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猕猴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浆果 ,且采后易受褐腐菌、灰霉菌和青霉菌等的侵染 ,不易贮藏。本文介绍了猕猴桃果实的采收与贮藏技术 ,以减少采后因软化、腐烂和失水引起的损失 ,延长供果时间 ,提高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1 适时无伤采收 ,提高贮藏性能供贮藏或远销用的猕猴桃须在呼吸跃变到来之前 ,约八成成熟时选择优质硬果采收。生产中以果实充分长大而未软化 ,种子由黄转褐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 6 2 %~ 7%时采收较为适宜。我国南方采果贮藏一般在 9月中旬至 10月上中旬进行 ,最迟不要超过 10月底。猕猴桃正常成熟时 ,果柄与果枝之间形成了离层…  相似文献   

2.
香蕉果实芳香可口、营养丰富,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如何通过保鲜、贮藏与催熟来控制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与产品销路、市场供应和价格密切相关。1贮藏保鲜 通常采收后的蕉果一周左右即行成熟,根据长途运输和投放市场时机的需要,可采取保鲜措施来延长采后的成熟期。1.1采前处理香蕉断蕾后,蕉果饱满度达五成以上时,喷布蕉果增长剂(80%萘乙酸 50g+尿素 500g+水 50kg)于果实上,可相对延迟采收期 15~ 20天。采前 3~4周,用 B9 2 000× 10-6或赤霉素 50 × 10-6~ 60×10-6喷果,对果实…  相似文献   

3.
柑桔油斑病又叫油胞病、干疤病、虎斑病、熟印病 ,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2 0 0 2年 10月建水县在未成熟的柑果实上发现该病。油斑病不仅影响果实外观 ,在果实采摘、贮藏期还会引起其他病菌侵入 ,造成果实腐烂。1 症状 油斑病发生在采收前接近成熟的柑果实上 ,病斑油胞间隙下陷 ,油胞突出、病斑大小不规则 ,黄绿相间。后期病斑为黄褐色 ,油胞萎缩。2 发病规律 首先是气候变化无常引起。如采收前雨水过多 ,遇有大风等不良环境条件 ,果实易发病。其次是油胞破裂、芳香油外溢 ,使表皮遭受腐蚀发病。第三是机械损伤引起。3 防治方法 当…  相似文献   

4.
1 重视采前管理 采收前 6~ 7天必须停止灌水 ,以提高耐贮性。采前 3~ 5天田间喷施扑海因10 0 0mg/L+GA35 0mg/L ,可提高果实的抗病性 ,减少落粒和运输过程中病害。或在采前 3天用萘乙酸 5 0~ 10 0mg/L或萘乙酸 5 0~ 10 0mg/L +GA31mg/L处理果穗 ,可明显减少果实脱粒。2 及时无损伤采收 通常果实九成熟时采收为宜。具体标准是 :果实转为紫红色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 %以上 ,总酸含量 0 6 %左右 ,糖酸比 (2 6~ 2 7)1时采收。选择晴天 ,以早晨露水干后或下午采收为好 ,也可在阴天采收 ,雨天、雾天和露水未干时不宜采收。即使是…  相似文献   

5.
正据《果树学报》2018年第4期《喷施噻苯隆(TDZ)对杧果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作者高兆银等)报道,为了弄清采前使用噻苯隆(Thidiazuron,TDZ)对"贵妃"杧果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等指标的影响,指导TDZ在贵妃杧果生产上合理使用,避免其滥用造成果实果皮滞绿、品质严重下降等不利影响,用不  相似文献   

