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川县清湖镇官冲村陆类屯有一片9年生的湿地松人工林,连片面积约4000亩。今年5月底发现有轻微松毛虫危害(平均虫口密度未达1条/株),该县森防站根据虫情的发生趋势,于6月3~6日会同清湖镇林业站一起对该片松林施放了白僵菌粉300公斤(预防作业面积1200亩)。由于当时虫口密度低,加上天气晴朗湿度低,效果不甚明显。7月中旬进行松毛虫第二代虫情调查时,该片湿地松林有500亩虫口密度大大上升,平均虫口密度为20.9条/株,有虫株率达IOO%。该县森防站及当地林业站、村委会准备采取化学药杀时,却发现该林区白僵菌二次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相关系数法和逐步回归法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与气象因子的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BP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5个,预报因子数为8个时,2组预留有虫面积的2a平均预测误差为3.15%,虫口密度BP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8个,预报因子数为6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5.91%,虫株率BP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4个,预报因子数为5个时,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10.65%。  相似文献   

3.
黄褐天幕毛虫发生规律及其飞机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褐天幕毛虫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年发生1代,幼虫在卵内越冬,第2年4月下旬孵化,主要危害栎树、山杨、白桦、黑桦等阔叶树,5月上旬~6月上旬为暴食期。虫口密度与林分组成的关系为栎树纯林和栎树比例在9以上的林分平均虫口在118头/株以上,危害重;而栎树比例在4以下的林分平均虫口在50头/株以上,危害轻。采用飞机超低量喷洒22.5%杀虫优油剂,防治效果为93.61%。98.05%。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人工林伐前人工更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军  孙忠愚 《林业科技》1997,22(3):20-21,30
1试验地概况第1组试验地面积为3.3hm2,设在北坡,坡度11°的山腹上。上层樟子松人工林1962年营造,林龄32年。从1979年开始共进行过3次抚育问伐,现每公顷保留800株,林分平均胸径19.9cm、平均树高14.8m、蓄积量179.328m3/hm3、郁闭度0.7。第2组试验地面积为2.0hm2,设在北坡,坡度13°的山腹上。上层樟子松人工林1962年营造。从1979年开始进行过3次抚育间伐,现每公顷保留875株,林分平均胸径为17.4cm、平均树高14.5m、蓄积量144.322m3/hm2、郁闲度0.8。对照区设在与第1组试验地同一山腹相同的樟子松人工林内,面积3.0hm2。…  相似文献   

5.
根据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原理,建立仙居县1983—2009年马尾松毛虫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的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的非线性似乎不相关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拟合精度;用非线性似乎不相关模型预测未参与建模的2010—2011年4代马尾松毛虫的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25%,18.17%和14.35%。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伊腾后丝叶蜂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是落叶松叶部危险性害虫,危害期为6~9月份。主要危害10~30年生的落叶松。该虫蔓延速度较快,危害较重。1985年海林林业局发生面积为300亩,至1986年第3代幼虫发生面积达15万亩,其中严重受害的有67000亩,虫口密度最高达21000条/株;平均虫口密度为6026条/株,伊腾后丝叶蜂幼虫危害盛期正是落叶松生长旺季,严重受害的林分,远看似火烧一片枯黄,使落叶松的生长发育严重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透光、施肥、提高地温对红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红星林业局二杨经营所施业区内 ,山中下腹 ,坡向东南 ,坡度为 5°,土壤为暗棕壤 ,土层平均厚度为 5 0 cm,原为采伐迹地。 1976年造林 ,初植密度为每公顷 440 0株 ;1987年进行林分调查时发现平均每公顷有红松幼树 14 0 0株 ,且分布不均匀 ;幼树平均高 1.1m,天然更新起来的杨、桦树等阔叶树较多 ,高度均大大超过红松 ,居上层林冠部位 ,郁闭度平均为 0 .6 ,分布不均匀。2 试验方法试验地面积为 0 .9hm2 ,按同一坡面 ,在相同坡位上 ,划分成面积相等的 3个区 :全部伐除上层林木的全部透光区 (简称全光区 ) ,伐去一半上层…  相似文献   

8.
经测定,林中松毛虫平均虫口Xi^-=2.7头/株,林缘松毛虫平均虫口Zi^-=20.7头/株,计算得随机变量txz≈—8.272,因此,|txz|>t0.05。故林分中,林中、林缘的马尾松毛虫分布平均数具有的差异性,可信度95%。  相似文献   

9.
狗獾控制沙棘木蠹蛾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 et Chen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等地,发生面积13.3万hm^2,其中50%以上的受害沙棘林成片死亡。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调查,沙棘木蠹蛾发生面积1.8万hm^2,发生率58.7%,平均有虫株率42%,平均虫口密度9头/株,最高可达118头/株。通过人工饲养和野外观察,对狗獾的生活习性及其林间控制沙棘木蠹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2%苦·烟乳油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山区造林的主要树种,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严重威胁油松林的安全。多年来一直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污染环境、伤害天敌、害虫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2005年我们做了植物性杀虫剂1·2%苦·烟乳油防治油松毛虫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方法试验地选在河北省涞源县南马庄乡焦树庄村,试验林为1990年飞播油松林,平均树高1·8 m,郁闭度0·5左右,林间有杂草和少量灌木。防治对象为油松毛虫,试验地有虫株率95%以上,虫口密度40·9条/株,虫龄多为3~5龄。防治试验于2005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