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娄秀荣  沙奕卓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1):55-56,F003
1995年东北地区粮豆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关系分析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5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4~9月)光温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春季大部地区热量条件较差,各种作物播种、出苗缓慢,幼苗生育期延迟。初夏热量条件一度转...  相似文献   

2.
1994年秋季(9~11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沙奕卓,太华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入秋后,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天气以晴为主,热量充足,光照充沛,利于秋粮的成熟、收获。东北地区初霜出现晚,对作物成熟有利,仅中北部地区降水偏多,出现秋涝,...  相似文献   

3.
1996年秋季(9~11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杨霏云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入秋后,我国大部地区天气以晴为主,光、热充沛,利于秋季粮棉作物的成熟、收获。东北地区初霜出现晚,大部地区作物在霜前正常成熟。北方冬麦区土壤墒情良好,光...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七年度(1996年12月~1997年11月)全国农业气象条件概述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7年度,冬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夏秋季北方大部地区持续干旱,秋季粮棉生长发育和冬小麦苗情受到严重影响。其...  相似文献   

5.
娄秀荣  沙奕卓 《中国农业气象》1998,19(1):56-56,F003,33
1997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7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4~9月)农业气象条件以高温少雨为主要特征,热量有余,水分亏缺,中西部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是建国以来所罕见。另外,大部地...  相似文献   

6.
1995年春季(3~5月)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吴金栋,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日照充沛,光、温条件良好。但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土壤墒情不断下降,春播作物播种出苗受到较大影响,西北东部和黄淮中西部地区旱情尤...  相似文献   

7.
1997年夏季(6~8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夏季,南方大部地区农业气象条件优于北方。北方各地持续高温少雨,东北、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部分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干旱,夏播和各种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  相似文献   

8.
贡嘎山区主要植物群落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远长 《山地研究》1994,12(4):201-206
选取贡嘎山区35种主要植物群落,对它们的垂直分布与水分、温度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贡嘁山区水分条件较好,温度条件是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的限制因子,亚高山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分布上限,其温暖指数,和这温度分别为8-12,40,60-68(℃,月)和3.0-3.5,6.5-7.0,9.0-10.0(℃)。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春季桦树(Betula pendula Roth)不同部分的单糖和低聚糖(14个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桦树液中主要成分是单糖,其中果糖为9.04mg/ml,葡萄糖为4.80mg/ml(9月4日),并有少量的二糖和三糖;桦树根和枝中糖类组分也以单糖为主,枝中单8糖含量变化为15.96-13.10mg/g,根中单糖含量变化为24.42-3.09mg/g(3月27日-5月18日),掌握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度全国农业气象条件概述(1995年12月~1996年11月)宋迎波娄秀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6年度全国大部地区农业气象条件较好。虽然夏季暴雨洪涝影响范围较广,但仅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损失较大。北方春、夏干旱范围较大,但...  相似文献   

11.
冬季(1995年12月~1996年2月)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钱栓,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全国大部地区冬季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北方冬暖、南方冬冷都十分明显。东北、内蒙季降雪量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将给春播生产造成不利的影...  相似文献   

12.
对大豆产量与相应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在大豆的生产过程中,当≥7℃积温在2400~2650℃·d,5~9月降水量为370~500mm时,对大豆生产最为有利,是大豆获得丰产的最佳水热条件。单一地确定大豆生长期的适宜降水或积温的最佳范围指标是不全面的,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在降水偏多、热量充足的条件下大豆能获得高产,而降水偏少、积温适中的条件下也能取得丰收。并针对大豆生产过程中的气象条件,提出相应的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及其提高的途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计算出全国粮食作物气候物资源利用效率,并提出热量效率概念。中国粮食作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0.14%,热量利用效率平均为0.87kg/( ℃.d).hm^2),降水量利用效率平均为5.25kg/mm.hm^2。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性差异明显,北方高于南方、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不同的特点,光、热、水的数量、分配与作物需求较协调的地我利用效率高。光、热、水条件有相互制约利用效率的作用。复种提高了全年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水土保持配套法规的制定及特点阎福江(山东省青岛市水土保持办公室,266071)《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于1994年8月9日正式颁布施行。这部法规...  相似文献   

15.
高温强光条件下合理配施化肥对改善早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6 ̄8月间,浙江省发生非常持续高温强光的气候条件(昼温/夜温33 ̄46.5℃/30 ̄31℃,昼光照强度/夜光照强度2.9 ̄4.8万Lx/0 ̄0.8万Lx),导致早稻的空秕谷数显著增多,粒重显著降低。经研究采取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在高温强光条件下,具有改善早稻经济性状提高产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综合治理开发是水土流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黄自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450003)1995年9月10~15日由黄委主持对陕西省长武县、甘肃省泾川县国家首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试验示范县(简称试点县)进行了验收。1991年经水利部同意,这...  相似文献   

17.
1993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用广西农业大学研制、生产的甘蔗增糖增产剂在对旱地和水田蔗的5个品种进行试验,喷药后40~90d测定13个点的甘蔗蔗糖分,平均比对照提高1.30%(绝对值),甘蔗产量增加5850kg/hm2;8月份和9月份追施氮肥的甘蔗增糖增产较显著,甘蔗蔗糖分提高1.69%(绝对值),增产10351.5kg/hm2;8月份和9月份不追肥的甘蔗.喷施增糖增产剂的效果相对较差。平均来说,糖厂增利2582.25元/hm2,农民增收819元/hm2。  相似文献   

18.
1991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发育期(4~9月)农业气象条件的主要特,点为高温多雨丰收型气候。作物生长季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积温多,为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年,且比大丰收的1990年还高。春播期大部地区土壤墒情较为适宜,播种适时,出苗较大。6月上中旬吉林西部和辽宁大部持续高温少雨,出现较严重的干旱,各种作物苗期生长受到抑制.6月下旬雨季提前来临,使旱情很快得到解除。黑龙江大部地区初夏高温少雨,但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各种作物幼苗长势良好。7~8月东北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并与高温相配,有利于作物旺盛生长和产量形成。成熟收获阶段秋霜比常年明显偏晚,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各种作物充分灌浆,提高子粒成熟度,秋霜来临之前均达到正常成熟收获,品质好。总体来看:1994年东北地区农业气象条件黑龙江大部地区最佳,粮豆获得了大丰收;吉林次之,但大部地区粮豆增产幅度较大,可谓近几年高产年份之一;辽宁由于洪涝造成绝收面积较大,粮豆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为偏歉年景。  相似文献   

19.
1996年东北地区粮豆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娄秀荣沙奕卓(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6年东北地区作物生长季(4~9月)农业气象条件主要特点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积温偏多,降水和日照偏少;作物生育关键期水热配合较适宜,旱涝范围小,受灾...  相似文献   

20.
1997年秋季(9~11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钱拴娄秀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全国大部地区季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近,降水偏少。初秋,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中东部有几次明显降水,夏伏连旱缓解。冬麦播种期间,华北北部、西北地区东部、江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