6.
李为呼吸活跃型水果 ,其成熟期多集中在 6— 8月的高温季节 ,采后后熟速度快 ,且因皮薄汁多 ,极易造成机械损伤和褐腐菌、灰霉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而引起腐烂。下面将李果的采收与贮运技术作一介绍 ,以减少采后损失 ,缓解上市矛盾 ,提高果品质量及经济效益。1 适时无伤采收供贮藏、外运及加工用的李果 ,应在八成熟、果面有 1/ 2~ 1/ 3着色 ,即果实充分长大 ,果粉形成 ,并开始呈现固有色泽、芳香 ,但肉质仍紧密的硬熟期采收。采收过早会降低产量和品质 ,贮藏时易失水皱皮 ;采收过晚则果肉变软 ,不耐贮运 ,且风味减退。李的绝大多数品种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黄果西番莲果实采后常温贮藏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明确其采后生理特性、适宜采收成熟度,为生产上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以福建主栽 ‘黄金’西番莲果实为材料,研究3个采收成熟度果实在25℃常温贮藏过程中采后生理品质的变化规律,测定果实皱缩指数、呼吸强度、果皮色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失重率、好果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果实贮藏时间的增加,西番莲果实皱缩指数、失重率、pH值逐渐增加,果实外观色泽由绿转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好果率等逐渐下降。果实在采后贮藏第6天出现呼吸高峰,表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与采收成熟度II、III相比,采收成熟度I可以更好保持西番莲果实采后常温贮藏的果实营养品质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和较长商品货架期。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成熟度I可作为较长距离贮运销售的适宜采收成熟度,采收成熟度II可作为短距离贮运销售或产地销售的适宜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8.
1引起检柑异常腐烂的原因。采收期如雨天过多,空气湿度大,加上因雨而推迟采收,往往使果实过于成熟,含水量高,降低了果实耐贮性;采收质量差,碰伤、压伤等机械损伤果较多,为青绿霉病、蒂腐病等病害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加重果实贮藏腐烂;采后预贮时间短(正常天气情况下需3-5天)加上空气湿度大,不利于果实水分散发和轻微伤口的愈合也可增加腐烂。2防异常腐烂的措施。检柑采收期如雨天多湿度大,应在常规贮藏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采收质量和预贮两个关键措施。采果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工具、人员、工人采收技能培训等,并…  相似文献   

9.
实用技术     
葡萄的采前管理与科学贮藏 葡萄是没有后熟过程的水果,用于贮藏的葡萄,必须充分成熟才能采收。葡萄成熟的标志是,糖分高,酸度底,芳香味浓和色泽鲜艳,有弹性。一般在果实含糖16%~19%、含酸0.6%~0.8%时采收,并要求采前两周不灌水,以利于长期贮  相似文献   

10.
果树施肥最适宜的时期是秋季,其次是果树落叶至封冻前以及春季解冻后到发芽前.秋施积肥一般早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后进行,如苹果、梨等;中、晚熟品种在采收前进行.果树秋施积肥,肥料以优质的农家肥为最好.  相似文献   

11.
《山东饲料》2004,(10):26-26
1.柿子的贮藏 我国柿子的品种很多,一般可分为涩柿和甜柿两大类。涩柿在软熟前不能脱涩,采后必须经过人工脱涩或后熟作用,才能食用。甜柿在树上软熟前即能完成脱涩。通常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同一品种中迟采收的比早采收的耐贮藏。在一般常温条件下涩柿脱涩后只能贮存1~2周,因脱涩促进了果实衰老,易软化。  相似文献   

12.
1 适时无伤采收,保证采收质量 枇杷果实在成熟前的1 5~2 0天膨大最快,糖分迅速提高,酸度下降并逐步着色,采后基本上没有后熟作用。采收适期应以果面和种子充分着色为准,需贮藏或外销的果实可在八九成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着色后晚采则果肉变软,风味下降,落果、皱果和烂果增加,并影响夏梢抽发和次年产量。枇杷花期长达1~2个月,成熟期参差不齐,采摘要分期分批进行,选黄留青,以保证果品质量。采收宜在早上露水干后或傍晚进行,雨天及高温烈日下均不宜采收。枇杷果皮薄,果面上有一层蜡粉茸毛,稍微碰擦即受伤变色。采…  相似文献   

