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如何对待螨患的问题上,作一个综合性的介绍,供广大同行参考。一、抑制蜂螨法在平时,若发现蜂群有少量的寄螨时,为抑制蜂螨的暴发,可用合适的治螨药物,隔四天治一次,四次为一疗程。让刚出房的新蜂进行一次治螨的机会,使蜂螨在未潜入巢内大幼虫之前被击杀。另外,利用蜂螨喜欢潜入雄蜂房内产卵的习性,割除雄蜂封盖蛹,也能控制蜂螨的繁衍。二、切断蜂螨生活史1.分区治螨。将蜂群分隔成两区,有王无封盖子区先行治螨,无王封盖子区待新蜂出房后再治螨。2.调离法。将本群封盖子调往交尾群或其它集群,然后再治螨。3.幽王断子法。每年在越冬前和度夏前利用外界粉源枯竭,巢内子脾锐减的机会,或在大流蜜期,幽禁产卵蜂王一段时间,待  相似文献   

2.
治螨关王就是人为地断子治螨。在关王的同时必须检查巢内 ,如发现有自然王台 ,必须除掉 ,否则断子是一句空话 ,治螨也达不到目的。关王 2 0天后 ,不论大蜂螨和小蜂螨都会全部暴露 ,此时施药治螨效果最好 ;切不可当天放王当天用药 ,否则会造成蜂王受围 ,如用“升华硫”则更危险。为什么夏季换王要关王 ?因为老蜂王产子减少 ,在度夏过程中老蜂数量明显下降 ,采取以新王代替老王 ,可使蜂群很快复壮起来。首先将老蜂王用铁丝王笼关起来 ,集中放在一个或几个老王群内寄养一段时间 ,再检查巢内是否有自然王台 ,有就必除 ,不然新王就难以培育成功 ,…  相似文献   

3.
流蜜期强群结合换王断子治螨,不但可以彻底防治蜂螨,还可提高蜂蜜的产量,此时培育的蜂王品质也好,还可预防发生分蜂热和自然分蜂。但是这种方法,适合强群或双王群。这种方法主要把握移虫育王的时间,木能过早也不能过晚,然后充分利用断子期彻底治螨。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6,(1):36-37
运用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对12群西方蜜蜂蜂王进行人为控制的交尾,采用扣王断子结合药物的方式进行治螨,研究治螨措施对蜂王人工授精蜂群后期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扣王断子的治螨措施严重影响人工授精蜂群的后期群势发展与生存,导致人工授精成功的8群蜂中只剩下1群群势发展较好,保存率仅有12.5%。因此,在螨害严重地区,进行蜂王人工授精的同时不宜采用扣王断子结合药物的措施治螨。  相似文献   

5.
蜂场札记     
1988年8~9月,笔者随云南蜜蜂研究所蜂场放蜂。与此同时,走访了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养蜂员。兹博取行家之长,集成此文,以供同行参考。一、蜂螨云南四季蜜源不断,造成大蜂螨和小蜂螨周年不绝,严重影响蜂群的发展。这是云南养蜂生产中严重的寄生虫害。各蜂场采用下列方法治疗:蜂群转地安置后,首先进行治螨。螨害严重的蜂场,结合蜂王浆生产,幽王断子进行治螨,蜂螨控制后再放王。施药方法有药液喷脾(脾面附蜂)、药粉撤蜂路或抹脾面(脾上蜜蜂抖去)、药物熏蒸等。  相似文献   

6.
1999年,大小蜂螨几乎在江淮各地蜂场暴发,致使一些蜂场爬蜂遍地,群势减弱,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是近年来治螨方法大多长期依靠挂“螨扑”等来治螨,以致蜂螨对“螨扑”产生了抗药性,治螨效果下降。二是有些蜂友放松了对蜂螨危害的警惕性,对大小蜂螨的综合防治措施不力,加之近些年长期大量生产王浆,不断子,给蜂螨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本人采取以下“四期”治螨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简单介绍如下。1.越冬前治螨秋末,为了保证越冬蜂安全越冬,降低死亡率,关王断子以后,趁巢内断子,蜂螨全部暴…  相似文献   

