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流动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流动已经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农民工自身的家庭经济收入,还体现在对农村和城市交融流动过程中的影响;从更深刻的层面来看,农民工的流动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社会制度如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社会管理及农民工在工会中的地位等;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这是对社会阶级阶层分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对现有关于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及流动效应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农民工流动的因素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农民工的输出输入地、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农民工的流动既有经济效应又有社会效应。对农民工流动的后续研究,应该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一般理论、提高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同时对于目前存在争议的研究议题进行持续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梁宏艺 《新农业》2010,(8):62-62
<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农民工权益的主要问题,而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又是农民工最关心的社保问题。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经济及持续发展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的农民工的城乡流动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原因以及农民工的弱势处境,城乡流动的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造成农民工的弱势处境的原因分为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如何正确的处理好这些新问题,趋利避害,已成为当代中国改革的当务之急。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开始有了流动自由,引起经济与社会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化。本文即是抓住流动自由这一切入点,并结合二元结构视角,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即流动农民工如何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多数研究农民工问题将流动与结构分开讨论,而较少地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深层考察。  相似文献   

7.
基于流动视角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民工流动的视角来关注其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完善问题,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流动的新特点,阐述了 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即在体系上高度碎片化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还处于低水平阶段的野一高两低冶的特征,在此基 础上,分析医疗等主要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险衔接状况等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 并提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户籍制度的坚冰,在酷热的武汉最先开始融化. 这个城市从2008年7月12日起开始了大胆的户籍制度改革尝试,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将可以获得城市户口,成为武汉市的"新市民".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四川、重庆等12个区县及工业园区30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通过建立次序Logit与次序 Probit模型分析了个人特征、职业特征及城镇生活等因素对务工农民工作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家中未成年子女读书人数、打工时是否有朋友、打工时遇到的困难数量、务工期间对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总体满意程度,对务工农民工作流动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则对务工农民的工作流动无显著影响。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中国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作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却在劳动就业、权利维护、生活保障等方面处于尴尬地位,只有弄清农民工流动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探究促进农民工流动的措施,才能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笔者在界定农民工流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初次和再次流动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促进农民工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四川、重庆等12个区县及工业园区30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通过建立次序Logit与次序Probit模型 分析了个人特征、职业特征及城镇生活等因素对务工农民工作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家中未成年子女读书人数、 打工时是否有朋友、打工时遇到的困难数量、务工期间对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总体满意程度,对务工农民工作流动 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则对务工农民的工作流动无显著影响.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德  艾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588-589
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变动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农民工的流动,认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体制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加强对城市农民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328-3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优先发展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农民工政策也经历了流动管理、生存保障、农民工市民化发展权保障的演变,未来农民工政策将会随着新时期经济发展形势和农民工的新特点做出适时的调整,并且逐渐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到城市和发达地区经商务工,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关注题目之一。按照社会学的理解,农民工流动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流动、人口的流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流动,包含了地域流动,职业流动和阶层流动三个方面。目前,西部地区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供给丰富,大批新增劳动力的涌入对当地劳动力市场构成压力,广大西部地区城乡二、三产业仍不健全,乡镇企业不够发达,能够吸纳农民工就业的岗位有限,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很难靠就地转移方式来解决就业,西部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满足充分就业还需时日,需要跨区域流动来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5.
聊城市是山东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庞大的外出农民工流动就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地推动和快速提升农民收入的作用。但是农民的这种流动就业更多的是短期行为,不会从根本上使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快速消失。因此,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看,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外流要进行长期定位,争取尽快实现“变劳动力外输为内部消化,变劳务为人力资本,变被动输出为主动应用,走得出回得来,形成区域内外的互动。”目前,聊城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已进入高峰期,下一步应把有序地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务工与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进行统筹。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的返乡高潮同样引起了其回乡就业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鼓励返乡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但许多现实的问题制约着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步伐。本文从农民工创业的现状、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和农民工创业的对策3个方面进行分析,期望对农民工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刘小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54-1556
当前在农民工政策发展上存在两种主要的声音:一种是激进的要求立即彻底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所有问题,另一种是保守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城市有限接纳农民工.这两种方案都有片面性,科学规划农民工政策的发展应该整合这两种思想,站在现实的地平线上向前看.由此而论,农民工政策发展也应是一种"三步走"的战略:第1步,让农民到城市自由流动就业;第2步,让农民工与城市和谐相处;第3步,让农民工变成城市市民.当前,农民工政策发展的第1步战略已经实现,正处在第2步战略实施期.要实现农民工政策发展的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发展导向,城乡联动,渐进改革,政府主导,民主参与,比较特色.现阶段的重点除制定促进农民工与城市的和谐的政策外,需要研究如何规划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政策的第3步发展,以及解决两个政策阶段之间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的胜任力是实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顺利转变,由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转变所应具有的知识、技能、特质、动机、自我形象.研究和构建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胜任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论体系,为农民工的培训开发工作提供了理论借鉴,使农民工流动就业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浙江现代农业》2004,(6):F003-F003
今年我国将采取“全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严查拖欠工资、延长时间、使用童工”“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等多项措施继续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世纪80年代“民工潮”的兴起,我党和国家针对农民工问题,联系我国国情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1978年到现在,国家对农民工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内到外、由紧到松、从无序到规范、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民工政策的关注和调整力度,确确实实地解决了农民工群体遇到的一些紧迫问题,使农民工群体的权益收到了有效的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发展开始步入了有组织、有领导的健康有序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