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林下植被多样性、生物量及养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及养分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林下植被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以往由于研究方法、研究时限以及研究尺度等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对林下植被的认识还不统一,研究结论不够深刻。如何正确测定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其生物量,合理评价林下植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科学制定林下植被的管理措施,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文中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生物量及其养分作用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林下植被研究、林下植被管理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森林植被和降水量是区域生态环境中的两个重要地理要素,森林植被覆盖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降水量。以广西金城江区、贵州七星关区、湖南零陵区3个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技术基于地理空间数据云Landsat4-5TM、Landsat8 OLI_TIRS卫星数字资料,提取3区1988-2017年的森林覆盖率,并从中国气象数据网获取相应年份的年降水量、雨季降水量等数据,使用SPSS 17.0进行了森林植被覆盖率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并对3个区域的年降水量、雨季降水量、森林植被覆盖率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1988-2017年间的森林植被覆盖率与降水量具有线性相关趋势;不同地形条件下,森林植被覆盖率对降水量作用强度不同;不同大气环境下,森林植被覆盖率对降水量作用强度不同;森林植被覆盖率增加,区域气候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恢复及自然灾害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生态公益林区森林资源现状主要表现为森林面积的相对稳定性,TM卫星像片能准确地反映地面森林植被状况,因此利用TM卫星像片进行生态公益林区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志杰 《防护林科技》2013,(11):86-87,101
辽宁科尔沁沙地南缘是由沙性母质发育的典型沙地,植被演替过程具有可逆性强、复杂多变、周期漫长等特点。研究植被演替规律对创建人工植被,把握植被演替方向和进程及趋势,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综合效能将将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信阳市南湾水库库区森林植被南湾水库库区的水资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水库加区的森林植被的环境,资源状况,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除了大气中存在着水分循环外 ,在森林内部也存在着水分循环。森林中的水分来源森林能增加降雨量。据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从 190 3~192 4年的观察 ,林地较无林地降水量多 17% ;据波兰波兹南大学研究 ,森林覆盖率在 0 %~ 50 %之间 ,每增加 10 %时 ,年降雨量可增加 16毫米 ;美国科学家查尼和斯通 1975年建立了一个新的大气环流模型 ,通过实验发现植被的变化能使地面反射率发生变化 ,地面反射的辐射量越多 ,被吸收来产生降雨的热量也就越来越少。有植被的地面反射率在 10 %~ 2 5%时 ,降雨就正常 ,如果植被大量减少或地面完全处在裸露条…  相似文献   

7.
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作为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及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在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文章从遥感估算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原理,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及估算模型的运用等方面阐述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次生林是由原始林经过人为和自然因子多次反复作用(主要是破坏作用),从而形成的一种在次生演替过程中具有自身特点的森林植被。这种植被虽然具有一定的森林环境,但经济和生态效益较低。研究其演替规律和经营技术,对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特别是对六盘水这种缺材少林而又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森林植被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河川径流、局部小气候的作用,恢复植被是流域治理的主要措施。研究板桥河小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生物量、生长规律,对于掌握小流域的植被现状、物质积累(生产)、经营管理、评价森林植被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对森林植被的利用日益扩大,已经进入了全株利用或全林利用,因此研究森林中包括干、枝、叶、根以及灌木和草本地被物生物量,不仅是定量地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流的基础,而且是为了最经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要。板桥河小流域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几乎为次生天然林,主要有马尾松林、阔叶林(以栎类为主)、柏木林、杉木林、以及灌木林等,研究这些类型的生长规律,评价适生情况,对经营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巴根黑格其尔铅锌矿矿区森林植被恢复项目实施的情况,在对矿区森林植被恢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森林植被恢复对促进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及其减少对周边环境污染影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稳定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着重对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的多样性、生物量2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为以后马尾松林的林下植被的研究、管理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南山风景区位于长江南岸,树木参差繁茂,地面百草滋生,具有自然景观的森林植被,是游览和避署的风景园林也是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的场所。但是,由于自然演替和人为干预不当等原因,树种单一,基本上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仅个别地段是松和樟(Cinnamomum camphora)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混交林。和多种灌木及竹种草本层的植物种类很多,复盖地面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13.
1 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气象要素的影响1 1 森林植被与近地空气乱流乱流是近地空气运动的主要形式 ,也是近地、局地小气候形成的基础。近地气象要素的分布与变化除辐射差额外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气运动 ,特别是乱流交换作用。大气乱流强度因下垫面的粗糙程度而异 ,地面愈粗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保护,并为大洪山地区森林植被演替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京山对节白蜡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21个群系。保护区植被从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具有东部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落叶栎类林的形态特征,特别是对节白蜡群落、栓皮栎群落、刺楸群落和野核桃群落等保存完好,具有明显的地带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保护森林植被的意义,对森林植被在改良土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保护森林植被的意义,对森林植被在改良土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麓,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森林植被丰富,山颠冰川遍布,是我国西北地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加强祁连山森林和冰川保护,对维持河西走廊的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主体,具有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重要生态功能 。植被类型是 影响土壤团聚体形成和微生物特性的重要因子,研究森林植被类型对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丰富生物多样性及缓解全 球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团聚体的相互影响及交互作用,均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 重 要影响 。本研究重点阐述了森林植被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研究进 展,并提出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且分布分散,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同时分析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不同因素对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方式和强度,初步揭示了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缺水是限制印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人们最大限度地增加灌溉设施,但仍然存在大量的荒地、退化森林和牧场。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已认识到植树造林,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物是防止土地退化的有效生态措施。为此,N.M.Sadguru水和发展基金会(SWDF)在干旱地区的拉贾迪亚(Rajadia)村开展了荒地和农田带植树的社会林业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