天牛幼虫危害所致。该天牛在本地1年发生2代,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岳景区松树枯死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通过对南岳景区6个主要景点的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49株被蛀干害虫危害的样木的解析、取样和分析,认为景区内松树枯死的主要原因系华山松松茎象Hylobitelus sp.和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危险所致。其中华山松松茎象对华山松Pinus armandi、黑松P.thunbergii的危害株率分别为66.2%和27.8%;松墨天牛对华山松、黑松、马尾松P.massoniana的危害株率分别为44.4%、12.3%和10.7%,致死株率分别为29.7%、9.6%和3.7%。据此,对今后控制景区内松树枯死以及对该类害虫制定可持续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松树枯死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贺州市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 ,对 1 5株样树进行了解剖、取样、线虫分离、检验和鉴定。同时 ,通过对松褐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生活史和习性的初步观察 ,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无松材线虫病发生 ,局部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为松褐天牛幼虫危害所致。该天牛在本地 1年发生 2代 ,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松墨天牛取食为害与松树枯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赵锦年  应杰 《林业科学》1989,25(5):432-438
笔者通过室内外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松墨天牛成、幼虫的取食习性;阐明了松墨天牛成虫取食与松树生理衰弱、幼虫钻蛀与松树枯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与其它蛀干害虫之间的关系;对成虫产卵习性和幼虫种群分布规律也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松墨天牛成、幼虫取食是造成我国松树枯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防止松树的大面积死亡,必须密切注意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慈溪市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20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无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地区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自然枯死和松褐天牛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8.
对丰城市株山林场马尾松枯死现象进行调查分析,认为2008年冰冻灾害后引起次生性蛀干害虫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急增,从而导致马尾松枯死,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松褐天牛在松树枯死木枝干中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松材线虫病疫区黑松,马尾松松材线虫病死木的树干解剖发现,90%的黑松的83.3%的马尾松病死木有松褐天牛产卵痕,幼虫蛀入孔和成虫羽化孔,但也有部分是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时带入线虫而致病的,松褐天牛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树干的中部或中下部,但随树高的增加而拉伸;黑松,马尾松上松褐天牛幼虫蛀入孔总数比产卵痕总数分别下降了41.88%和37.45%;成虫羽化孔总数比幼虫蛀入孔总数分别下降了19.17%和28.26%;离地50cm内树干基部及直径3cm以上的梢头也有松褐天牛幼虫蛀入和成虫逸出,在生产中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广西柳州市杂交竹枯死情况值得关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撑×绿杂交竹 3号是广西柳州地区林科所以撑篙竹Bambusapervariabilis为母本 ,大绿竹 (Dendroca lamopsisdaii)为父本 ,通过人工控制授粉 ,经多年培育筛选出来的优良新竹种 ,具有出笋多、笋体大、产量高、食用性好 ,分枝高、造纸性能好 ,无性繁殖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 ,近几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但是 ,最近发现个别地方有成片枯死现象 ,值得关注。调查和观测发现 ,枯死症状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部分开始时是少量须根坏死 ,以后坏死须根增多 ,并引致秆柄、秆基坏死 ,伴有霉臭味。成竹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1.
针对襄阳市松材线虫病监测现状,构建了枯死松树天空地监测体系,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测、人工地面踏查等技术,采取“互联网+无人机举证+人工地面踏查”的模式,对枯死松树进行监测核查。基于GNSS、卫星遥感、互联网+等技术,研发了《襄阳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核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枯死松树的坐标定位及身份证化管理。监测体系在襄阳市的推广使用,基本实现了疫情监测智慧化、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越南松树枯死的原因,对越南南部的林同省,中部的承天-顺化省,北部的广宁省的思茅松、马尾松和南亚松枯死症状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别从枯死、濒死、健康松树木质部中抽取52份样品,用于线虫分离镜检。调查发现松树在感病后,树冠部分针叶失去光泽,逐渐褪绿变黄,进而褐红干枯,最后整个树冠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全株枯死,针叶下垂且当年不落;随着病程的发展,松脂分泌逐渐减少,直至停止;树干上有天牛产卵刻槽,死亡的松树上有天牛的羽化孔。在抽取的松树样品中分离鉴定到了泰国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thailandae BrasschBrassch-Bidasak,2002),为病原的确定和防治工作提供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刍议枯死松树的天空地协同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死松树及时精准监测是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基础,传统人工线路踏查难以保证全覆盖和高时效。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可以快速采集区域级地表覆盖数据,获取单木与树丛级森林资源健康状态信息,服务于枯死松树监测;地面调查是航天和航空遥感技术应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疫情遥感监测必不可少的工序。枯死松树的天空地协同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以及天空地遥感技术互为补充的集成运用,是提高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工作实时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为精准监管森林资源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也是完善和丰富现有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体系、实现松材线虫病疫情早期发现以及疫情处置监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该文通过对南岳景区6个主要景点的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49株被蛀干害虫危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和分析,认为景区内松树枯死的主要原因系华山松松茎象Hylobitelus sp.和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危害所致.其中华山松松茎象对华山松Pinus armandi、黑松P.thunbergii的危害株率分别为66.2%和27.8%;松墨天牛对华山松、黑松、马尾松P.massoniana的危害株率分别为44.4%、12.3%和10.7%,致死株率分别为29.7%、9.6%和3.7%.据此,对今后控制景区内松树枯死以及对该类害虫制定可持续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樟子松衰弱枯死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止森林衰退的核心问题就是调节水分、改善地力、营造混交林、恢复树势。经调查分析,樟子松衰弱枯死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由纬度、气候、水分、养分、地力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大量樟子松纯林应定期进行土壤、树体营养诊断,以补充匮缺养分.对低纬度区庄河、瓦房店引种应慎重。对其他地区樟子松应适时加大抚育管理力度,使林分达到合理密度,调整水分、养分的亏缺.评价树木引种成败须经一个轮伐期或更长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太行山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 ,认为松树枯死的主要原因为油松强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油松梢小蠹 (CryphalustabulaformisTsaietLi)成虫、幼虫为害所致。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 ,为今后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几年春季速生杨幼林出现枯死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得出树木枯死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6月笔者对涞水县自 1994年以来高接成活的 2 30 0株核桃树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和资料整理。几年来死于营养极度缺乏的 2 7株 ;云斑天牛蛀干 14株 ;主干溃疡 11株 ;追肥不当肥害 9株 ,共计 6 1株 ,约占总株数的 2 .7%。树木枯死的主要原因属于管理或操作不当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东部山区油松枯死原因及研究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枯萎病是全球性普遍发生的病害,其原因可归纳为6个方面:①大气污染因素;②病原线虫;③环境气候因素;④病害因素;⑤虫害因素;⑥土壤因素。油松作为辽宁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发生大面积枯萎死亡现象,其原因不外乎以上6方面,但对辽东山区油松的枯萎死亡原因,至今尚未有明确结论。本文在综述引起油松枯萎死亡原因的同时,也对其研究趋势及突破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