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徽梅历史悠久。据记载唐时就有人植梅以观赏,明清时期不但梅的品种繁多,而且其游龙梅桩盆景已在盆坛上独树一帜,与徽墨、歙砚齐名。游龙梅桩属规则式造型,其奇古苍劲之躯和秀美端庄之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更启迪人们对龙的遐思。许多人对徽梅龙桩盆景缺乏了解,往往误称为游蛇式、蚯蚓式等等。所以笔者特以龙桩的造型方法来谈谈龙桩的特点。梅花游龙桩的造型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安徽盆景属北方盆景范畴,主要是以远树造型为主,注重表现盆景的整体效果,观赏期主要在春夏两季,观赏其“只见叶片不露枝”。传统的徽派盆景主要形式有游龙劈干三台式等。三台式,主干做三个弯,上部枝叶分三片,修剪成水平半球形。而现在的作者是就势起托,几托一顶,每一托的主枝弯曲较多,其优点古朴雄奇,缺点是枝法杂乱,没有规律,不美观。有人说传统安徽盆景的做法没有自然依据,只是花匠所作。而花匠的文化水平低,见识少,只能做到不出次品出成品,不能保证出作品;如果出了一个好的作品,也是无心扦柳柳成荫。  相似文献   

3.
试谈徽派盆景与岭南盆景之美安徽盆景属北方盆景范畴,主要是以远树造型为主,注重表现盆景的整体效果,观赏期主要在春夏两季,观赏其“只见叶片不露枝”。传统的徽派盆景主要形式有游龙劈干三台式等。三台式,主干做三个弯,上部枝叶分三片,修剪成水平半球形。而现在的作者是就势起托,几托一顶,每一托的主枝弯曲较多,其优点古朴雄奇,缺点是枝法杂乱,没有规律,不美观。有人说传统安徽盆景的做法没有自然依据,只是花匠所作。而花匠的文化水平低,见识少,只能做到不出次品出成品,不能保证出作品;如果出了一个好的作品,也是无心扦柳柳成荫。后来我翻阅了不少资料,还四次深入徽商之地古徽州,  相似文献   

4.
<正>菊花盆景古朴苍劲,高耸挺拔,古奇雅致,诗情画意,妙趣横生。盆景菊的造型形式有直干式、斜干式、悬崖式、丛林式、附石式、附桩式等,其中附桩式青蒿嫁接的小菊盆景菊,因小菊绿枝附枯桩,犹如枯木逢春,有着盆景特有的美感。附桩式小菊盆景制作  相似文献   

5.
扬州是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的盆景艺术,相传始于隋唐,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树桩盆景的一个主要流派。扬州树桩盆景多采用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等树种,自幼培养而成。加工的方法,是用不同粗细的棕丝,因枝制宜地运用各种棕法(扎法),通过扎缚,逐步成型。树干的造型形式,常见的有游龙式、悬岩式、过桥式等等。枝叶扎成极薄的“云片”,叶叶俱平,叶面向上。“云片”多寡,视植株条件而定。顶片多为圆形,其余各片多为掌形。“云片”分布严整  相似文献   

6.
在去年举办的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苏州盆景以“清秀淡雅、古朴自然”的风格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苏州桩景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自然,型随桩变,成型求速,完全摆脱了过去的生长期长、手续烦琐、型式呆板的“顺风式”、“垂枝式”、“劈干式”及“六台三托一顶式”等传统造型的束缚。目前苏州盆景的  相似文献   

7.
素有橘乡之称的浙江黄岩位于东海之滨,不但蜜橘享誉海内外,民间创作的自然式梅桩盆景也颇具特色,是浙派盆景的代表,也是全国自然式梅桩盆景的典型。黄岩盆景历史悠久,师法自然,苍劲古朴,造型别致,古有"十里梅林方山下",今有"千米梅桩药山村"。方山脚下,  相似文献   

8.
一、梅桩常用的造型方法不论取自山野的梅桩,还是人工繁殖的梅苗,要完成一件精美的盆景佳作,部必须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艺术加工和整形,常用的造型方法有修剪、蟠扎、弯曲、雕饰、嫁接等五种。1、修剪自然式梅桩的造型以修剪  相似文献   

9.
中州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一怪柳,桩坯粗犷古拙,主干灰黑色,翠绿细叶,是制作仿松盆景的佳品。但要仿真,做到不是松,酷似松,俨然如苍松入画,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一、选择合宜桩材是仿真造型的根本环节人们都知道,好的桩坯,是好盆景的根本与首要条件。优秀的柽柳仿松造型盆景,首先必须具有优秀的主干,这个主干除了具有一般树桩盆景的优美条件外,还必须具有松树优美主干的条件。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柽柳桩都可以随意拿来仿松造型的。众所周知,松树是针叶长青长  相似文献   

