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牛的流动性非常大,种牛、商品牛调运频繁,传染病趁机而入,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9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5个肉牛养殖户调回的肉牛爆发了顽固性牛巴氏杆菌病,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多种抗生素、磺胺类药治疗无效,病死率高等特点。采取紧急疫苗接种才控制了本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控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以及B型Pm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本研究制备了牛Pm病二价灭活疫苗(A型Pm-TJ株+B型C45-2株),并将疫苗分别以0.3 m L和4 m L接种小鼠和兔后,所有接种动物均健活;分别以单剂量(2 m L)、单剂量重复、超剂量(4 m L)接种肉牛和奶牛后,接种牛均无不良反应,而且接种疫苗对肉牛增重和奶牛产奶量均无影响,表明疫苗安全性良好。以不同的免疫剂量接种牛后,分别采用A型和B型Pm强毒菌液对免疫牛进行攻击,结果显示,疫苗能够对攻毒牛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并且疫苗的免疫效力呈现剂量依赖性,最小免疫剂量为1 m L (对A、B型Pm攻毒牛的保护率分别达到75%与100%)。此外,犊牛接种疫苗10个月后攻毒,对A、B型菌攻毒牛的保护率仍分别能够达到75%与100%,表明该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至少可达10个月。综上所述,该牛Pm二价灭活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和牛出血性败血症,该疫苗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国牛Pm病的防控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养牛规模的扩大,商品牛、种牛频率调运,牛的流动性非常大,增加了感染传染病的概率,给养牛业带来较大的损失。2012年西藏林芝地区爆发了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块的顽固性牛巴氏杆菌病,使用磺胺类、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好,病死率仍较高。在紧急接种疫苗后才组织了该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4.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自20世纪50年代研究成功并投放市场以来,对防治牛出败起到了重要作用.<规程>规定该疫苗用家兔效检免疫保护至少2/4,对照死亡2/2为合格.近来我们在检验中发现,疫苗攻毒保护2/4的居多,虽然也达到合格标准,但保护率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5.
正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俗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为特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多为散发,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因素可诱发本病。近年来,动物防疫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牛出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  相似文献   

6.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出血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多为散发,有时也呈现地方性流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牛群中传播速度快,危害大,造成的死亡率高,对畜牧业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最近几年,随着内蒙古丰镇市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呈现高发趋势,常常因为防控不及时,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该种疾病的诊断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就一起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和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村连续2年出现牛猝死的病例进行诊断。通过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和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诊断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败。用荚膜PCR方法进行定型,证实为B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预防与治疗,结合疫苗免疫,防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牛的饲养管理、季节变换等有关,并且健康牛在感染后不会立即发病。病原菌主要分布在牛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中,使健康牛成为带菌牛,持续向外部环境中排菌,导致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传播扩散。因此,诊疗该病时要明确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类型及病症表现,结合剖检与实验室诊断手段,准确的识别该病,以便对症施治和用药,提高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8月,贵州省某养牛场1头母牛突然发病,不食,不反刍,鼻镜干燥,被毛蓬松,高烧4 1.5℃,精神沉郁,不愿行走,下颌肿大,呼吸困难,口流涎,病程不到一天即倒地死亡。经剖检,见颌下淋巴肿大、充血,肺脏呈出血性炎症,肺门淋巴结呈紫红色,心冠脂肪有针尖大出血点,肝质脆,呈土黄色。  相似文献   

10.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牛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防控本病的主要措施。本文就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联合疫苗及疫苗佐剂比较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症,往往呈现出散发性的传染特点,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西藏地区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的现状下,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威胁着牛群健康。伴随着长期养殖活动的进行,如果某一养殖场出现患病牛羊,在短时间会威胁到其他健康牛群生命健康。面对当前稳定发展的畜牧业,西藏地区养殖人员必须加强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重视程度,深入其病症表现以及预防要点,从前期控制病情,保护好现场牛羊健康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区域群众整体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败",全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和败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2003年10月初,湟源县某牛场的牦牛、犏牛等突然发病、死亡,前后共发病7头,发病率为0.87%(7801);死亡7头,致死率为100%(77).其临床症状:病初体温高达41~42 ℃,精神沉郁,口吐白沫,饮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加快,有痛苦性干咳,流涎,肌肉震颤,腹痛,下痢,粪便初为粥状,后为液状,间或杂有黏液、黏膜碎片及血液,气味恶臭;随着病情的发展在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的皮下结缔组织出现弥漫性炎性水肿,可视黏膜发绀;肺部听诊有支气管音及水泡音,有的听到胸腹摩擦音.病理变化:脾有小点出血;肝肿胀,质脆,个别牛肝表面有坏死灶;肾稍肿;淋巴结明显水肿;肺脏表面有肝变区,呈大理石样花纹,有纤维素性胸膜炎变化;心冠脂肪、心内外膜出血明显,心包积水;咽喉、颈、四肢等部皮下有浆液性浸润,切开流出深黄色透明的液体,间或杂有血液,咽周围组织和会咽软骨韧带呈黄色胶样浸润,上呼吸道黏膜卡他性潮红.笔者于2003年10月初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再无新病例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某牛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育肥牛进行病原的确证,采用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对患病牛鼻腔拭子和病死牛肺脏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进行致病性检测,进一步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平皿二倍稀释法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最后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表明,在1头健康牛鼻腔拭子和2头因患牛呼吸系统疾病而发生死亡的患牛肺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为对某牛场患有呼吸系统疫病的病死牛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为发病牛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PCR检测等鉴定为致病性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等4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引起牛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体,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引起牛肺炎和乳房炎,牛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引起牛出血性败血症。以往,牛出血性败血症给我国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今,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在我国报道逐渐增多,表现出了散发和地方流行的特征,再一次对我国的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亟待研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对其进行防治。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外膜蛋白(outer manbrance proteins,0MPs)的研究将对后期研制相关疫苗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及其基因分析等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6.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杀性巴氏菌是引起牛下呼吸道疾病的四种常见病原菌之一。现发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用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简称牛出败苗)来预防。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系用免疫原性良好的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接种适宜培养基培养,将培养物用甲醛溶液灭活,加氢氧化铝胶制成。  相似文献   

18.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用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简称牛出败苗)来预防.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系用免疫原性良好的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接种适宜培养基培养,将培养物用甲醛溶液灭活,加氢氧化铝胶制成.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外膜LolA蛋白的免疫特性,对牛Pm LolA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再通过动物模型对重组LolA蛋白(rLolA)的免疫特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表达并纯化出rLolA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0 ku;不同动物源性Pm的lolA基因同源性较高,说明该基因高度保守;rLolA蛋白能够引发机体体液免疫,分泌高表达量IgG抗体;rLolA蛋白的免疫原性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达55%。本试验明确了牛Pm LolA蛋白的免疫特性,为Pm免疫保护蛋白筛选以及交叉保护性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OmpH)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以多杀性巴氏杆菌(CVCC448)强毒株基因组为模板,扩增OmpH基因,连接T载体,经测序鉴定正确后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OmpH-pET28a,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入表达宿主E.coli BL21菌株内,抽提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后对转化菌株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产物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之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OmpH基因的编码区为978 bp,编码326 个氨基酸残基,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7 ku。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OmpH可与鼠抗多杀性巴氏杆菌全菌体多抗血清反应得到清晰的目的条带,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