7.
我在海南养蜂数年,经常看到很多蜂场因蜂螨危害而全场覆没,或是蜂群不能正常繁殖,错过流蜜期,取不到蜜.在海南,四季花期不断,蜂群没有自然断子过程,所以大蜂螨、小蜂螨的危害极为严重.常规的蜂螨防治是在越夏后期人为扣王,让蜂群于9月上旬断子,在蜂群断子前后各喷2次杀螨药,隔1天1次.这是一年中最彻底的一次治螨,很多蜂农按步就搬,他们没有考虑到蜂螨的抗药性和蜂药的药效,击落的蜂螨复苏,重新危害蜂群.经过多年观察以及3年的针对性实践,我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8.
想要把蜂繁殖好,必须断子21天,待蜂群无子后再去治螨,才能达到彻底治螨目的。断子21天再经过数日治螨,差不多接近一个月时间,这种治螨方法有利有弊。好处是断子能彻底防治螨害,坏处是断子期长达21天,很多蜂未参加哺育工作就衰老死亡。长期断子群势变弱,放王产卵后还需21天新蜂才能出房,这21天又要死一批蜂,使得群势更弱。我采用直接断子法避免了上述缺点。具体做法:把全场一半蜂群的子脾提出抖蜂,加到另一半蜂群里,原群放空脾,使其成为无子群,然后治螨3次,这样全场一半蜂群治过螨。蜂王直接在空脾上产卵,蜂群繁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9.
蜂螨严重危害时出房的幼蜂残翅、缺翅,不能飞翔,造成遍地爬蜂.很多蜂农采用扣王断子治螨,利用无封盖子脾期间,喷药剂治螨效果不错.但扣王治螨应视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地扣王.从扣王之日起到子脾全部出房要21天时间,而且从放王到新蜂羽化需要21天,前后40来天,老蜂不断死亡,新蜂接替不上,造成群势下降甚至垮场.  相似文献   

10.
正1勤换王由于南方养蜂没有越冬期,四季都可繁殖,所以蜂王体内所贮藏的精液量要稍少于北方蜂王。南方长年繁殖的蜂王要定期换,作好记录,并随时淘汰产卵力弱的蜂王。2勤治螨南方的天气大多处于高温高湿的状况,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蜂螨的生长,自然环境中的植物也寄生着一些螨虫,蜜蜂在采集花蜜及花粉时,作物上的螨虫也会爬到蜜蜂的身体上带回蜂巢。所以在南方想要养好蜂,必须要治好螨,一年之中必须断子治螨2次以  相似文献   

11.
<正>蜂王节制套使用小经验多年来养蜂者为防治螨,通常用王笼关王,断子治螨,这种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费工费力。蜂王节制套的研发应用给蜂农带来极大的方便,减轻关放王的繁琐劳动又解决了蜜蜂结团伤王的问题。但近来蜂农反映蜂王带套后常出现围王伤王的情况。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12.
邓晓勇 《蜜蜂杂志》2001,(11):17-17
亚热带地区一年三季春、夏、秋 ,没有寒冷的冬天。因此在该地区夏季只要作好防晒工作 ,蜂王可常年不停产。正因为如此 ,蜂螨危害严重 ,可以说常年均有蜂螨 ,致使西方蜜蜂在该地区难以维持强群。但是采用分区治螨 ,这一难题就得以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在采用分区管理时 ,先用复方绝螨一号治螨 1次 ,将所有子脾提到隔板外 ,有王区放粉脾、空脾、蜜脾各 1张 ,每群蜂必须有 4框蜂以上 ,加脾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 ,宁慢勿快。按蜂王产卵方向加脾 ,不让蜂王产回头卵。必要时可把蜂王扣起来 ,使每张脾的虫龄相当 ,这样每张脾上的蜂螨只能危害 1次。因…  相似文献   

13.
何世钧 《中国蜂业》2003,54(6):16-16
利用夏末秋初粉蜜源缺乏 ,气温高 ,蜂王产卵较少 ,关王断子治螨 ,准备秋繁 ,这是近几年来养蜂界普遍的做法 ,这种做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作为一个有几十乃至几百群蜂的蜂场 ,要对每一群蜂、每一张脾实行数次喷水剂治螨是一件十分费工的事。费工且不说 ,治螨时每群蜂、每张脾逐个喷药、撒升华硫等会对蜂产品造成一定的污染。本人利用关王断子期间 ,经一段时间无蛹脾可供蜂螨潜入即将封盖蛹房产卵后 ,它会积极寻找大幼虫房潜入产卵的生物学特性 ,有目的地使其集中以围歼之。具体做法是 :在夏末秋初关王停卵 1 5天左右放王 ,放王后即奖饲促…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蜂螨是蜂群百病之源,有效控制蜂螨的常规方法是蜂群断子。在黑龙江地区养蜂,蜂群断子期通常在9月底或10月初,选择断子期治螨是因蜂群断子后所有蜂螨都附着在蜜蜂身体上,而非断子期60~80%的雌螨会潜入巢房,并在巢房内繁殖,被蜂螨附着的蜜蜂与杀螨药物接触,蜂螨被杀死,而在封盖巢房内的蜂螨会生存下来,尤其蜂螨喜欢在雄蜂房内繁殖,蜂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在蜂群进入越冬期前,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传统管理方法可以突破。一、放王产卵:为了彻底治螨,习惯上在10月上旬关王断子,到下旬末喷药治螨,这样可比较彻底地消灭寄生在蜂体、巢脾及箱壁的大小蜂螨。但经我三年的观察、实验,证实治螨后放王比关王更有利。我的做法是:11月初放王,二三天后蜂王恢复产卵,10天后可产2框左右的卵,这时宜加强保温,饲喂蜜糖及花粉。经观察,一个六七框足蜂群势的蜂王的卵圈仅局限在二三框上,到旬末陆续出幼  相似文献   

