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虾蛄自然生态特性,在室内小水泥池设计六种底质环境,试验不同底质、虾蛄自身挖掘与人造洞穴对眼斑猛虾蛄(Harpiosquilla annandalei)产卵与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眼斑猛虾蛄的产卵与孵化对底质、洞穴等条件要求严格,没有合适的条件便不产卵,即使产卵也不孵化或孵化率很低,在几种底质条件中以泥沙底质最好,明显优于沙底质,水泥底质不孵化,泥沙底质是眼斑猛虾蛄产卵、孵化成功重要条件之一。虾蛄自身挖掘的洞穴优于人造洞穴,而对泥沙的比例也有一定要求,要有利于虾蛄筑成洞穴。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繁殖时期对人工鱼巢的偏好性, 2018年6—7月开展了不同水温条件下黄颡鱼对不同鱼巢颜色和材质产卵偏好性的对比实验。实验用产卵鱼巢为半球形棕榈空鱼巢(直径25 cm,深12 cm);同规格内部放置4~6枚碎石块的棕榈鱼巢和塑料鱼巢;折叠6层尼龙渔网(30cm×40cm)和棕榈片(30cm×40cm)鱼巢,于水泥池(290 cm×120 cm×100 cm)内开展两种温度区间条件下产卵偏好性实验。实验用黄颡鱼亲本雌雄比例为1:1,雌鱼体长(167.8±19.0)mm,体重(99.9±21.7)g;雄鱼体长(235.1±18.8)mm,体重(188.5±38.1)g。结果表明,在24~26℃水环境下,半球形棕色棕榈(无石子)鱼巢内个体平均附卵量为628.49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2.77%;28~32℃水环境下,半球形棕榈(无石子)个体平均附卵量为225.48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1.40%。结果分析发现, 24~26℃是黄颡鱼产卵的最适水温区间;黄颡鱼对棕色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灰色、粉色、黄色和绿色无明显偏好;黄颡鱼对半球形棕榈(无石子)鱼巢产卵偏好显著(P0.05),而对其他材质鱼巢的偏好性依次为:半球形棕榈(有石子)平铺棕榈片悬挂棕榈片半球形塑料水泥池。可见,黄颡鱼产卵的最佳偏好为24~26℃水环境下棕色半球形棕榈鱼巢。本研究结果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产沉黏性卵鱼类产卵场的修复和资源增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锌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类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本研究配制了14.77,57.71和364.5 mg/kg的3种不同锌水平的饲料,养殖长江鲟幼鱼8周,采集了后肠粪便,测定了后肠粪便的肠道α-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与OTU数量.结果显示:随饲料锌水平的升高,基于丰度的覆盖估...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初在广东省饶平县对2006年5月人工孵化和培育的2龄条石鲷( Oplegnathus fasciatus)成熟亲鱼进行激素诱导,研究和观察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的繁殖生物学。结果显示,在南海区全人工养殖的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成熟亲鱼的最小型为全长245 mm、体质量610 g,最大个体为全长300 mm、体质量1450 g;产卵季节为4月10日~7月15日,产卵盛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升温产卵型鱼类,产卵温度为20.0~28.8℃,适宜的产卵温度为20.7~27.6℃;雌、雄亲鱼发育同步,个体大小和成熟年龄差别不大;雌鱼属于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超过3个月;24尾初次性成熟雌性亲鱼的总产卵量为3180.0×104粒,日最高产卵量为341.5×104粒;其产卵量和受精卵质量与水温的变化关系密切,受精卵的浮卵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水温相对衡定时,浮卵率相对稳定并维持在80%~95%的较高水平;受精卵平均卵径为(0.860±0.023)mm,油球径为(0.191±0.009)mm。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配比冻存液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鳍条细胞(Dabry′s sturgeon fin-derived cells,DSFCs)冷冻效果的影响,选择传代培养处于对数生长期的DSFCs,将第8代DSFCs置于液氮(-196℃)中冻存。根据冻存液中培养基(MEM)、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及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的配比不同,分为8个实验组:①含不同浓度DMSO配比实验组:5%DMSO+45%MEM+50%FBS,10%DMSO+40%MEM+50%FBS,20%DMSO+30%MEM+50%FBS;②含不同浓度FBS配比实验组:10%DMSO+90%FBS+0%MEM,10%DMSO+70%FBS+20%MEM,10%DMSO+50%FBS+40%MEM,10%DMSO+30%FBS+60%MEM,10%DMSO+10%FBS+80%MEM,对各组分采用形态学观察、CCK-8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综合分析不同冻存液组分对DSFCs冻存后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MSO配比实验组中,DMSO的浓度为20%时,细胞复苏后难以贴壁,存活率下降非常明显,仅为38.3%;而5%和10%DMSO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存活率分别为80.2%和78.7%。不同浓度FBS配比实验组中,90%、30%和10%实验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70%和50%实验组。FBS浓度为30%和10%的冻存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90%的冻存组(8.24%,15.35%vs 3.54%),3组之间相互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FBS浓度为90%的冻存组比较,FBS浓度为30%和10%冻存组G 0/G 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S期和G 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FBS浓度30%与10%冻存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表明,长江鲟细胞的长期冷冻保存宜采用稍低浓度的DMSO(5%~10%)和高浓度的FBS。  相似文献   

6.