10.
我曾在《中国花卉盆景》1995年第10期上发表了《造型扦插——盆桩速成技法》一文。现将造型扦插已4年的金边女贞盆景《妙舞春秋》及造型扦插3年的中华蚊母盆景《探海》两帧盆景照片献给大家,并着重介绍悬崖式盆景《探海》的创作技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继承和发展昆明地区曾流行过的规律式树桩盆景技艺这一文化遗产,我们根据工艺美术、绘画、中国书法、园艺学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地开展新型规律式树桩盆景的设计,并以紫薇为材料进行试制。经两年努力,终于完成了大型立体树桩盆景《炎黄盆》的主体造型及部分桩顶的雏形造型。  相似文献   

12.
盆景菊多以小菊为素材,运用盆景技艺,经修剪整形,加工成各种古木等姿态或具有一定主题的艺术造型。其形式包括桩菊型:原本、嫁接、附生;景菊型:丛林式、菊石式、水旱式。这里以嫁接式盆景菊为例详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卖花渔村是徽派盆景的中心。徽派盆景尤以游龙式梅桩驰名海内。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30多公顷的植梅山地内,梅花品种有数十个。分属于直脚梅、杏梅、照水梅、龙游梅四大类。其中徽州独有的优良梅花品种,如徽州骨里红、徽州檀秀、徽州台阁玉蝶、徽州野  相似文献   

14.
<正>在盆景艺术中,这种仿动物、人物或其他物品造型的盆景叫"象形式"盆景,既有植物之形,又有动物之神,人物之态,奇特而有趣。造型可模仿古今人物、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传说中的神仙、龙、凤、麒麟以及花篮等形象,甚至书法文字都可以盆景的形式表现。适合制作此类盆景的树种有很多,如松树、柏树、榕树、石榴、枸杞、黄荆、迎春花、六月雪等。制作时应根据树种、桩材的不同进行造型,使之形神兼备,既不能太像,避免有媚俗之感,也不能  相似文献   

15.
盆景造型的平衡,是艺术构思的基本原理之一。造型上不讲究均衡的盆景,无法给人以稳定、和谐、完整的感受。一般来说,桩景造型的平衡多从以下诸方面着手: 以根平衡树干向一侧倾斜的树形,如斜干式、临水式、悬崖式等,此时根部造型对树桩的平衡起重要作用。在树体倾斜的相对方向,如果能培养几条明显暴露的劲根,在视觉上即会产生  相似文献   

16.
在’99昆明世博会上,有不少古桩盆景展品是以山野直接采挖野桩获取素材而制作的,如对节白蜡、银杏、赤楠等古桩盆景。诚然,山野老桩是历史的见证,是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产物,直接采挖后进行盆景造型,能缩短成型周期,古朴、苍劲,姿态自然,远非人力所及。故野外采桩一直成为传统盆景素材的主要来源,也被各盆景书籍所记载并广为宣传。然而,在人类不断破坏自然而又遭自然不断报复,开始认识到必须保护自然、保护野生资源的今天,现代盆景究竟该以什  相似文献   

17.
盆景人工育桩,或人工播种、扦插,或用老桩嫁接新苗,方法多种多样。参观了蔡庆隆大师的真柏高枝压条繁殖、早期曲干育桩基地,真是大开眼界,令人鼓舞,觉得这种方法对促进盆景艺术与生态平衡的和谐发展很有意义。蔡先生热衷于盆景艺术,早年在台湾彰化县田尾创办过一个真柏盆景育桩基地,对柏树丝雕和蟠扎造型技艺娴熟,"田尾大龙"的艺名在盆景  相似文献   

18.
盆景的陈列与其他艺术品的陈列一样。都为提高欣赏效果服务的。所以,好的盆景就要有相应的陈列方式。陈列方式有“台式”、“架式”、“挂式”、“托式”、“屏风式”、“落地式”、“组合式”等等。根据不同展示方式,选择不同的陈列形式。“一景、二盆、三架”,是中国传统盆景的一种“程式”。因  相似文献   

19.
卖花渔村,即洪岭,为徽派盆景的发祥地。它位于黄山市的新安江南岸,行政隶属雄村乡。粉墙碧瓦的古村庄座落于群山环抱之中,海拔300多米,为一四周高、中间低的典型小盆地。全村绝大部分人姓洪,世代以种花、卖花为业,故称卖花渔村,尤以盛产游龙式徽梅享誉全国。卖花渔村种梅历史悠久,南宋时期受京城杭州崇尚玩好的影响,开始进行梅花造型。明清二代凭借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花卉业得以迅速崛起;加之因徽派古典园林建筑装饰的需要,出现了独树一帜的徽派梅桩盆景,并引种了不少优良梅花品种。自1986年以来,在北京、杭州、合肥、昆明、武汉等市举办的五届全国“二梅”展览中,仅黄山市送展的梅花盆景就有三十多个作品获得金、银、铜奖,还不包括本省及  相似文献   

20.
在有关盆景造型的传统理论中,对盆景的造型格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诸如:六台三托一顶、三弯九倒拐、自然式、规则式等。这些理论与实践对促进盆景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如果今天仍然用固有的几个“式”去套,盆景艺术的发展,是跟不上形势的。跳不出这些框框,成天在这些个“式”里转,水平不会得不到提高。其实,这些“式”,只是其审美对象——盆景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是一种感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