16.
适时巧治螨     
张建国 《蜜蜂杂志》2006,26(5):29-29
当蜂螨危害严重时,蜂子发育受到危害,蜜蜂卷翅瘦弱甚至死亡,爬蜂满地,群势急剧下降,采集力降低,甚至绝产,封盖子顶部有孔,蜂子虫蛹死亡腐烂,全群覆没。由于蜂螨繁殖力强,在蜂盖子封盖前几个小时潜入蜂子巢房寄生,所以很难根治,十分棘手。但若治螨有方,抓住关键时机,会收到较好的治螨效果。养蜂能手张百让同志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介绍了他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治螨经验,很值得总结借鉴。1断子期治螨早春放王开始繁蜂前几天,选择晴朗无风温暖的中午,用灭螨2号或灭螨6号按说明书要求对水制成药液装入喷雾器内,每隔2日喷脾治螨1次,共喷药液2次。因越冬…  相似文献   

17.
蜂螨,目前仍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顽敌,决不可掉以轻心。春繁前治螨尤为重要。漫长的越冬期,蜂群内无子。因头年秋后治螨不彻底漏下的蜂螨,春繁前将全部暴露在蜂体上。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狠杀大、小蜂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年前,我购意蜂4群,春繁放王时用杀螨水剂喷杀蜂螨,导致全军覆没。此后,改用削封盖子脾治螨,至今未再受螨害。江淮地区一般在1月中下旬开繁,这时气温低,蜜蜂(特别是蜂王)体质较弱,用水剂喷蜂体杀螨,将会对蜜蜂造成严重的伤害。若用药过量或不足,或用了伪劣蜂药,就难以达到治螨目的,并留下隐患,影响全年蜂群的发展。我…  相似文献   

18.
黄文诚 《蜜蜂杂志》2003,(10):12-13
夏末秋初是蜂螨的高发期 ,需要进行防治 ,压制蜂螨的数量 ,以便培养健康的越冬蜂。秋末初冬 ,蜂王停止产卵后 ,或将蜂王及时关入王笼迫使蜂王停产 ,蜂巢中没有蜂子或只有封盖子脾时 ,蜂螨大部或全部集中在蜂体上时 ,是防治蜂螨的有利时机。瓦螨 (大蜂螨 )对以氟胺氰菊酯为主要成分的杀螨药条和蝇毒磷都产生了抗药性 ,防治蜂螨效果大大降低。因此 ,科技人员对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发的 ,能有效防治蜂螨 ,对蜂产品无污染的药剂 ,在剂型和施用方法上进行改进 ,使它们继续发挥作用[1,2 ] 。1 草酸草酸又称乙二酸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特别是植物中…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个意蜂群几乎每年至少都要换一次蜂王,只有换了新王(利用断子期彻底治螨)才能彻底把蜂螨控制住。同时,也是培养一个强群必不可少的。怎样才可以让新的蜂王成功率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部分蜂友,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可以让蜂王成功率高。第一,用食品袋装土立在蜂箱的中间位置,将左右两区彻底分开;第二,取一块布将巢箱与  相似文献   

20.
郑永惠  霍永刚 《中国蜂业》2015,65(2):35-36,39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Trueman 2000),又称"大蜂螨",是蜜蜂(西方蜜蜂)的体外寄生螨之一,其原为东方蜜蜂的寄生螨,经长期的进化和演变,两者之间都已适应,对东方蜜蜂并无明显危害,而对西方蜜蜂的危害极大,特别是最近几年,在我省各地,经常有因大蜂螨的危害造成蜂群极度下降,垮场现象也时有发生。大蜂螨的个体发育分3个阶段,即卵、若螨和成螨。蜂螨的生活周期分别为卵期20~24小时,前期若螨52~58小时,后期若螨80~86小时。雄螨整个生活周期为6.5天,雌螨7天。因此,(1)早春防治蜂螨措施。蜂群进入春繁前,群内子脾面较小时,幽闭蜂王断子治螨。此时充分利用大蜂螨在蜂房内进行产卵繁殖的规律,将蜂王提前幽闭15~18天,在放王的前3天将巢内所有的封盖子和幼虫全部割除,然后用摇蜜机将子摇出,同时用水剂杀螨药物进行治疗;(2)夏末秋初防治蜂螨措施。利用当地荆条大流蜜期扣王断子取蜜时,用甲酸和草酸对大蜂螨进行防治;(3)晚秋防治蜂螨措施。在秋后最后一个蜜源结束后将蜂王幽闭,人为迫使蜂王停产,因外界蜜粉源结束,最理想的方法是用敌螨熏烟剂和吩噻嗪烟剂进行熏杀,此方法简单实用,方便操作,只进行一次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