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的传染性疾病。猪瘟具有传染快,发病率及死亡高的特点,是猪的第一位烈性传染病,它严重威胁生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猪瘟是一种遍及全球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在我国主要是通过注射疫苗来防控该病。1956年我国研制成功的C系猪瘟兔化弱毒苗有着高度安全性和良好的免疫源性,为控制猪瘟流行作出了重要贡献。湖州市南浔区是浙江省的生猪调出大县,2011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重大传染病,自2018年传入我国后,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生猪养殖中散养户占比较大,其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猪瘟病毒,常呈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高度致死性,对生猪养殖具有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瘟疫情也在不断发生。因此,为了降低猪瘟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猪瘟的防制工作。基于此,本文就猪瘟防制技术与策略的发展及要求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生猪养殖安全的急性、热性、败血性、具有致死性和高度传染性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影响生猪生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是养猪业的大敌.我国自1956年开始推广应用猪瘟兔化弱毒苗以来,在广大散养农户中猪瘟基本得到控制.历年来诸暨市猪瘟疫苗的防疫注射密度都达到96%以上,但个别规模场户仍存在发病状况.本文就猪瘟防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高热稽留,全身广泛性出血,病猪出现败血症或者繁殖障碍.我国对猪瘟实行强制免疫,并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吴忠市利通区1999年实行了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自2018年8月传入我国以来,严重打击了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国农业部将其列入一类传染病。是严重危害生猪养殖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已有70多年流行历史。中国兽医工作者分离到的石门系毒株,通过在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份发生以来,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非常巨大。很多科研人员和畜牧工作者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建言献策,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文章就非洲猪瘟背景下猪群的健康、免疫及母猪繁殖进行综述,为生猪产业的复产提供帮助,实现猪场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陈腾 《养猪》2023,(6):93-9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业重要的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净化对规模化养猪场的猪瘟的防控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本文以猪瘟流行病学和症状为基础,对猪瘟净化场的建设和净化方式展开论述,以期为生猪养殖及猪瘟防控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生猪健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一直将猪瘟的扑灭计划列为生猪疫病防治重点,是纳入强制性计划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目前,猪瘟呈现出典型与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症、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共存等流行病学特点。本文针对猪瘟疫情流行现状、特点及其原因进行综述,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防控猪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猪瘟疫区采取哺乳前免疫与加大免疫剂量防制猪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一出生就给肌肉注射1头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苗后0.5~1小时吸吮初乳,60~65日龄再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对猪瘟疫区及不稳定地区的生猪,肌注4头剂猪瘟疫苗.种猪一年免疫接种二次猪瘟疫苗。实行此免疫程序后,使持续一年的猪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证明仔猪哺乳前免疫及不稳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生产实践证明,现时的猪场中,因猪瘟防疫失败造成的损失仍较为严重。1发病情况2008年7月,本市某猪场,共养生猪450头,其中繁殖母猪50头,40日龄的仔猪260头,60~150日龄育肥猪140头。仔猪与育肥猪在35日龄时注射过猪瘟疫苗一次,该猪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不分年龄、性别、品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自从美国1883年首次发现猪瘟以来,该病已传播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国际兽疫局的材料显示,现有44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猪瘟,主要分布在南美、欧洲和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国为消灭猪瘟,耗费巨资。1978年,美国消灭猪瘟,共花去1.4亿美元;1990年,比利  相似文献   

16.
岳永成 《中国猪业》2021,16(6):27-29
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持续蔓延,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使我国生猪的产能急剧下降,我国生猪市场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多方的努力使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非洲猪瘟也在我国“扎下了根”,非洲猪瘟防控成为了持久战。文章回顾了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总结分析了2020年至今我国生猪生产与价格走向,从生猪市场与现状探讨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对当前形势下恢复生猪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死亡率达90%以上,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危害严重的疾病。我国研制、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苗,具有极为有效的预防作用,在控制猪瘟流行中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猪瘟免疫密度  相似文献   

18.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给世界各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被列为第一类传染病。从50年代开始采取了综合的防制措施,广泛使用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进入我国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急剧下降,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非洲猪瘟(ASF)防控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章主要从区域性应对ASF疫情风险的角度出发,探索和分析GIS技术在非洲猪瘟(ASF)防控管理方面的应用,旨在提升以防控ASF疫情为首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助力生猪转型升级,提高生猪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属于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18年8月3日在我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瘟后,已在全国多地扩散,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为此,本文就非洲猪瘟的防范措施进行简要介绍,以期更好地防控此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