不同养殖密度对长江鲟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养殖密度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稚鱼生长的影响,设置初始密度为0.27(D 200)、0.46(D 350)、0.66(D 500)和0.87(D 650)kg/m2的4种养殖密度,对初始体重3.38 g和体长7.79 cm的2月龄长江鲟稚鱼进行4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体重、体长、变异系数(CV)、日增重(DWG)、净增重(NY)、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系数(FCR)有显著影响,对存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D 200组的生长速度最快,与D 350组差异不显著,D 650组生长速度最慢;D 200组的体重、体长、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均最大,与D 350组无显著差异,但D 350组的变异系数和饵料系数均较D 200组要小;特定生长率与养殖密度(D)呈负相关关系:SGR=-1.171 5D+6.331 5(R2=0.484 5);变异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关系:CV=3.989 1D+13.533(R2=0.480 5)。此阶段长江鲟稚鱼最适养殖密度为D350(0.46 kg/m~2)。  相似文献   

7.
蒙古红鲴俗称红梢,属鲤科,鳊亚科,是我国江河湖泊水体中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甜,市场上颇受青睐。然而野生资源有限,人工养殖则受苗种因素的限制尚属空白。为加速这一名优经济鱼类的人工驯化利用,本试验在已有蒙古红鲐繁殖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最佳的催产激素配伍和产卵环境条件进行了生产性对比试验,以期为蒙古红鲐人工繁殖技术提供生产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平板培养计数法、最大或然数法和16S rRNA 基因的 PCR-DGGE 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发病刺参池塘环境中不同生理类群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对底质改良剂的响应。结果显示,加入底质改良剂后,发病刺参池塘沉积环境中的总异养菌、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等的数量在最初的2–4 d 有所上升,但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且在之后的2–4 d 内下降至加改良剂之前菌量;在加入底质改良剂后第2天,弧菌和硫化细菌数量便迅速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CR-DGGE 图谱及测序结果显示,刺参养殖环境细菌优势菌分别属于绿弯菌门、变形菌门的莫拉菌科、柄杆菌科和气单胞菌科以及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科和乳杆菌科的某种细菌,多样性指数在2.5–3.5之间。实验组加入底质改良剂后,气单胞菌属两种细菌数量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底质改良剂可改变沉积环境中不同细菌类群的数量,降低致病菌的数量,从而改善底质环境并对“刺参腐皮综合征”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沿海各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内湾海区海水循环交换能力较弱,黑臭底泥的长期堆积,导致养殖水体水质和底质进一步恶化,然而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水域环境中。对此,氢氧化镁作为水质、底质改良剂被应用于水环境的治理。本文概述了氢氧化镁的作用机理,包括氢氧化镁与悬浮颗粒物的静电、对氮磷的降解及对硫化氢的降解等作用;同时介绍了氢氧化镁在海水养殖场、淡水湖泊和水库、水华防控、赤潮防控及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展望了氢氧化镁和纳米级氢氧化镁在水体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影响斑点叉尾亲鱼自然产卵率的关键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是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本文从斑点叉尾亲鱼年龄、放养密度、产卵槽类型、饲料类型、池塘局部气候条件、池塘底质类型等方面对影响斑点叉尾自然产卵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挑选4~5龄的亲鱼,在冬季气温、水温适当偏低的山区风口处建培育池,培育池底质为黏土硬底质或鹅卵石带沙底质,每667 m^2放亲鱼10~30组,全部投喂动物性饲料,用特制的土瓦罐作产卵槽,获得较高的自然产卵率。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对黄河口潮间带泥螺Bullacta exarata种群及底质环境条件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泥螺与底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调查结果显示,1)泥螺主要分布于中值粒径Mdφ为3.73~5.25范围的中潮带,底质类型主要由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组成;2)黄河口以南滩涂表层泥有机质含量和底质叶绿素a含量均值分别为1.39%、2.65%,总体水平高于北岸表层泥有机质含量和底质叶绿素a含量,均值分别为0.54%、1.48%,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3)黄河口南岸滩涂泥螺密度均值为16.7 ind/m2,明显高于北岸的0.6 ind/m2,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P<0.05)。