13.
乙烯是参与果实成熟、软化和衰老的重要激素,果实成熟时的乙烯释放量水平是决定果实货架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涵盖不同成熟期的28个砂梨品种为对象,通过测定其果实成熟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乙烯释放量和硬度变化,判断其呼吸跃变类型。结果显示,多数早熟砂梨品种成熟后乙烯释放量较高,并且迅速上升于采后常温贮藏10~15d抵达峰值,表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而多数中晚熟乙烯释放量较低且采后乙烯释放量增加极为缓慢,显示为非呼吸跃变型特征。发掘出特异种质两份,即早熟非呼吸跃变型品种‘鄂梨2号’和晚熟呼吸跃变型品种‘金水1号’。本研究鉴定结果可为这些砂梨品种的生产和育种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 采前处理1 1 幼果套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郑少泉 (1993)研究认为 ,花谢后 2 0~ 30天套袋 ,套袋前先疏果穗。每穗选留相对集中、发育良好和大小一致的幼果 3~ 5个 ,并全面喷一次 5 0 %甲基托布津 10 0 0倍液 ,纸袋要用杀菌剂浸泡数分钟后晾干再套果。与未套袋相比 ,套袋后除有效防止果实锈斑病外 ,还可明显减少霜害、日烧病和裂果病等生理病害的发生。1 2 采前喷药 果实采收前 ,喷 0 5 %波尔多液或5 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6 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 0 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 0倍液或 5 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外源钙制剂在采前处理后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CaCl2、Ca(NO3)2、氨基酸钙和糖醇钙等4种钙制剂以不同浓度在果实采收前进行喷施,研究不同钙制剂对‘红阳’猕猴桃可溶固形物、总糖、总酸、Vc、果实中钙含量、贮藏后品质变化及腐败率等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红阳’猕猴桃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的钙制剂种类和施用浓度。其结果表明,1.0%的CaCl2能提高‘红阳’猕猴桃果实的可溶固形物、总糖、Vc含量,减少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的霉变率,其效果优于其他3种钙制剂。该研究结果对‘红阳’猕猴桃采前外源钙制剂的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香蕉果实的安全质量、外观品质和果品商品率。在浦北县香蕉生产上推广了香蕉高效安全商品化生产技术。本文主要介绍香蕉采收前的护理、无伤采收、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香蕉的机械损伤减少,产量、质量,果实内在和外观品质,商品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省安宁市‘彩云红’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贮藏条件下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期2(盛花后165 d)果实着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相对较高,果实酸度低,品质较佳。因此,云南安宁地区‘彩云红’梨适宜采期为8月20日前后,即果实生长发育期约为165 d左右采收为宜,其采收成熟度指标为:果皮底色为黄绿色,果实硬度不低于5.0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13.00%。  相似文献   

18.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10.036),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植物科学系的SinathChea等人研究了采前β-氨基丁酸(BABA)处理对冷藏期间“Bluecrop”(蓝丰)高丛蓝莓果实采后腐烂的缓解效应。用20mMBABA处理果实,并在处理后7天当果皮变成深紫色时采收,将采后果实在2℃下贮藏在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蛤壳中20天。  相似文献   

19.
瓯柑是浙江省温州市特有的地方传统品种。瓯柑耐贮性远远高于其他柑桔类品种 ,贮藏期可延长到次年 7月份 ,贮藏时间长达 2 5 0余天。现将温州市瓯柑农家贮藏技术总结如下。1 采前管理技术1 1 灌溉 果实采前半个月严格控制土壤水分 ,以增强果实贮藏性能 ,否则果实水分过多 ,贮藏期间失水严重 ,过早枯水萎蔫。1 2 施肥技术 多施氮肥虽能增大果实 ,提高产量 ,但果实着色迟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 ,采收运输时易损伤腐烂。适当增施磷钾肥 ,能提高外观品质和果实贮藏性。1 3 采收技术 采收过早 ,果实未充分完熟 ,贮藏期间失水较大 ,果皮易…  相似文献   

20.
枇杷皮薄 ,易受机械损伤 ,伤口易腐烂 ,果皮易变褐色。如未经处理在室温下存放 10天 ,即有 80 %果实腐烂 ,因此枇杷的保鲜对枇杷的运输和销售极为重要。1 采收 枇杷一般以果实充分着色的时间作为果实采收期。采收时用手捏住果穗或一个支轴摘下 ,轻采轻放 ,尽量不碰压果面 ;采果篮内壁应光滑平整 ,或用软纸衬垫 ,防止果实碰伤。2 选果 采下的果实根据大小、色泽、成熟度、机械伤和病虫害情况进行分级 ,分级后的果实移入通风良好、地面干燥、能防止外部潮湿空气侵入和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果实可以放在果筐内或放在地面上 (先铺 1~ 2cm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