各断面泥螺密度(x)与泥螺个体的平均壳长(y)变化趋势相反,其关系式为:y=-0.180 1x+19.184,R2=0.776,呈显著相关(P<0.05),泥螺的个体规格与密度成反比,即泥螺密度越高的站位,个体规格越小;4)Taylor幂法则、Iwao聚集格局回归分析法及Morisita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泥螺种群空间格局属于聚集型负二项分布;5) 泥螺种群密度与表层泥有机质含量和底质叶绿素a含量正相关,回归关系显著(P<0.05),说明食物可能是影响泥螺种群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鲴)是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本文从斑点叉尾(鲴)亲鱼年龄、放养密度、产卵槽类型、饲料类型、池塘局部气候条件、池塘底质类型等方面对影响斑点叉尾(鲴)自然产卵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挑选4~5龄的亲鱼,在冬季气温、水温适当偏低的山区风口处建培育池,培育池底质为黏土硬底质或鹅卵石带沙底质,每667 m2放亲鱼10~30组,全部投喂动物性饲料,用特制的土瓦罐作产卵槽,获得较高的自然产卵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宽体金线蛭对稻草基质的产卵适应性,分别建造以稻草作基质的产卵平台和以土壤作基质的产卵平台以及稻草基质产卵平台和土壤基质产卵平台交错分布的混合型产卵平台,并进行了对比试验。分别统计稻草基质组和土壤基质组中每个平台采集的卵的总数量、总体质量和孵化出苗的卵的数量,计算每尾宽体金线蛭的平均产卵数、卵体质量和孵化率;分别统计混合组中稻草基质产卵平台和土壤基质产卵平台采集的卵的总数。结果显示:稻草基质组和土壤基质组在平均产卵数、卵平均质量和孵化率方面差异不显著;混合组中,稻草基质产卵平台与土壤基质产卵平台的产卵数差异显著,说明宽体金线蛭对稻草基质的产卵适应性良好,相对于土壤基质,宽体金线蛭产卵时对稻草基质存在选择性偏好。  相似文献   

14.
护堤、桥梁、大坝等涉水工程破坏了鱼类栖息地,了解鱼类的生境偏好可为其资源保护和栖息地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长江流域常见的沙、岩石、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两两组合成6种生境,选取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鲫(Carassius aur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共6种长江经济鱼类幼鱼,进行生境偏好选择模拟试验。结果显示,6种鱼在各个组合生境中对沙生境均没有显著偏好(P>0.05);黄颡鱼在岩石生境中出现的平均数量比为43.92%,且在各个组合生境中均对岩石生境有明显偏好(P<0.05);鳙、翘嘴鲌、团头鲂、鲫、青鱼在沉水植物生境中的平均数量比均为最高,分别为42.01%、41.32%、46.35%、36.11%、44.10%,且鳙、翘嘴鲌、青鱼、团头鲂在各个组合生境中对沉水植物生境均有显著偏好(P<0.05)。研究表明,生境修复方案要根据环境条件和...  相似文献   

15.
利用行为学实验装置研究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对低潮区、中潮区和高潮区沉积物表层为10、60 cm深以下的沉积物的选择行为。3个潮区表层为10 cm的沉积物编号分别为1#、2#、3#,3个潮区60 cm以下的沉积物编号分别为4#、5#、6#。结果显示,在实验装置一中,不同沉积物的有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和4#沉积物中,C含量显著高于2#沉积物(P<0.05),4#沉积物中,N含量显著高于2#和6#沉积物,不同沉积物的H2S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1#沉积物间隙水中,H2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规格和底质类型对双齿围沙蚕的选择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规格对双齿围沙蚕搜寻时间影响显著(P<0.05),而底质类型则对搜寻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在实验装置二中,6#沉积物中有机物含量显著高于1#和2#沉积物(P<0.05),C、N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沉积物(P<0.05),2#沉积物中,H2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沉积物(P<0.05);各个沉积物间隙水中H2S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底质类型和规格对双齿围沙蚕的移动距离均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小规格双齿围沙蚕比较活跃和敏感,倾向于选择H2S含量较低的底质;在底质内部钻蚀时,双齿围沙蚕倾向于选择物质含量较低的底质。总体来看,双齿围沙蚕对自然栖息地底质类型选择性不强。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蛤仔养殖对底质AVS影响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祁铭华 《水产学报》2006,30(1):81-89
采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菲律宾蛤仔养殖对底质酸挥发硫的影响,分析了酸挥发硫与其他底质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养殖会增加底质中酸挥发硫的含量,而且酸挥发硫含量随养殖密度增加而升高;与酸挥发硫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有底质温度、氧化还原电位(Eh)值、有机物(OM)含量、Fe^3+/Fe^2+比值、硫酸盐还原菌(SRB)数量;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导致沉积物中SEM和AVS的比值小于1,束缚了重金属的生物活性或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17.
性外激素诱发中华乌塘鳢产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万树 《水产学报》2004,28(3):225-230
在陶瓷人工产卵管道内吊挂性外激素的研究表明,卵巢提取液对雄鱼的吸引作用大于雌鱼,而精巢和贮精囊提取液对雌鱼的吸引作用则大于雄鱼,17α-P、17α,20β-P和PGE2对雌鱼和雄鱼均具有相似的吸引作用。雌鱼在管道内的产卵次数、产卵量以及成熟卵的受精率均与产卵管道内吊挂的性外激素种类有关,17α,20β-P和PGE2两个实验组产卵次数最多,其中PGE2实验组的产卵量和受精率最高。17α-P在贮精囊和精巢提取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卵巢提取液(P<0.05);贮精囊提取液中PGE2和PGF2α的含量分别显著高于精巢提取液和卵巢提取液(P<0.05);提取液中PGE2和PGF2α的含量均依次为贮精囊提取液>精巢提取液>卵巢提取液。卵巢提取液刺激雄鱼所引起的平均EOG高于雌鱼,而精巢和贮精囊提取液刺激雌鱼所引起的平均EOG高于雄鱼,雌鱼和雄鱼对17α-P、17α,20β-P、PGE2和PGF2α刺激所产生的平均EOG,以PGE2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底质和饵料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孵化和稚、幼螺生长的影响.温度试验结果表明,29℃组卵囊平均出稚螺数为15.07 ind ·卵囊-1,显著高于23℃组(13.3 ind ·卵囊-1)和26℃组(12.87 ind ·卵囊-1);29℃组孵化时间为30 d,26℃组为40 d,23℃组为35 d;23℃组最后存活率达到66.7%,29℃组只有36.37%;26℃组初孵稚螺的壳高为6.33±0.34 mm,显著高于23℃和29℃组,但经培养后,23℃和26℃组的幼螺壳高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7.59±2.22和16.66±1.80 mm,综合考虑23℃为较适孵化温度.底质试验结果表明,初孵稚螺无底质培养比泥底质培养佳,幼螺沙底质培养比无底质培养佳;饵料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鲜活饵料优于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底质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虾池不同底质类型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的影响.虾池底质对水质具有影响作用,但在α=0.05水平,各类底质与水质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期间,由沙和泥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底质具有吸附作用,并形成具有净化水体作用的生物膜,因而有底质的试验组,其水质好于无底质组.有底质试验组NO-2-N的平均值均低于无底质组,NO-2-N值最低的泥组仅为最高组即无底质组的40.1%.各组CODMn平均值增加百分数:无底质组为31.5%,泥组28.0%,沙组10.2%,泥沙组29.1%.沙泥组8.6%.底质影响幼虾的生长效果,沙泥组幼虾的生长效果最佳,其体长增长率(33.9%)与体重增重率(200.6%)均最高,且体长增长率与泥沙组(27.7%)和无底质组(24.3%)均存在显著差异(α=0.05).有底质组幼虾的体长增长率(27.7%~33.9%)及体重增重率(160.9%~200.6%)均高于无底质组(24.3%和135.1%).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底质和饵料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 孵化和稚、幼螺生长的影响。温度试验结果表明,29℃组卵囊平均出稚螺数为15.07 ind卵囊-1,显著高于23℃组(13.3 ind卵囊-1)和26℃组(12.87 ind卵囊-1);29℃组孵化时间为30 d,26℃组为40 d,23℃组为35 d;23℃组最后存活率达到66.7%,29℃组只有36.37%;26℃组初孵稚螺的壳高为6.330.34 mm,显著高于23℃和29℃组,但经培养后,23℃和26℃组的幼螺壳高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7.592.22和16.661.80 mm,综合考虑23℃为较适孵化温度。底质试验结果表明,初孵稚螺无底质培养比泥底质培养佳,幼螺沙底质培养比无底质培养佳;饵料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鲜活饵料优于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